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赫克歇尔俄林的要素禀赋理论

赫克歇尔俄林的要素禀赋理论

时间:2022-07-15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赫克歇尔俄林的要素禀赋理论_国际贸易无论是斯密的绝对优势理论还是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古典学派在解释国际贸易基础,揭示决定生产和贸易模式的因素,以及衡量国际贸易对本国经济的影响和贸易所得等方面都做出了极其重要的贡献。20世纪20年代,瑞典经济学家赫克歇尔和俄林认为比较优势的来源是资源禀赋差异,从而提出了比较优势说的另一种解释,即要素禀赋理论。要素禀赋可以用价格计量。

无论是斯密的绝对优势理论还是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古典学派在解释国际贸易基础,揭示决定生产和贸易模式的因素,以及衡量国际贸易对本国经济的影响和贸易所得等方面都做出了极其重要的贡献。当今的许多重要理论与政策仍然得益于古典贸易理论的启示。但是,古典贸易理论的基础是古典经济学。作为整个古典经济学理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古典贸易理论也是建立在“劳动价值论”的基础之上的,即认为劳动是创造价值和造成生产成本差异的唯一要素。因此,在他们的分析中,只要生产技术不变,就只有一种要素(劳动)投入。而在有两种或两种以上要素投入的情况下,许多分析过程和结论不再有效。然而,随着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出现以及工业革命的发生,资本越来越成为一种重要的生产要素,产品生产不再由单一要素决定,研究投入产出关系的有关经济学理论也随之发展。

19世纪末20世纪初,以瓦尔拉斯、马歇尔为代表的新古典经济学逐渐形成,在新古典经济学框架下对国际贸易进行分析的新古典贸易理论也随之产生。20世纪20年代,瑞典经济学家赫克歇尔和俄林认为比较优势的来源是资源禀赋差异,从而提出了比较优势说的另一种解释,即要素禀赋理论(Factor Endowment Theory,通常被称为“赫俄理论”或“HO理论”)。

一、要素禀赋理论的基本概念

正确理解和掌握要素禀赋理论的基本原理,首先必须理解相关的一些重要概念。

(一)生产要素和要素价格

生产要素(Factorof Production)是指生产活动必须具备的主要因素或在生产中必须投入或使用的主要手段。通常指土地、劳动和资本这3个要素。有人把技术知识、经济信息和企业家才能等也当作生产要素。

要素价格(Factor Price)是指生产要素的使用费用或要素的报酬。例如,土地的租金、劳动的工资、资本的利息、企业家管理才能的利润等。

(二)要素禀赋

要素禀赋(Factor Endowment)是指一国所拥有的可利用的经济资源的总量。它既包括自然存在的资源(如土地和矿产),也包括“获得性”资源(如技术和资本)。这是一个绝对量的概念。依据要素禀赋的多寡(如劳动与土地资源的总供给量),可将国家区分为资源丰富的国家和资源贫乏的国家。

(三)要素密集度

一般而言,产品的要素密集度是由生产该产品的属性决定的,它不会随国家的不同而发生差异。值得注意的是,要素密集度是一个相对的概念,与生产要素的绝对投入量无关。

要素密集度(Factor Intensities)是指生产一个单位某种产品所使用的生产要素的组合比例。在资本与劳动两种生产要素的情形下,要素的密集度就是指生产一单位该产品所使用的资本劳动比率。

要素密集度是一个相对概念,即使生产两种产品时各投入的要素数量不同,但只要所投入的各种要素的相对比率相同,那么这两种产品的要素密集度就是相同的。

两种产品的要素比例和要素价格之间的关系是可以比较的,相应于某种价格水平上的相对要素密集度也就可以确定。

假设X和Y两种商品在生产过程中所需要的要素投入比例(资本/劳动)分别为Kx/Lx和Ky/Ly。如果Ky/Ly>Kx/Lx,则称Y为资本密集型产品,X为劳动密集型产品。

根据产品生产所投入的生产要素中所占比例最大的生产要素种类的不同,可把产品划分为不同种类的要素密集型产品(Factor Intensive Commodity)。例如,生产小麦投入的土地占的比例最大,便称小麦为土地密集型产品;生产纺织品投入劳动所占的比例最大,则称为劳动密集型产品;生产电子计算机投入资本所占的比例最大,于是称为资本密集型产品。通常情况下,经济学家将商品划分为资源密集型、劳动密集型、资本密集型、技术密集型四种基本类型。

