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扩散的演化过程

扩散的演化过程

时间:2022-07-15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1.强化型扩散图4.8 强化型扩散强化型扩散是指突发事件发生后,影响沿供应链扩散,但扩散程度逐级增加,作用力越来越大的扩散方式。此类供应链突发事件扩散方式主要由供应链稳定程度,及应急措施和应急时间所决定。抑制型扩散的演化方式是供应链突发事件演化方式中最为理想的方式,通过对突发事件的较强干扰,终结扩散作用对供应链的影响。

1.强化型扩散

图4.8 强化型扩散

强化型扩散是指突发事件发生后,影响沿供应链扩散,但扩散程度逐级增加,作用力越来越大的扩散方式。此类供应链突发事件扩散方式主要由供应链稳定程度,及应急措施和应急时间所决定。扩散强化作用受到延迟的影响分为非延迟强化与延迟性强化。

非延迟性强化主要由供应链的不稳定性引起,如果突发事件后由于供应链的不稳定性增加,其他合作伙伴纷纷撤退,或竞争对手再爆出不利消息,使原有突发事件的影响得到强化,沿供应链向下游或向上游扩散出去此类不利影响,导致供应链的断裂或崩溃。此外,当挽救不及时、应急措施不得当时也会强化突发事件在供应链中的扩散作用,例如,当雀巢奶粉中含有对身体存在某种危害的成分的事件被曝光后,使雀巢奶粉遭受消费者质疑,市场纷纷退货,而此时,雀巢的发言人不但不及时更正问题产品,及时向消费者道歉树立正面形象挽回市场份额,反而公开发表言论称消费者小题大做,此举极大地损害了企业形象,使销售量一落千丈,即使之后再做道歉也难以弥补巨大的损失,使供应链突发事件在扩散过程中得到强化。

图4.9 扩散延迟

延迟性强化是指当供应链存在信息延迟时,突发事件扩散开始的反应时间较长,前端扩散现象不明显,这也容易形成无扩散行为或突发事件扩散作用对供应链影响较小的假象,造成防范的疏忽,随着延迟结束突发事件的影响突然急速增加,超过没有延迟时的扩散强度后缓慢恢复,致使供应链成员受到不利影响的程度加强的扩散过程。如图4.9所示,A为无延迟的扩散行为,B为存在延迟的扩散行为,A首先发生在出现快速增长后趋于平衡,B发生较晚,开始时的增长速度慢于A的增长速度,到达一点后急速增长,增速快于A的增速,最终高于A并与A重合。因此,对于延迟性强化扩散最有效的应对措施即为消除供应链中的信息延迟,使各成员能及时掌握突发事件变化动向,做好应急工作。

2.衰减型扩散

图4.10 衰减型扩散

衰减型扩散是指突发事件在供应链扩散中影响逐渐减弱的扩散方式。由于在突发事件爆发后,得到及时的控制,使突发事件产生的不利影响在供应链上扩散的过程中逐步减弱,供应链经过一段时间波动后,又重新恢复到稳定状态。体现出应急实施的重要性,以及供应链成员合作的重大意义。

衰减型扩散的演化方式分为自然衰减和人为衰减两类。自然衰减即由于受到自然阻力,使突发事件的影响在供应链中的扩散作用逐渐出现减退的现象,例如,随着扩散时间的增强突发事件的影响作用逐渐减弱而形成的扩散衰减,或是由于突发事件在复杂供应链各环节的扩散过程中,产生的影响在作用于多个供应链成员后,作用程度自然减弱的过程;人为衰减过程即为有干扰的供应链行为,突发事件发生后,出现人为的阻力干扰扩散行为的继续发生,如运用应急手段,抚平突发事件对供应链的影响,将扩散程度逐级减弱的过程。衰减型扩散中自然衰减的持续时间较长,恢复时间较为缓慢,衰减过程复杂,受外界影响干扰较大,可能随时出现波动及反弹现象,因此,供应链突发事件的有效缓解与人为干扰密切相关,只有采用有效的缓解措施,才能及时的控制突发事件的扩散作用,使供应链尽早恢复正常运行。此外,按照扩散的方向,衰减型扩散可演化为正向和逆向两类。

