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八里河一场梦幻的蝶变

八里河一场梦幻的蝶变

时间:2022-07-12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八里河,河难过,一条破船载满客;站在岸边等啊等,摇摇摆摆到日落。八里河自古便是一片荒湖洼地,是天然的洪水走廊。八里河虽美,奈何成了灾。形象标识八里河旅游区形象标识◇象形八里河虽名“河”,却是一个内陆湖。◇重塑旅游品牌八里河景区作为中国第一个农民公园,被誉为“从挂历中走出来的公园”,

八里河,河难过,一条破船载满客;

站在岸边等啊等,摇摇摆摆到日落。

风雨天,难过河,行人到此无着落;

忍饥受冻又挨饿,荒湖无蔽任折磨。

这就是八里河。这首民谣真切地反映了当年八里河的困状。八里河自古便是一片荒湖洼地,是天然的洪水走廊。《颍上县志》记载:“众水所潴,故汪洋浩瀚,其势特大,南北相距八华里许,故曰八里河。”

荒湖洼地八里河

规划背景

八里河位于安徽省颍上县南部,南临淮水,东濒颍河,北距颍城8公里,西迄阜阳58公里,东南距合肥170多公里。自然景观壮丽而优美,湖面广阔,烟波浩渺,水鸟成群,好一幅“舟摇山影鸬鹚影,酒伴鱼香箬笠香”的诗情画卷。

八里河虽美,奈何成了灾。1991年的一场大水,使八里河再次成为一片泽国,被洪水逼上孤岛的人们,凄苦地看着生养自己的家园,望洋生悲。

大灾促大变。一场大水没有冲垮八里河人的斗志,八里河出了一位很有魄力的农民企业家,一日,他看着一套世界风景主题的挂历出了神。这是20世纪八九十年代极其普通的挂历,他思忖着一个大胆的计划。

当地土生土长的农民世世代代未曾逛过公园,何不把世界风光铺展在自家门前,让城里人都来旅游?经过多年的建设,八里河建成了占地3 600亩、号称“华夏农民第一园”的南湖公园。园区主要由“世界风光”、“锦绣中华”和“鸟语林”三大片区组成,“世界风光”微缩了世界著名建筑希腊宙斯神庙、法国雄狮凯旋门、德国柏林众议院、荷兰风车、巴黎圣心教堂等;“锦绣中华”则集中展现东方建筑艺术之特色;“鸟语林”里树木假山,曲径水池,供鸟儿栖息。

八里河园区美景

可是,八里河南湖公园建成后的十几年内,旅游市场一直不温不火,默默无闻。为求得进一步发展,2012年9月,受当地政府委托,我们对八里河进行5A级景区提升。我带领专家组通过前期考察和项目组二次考察,发现八里河景区存在诸多问题。

◇项目模仿而无创新

“世界公园”和“锦绣中华”作为八里河主题公园的龙头项目,从创建方式上没有脱掉模仿的痕迹,主要从深圳华侨城的“世界之窗”、“锦绣中华”而来,没有独特性、排他性和垄断性产品,尤其市场环境远没有深圳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

◇布局凌乱而无体系

无论是建筑布局,还是景观体系,基本是随意堆砌的,既没有江南园林的韵味和雅致,又没有北方皇家园林的规制和布局,产品不成体系,游线安排不尽合理。虽然园方也在力求突出主题片区和主题产品,但总给人以支离破碎、杂乱无章之感。

◇产品单一而无体验

依据世界风光挂历建造而成的八里河景区基本是“照葫芦画瓢”,即使是与深圳华侨城的主题乐园比,也是徒有其表而不得其精髓,项目设置更是停留在观光层面,尤其是在休闲旅游时代,体验性、互动性和趣味性不足的弊端暴露无遗,难以满足现代游客个性化的需求。

文化缺失而无主题

在与深圳华侨城的“世界之窗”、“锦绣中华”项目雷同的情况下,两地相较在规模、品质、影响力上都相去甚远,更致命的是景区主题不突出,文化内涵不深,欠挖掘,没提升,不突出,不落地,不串联,更加之活动没创意,营销没新意。在这种情况下,只能在较小的市场空间内小打小闹,成为当地自娱自乐的公园性项目,难以吸引更大区域的游客。

◇标准较低而无档次

景区起初致力于打造“第一农民公园”,仅供当地人消遣,加之当地经济基础薄弱,且投资管理体制没有理顺,市场化运作不足,存在建设资金瓶颈,因此整体建设质量偏低,产品内容匮乏,虽然南湖公园在当地小有名气,但在资源禀赋、产品个性和文化气质上总脱不了“丑小鸭”和“灰姑娘”的底子,档次偏低。