(四)要素丰裕度

相对要素丰裕度(Relative Factor Abundance)是指在一国的生产要素禀赋中,某要素供给所占比例大于别国同种要素的供给比例,而相对价格低于别国同种要素的相对价格。要素丰裕度不同不是指某种生产要素在两个国家的绝对量不同,而是指各种生产要素量的比率在两个国家不同,因此要素丰裕是关于一个国家或地区某种要素是否丰裕的概念。

衡量一个国家的要素丰裕度有两种计量方法。

1.实物定义(Physical Definition)

在一个“2×2×2”贸易模型中,判断一国生产要素自然禀赋状况的实物标准,是指两个国家的两种生产要素存量的比率之间的相互对比关系。要素禀赋可以用物理量计量,就是每种要素用特定的计量单位计量。

如果B国的可用总资本和可用总劳动的比率(TK/TL)大于A国的这一比例,就说B国是资本丰裕的。注意,这种方法用的是总资本和总劳动的比率,而不是两者的绝对数量。如果B国的TK/TL大于A国的TK/TL,即使B国的资本拥有量少于A国,B国仍然是资本丰裕的。

2.相对要素价格定义(Economic Definition)

在一个“2×2×2”贸易模型中,判断一国生产要素自然禀赋状况的经济标准,是指两国劳动要素的价格——工资(Wage Rate)和资本要素价格——利息率(Interest Rate)的相对比率之间的相互对比关系。要素禀赋可以用价格计量。如果B国资本价格和劳动时间价格的比率小于A国的这一比率,就说B国是资本丰裕的。同样要注意,决定一国是否是资本丰裕的,并不是看资本价格(如r)的绝对水平,而是看它与劳动价格(如w)的比率r/w的大小。例如,B国的r可能比A国的要高,但如果B国的r/w小于A国的r/w,则B国就是资本丰裕的。

用物理量计量要素禀赋状况的结果是一种相对的数量关系,用价格计量则要受到要素市场上供给和需求的影响。影响要素需求的因素有生产商品的技术和消费偏好。如果假定两国的生产技术和消费偏好相同,要素禀赋的两种计量方法间关系是确定的,即一个国家有一个相对大的K/L比率,就必定有一个相对比较小的r/w比率,意味着该国资本丰裕。

无论采用实物标准还是采取经济标准,一国生产要素相对丰裕或稀缺,只能就两国间生产要素存量的比率或要素价格比率的相互对比来做出判断。也就是说,一国国内生产要素的绝对存量或要素价格的绝对水平是不能解释该国生产要素丰裕或稀缺的性质的。

但是,要素禀赋的实际度量往往会遇到很多困难。一是各国大都没有关于资本存量的直接统计数据,计算某一时刻(一般是某年)资本存量,必须将以前各个时期的固定投资加总,并考虑不同年份的固定资产折旧,而且用不变价格进行调整,这项工作相当烦琐。二是各国的货币单位不同,比较之前需要统一货币单位。因此,人们运用要素禀赋理论分析实际问题时,往往根据实际观察,判断要素禀赋差异。因此,这样做有时可能会导致错误或不尽合理的结论。

(五)要素密集度与要素丰裕程度的关系

假设有A、B两国,X、Y两种商品。其中A为劳动力丰富的国家,B为资本丰富的国家,并且X为劳动密集型产品,Y是资本密集型产品。那么A国生产X的产量与Y产量的比率大于B国生产X的产量与Y产量的比率。

二、基本假设

要素禀赋理论也是建立在一些简单假设的基础上,当然这些假设是为了在不影响结论的前提下,使分析更加严谨。这些假设主要有:

假设1 2×2×2模型。

假设世界上只有两个国家(A和B)、两种商品(X和Y)、两种生产要素(资本K和劳动L),即是一个典型的2×2×2模型。各国拥有的生产要素的初始水平是给定的,各不相同。如果要放松这一假设,研究更为现实的多个国家、多种商品和多种要素,那么就不会对HO理论所得出的结论产生根本的影响。

假设2 生产技术相同。

假设两个国家在每种商品的生产上使用相同的技术,具有相同的技术水平,或者说同种商品的生产函数相同,各国的劳动生产率是一样的。这样,如果要素价格在两国是相同的,那么两国在生产同一产品时就会使用相同的劳动和资本的比例。

