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经济学科研项目的主要来源

经济学科研项目的主要来源

时间:2022-07-13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了解经济学科研项目的主要来源,掌握各类科研项目立项资助的条件和要求,对于做好科研项目的设计与申报,是十分必要的。其中,对经济学研究最为重要的项目来源就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软科学研究计划、部门和地方软科研研究计划,当然,国家科技支撑计划中的部分课题也是经济学研究项目的重要来源。这是经济类科研项目的主要来源。

了解经济学科研项目的主要来源,掌握各类科研项目立项资助的条件和要求,对于做好科研项目的设计与申报,是十分必要的。

近年来,我国越来越重视提升科技自主创新能力,越来越重视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公共科技计划体系和人文社科资助体系日益健全,各类公立科研项目的资助力度不断加大;同时,各级党政部门越来越重视决策的科学化,各类企业越来越重视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各类事业单位越来越重视横向科研合作,由此催生了大量横向研究项目。 这无疑为广大研究者提供了多样化的科研项目申请渠道,更为广大研究者发挥聪明才智,服务国家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开辟了广阔空间。

总的看来,目前经济类科研项目的主要来源有下列五大渠道:

一是政府主导的科技计划。 主要包括国家科技计划、部门(行业)科技计划、地方科技计划等。 其中,对经济学研究最为重要的项目来源就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软科学研究计划、部门和地方软科研研究计划,当然,国家科技支撑计划中的部分课题也是经济学研究项目的重要来源。

二是政府主导的哲学社会科学规划。 包括国家哲学社会科学规划(社科基金)、中央部委哲学社会科学规划、中央部委专项招标项目、地方哲学社会科学规划等。 这是经济类科研项目的主要来源。

三是单位自设的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计划。 如高校自设的校级课题,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设置的开放性研究课题等。

四是各类横向研究课题。 包括各级党政部门为了实现特定目标而设立的专项研究课题,如为了确保“十二五”规划的科学性,绝大多数地方的发展改革部门都设立了一系列“十二五”规划专题研究项目,面向社会公开招聘项目研究者;包括各类企事业单位委托研究的决策咨询、管理咨询、技术咨询项目;还包括高校、科研机构、企业之间的横向合作研究课题等。

五是各种合作研究项目。 包括政府间的国际合作项目、与港澳台合作项目或与NGO组织的合作的研究项目。 目前这类项目还不普遍。

下面,我们主要对前四类项目来源进行简要介绍,并重点介绍与经济学研究关系密切的项目来源。

1)科技计划体系

2006年,科学技术部印发了《关于国家科技计划管理改革的若干意见》,对国家科技计划体系进行了改革,确立了现行的“有利于自主创新的国家科技计划体系”。

我国现行的科技计划,主要由国家科技计划、部门或行业科技计划以及地方科技计划三部分组成。

(1)国家科技计划[4]

国家科技计划是我国科技计划的主体,主要由重大专项、基本计划和其他计划三大板块构成。

a.重大专项

重大专项是体现国家战略目标,由政府支持并组织实施的重大战略产品开发、关键共性技术攻关或重大工程建设,通过重大专项的实施,在若干重点领域集中突破,实现科技创新的局部跨越式发展。 《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确立了大型飞机、载人航天与探月工程等16个重大科技专项。

b.基本计划

基本计划是国家财政稳定持续支持科技创新活动的基本形式,包括:

①基础研究计划。 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两大板块。 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主要支持自由探索性基础研究;973计划是以国家重大需求为导向,对我国未来发展和科学技术进步具有战略性、前瞻性、全局性和带动性的基础研究发展计划,主要支持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的基础研究领域和重大科学研究计划。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0世纪80年代初,为推动我国科技体制改革,变革科研经费拨款方式,中国科学院89位院士(学部委员)致函党中央、国务院,建议设立面向全国的自然科学基金,得到党中央、国务院的首肯。 随后,在邓小平同志的亲切关怀下,国务院于1986年2月14日批准成立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

自然科学基金坚持支持基础研究,逐渐形成和发展了由研究项目、人才项目和环境条件项目三大系列组成的资助格局。

自然科学基金有一套完整的管理办法[5],包括条例、委员会章程、项目资助体系、人才资助体系、国际合作、财务管理、成果管理等9个方面。

②国家科技支撑计划。 是面向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需求,重点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科技问题,在原国家科技攻关计划基础上设立国家科技计划。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以重大公益技术及产业共性技术研究开发与应用示范为重点,结合重大工程建设和重大装备开发,加强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重点解决涉及全局性、跨行业、跨地区的重大技术问题,着力攻克一批关键技术,突破瓶颈制约,提升产业竞争力,为我国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提供支撑。 科技支撑计划项目根据支持的方向和作用,分为重大项目和重点项目,按项目、课题两个层次组织实施。

