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信任是最大的力量源泉应华根

信任是最大的力量源泉应华根

时间:2022-07-15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应华根:《中华工商时报》工商联周刊副主编,宁波市民营企业家协会秘书长。作为宁波市工商联的直属商会,首届会长由当时的宁波市工商联会长陈春芳兼任。在当时市工商联主要领导的关心下,协会很快步入正轨。如何选择合适的协会秘书长人选,再度成为宁波市工商联领导和协会领导的牵挂。截至2015年6月,《宁波商帮》杂志已出版至40期。

应华根:《中华工商时报》工商联周刊副主编,宁波市民营企业家协会秘书长。

2007年,我有幸以协会秘书长的身份进入宁波市民营企业家协会工作,而在这之前的三年间,我一直以副秘书长的身份兼职办公。在协会,我感受到了工商联为民营企业殚精竭虑的拳拳之心,见证了上一代草根民营企业家的商帮风范、新一代年轻民营企业家的创新步伐。

而内心深处最大的感受,则是来自工商联,来自企业家们的信任。

(一)

1996年10月,宁波市民营企业家协会正式成立。作为宁波市工商联的直属商会,首届会长由当时的宁波市工商联会长陈春芳兼任。2004年,协会换届。为了更好地发挥协会在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和非公有制经济代表人士健康成长方面的积极作用,宁波市工商联决定推选民营企业家做会长。当时会长的理想人选有两个,一是宁波通用塑机有限公司董事长张宝法,二是奥克斯集团董事长郑坚江。前者经历丰富,在企业家群体中有威望,后者带领的企业则是宁波乃至浙江的标杆企业,而且两人都热心工商联工作,工商联征求意见时,两位老总都极力推荐对方出任会长。经综合考量,特别是考虑到年龄的因素,最终提议张总为会长,郑总担任常务副会长。秘书长则由时任宁波市工商联会员部部长张相群兼任。由于工商联会员部本身工作就很多,很难顾及协会的常态性工作,我兼职副秘书长,连同中华工商时报浙江记者站,入驻协会办公。

由于与工商联独特的渊源,更由于工商联的信任和重视,重新运作的民营企业家协会一开始就“高大上”。副会长基本上由市工商联副会长或县(市)区工商联有影响的副会长出任,理事会基本上也由县(市)区工商联推荐优秀企业家组成,会员企业的“门槛”也设置在年销售5000万以上。“不以量多,而以质胜”遂成为协会的立会原则。在当时市工商联主要领导的关心下,协会很快步入正轨。

2007年,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加快推进行业协会(商会)改革和发展的若干意见,指出要大力推进行业协会的体制机制改革,实行政会分开。在这一精神指引下,根据工商联的统一部署,张相群部长辞去协会秘书长一职,在此之前,张宝法会长因病于2006年去世,郑坚江董事长已继任会长。宁波市工商联主管领导和协会主要领导曾征询我的意见,提议由我出任协会秘书长。说实话,我也心动过。作为一名已从业10多年的财经新闻工作者,作为一名由全国工商联主办的中华工商时报派驻浙江的记者站站长,我对民营企业有感情,对工商联有感情。但浙江是民营大省,是中华工商时报的重镇,记者站的事务很多,我怕无法担负协会的日常性工作,只能婉言辞谢。其间协会曾一度聘请社会人员担任副秘书长主持工作,但企业家的特殊性使其很难融入宁波民营企业家的圈子。如何选择合适的协会秘书长人选,再度成为宁波市工商联领导和协会领导的牵挂。

三个月后,外聘副秘书长因为各种原因提出了辞职。时任宁波市工商联党组书记的董伯云、主管协会工作的副会长徐建初又一次找到我,希望我能兼任起来,因为协会的工作其实就是工商联的工作,归根结底也是中华工商时报的工作。郑坚江会长跟我说,你与协会的大多数企业家都熟悉,大家也都信任你,我们觉得你是最合适的,希望你不要再推辞了。