但由于要素价格通常是不相同的,所以各国的生产者都将使用更多价格便宜的要素以降低生产成本。假设的主要目的就是考察要素价格在两国商品相对价格决定中的作用。

假设3 要素禀赋的非对称性。

假设一国为劳动相对丰裕的国家,另一国为资本相对丰裕的国家,两国的K/L不同,即单位劳动使用的资本不同。在HO理论中,要素禀赋差异主要指的是相对禀赋差异而不是绝对差异。也就是说,若X为劳动密集型产品,Y为资本密集型产品,则在两个国家中,生产商品Y相对于生产商品X来说,使用的资本劳动比例较高。但这并不意味着两国生产商品Y的资本劳动比例是相同的,而是在各国生产X的资本劳动比例均低于该国生产Y的资本劳动比例。资源禀赋的非对称性是要素禀赋理论最基本和最主要的假设。

假设4 规模收益不变。

假设两国在两种商品的生产上不存在规模经济或规模不经济。这意味着:增加生产某一商品的资本和劳动投入将带来该商品的产量以同一比例增加。

例如,如果在生产商品X时增加10%的资本和劳动投入,X的产量也会增加10%;如果资本和劳动投入增加一倍,X的产量也会增加一倍。Y产品的生产也是这样。

假设5 两国消费者需求偏好相同。

假设在给定的商品价格的前提下,消费者在各种收入水平上的消费数量是相同的。这意味着表现两国需求偏好的无差异曲线的形状和位置是完全相同的。当两国的商品相对价格相同时,两国以相同的比率消费两种产品,且不受收入水平的影响。

这一假设的目的是需求变动引致的商品价格变动。同时,也将收入水平变动引致的需求变动和价格变动排除,实际上排除了需求差异产生贸易的可能性。这样就将商品相对价格国际差异的原因归于供给方面,尤其是要素禀赋的差异方面。

假设6 完全竞争与自由贸易。

假设两国的商品市场和要素市场都是完全竞争市场。两国都有许多的生产者和消费者,没有任何单个的生产者和消费者能够左右商品的价格。也没有任何单个的厂商或要素的拥有者能够决定要素市场的价格。完全竞争也意味着商品价格等于其生产成本,没有经济利润。

生产要素在一国国内可以自由流动且在生产中可以完全替代,但在国与国之间完全不流动。每个国家的生产要素都是给定的,各国的资源禀赋和生产可能性曲线不变,但劳动和资本在国内可以自由地从低收益的地区和产业流向高收益的地区和产业,直到该国所有地区和所有产业的劳动收益相同,资本收益相同。因此,在每一个国家内部存在一个统一的要素价格。而在国际却缺乏这种流动性,因而若没有国际贸易,两国的两种要素之间将存在着收益上的差异。

同时,为了简化分析,假设两个国家之间可以自由地从事贸易,交易成本为零,无运输成本,无关税,或其他阻碍国际贸易自由的障碍,这意味着在贸易存在的条件下,只有两国的相对(或绝对)商品价格完全相等时,两国的生产分工才会停止。

假设7 要素密集度不会发生逆转。

假如产品X在A国是劳动密集型产品,产品Y是资本密集型产品,那么X在B国也是劳动密集型、产品Y为资本密集型产品,无论劳动和资本价格怎样变动,产品的要素投入结构怎样调整,产品X为劳动密集型产品、产品Y为资本密集型产品的性质不发生改变,即不存在“生产要素密集度逆转”(Factor Intensity Reversal)的情况。也就是说,虽然同样的产品在不同国家的要素密集度可能不同(假设3),但不会出现这种产品在一个国家是资本密集型产品,而在另一个国家它却是劳动密集型产品的情形,即一种产品在一个国家是资本密集型产品,那么它在另一个国家也是资本密集型产品,虽然密集度可能不同。

由以上假设可以看出,两国除了在要素禀赋上不相同以外,其他的一切条件都是完全相同的。

赫 克 歇 尔

赫克歇尔(Eli F.Heckscher,1879—1952)于1879年出生于瑞典斯德哥尔摩的一个犹太人家庭。1897年起,在乌普萨拉大学(Uppsala University)学习历史和经济,并于1907年获得博士学位。毕业后,他曾任斯德哥尔摩大学商学院的临时讲师;1909—1929年任经济学和统计学教授。此后,因他在科研方面的过人天赋,学校任命他为新成立的经济史研究所所长。他成功地使经济史成为瑞典各大学的一门研究生课程