3.循环型扩散

图4.11 循环型扩散

循环型扩散是指突发事件扩散是由发源地突发事件引起,而由非发源地次生形成的突发事件逆向回传产生的扩散行为。例如,供应商所在地突发地震灾害,使供应商厂房倒塌,无法进行生产,不能如期将原材料交付给制造商,假设制造商为降低成本支出,仅与单一供应商保持合作关系,供应商停产后,突发事件将影响持续扩散到制造商,使制造商生产中断,同时假设下游销售商仅与单一制造商保持合作关系,进而突发事件持续扩散,使销售商出现缺货损失,更为严重的是失去市场份额,如果消费者信心无法恢复,即使供应链上游及时恢复生产,供应链突发事件的扩散作用将转而逆向扩散,使供应链受到双重打击,如销售商的销售量持续下降,又会逆向扩散给制造商,造成制造商产品积压,库存成本增加,进而要求供应商减少供应量,由于供应商销售收益的减少,加之突发事件造成的损失及支付的高额复工成本,无疑将是雪上加霜。

4.抑制型扩散

抑制型扩散是指突发事件在供应链的扩散过程突然被中断或加速了扩散过程的终结,使供应链中其他成员避免了突发事件的干扰,能够保持正常运作。抑制型扩散的演化方式是供应链突发事件演化方式中最为理想的方式,通过对突发事件的较强干扰,终结扩散作用对供应链的影响。

抑制型扩散产生的原因主要在于,供应链本身结构较为稳定,无冗余环节,能够保持信息流动的畅通,信息在供应链中得到共享,使所有供应链合作成员能及时获取供应链各个环节的有效信息,都能够及时做出应对反应,阻止事态的进一步恶化;同时稳定的供应链还具备有完善的应急预案,一旦发生突发事件,能及时采取有利的应急措施,将扩散的影响迅速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使其无法扩大影响。

图4.12 抑制型扩散

例如供应商突发火灾,使原材料供应中断,影响扩散到制造商,使其无法正常生产,如果制造商有后备供应商,能及时获取所需原材料并使生产即刻恢复正常,则供应链的扩散作用将不会传导下去,这为理想的抑制状态。然而现实可能是启用后备供应商成本很高,制造商单独无法承担,必须将成本压力分担出去。销售商如果在获悉突发事件发生之时既能预测可能产生的不利后果,采取一系列措施降低自身成本,比如加大促销力度降低库存成本,选择费用较低的运输方式,减少运输成本等,即便制造商供货的成本增加,也不会突然使自身成本较正常水平增加过高,既能分担制造商成本压力又不会对自身产生影响。因此,有效的抑制作用完全有赖于良好的信息沟通与及时有效的应急措施。

此外,稳定供应链结构的另一个关键在于供应链设计的合理性。台积电就是一个明显的例子。1999年台湾发生地震,供电系统受损,台积电的生产顿时陷于停顿,所有的工作必须等到恢复24小时正常供电后才能展开,因为停工时间过长,除了当月营收受到波及外,对下一季的交货也有影响。对于此次的突发事件,供应链在灾后进行了重新设计,改进应急系统,在生产中加入减震系统,消除潜在风险。2002年台湾再次爆发地震,由于改进的供应链中电力供应未见中断,除部分机台因保护装置自动关机,其余生产均无重大影响。数小时后,部分生产线即恢复了生产。台湾发生地震后自然灾害是其成因,但没有预见到自然灾害对供应链的影响是供应链前端设计的失误。因为通过灾后改进应急系统,使其在后来的灾害中损失明显减少,证明原系统存在优化的空间,也证明供应链设计的合理性可对突发事件的扩散形成抑制作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