1997年进入中华工商时报,我就成了工商联的人;1999年从跟随奥克斯进行各种宣传开始,我就把自己看作是奥克斯的一员;而2004年从协会换届那天起,我就一直参与其中。盛情难却中,我请示了时任全国工商联副主席、中华工商时报社长沈建国。沈主席的指示明确而干脆:服务好宁波民营企业家这一群体,就是你工作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既然工商联和企业家们信任你,就不仅要做,而且一定要做好。

肩负信任和鼓励,我决定去挑战这一新的任务。不仅要用“笔”宣传好,更要用“心”服务好,竭尽所能将协会打造成一个有价值、有感情的平台。

(二)

协会是个大平台,是服务民营企业更直接的“拳头”力量。而拳头的力量,首先是找准发力点。我就把宁波民营企业的宣传视为协会工作重中之重。

2008年金融危机席卷全球,一些制造企业岌岌可危、难以为继,宁波的一部分民营企业却顺利挺过“寒冬”,创造了逆势上扬的奇迹。在一次与宁波市工商联几个领导交流工作时,我提出了系统宣传宁波民营企业“过冬”经验的想法,想以这些优秀案例来提振其他企业家的“过冬”信心,得到了他们的全力支持。

在宁波市工商联的帮助下,协会成立媒体报道联合体,会同《中华工商时报》《华夏时报》、人民网、《宁波晚报》等多家媒体,陆续走进奥克斯、广博、太平鸟、利时等企业,探访企业发展经验,特别是企业家关于这个“严冬”里的切身体会,推出系列报道。在半年的时间里,从中央到地方媒体,协会对企业的文字报道超过10万字,由此而形成的“宁波民营企业全国影响力新闻调查”获得浙江省委统战部新闻宣传金奖,并荣获《中华工商时报》好稿奖。

除了整合好各种媒体资源服务于会员企业的宣传需要,由宁波市工商联主办、协会协办的《宁波商帮》杂志,也是企业家们交流沟通的一大有效平台。作为《宁波商帮》的主笔,我一直致力于拓展杂志的深度和广度,通过增加栏目及版面等提升杂志的可读性、深刻性。在我的潜意识里,《宁波商帮》的使命之一就是把宁波民营企业宣传出去,把“新宁波帮”这个品牌推广出去,展现宁波民营经济的今日荣光。

截至2015年6月,《宁波商帮》杂志已出版至40期。杂志摆脱了工商联系统内部交流的狭窄定位,推出了不少紧随经济趋势、反映时代潮流的系列报道和特刊。比如2009年,在金融危机的肆虐中,我们及时编发了《金融危机下的宁波民营榜样企业》特刊;2010年,在“转型升级”成为热点的当下,我们看到了民营企业家的“蝶变”,推出了《突破——2010宁波民营经济转型升级发展报告》一刊;2013年,在“中国梦”的号召中我们追问何为企业幸福感,推出《寻找危机中的正能量——2013宁波优秀民营企业文化案例》一刊;2015年,我们走访数十家企业,推出《2014年宁波上规模企业调研报告》宣传特刊。与此同时,我主笔的《甬商楷模》《新宁波帮》等书籍先后公开出版。从2014年开始,协会适时开启了“互联网+宣传”模式,先后开通了宁波商帮博客、宁波市民营企业家协会和宁波商帮官方微信,推送文章近百篇,有些文章的阅读量高达3万人次,创新性地彰显宁波民营企业家的崭新风采。这些都对宁波民营企业的对外推广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古今兴盛皆在于实,天下大事必作于细。

正是一趟趟深入企业的实地走访、一次次与企业家的深入交流,使得我们的文字显得有血有肉,为“新宁波帮”品牌的输出注入了协会的独特力量。

(三)