形象定位

皖风徽韵·梦里水乡

◇皖风徽韵

安徽,简称皖。“皖”字右从“完”,完美,德行高尚;左边从“白”,清白,两袖清风,为“美好”之意。安徽,又是古徽州所在地,徽文化的发源地,融山越先祖的厚实质朴,汇东晋隐士的隐逸耕读,取南宋移民的艺术情趣,汲玄理之学的文化熏陶,存朴学训诂的科学严谨。八里河地处安徽腹地,承皖山皖水,染徽风徽韵,水乡文化与徽文化相辅相成,这里的乡民尚礼馨德,纯朴善良。皖风徽韵既道出八里河所处的地理区位,又蕴含八里河的人文底蕴。

◇梦里水乡

颍上八里河,坐拥2万亩大湖水面。两岸居民临水而筑,养鱼耕作,水映塔,塔连桥,桥伴水,水载舟,绘成一幅和谐、空灵的水乡画卷。园内绿堤绿柳飘逸,婀娜多姿;苏式园林小巧奇绝,古色古香;书画长廊玲珑剔透,匠心独具。放眼望去,碧水千寻,慈云万里,清莲濯水,烟波浩渺,宛若梦里水乡。

“皖风徽韵”凸显八里河历史文化底蕴,“梦里水乡”赞誉八里河娟秀的自然景观,尽显八里河的自然美与人文美,以及内在美与外在美。

形象标识

八里河旅游区形象标识

◇象形

八里河虽名“河”,却是一个内陆湖。LOGO以“八”字造型作为主要设计构架,组合成一个抽象的“里”字。下方为川流不息的水系,上方浩渺湖沼,生动表现了八里河这一景区的形成过程,寓意八里河百水汇流,聚集成湖。

◇会意

LOGO下方的图案还代表一双双辛勤的手,寓意八里河人用自己的双手励精图治,把昔日的泄洪区打造成了一个鱼米之乡,是众志成城、艰苦奋斗、勤劳坚韧的八里河精神的内在体现。

◇润色

八里河湖面、岸边到处是郁郁葱葱的绿,所以将LOGO色调定为绿色,寓意碧水八里河、生态八里河,又指八里河景区绿色发展、循环发展和可持续性发展。

创意亮点

本案例借鉴国内外成功主题景区的发展经验,因地制宜,差异化发展,对八里河景区的休闲品质、旅游品牌、文化品相进行写意化、生态化、标准化提升改造。

◇紧扣休闲主题

亦“动”亦“静”、有“行”有“居”、时“累”时“闲”的休闲旅游备受人们青睐。八里河景区从规划到实施,从创建到挂牌,立足当地文化和资源,紧扣休闲旅游主题,注重产品的体验性、参与性和互动性。如植入绿色化概念,根据生态休闲诉求,对混凝土结构建筑吸引物进行木质生态化改造。

◇精雕文化品相

在原来十二生肖岛上摒弃写实的动物养殖做法,引入写意的十二生肖花文化主题,将生肖与四季花卉结合,重塑“碧波游览区”,赋予景区文化内涵;对各节点景观进行生态包装和隐蔽性处理,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

◇重塑旅游品牌

八里河景区作为中国第一个农民公园,被誉为“从挂历中走出来的公园”,但“挂历”这一概念过于陈旧,且随着电子科技的发展,挂历已渐渐淡出人们的视线,受众难以从这一品牌中形象地感知八里河的现代美和时尚美。八里河烟波浩渺,宛若仙境,“梦里水乡”这一品牌形象可使景区更具神秘性和梦幻性。

◇巧布多维游线

文似看山不喜平。游线好比一个故事的线索,环环相扣,高潮迭起,才能渐入佳境,抓住游客心理,延长停留时间。八里河风景区趋于同质化的水景容易使游客产生“审美疲劳”,故此通过水陆互动,打造“水面、水陆、水空、水滩、水畔”多维水体游览项目,形成多空间的产品体系。

项目典范

◇养性·竹林茶舍

八里河曾被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授予环境保护“全球500佳”的称号,规划设计中自然要凸显其绿色、生态的特征。

情人谷有一块闲置的空地,鉴于谷内植满竹子,在此处营建“竹林茶舍”,与八里河的水面交相辉映,自然是完美的选择。翠竹青青,千姿百态,竹子集形态美、色彩美、音律美、品格美于一体,有极高的观赏价值;茶香袅袅,意味悠长,饮一杯佳茗,顿觉满口馨香情意浓。“竹林茶舍”集生态与养身文化于一体,迎合了当代旅游的发展趋势,茶叶也可作为商品出售,益于带动当地旅游产业链的延伸。

◇怡情·凉亭水榭

“锦绣中华”片区里分布着众多纳凉亭,供游客休息,亭子内部壁画影影绰绰,所绘制内容毫无关联。可结合戏曲文化主题,对各个亭子进行文化包装,如将原有怡情榭打造为黄梅戏天地,将戏中的故事情节以彩绘的形式在亭子内部予以展示,增设特色黄梅戏表演活动,既丰富了景区文化内涵,也有助于提升景区吸引力。

