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财务报表分析的内容与方法

财务报表分析的内容与方法

时间:2022-07-12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应用比较分析法时,要注意指标的可比性,相互对比的指标必须在时间单位、计算口径、计价基础等方面保持一致。相关比率分析法。

9.1.1 财务报表概述

1. 财务报表的概念

财务报表是总括地反映企业在一定时期内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等信息的书面文件,其内容有两方面:一是企业经营成果,包括企业营业收入、成本控制和费用节省情况、利润的多少和投资者获得的红利等;二是企业财务状况的好坏,包括资金供应、偿债能力和企业的发展潜力等。财务报表分析又称财务分析,是以财务报表和其他资料为依据和起点,采用专门方法,系统分析和评价企业的过去和现在的经营成果、财务状况及其变动的方法,目的是了解过去、评价现在和预测将来,帮助利益关系集团改善决策。财务分析的最基本功能是将大量的报表数据转换成对特定决策有用的信息,减少决策的不确定性。

2. 财务报表的目的

企业对外发布的财务报表,面对的是不同的利益相关者视角,不同的报表使用人做出分析的目的不完全相同,因此财务报表的目的具有差异性。我们通常将利益相关者(即信息使用者)分为内部使用人和外部使用人两种。外部使用者主要包括投资者、债权人、政府机关等;内部使用者主要包括企业管理人员、职工。      

下面,我们将逐一介绍不同信息使用者看财务报表的视角:

(1)投资者,主要决定是否投资,一方面应当利用报表分析企业的资产和盈利能力,另一方面决定是否转让股份,分析盈利状况、股价变动和发展前景;期间为考查经营业绩,要分析资产盈利水平、破产风险和能力,此外,还要关注股利分配政策,分析筹资状况。

(2)债权人,最终要决定是否给企业贷款,分析贷款的报酬和风险。通过财务报表可以了解债务人的短期偿债能力,分析其资金流动状况以及长期偿债能力、盈利状况等。

(3)经理人员,为改善财务决策而进行财务,分析涉及的内容最广泛,几乎包括外部使用人关心的所有问题。

(4)政府,要通过财务分析了解企业纳税情况,了解遵守政府法规和市场秩序的情况,了解职工收入和就业状况。

虽然不同的利益相关者视角不尽相同,但是分析财务报表的一般目的可以概括为:评价过去的经营业绩,衡量现在的财务状况,预测未来的发展趋势。

3. 财务报表分析的内容

不同的报表使用者对财务信息的需求不同,因而财务报表分析的内容也不同。但概括起来,财务报表分析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1)资本结构分析。

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周转使用的资金,包括从债权人借入和企业自有两部分,以不同的形态分配和使用。资本结构的建立和合理与否,直接关系到企业经济实力的充实和经营基础的稳定与否。分析资本结构对企业的经营者,投资者或债权人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偿债能力分析。

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为了弥补自有资金的不足,经常通过举债筹集部分生产经营资金。因此企业经营者通过财务报表分析,可以测定企业的偿债能力,有利于作出正确的筹集决策。而对债权人来说,偿债能力的强弱是其作出贷款决策的基本依据。

(3)获利能力分析。

获取利润是企业的最终目的,也是投资者的基本目的。获利能力的大小显示着企业经营管理的成败和企业未来前景的好坏。

(4)资金运用效率分析。

资金利用效率的高低直接关系到企业获利能力的大小,预示着企业未来的发展前景,是企业经营者和投资者财务报表分析的一项重要内容。

(5)财务状况变动分析。

财务状况变动分析主要是通过财务状况变动表或现金流量表中各项目的研究和评价,了解企业当期内资金流入的数量及渠道,资金流出的数量及用途,通过期初和期末对比企业资金增加或减少了多少,是什么原因引起的,从而正确评价企业的偿债能力和支付能力,为决策提供充分的依据。

(6)成本费用分析。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产品的价格是由市场决定的。企业如果能降低成本,减少费用,就会获得较高的利润,从而在市场竞争中处于有利的地位。由于有关成本、费用的报表属于企业内部使用报表,投资者、债权人一般无法取得,因而成本费用的分析是企业经营者财务报表分析的重要内容。

4. 财务报表分析的步骤

财务报表分析的内容非常广泛。不同的人、不同的目的、不同的数据范围应采用不同的方法。财务分析具体步骤和程序,是根据分析目的、一般分析方法和特定分析对象,由分析人员个别设计的。其一般步骤如下:

(1)明确分析目的;

(2)收集有关的信息;

(3)根据分析目的把整体的各个部分分割开来,予以适当的安排,使之符合需要;

(4)深入研究各部分的特殊本质;

(5)进一步研究各部分特殊本质;

(6)解释结果,提供对决策有帮助的信息。

9.1.2 财务报表的分析方法

财务报表分析的方法很多,基本方法有比较分析法、比率分析法、因素分析法等几种。

1. 比较分析法

比较分析法是将两个性质相同的经济指标相互对比,确定数量差异的一种分析方法。通过对比分析,找出数量上的差距,发现存在的问题,为进一步分析指明方向。根据分析的目的和要求,对经济指标的对比分析可以采取以下几种形式:

(1)实际指标与计划指标对比。对分析期的实际指标与计划指标进行比较,可以揭示实际指标与计划指标之间的差异,考核计划完成程度,为进一步分析指明方向。

(2)本期实际与前期实际指标对比。前期实际指标可以是上年同期实际指标、历史先进水平,或是某一特定时期的实际指标。通过对比分析,可以了解企业的发展速度和发展趋势。

(3)本期实际与国内外先进水平对比。通过对比,可以看出企业与其他企业之间的差距,有助于企业采取措施,赶超先进。

应用比较分析法时,要注意指标的可比性,相互对比的指标必须在时间单位、计算口径、计价基础等方面保持一致。在对企业间的同类指标进行对比时,需注意其技术上和经济上的可比性。这是正确运用比较分析法的必要条件,否则分析结果不但不能说明问题,甚至还会得出错误的结论。

2. 比率分析法

比率分析法是计算指标之间的相对数进行比较分析的方法。采用这种分析方法,可以具体表明经济指标之间的比例关系,在一些不能直接对比的经济指标之间建立共同比较的基础。比率分析法有相关比率分析法、构成比率分析法和动态比率分析法。

(1)相关比率分析法。该法通过对两种性质不同但相关的指标进行对比,计算出比率,说明两个指标之间的关系,以便深入分析企业经营情况。例如,将利润同资本金相对比,计算出资本金利润率,可以评价企业的盈利能力。

(2)构成比率分析法。该法通过计算某一指标各个组成部分占总体的比率,分析指标内在结构是否合理,找出影响指标变化的主要因素。其计算公式为:

根据分析目的,可计算资产构成比率、负债构成比率、利润构成比率等。

(3)动态比率分析法。通过对不同时期同类经济指标进行对比,计算出动态比率,用以分析该项经济指标的发展趋势和速度。根据对比的标准不同,动态比率可分为定基动态比率和环比动态比率。其计算公式如下:

3. 因素替换法

因素替换法是把一项综合经济指标分解为各项因素,然后分别测定各项因素变动对综合经济指标影响程度的一种分析方法。通过这种分析方法,可以揭示出经济指标变动的具体原因,找出企业经营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因素替换法的计算程序如下:

(1)根据指标的计算公式,确定影响指标变动的各项因素。

(2)将指标的基数(计划数或上期数等)和实际数分开。

(3)以基数指标体系为计算的基础,用实际指标体系中每项因素的实际数逐步顺序地替换其基数,每次替换后,实际数就被保留下来。有几项因素就替换几次,每次替换后计算出由于该因素变动所得的新结果。

(4)将每次替换计算的结果,与这一因素被替换前的结果进行比较,两者的差额就是这一因素变化对经济指标差异的影响程度。

(5)将各个因素的影响数值相加,其代数和应同经济指标的实际数与基数之间的总差异数相等。

9.1.3 主要财务评价指标

总结评价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财务指标包括:偿债能力指标、营运能力指标和盈利能力指标。

1. 评价企业偿债能力的财务指标

(1)资产负债率。该指标表明企业资产总额中债权人提供的资金所占的比重,可衡量企业利用债权人提供资金进行经营活动的能力,也可反映债权人发放贷款的安全程度。其计算公式为:

从债权人角度分析,资产负债率越低,表明企业的长期偿债能力越强,债权人权益保障程度越高。从所有者角度分析,资产负债率高,表明企业经营中用较少的自有资金,形成较多的生产经营用资产,可获得较多的投资回报。但是,若资产负债率大于100%,则表明企业已资不抵债,视为达到破产的警戒线。

(2)流动比率。该指标表明每一元的流动负债有多少流动资产作为偿还的保障,用以衡量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其计算公式为:

流动比率高,反映企业短期偿债能力强,债权人的权益有保障。流动比率过低,则表明企业没有足够的资金偿还短期债务。但是,流动比率过高,则表明企业流动资产占用较多,资金使用效率不高。一般认为,流动比率为2比较合适。

(3)速动比率。由于剔除了变现能力差的资产,速动比率指标能够可靠地评价资产的流动性及其偿还短期债务的能力。其计算公式为:

一般认为,企业正常的速动比率为1,表明企业每1元流动负债有1元的速动资产作保证。如果速动比率小于1,表明企业短期偿债的能力差,但也应根据企业的具体情况而定。

2. 评价企业营运能力的财务指标

(1)应收账款周转率。该指标反映企业应收账款变现速度的快慢及管理效率的高低。其计算公式为:

(2)存货周转率。该指标表明存货的周转次数,用以分析评价企业销售能力和存货储存状况。其计算公式为:

3. 评价企业盈利能力的财务指标

(1)资本金利润率,用以评价投资者投入企业资本金的获利能力。其计算公式为:

资本金利润率=利润总额÷资本金总额×100%

(2)主营业务收入利润率,用以评价企业主营业务收入的收益水平。其计算公式为:

主营业务利润率=利润总额÷主营业务收入净额×100%

(3)主营业务成本利润率,用以评价企业主营业务成本的获利水平。其计算公式为:

主营业务成本利润率=利润总额÷主营业务成本×100%

需要注意的是,由于施工项目部不具备法人会计主体的全部特征,尤其无法承担偿债责任,所以对施工项目财务情况进行分析时,主要从其收入与费用、资产与负债的角度考查其盈利能力、周转能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