他对经济学的贡献主要是在经济理论上的创新和在经济史研究方面引入了新的方法论——一种定量研究方法。他在经济理论方法方面最重要的贡献是他最著名的两篇文章:《外贸对收入分配的影响》和《间歇性免费商品》。1919年发表的《外贸对收入分配的影响》是现代赫克歇尔俄林要素禀赋国际贸易理论的起源。他集中探讨了各国资源要素禀赋构成与商品贸易模式之间的关系,并且,一开始就运用了总体均衡的分析方法。他认为,要素绝对价格的平均化是国际贸易的必然结果。他的论文具有开拓性的意义,其后,这个理论由他的学生俄林进一步加以发展。《间歇性免费商品》(1924)一文提出的不完全竞争理论,比琼·罗宾逊和爱德华·张伯伦的早了9年。文章中还探讨了不由市场决定价格的集体财富(即所谓的公共财物)的问题。在经济史方面,赫克歇尔更享有盛名,主要著作有:《大陆系统:一个经济学的解释》《重商主义》《古斯塔夫王朝以来的瑞典经济史》《历史的唯物主义解释及其他解释》《经济史研究》等。赫克歇尔通过对史料提出更广泛的问题或假定,进行深入的批判性研究,从而在经济史和经济理论两个方面架起了桥梁,并把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他是瑞典学派的主要人物之一。

(资料来源:新帕尔格雷夫经济学大辞典(第2卷).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6:666—667)

俄 林

俄林(Bertil Gotthard Ohlin,1899—1979)于1899年4月出生于瑞典南方的一个小村子克利潘(Klippan)。1917年在隆德大学获得数学、统计学和经济学学位。1919年在赫克歇尔的指导下获得斯德哥尔摩大学(Stockholm University)工商管理学院经济学学士学位。1923年在陶西格(Taussig)和威廉斯(Williams)的指导下获得哈佛大学文科硕士学位。1924年在卡塞尔(Cassal)指导下获得斯德哥尔摩大学博士学位。1925年任丹麦哥本哈根大学经济学教授,5年后回瑞典斯德哥尔摩大学商学院任教,1937年在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任客座教授。由于俄林在国际贸易理论方面的特殊贡献,获得了1977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1979年8月于书桌前逝世。他的研究成果主要表现在国际贸易理论方面,1924年出版《国际贸易理论》,1931年出版其名著,即美国哈佛大学出版的《地区间贸易和国际贸易》,1936年出版《国际经济的复兴》,1941年出版《资本市场和利率政策》等。俄林的理论受他的老师赫克歇尔关于生产要素比例的国际贸易理论的影响,并在美国哈佛大学教授威廉斯(Williams)的指导下,结合瓦尔拉斯和卡塞尔的总体均衡理论进行分析论证,在《区间贸易和国际贸易论》中最终形成。因此,俄林的国际贸易理论又被称为赫俄理论。

(资料来源:新帕尔格雷夫经济学大辞典(第3卷).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6:747—749)

三、要素禀赋理论的基本内容

赫克歇尔和俄林都是当代著名的瑞典经济学家,赫克歇尔是俄林的老师。1919年,赫克歇尔在纪念经济学家戴维的文集中发表了一篇题为《对外贸易对收入分配的影响》的著名论文,提出了要素禀赋差异是国际贸易比较优势形成的基本原因的观点。但这篇文章发表后并没有引起人们的注意。1929—1933年,由于资本主义世界经历了历史上最严重的经济危机,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各国都力图加强对外倾销商品,同时提高进口关税,限制商品进口。对此,瑞典人深感不安,因为瑞典国内市场狭小,一向对国际市场依赖很大。在此背景下,俄林继承了导师赫克歇尔的论点,于1931年出版了著名的《地区间贸易与国际贸易》(Interregionaland International Trade)一书,对赫克歇尔的思想做了清晰而全面的解释,并做了进一步的研究,创立了要素禀赋理论。

要素禀赋理论无论是在理论分析上,还是在实际应用中,都取得了巨大成功,以至于在从20世纪前半期到70年代末这段时间内,要素禀赋理论成为国际贸易理论的典范,几乎成了国际贸易理论的代名词。

根据比较成本理论,一种商品在两个国家不同的价格,体现了比较优势的存在(相对价格的不同),这是两国互惠贸易的基础。也就是说,各国劳动生产率的差异使得比较优势产生,但这只是贸易产生的原因,却不是产生这种差异的原因。例如,加拿大向美国出口林木产品,并不是因为加拿大的林木业的相对劳动生产率比美国的高,而是因为在人口稀少的加拿大,人均森林面积的占有量高于美国。所以现实中的贸易理论不仅要看到劳动的重要性,也要看到其他生产要素的重要性,或者说还要看到各国之间的资源差异。

