首页 百科知识 需求偏好重叠理论

需求偏好重叠理论

时间:2022-07-15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需求偏好相似理论,又称为代表性需求理论,是由瑞典经济学家林德尔在1961年出版的《论贸易和转变》提出的。事实上,各国对各种商品的需求偏好是不同的。

需求偏好相似理论(Theory of Demand Preference Similarity),又称为代表性需求理论(The Theory of Representative Demand),是由瑞典经济学家林德尔在1961年出版的《论贸易和转变》(An Essay on Tradeand Transformation)提出的。该理论从需求角度探讨了国际贸易产生的原因。

一、需求偏好的决定因素

在古典与新古典贸易理论的分析中,都是假定参与贸易的两个国家的需求偏好完全相同。事实上,各国对各种商品的需求偏好是不同的。亚洲人喜欢大米,欧美人主要吃面包;中国人过年要放鞭炮,美国人过圣诞则要点彩灯,装饰圣诞树;俄国人一年中有将近一半的时间戴皮帽、穿大衣,越南人却整年一件无领衫。因此,各国对大米、面包、鞭炮、圣诞树、皮帽和无领衫的需求肯定不会相同。即在同样的价格下,各国消费者愿意并且有能力购买的数量会很不同。而造成各国对同一商品的不同需求的主要因素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实际需求

这是由自然条件、地理气候等环境因素所决定的。越南人当然不会对皮衣皮帽有需求,因为他们一年四季不冷;蒙古人大概不会需要很多船,因为他们基本上没有江河湖海;而皮毛衣服对于位于寒冷地区的国家(如俄罗斯)来说,船对于沿海或有江河的国家(如中国香港、新加坡)来说,则是必不可少的商品。

(二)喜爱偏好

这是由不同的历史文化、宗教信仰和风俗习惯造成的。中东大部分国家信奉伊斯兰教,没有对猪肉的需求,而猪肉是中国人的主要肉食之一;日本人爱吃生鱼片,别的国家大概不会太习惯那个味道;东方人喜欢喝茶,西方人喜欢喝咖啡。各国消费者喜爱偏好的差异会造成对同一商品需求的不同。不过与实际需要不同,偏好改变的可能性比较大。随着各国经济文化的交流,喜爱偏好也会互相影响。现实中,美国人喜欢吃中餐的越来越多,中国人开始过圣诞节,日本、中国台湾的欧美化倾向则更加浓厚。随着喜爱偏好的转移,对商品的需求也会发生变动。

(三)收入水平

在现实中,各国对商品尤其是工业制成品的需求不同,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收入水平不同。中国原来对汽车的需求量不如美国和日本,不是因为中国人不能开汽车,也不是中国人不爱开汽车,而是在现实的收入水平上许多人还买不起汽车。近年来,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中国人对汽车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大,同样的现象出现在对耐用消费品、医疗保健、旅游度假、高档住宅、娱乐电子等商品的需求上。这种需求上的差别是由收入水平不同造成的。

二、需求的收入弹性和恩格尔法则

在分析以需求不同为基础的贸易之前,将进一步说明收入水平对需求的影响。这一关系,在微观经济学中已有很多研究。一般来说,当消费者的收入增加或减少时,其对具体商品的需求量也会发生某些变动。经济学家将价格不变时人们对收入变动所做出的需求反应称为“需求的收入弹性”,用需求变动的百分率与收入变动的百分率的比来衡量。例如,商品A的需求收入弹性可以表示为:

如果人们的收入增加1%,而对商品A需求量的增加大于1%,收入弹性即大于1;如果两者变动的百分率相同,收入弹性就等于1。收入弹性也可能小于1,甚至小于0。如果收入弹性小于0则表示收入增加时,消费者对商品A的需求量反而减少。