③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 致力于解决事关国家长远发展和国家安全的战略性、前沿性和前瞻性高技术问题,发展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技术,统筹高技术的集成和应用,引领未来新兴产业发展。

④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计划。 对科技基础条件资源进行战略重组和系统优化,促进全社会科技资源高效配置和综合利用,提高科技创新能力。

⑤政策引导类科技计划。 通过积极营造政策环境,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推动企业成为技术创新主体,促进产学研结合,推进科技成果的应用示范、辐射推广和产业化发展,加速高新技术产业化,营造促进地方和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政策环境。

该计划主要包括:星火计划火炬计划、技术创新引导工程、国家重点新产品计划、区域可持续发展促进行动、国家软科学研究计划等。

c.其他计划

主要包括国际科技合作计划、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计划、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建设计划、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国家大学科技园建设计划等。

(2)部门(行业)科技计划

国务院各部委或一些行业协会,一般针对各自领域的科技需求,设立部门或行业科技计划。 在体系设置上,部门(或行业)科技计划没有国家科技计划完整,如绝大多数部门(或行业)科技计划中并不设置基础研究计划。 部门科技计划是国家科技计划的重要补充,除教育部等少数部委外,大多数部门科技计划在研究领域上都具有鲜明的行业特色,如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十一五”确定的重点研究领域,主要集中在建筑节能与新能源开发利用技术、节地与地下空间开发利用技术、节水与水资源开发利用技术、节材与材料资源合理利用技术、城镇环境友好技术、新农村建设先进适用技术、城市道路交通技术等方面[6]

(3)地方科技计划

地方科技计划是地方政府根据其经济、社会和科技发展总体目标确立的科技计划。 地方科技计划不仅肩负着落实国家科技计划的功能,而且肩负着体现地方需求的重任。 由于要充分考虑与国家科技计划的衔接,地方科技计划在体系上与国家科技计划一般具有相似性,但在主题上的差异往往较大,呈现出鲜明的地方特色。 如重庆市“十一五”期间的科技计划,与国家科技计划一样,包括重大专项和基本计划,其中基本计划主要包括自然科学基金、科技攻关计划、软科学研究计划、国际国内科技合作计划、重点实验室建设计划、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建设计划、重点新产品计划和科研院所专项计划等。 在重点领域上,重庆市的科技计划体现出鲜明的地方特色,如设立了“三峡库区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柑桔新品种选育与深加工”等重大专项。

2)哲学社会科学规划体系

与科技计划体系类似,政府主导的人文社科研究计划体系同样分为国家计划、部门计划和地方计划。

(1)国家社科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是我国当前哲学社会科学领域唯一的国家计划。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代表着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的方向和水平[7]

国家社科基金设立于1986年10月,在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领导小组组织领导下,由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负责日常管理。

国家社科基金面向全国社科研究者,凡符合条件的研究者,均可按照相关要求申请国家社科基金资助。

国家社科基金申报范围涉及23个学科,其中管理学于2009年设置,2010年开始申报;除此之外,还设有教育学、艺术学、军事学3个单列学科,分别由全国教育科学规划办公室、全国艺术科学规划办公室和全军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组织管理。

国家社科基金主体部分,现设有年度项目、西部项目、重大招标项目、特别委托项目、后期资助项目、中华学术外译项目、国家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文库等七大板块;加上教育学、艺术学、军事学3个单列学科板块,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共有10个资助板块。

(2)部门哲学社会科学规划

国务院不少部委办局都设置了部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计划,如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计划,司法部国家法治与法学理论研究项目,国家统计局统计科研项目,农业部软科学,国家民委、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家体育总局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社会科学研究项目等。 其中,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计划是高校研究者申报科研项目资助的主要渠道之一,是经济学研究者应当十分重视的一类资助体系。 目前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计划设置有重大课题攻关项目、年度一般项目、后期资助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招标项目等资助类型。

(3)地方哲学社会科学规划

地方政府为科学利用地方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资源,发挥哲学社会科学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智囊团”“思想库”作用服务于地方经济发展。 根据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设置地方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由各省(市)的社科联负责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计划设置和实施,一般分为哲学社科一般项目、哲学社科重点项目等类别,有一套完整的地方哲学社会科学规划管理办法。

[1]向洪.当代科学学词典[M].成都:成都科技大学出版社,1987.

[2]冯之浚.软科学纲要[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3.

[3]见科技部2008年11月发布的《社会科学与人文科学研究与发展活动分类案例集》.

[4]主要参考科技部网站和科技部关于印发《关于国家科技计划管理改革的若干意见》的通知(国科发计字〔2006〕23号)。

[5]来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http://www.nsfc.gov.cn.

[6]参见《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办公厅关于组织申报2009年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科技计划项目的通知》(建办科函〔2009〕51号)。

[7]刘云山:《在2005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评审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