◇赏心·十二花岛

借鉴国外知名岛屿旅游开发经验,对现有的水心景观“十二动物岛”进行文化包装和提升,通过在岛上分别种植不同国家的国花,赋予多重文化色彩,将其打造为“十二花岛”,实现季季有花,处处有景,如:浪漫主题的日本樱花岛、童话主题的丹麦木春菊岛、富贵主题的中国牡丹岛,等等。

◇壮怀·水上运动

水是八里河景区的灵魂。八里河景区内碧波游览区水上项目以观光为主,不仅观光主题缺失,而且缺乏体验性项目。为提升景区水体项目的可参与性和趣味性,按照游览与体验相结合的原则,提出“五水”空间游览体系,以期丰富亲水、情趣、运动、体验性产品。

游船码头

水面。以游船为主要交通游览工具,打造滑水、船艇、水上充气等富有创意性、体验性、互动性的休闲项目。

水陆。引进水陆两栖巴士。水陆两栖巴士,既是车也是船,是一种既能在陆地上行驶,又能“变身”为泛水浮渡船舶的两栖公共交通工具。

水空。充分拓展水上可游空间,丰富凌空游乐内容,增设水上热气球、索道等体验项目。

水滩。水岸边的浅水区域为亲水戏水区,这是水体休闲最重要、最有价值的区域。增设沙滩球类、沙滩风筝、沙滩田径、陀螺、沙滩拔河、沙滩极限运动等游乐项目。

水畔。打造环湖木栈道,为游客提供亲水平台,增加可玩性。通过拓展现有游步道,连接“十二花岛”之间的水上、陆地游步道,打造滨水自行车绿道系统。

规划效果

2013年10月11日,八里河被国家旅游局评定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填补了阜阳没有5A级景区的空白,也实现了皖北地区5A级景区零的突破。

八里河的故事为业界津津乐道,为国内5A级景区创建注入了一针强心剂,《中国旅游报》称之为“八里河效应”;人民网刊登文章,称其为“沼泽地上脱颖而出的皖北水乡”;日本《朝日新闻》曾以《奔腾的中国》为题,热情洋溢地称赞八里河荒湖变水乡的奇迹;在此拍摄的《渔乡新貌》《璀璨明珠誉中华》《风景这边独好》等多部风光片、专题片,陆续在美国熊猫电视台、中国中央电视台及国内主流媒体播放。随着知名度和市场影响力的提高,又被公推为“淮北明珠”、“中国人气最旺的婚纱摄影生态基地”。八里河蜚声海内外,品牌、经济、环境效益全面提升。

人民网:脱颖而出的皖北水乡

2014年,安徽省旅游局发布“十一”期间旅游景区游客接待信息,八里河景区“十一”期间接待游客44万人次,远远超出第二名九华山的12万人次,比黄山18.56万人次接待量的两倍还多,七天门票收入高达3 833万元。2014年全年游客接待量达560多万人次,为创建之前2012年的1.8倍,旅游综合收入由2012年的1.04亿元增长到2014年的3亿元。

品牌的提升和经济效益的提高,也给八里河带来良好的环境效益。现在的八里河已脱胎换骨,化蛹成蝶,“一河两湾五湖”,被誉为“皖北平原最后一片自然净土”,成为国内外休闲旅游的绝佳目的地。

规划者说

八里河搞旅游是比较早的,将泄洪区改造成农民公园始于20世纪90年代,但囿于当时以观光为主的旅游观念及当地的市场区位,其定位相对低端,甚至是狭隘的,这表现在仅仅满足于农民和当地市场,尽管“天下第一农民公园”的称誉听上去很独特,也很光鲜,但是刚刚达到温饱的农民兄弟,其消费诉求和消费能力极其有限;对于城市居民,顶多就是附近几个小县城和一个地级阜阳市。这样说来,八里河公园建成二十几年,基本是自娱自乐,效益一直不温不火,也就不难理解了。

八里河旅游区要想获得市场突破,必须把自己置于现代休闲旅游市场环境中,进行转型和升级换代,而规划实施前的八里河只有七拼八凑、生搬硬套的建筑景观和公园化、城市化、标准化的自然景观。基于此,必须瞄准华东地区乃至国内旅游市场需求,围绕生态核心,注入人文观念,进行整合改造。

本案例的规划路径是资源整合、文化挖掘、产品升级、智慧打造和品牌提升。对于景区景观价值,最重要的是文化,本案例发掘和升华了管仲、朱元璋文化和八里河抗洪精神,并设计了相关的人文景点、项目,从而使景区有了重要文化依托,提高了八里河文化和精神气质。

由于规划科学,创建扎实,我们为八里河不入流的资源赋予了一流的品牌,在短短的时间内完成了从泄洪区到国家5A级旅游景区的华丽转身,成就了一场梦幻的蝶变。八里河自然生态、水乡野趣、人文建筑、历史文化和谐共生,游客在此不仅能够感知“皖风徽韵、梦里水乡”的生态优美,更能感悟深厚文化底蕴的历久弥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