经济学家根据商品的需求收入弹性的值,即根据需求量对收入变动的反应程度将商品分为“奢侈品”(>1)、“必需品”(1>>0)和“劣等品”(<0)。奢侈品主要包括大多数高级耐用消费品,如手机彩电、汽车、旅游等。一般来说,奢侈品在生活中是可有可无的,所以对收入的反应比较敏感。必需品包括大部分日常生活用品,其中食品是主要的必需品。劣等品则是一些不断被淘汰的低质消费品,如简易房屋、杂粮、粗布等。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奢侈品”“必需品”和“劣等品”的具体内容也是不断变化的。有些曾经是奢侈品的商品,如照相机、自行车,现在已经变成了必需品。有些曾是必需品的东西,如塑料凉鞋,现在变成了劣等品。

在对各种商品的需求收入弹性做出估值之后,人们便可根据收入的差别来说明需求的不同,根据收入的增加来预测需求的变动。

在说明和预测收入与需求变动的关系上,德国经济学家厄恩斯特·恩格尔(Ernst Engel)做出了重要贡献。恩格尔指出,随着人均收入的增长,人们花费在食品上的支出占收入的比重会越来越少。他的这一结论,已被许多事实证明,经济学则将他的这一论断称为“恩格尔法则”。

“恩格尔法则”在贸易理论中的意义不只局限于分析食品需求,也可用这一法则来说明整个初级产品尤其是农产品需求的变动,当经济不断增长,国民收入水平不断提高的时候,各国对商品的需求会逐渐从农副产品转移到工业消费品。这不仅说明了为什么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有不同需求模式,也说明了整个世界的贸易为什么会有从初级产品为主发展到以工业产品为主的变动。

三、重叠需求理论

再来看收入变动引起需求变动下的贸易。说明这一贸易模式的主要是瑞典经济学家斯戴芬·伯伦斯坦·林德,他提出的重叠需求理论(Overlapping Demand Theory)从需求方面探讨了国际贸易发生的原因。该理论的核心思想是:两国之间贸易关系的密切程度是由两国的需求结构与收入水平决定的。

林德假设一国的需求由其“代表性消费者”的需求倾向决定。这一倾向会随着该国人均收入的提高逐渐转向奢侈品并造成社会需求的转移。当人们收入提高,对工业消费品特别是奢侈品的需求增加时,本国的工业品和奢侈品生产也会增加。为了满足市场需求,生产者不断地扩大生产,改进技术。结果是,产量增加的速度超过需求增长的速度,从而使该国有能力向别国出口。对于该国出口的工业产品,只有与之收入相近的国家才会有需求。因此,进口工业产品的主要国家也是收入较高的国家。根据林德的理论,工业制成品在发达国家之间的贸易会随着收入的不断提高占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与克鲁格曼不同,林德实际上是从需求的角度来分析说明当代工业国家之间的贸易和同一工业行业的双向贸易。根据林德的理论,需求是引起生产变动和产生贸易的基础,收入变动又是引起的需求变动的主要因素。收入增加的结果使工业制成品的贸易在人均收入较高的国家之间得到大发展。

重叠需求理论具有下列基本假设:

(1)一种产品的国内需求是其能够出口的前提。林德认为一种产品是否生产取决于国内市场的有效需求,而若要出口,还须有来自国外市场的有效需求。当厂商决定生产什么产品时,完全要看他所能获得利润的多少。要使生产有利可图,则先决条件是这种产品先在国内有市场。总之,厂商根据消费者的收入水平与需求结构来决定其生产方向与内容,而生产的必要条件是存在对其产品的有效需求。

(2)一国的需求由其“代表性消费者”的需求倾向决定。影响一个国家需求结构最主要的因素是平均收入水平。不同收入阶层的消费者偏好不同,收入越高的消费者越偏好奢侈品,收入越低的消费者越偏好必需品。一国的“代表性消费者”的需求倾向会随着该国人均收入的提高逐渐转向奢侈品并造成社会需求的转移。当人们收入提高,对工业消费品特别是奢侈品的需求增加时,本国的工业品和奢侈品生产也会增加。

(3)世界不同地方的消费者如果收入水平相同,其偏好也相同,那么其需求的重叠部分就很大。这样,一国生产很容易与另一国的需求相适应,两国之间开展贸易的可能性就越大,贸易量也越大。