要素禀赋理论认为:一国的比较优势产品是以自己相对丰裕的生产要素生产的产品,所以各国应根据本国要素禀赋的状况,生产并出口以本国丰裕的生产要素生产的产品,进口以本国稀缺要素生产的产品。简单地说,劳动力丰裕的国家生产并出口劳动密集型商品,进口资本密集型商品;相反,资本丰裕的国家生产并出口资本密集型商品,进口劳动密集型商品。

例如,若A国是劳动丰裕的国家,B国是资本丰裕的国家,而X产品是劳动密集型产品, Y产品是资本密集型产品。那么,在自由贸易的条件下,A国会生产并出口X产品,进口Y产品,而B国则生产并出口Y产品,进口X产品。

上述结论是基于这样一个推理(或者也可以说,俄林在分析、阐述要素禀赋理论时,在逻辑上是比较严谨的):

(1)各国相同商品之间的价格差异是国际贸易产生的直接原因,商品价格的差异是由生产成本的差异决定的。在没有运输费用等的假设前提下,从价格较低的国家输出商品到价格较高的国家是有利的。

(2)生产成本的差异是由生产要素的价格差异决定的。在各国生产技术相同、生产函数相同的假设前提下,各国要素相对价格的差异决定了两国商品相对价格(生产成本)也存在差异。

(3)生产要素价格的差异是由要素的供求关系决定的,其中要素的供给是由各国的要素禀赋决定的。在要素的供求决定要素价格的关系中,要素供给是主要的,因为在各国要素需求一定的情况下,各国不同的要素禀赋会对要素相对价格产生不同的影响:相对供给较充裕的要素的相对价格较低,而相对供给较稀缺的要素的相对价格较高。因此,国家间要素相对价格差异是由要素相对供给或供给比例不同决定的。

从这个推导过程可以知道:一个国家只要拥有一种丰裕的生产要素,就会导致该国在密集使用这种生产要素生产的商品上拥有价格优势,从而直接导致产生国际贸易。

一个国家生产和出口那些大量使用本国供给丰裕的生产要素的产品,价格就低,因而有比较优势;相反,生产那些需大量使用本国稀缺的生产要素的产品,价格便高,出口就不利。各国应尽可能利用丰富、价格便宜的生产要素,生产廉价产品输出,以交换别国价廉物美的商品。

与比较成本理论相比,该理论实际上是说明了一国的比较优势是如何形成的。也就是说,一个国家在某种产品上占有优势,是由于该国拥有丰富的该种产品密集使用的要素,该种要素价格相对便宜,使得该种产品成本相对低廉。

四、对要素禀赋理论的评价

要素禀赋理论是建立在比较优势基础之上的,但它从3个方面深化和发展了比较优势理论:

(1)要素禀赋理论以两种生产要素的投入为分析前提,因此理论是建立在多种而不是一种生产要素投入的基础上。这一点与现实更加接近。因为在现实中,生产某种产品时,一般都是两种以上的生产要素组合。

(2)将比较优势的差异及这种差异的原因归结为各国生产要素禀赋的差异,从而重新解释了国际贸易的基础。

(3)深入分析了国际贸易对贸易双方要素投入及分配的影响(均等化趋势)。而比较优势理论并没有确切地讲这种贸易利益究竟会对贸易双方的收入分配产生什么影响。

但是,要素禀赋理论也有一些不完善的地方:

(1)与比较成本理论一样,理论都是建立在一系列基本假设的基础之上,如自由贸易、完全竞争、两国生产技术水平一致、生产要素同质等,这些与现实有一定差距。

(2)该理论对于需求因素并未予以充分的重视,这影响了对现实问题的分析。

(3)在理论分析的过程中引进了价格或货币因素,增加了问题的复杂性。

在前面的分析中,并没有涉及货币问题。要素禀赋理论为说明问题,引进了价格因素。但是在国际贸易中,因为产品价格的形成受多种因素的影响,所以可能会引起建立在比较成本基础上的比较优势和价格竞争优势之间的差异或脱节。

(4)要素禀赋理论比较强调静态结果,排除了技术进步的因素,也没有说明一国在特定的要素禀赋下,从动态的角度出发,如何从自给自足转向自由贸易。要素禀赋理论实际上是从现有的贸易结构反推比较利益形成的基础。

(5)没有考虑政府在国际贸易中的作用,也没有考虑国际生产关系、国际政治环境等对国际贸易的影响。

[1] 1公里=1千米。

[2] 1公顷=10000平方米。

[3] 1公吨=1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