作为媒体的一员,我的理想是能够成为一名说实话说真话说民营企业知心话、做好事做大事做民营企业贴心事的新闻人。而协会以关注与关心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现状和成长为最高宗旨,以合作、交流等各种方式努力提升宁波民营企业的整体影响力。我秉持的新闻理念与协会的宗旨不谋而合。

在担任协会秘书长后主持的第一次会长会议上,我发现当时的会长会议只是单纯的工作会议,“从上到下”的报告宣读使得会议缺乏来自“从下到上”的民意反馈和企业家“你来我往”的互动沟通。我决定从创新会议形式入手,让每个参会者都有话讲,增强参与意识。当把这想法报告郑坚江会长后,他高度支持。“不仅要讲,还要讲真话;不仅要讲成绩经验,更要讲失败教训。”为此,协会的会议制度有了两大改变:一是推行会长轮值会议制度,推行“谁轮值,谁做东,谁定会议主题”;二是从单纯的工作会议转变为形式多样、主题明确的交流会。在每次会长会议期间,我们会邀请相关领导或专家与企业家们进行面对面的交流互动,并根据需要不定期举行各种常态性活动和主题沙龙活动。以2014年为例,我们在全国“两会”后举行政策形势分析会,在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以后举行宁波民营企业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学习会,帮助企业家“吃透”当前的相关政策和会议精神。

两大转变,使得协会的会长会议成为企业家们最好的沟通平台。

由协会打造的“财富宁波民营高峰论坛”年度活动至今已举办五届,协会先后邀请全国工商联原副主席、中国民营经济研究会会长保育钧,全国工商联副主席孙晓华、沈建国,浙江省工商联主席徐冠巨等工商联领导在论坛上作报告;也请到中国社会科学院民营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刘迎秋、财政部经济研究所所长贾康等知名经济学家进行专题演讲,从专业角度解析当前的经济形势、解读相关政策。从2008年探讨“经历了改革开放30年高速发展的宁波民营企业如何在冬天寻找下一桶金”等问题,到2014年我们发现不少民营企业进入家族交接班的历史时刻,安排了“移民身份安排与跨境税务筹划”等专题演讲,帮助民营企业家直面家族财富保障与传承的难题,论坛主题紧随时代特色和企业实际需求,不做“花架子”,力求有益、有用。

作为宁波工商联的直属商会,推动工商联与企业之间、企业与企业之间的交流更是协会的常态工作。我们组织有需求的企业家远赴江苏淮安、安徽芜湖、天津等地投资考察;我们一次又一次地走进企业内部,谈谈企业发展、代际传承的现状。通过面对面坐下来、打开心扉的交谈,我们知道了财富传奇背后种种不为人知、亟待解决的难题。

正因为如此,这些年协会的很多工作有的放矢:打造了“创二代”的学习交流平台,极力做好企业互惠互利、推动会员间的资源整合等。

每当做成一件事,企业家的一句感谢,就是我们最大的收获。

而我的内心,则是对企业家们满满的感恩。

感恩协会的两任会长。已故的张宝法会长,与我亦师亦父,有事总会第一个想到我,哪怕没事也基本上每天要打个电话,“没什么事,就是听听你声音。”张总说。我家里的电话响起,除了我父亲,就是张总了。张总去世很多年了,他的音容笑貌一如昨日,每年我都要拜祭他,以寄哀思。

郑坚江会长更是一个忙人,他的忙常人无法想象。但只要协会有要求,他从不推托,“你放手去办,我一定支持。”每一次会议,他总是与企业家们掏心掏肺地谈经验讲得失。以高尚的人格感染人、以真切的情感打动人,郑坚江会长个人的人格魅力极大地提升了协会的凝聚力和号召力。

常务副会长南苑集团董事长乐志明也给予协会巨大的支持。凡协会有活动,他总是第一时间打来电话:“需要我做什么,你们吩咐哈。”