根据上面的基本假设,可推断两国的消费结构与收入水平之间的关系是一致的。如果两国的平均收入水平相近,则两国的需求结构也必定相似;反之,如果两国的收入水平相差很大,则它们的需求结构也必存在显著的差异。例如,欧美的一些高收入国家收入水平比较接近,打高尔夫球是一项比较普及的运动。但在非洲的一些低收入国家里,虽有少数富人有能力从事这种运动,但打高尔夫球不是代表性需求,这些国家的人民大量需要的可能是食品等生活必需品。

两国之间的需求结构越接近,则两国之间进行贸易的基础就越雄厚。若两国的需求结构相同,则对任意一个国家的厂商来说,他会发现对其产品的需求,除了国内之外,还有国外。那么厂商不断扩大生产,改进技术,通过贸易(出口)来扩大其产品的有效需求,获取更多的利润,就成为一种自然的选择。结果是,产量增加的速度超过需求增长的速度,从而使该国有能力向别国出口。对于该国出口的工业产品,只有与之收入相近的国家才会有需求。因此,进口工业产品的主要国家也是收入较高的国家。

在图41中,横轴表示一国人均收入水平(Y),纵轴表示消费者所需各种商品的品质等级(Q)。所需的商品越高档,则其品质等级就越高。人均收入水平越高,则消费者所需商品的品质等级也就越高,二者的关系由图中的OP线表示。设A国的人均收入水平为YA,则A国所需商品的品质等级处于以D为基点,上限点为F,下限点为C的范围内。假设B国的人均收入水平为YB,则其所需商品的品质等级处于以G为基点,上下限分别为H和E的范围内。

对于两国来说,落在各自范围之外的物品不是太高档就是太低劣,是不能或不愿购买的。当两国的人均收入水平越接近时,则重叠需求的范围就越大,两国重复需要的商品都有可能成为贸易品。所以,收入水平越相似的国家,相互间的贸易关系也就可能越密切;反之,如果收入水平相对悬殊,则两国之间重复需要的商品就可能很少,甚至不存在,因此贸易的密切程度也就很小。

图41 重叠需求模型

林德实际上是从需求的角度来分析说明当代工业国家之间的贸易和同一工业产业的双向贸易。根据林德的理论,需求是引起工业变动和产业贸易的基础,收入变动又是引起需求变动的主要因素。收入增加的结果是工业制成品的贸易在人均收入较高的国家之间得到更大发展。关于重叠需求理论的适用性,林德曾指出,其理论主要是针对工业产品或制成品。他认为,初级产品的贸易是由自然资源的禀赋不同引起的,所以初级产品的需求与收入水平无关。而且,就算生产国缺少对初级产品的国内需求,它也可能成为出口品。也就是说,初级产品的贸易可以在收入水平相差很大的国家之间进行,所以初级产品的贸易可以用要素禀赋理论来说明。而工业产品的品质差异较明显,其消费结构与一国的收入水平有很大的关系。从需求方面来看,发生在工业品之间的贸易与两国的发展水平或收入水平有密切关系。所以,重叠需求理论适用于解释工业品贸易。另外,发达国家的人均收入水平较高,它们之间对工业品的重复需要范围较大,因此工业品的贸易应主要发生在收入水平比较接近的发达国家之间。

重叠需求理论与要素禀赋理论各有其不同的适用范围。概括而言,要素禀赋理论主要解释发生在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产业间贸易,即工业品与初级产品或资本密集型产品与劳动密集型产品之间的贸易;而偏好相似理论则适合于解释发生在发达国家之间的产业内贸易,即制造业内部的一种水平式贸易。

综上所述,产业内贸易理论对发达国家之间大力发展工业制成品贸易做出比较符合实际的分析,指明它的产生原因和重要特点,弥补了赫俄学说的缺陷和不足。应该说这是贸易理论的一大突破。偏好相似理论深入研究需求结构,对国际贸易形成和发展的影响,也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把规模经济视作贸易利益的来源,对分析国际贸易格局也有现实作用。但是,产业内贸易理论只是补充而非取代比较利益学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