协会的很多企业家也时时关心着协会的工作,特别是一些核心的企业家们,当协会的活动与他们的行程冲突之时,他们宁可延迟或者取消自己的行程,也要赶来参加活动。

所以,协会每一次活动开始之前,我都愿意站在签到处微笑着接待每一位与会者——无他,我只能以此相谢。

(四)

宁波市民营企业家协会是宁波市工商联首家直属商会,汇聚着一大批有影响的企业家。作为协会秘书长,我时刻感受到自己肩头责任的重大。无数个夜晚,我在床上辗转反侧,分析当下工作的不足,思考协会服务更多的可能性。也正是在这种反复思量中,我们想到了走出去——要走出宁波去宣传宁波的民营企业家。

2013年首届世界“宁波帮”大会召开后不久,协会收到了香港中国商会的邀请,邀请协会组织企业家作为内地唯一一个代表团出席在香港举办的第二届中国海外论坛。此时正值年中,企业家们事务繁忙,能有多少人成行让我心中忐忑。但当协会发出意向邀请后,不少企业家立即表示支持。最终20多位企业家在郑坚江会长、乐志明常务副会长的带领下亲赴香港。郑坚江会长在会上作了“中国制造业的世界性机遇”的主题演讲,反应热烈。宁波全体企业家还得到了全国政协副主席、全国工商联主席黄孟复的亲切接见,并与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梁振英共进晚餐。

2015年8月,协会10多位企业家更是走出国门,在郑坚江会长的带领下,先后访问了哥伦比亚大学、哈佛大学等著名高校。郑会长还登上哈佛大学的讲坛,作了“奥克斯的发展与中国的机会”的专题演讲,成为宁波第一位在哈佛大学演讲的民营企业家。

再周到的谋划,有时也有不如人意处。可贵的是,我们得到的,总是企业家的理解和包容。包容,是最为难得的信任。

这种信任,还体现在协会能够参与到会员企业的发展历程中。从2008年至今,我们主导参与过常务副会长企业南苑环球酒店的开业典礼、副会长企业广博集团的20周年庆祝活动等数十家企业活动。也是因为信任,使得协会可以多层次协助会员企业家中一些政协委员、人大代表做好相关提案议案工作,特别是协助做好全国人大代表郑坚江会长的“两会”建议和宣传工作。

信任,更是一种力量。2008年汶川地震发生后,协会很多会员企业表达了通过协会帮助受灾人民的意愿。协会秘书处第一时间向工商联领导、郑坚江会长作了汇报。在宁波市工商联的支持下,特别是在会长的示范带领下,我们与相关机构搭建起捐助通道,短短几天时间,以奥克斯、荣安、南苑、广博为代表的协会会员企业纷纷捐款,总捐款额超过5000万元。协会企业当时还创造了多个第一:特殊党费最多的奥克斯党委书记郑坚江,第一个捐款的企业荣安集团,第一个捐赠希望小学的广博集团,等等。

2008年,协会获得了宁波市委、市政府“先进民间组织”的表彰;2011年,协会获得5A级社会团体的荣誉称号;2012年,协会下属书画分会、协会乐商分会分别成立……协会规模不断扩大,会员企业数量不断增加。荣誉的背后,是工商联和企业家强大的信任支撑。

依托于工商联而“生”,根植于民营企业而“活”。其源泉,则是因为“信任”。

“宁波市民营企业家协会很重要,一定要搞好它。”宁波市政协副主席、工商联主席崔秀玲再三嘱托协会秘书处。

“宁波市民营企业家协会是我们工商联的‘第一亲兵’,我们一定大力支持。”时任宁波市委统战部副部长、工商联党组书记余海大说。

从分管的工商联领导徐建初到吴德水,以及其他副主席;从工商联的会员部到其他各部门,总是把协会的工作当作自己的分内工作。

我深知,我的能力有限,但既然选择了前方,就只顾风雨兼程。

而来自各方的信任,则让协会的每一步走得有底气、有信心、有希望!

——谨此,请让我鞠躬以谢。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