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信息化建设助力税收征管腾飞

信息化建设助力税收征管腾飞

时间:2023-07-11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自治区地税局党组非常重视信息化建设,把这项工作当作加强税收征管的重头戏。为此,自治区地税局组织相关人员考察调研,制订了实施方案。实践证明,地税综合征管信息系统的建设和运行是宁夏地税事业发展历史上一个新的里程碑,促使税收工作在管理模式和工作机制等诸多方面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税收管理效益、纳税服务质量和税收法制化水平明显提高。

自治区地税局党组非常重视信息化建设,把这项工作当作加强税收征管的重头戏。随着经济形势的变化和征管模式的调整,过去那种“孤岛、独立”的信息系统已经成为征管改革的瓶颈,从区局到各市、县局都强烈要求开发全区统一的税收征管软件。区局党组认真分析了税收工作面临的形势和任务,着眼于推进新时期综合税收业务建设,实现税收工作的跨越式发展;着眼于创新税收管理机制,构建新型税收管理模式;着眼于树立科学税收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审时度势,做出了开发建设地税综合征管信息系统的重大战略决策。可以说,这个决策的做出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是各级税务部门的迫切愿望和广大税务干部的共同呼声,是科学决策、民主决策的结果,是集中民智、尊重民意的结果。为此,自治区地税局组织相关人员考察调研,制订了实施方案。2005年4月初,启动系统建设,组织招标采购,完成了《业务用例》《作业指导书》和《用户操作手册》的编写工作。从6月中旬开始,先后在西夏南区地税局和银川市地税局上线试行,10月1日在全区上线试行,12月22日通过自治区科技成果管理中心鉴定验收,2006年1月1日,正式在全系统上线运行。当时这套系统有3项技术是全国唯一。实践证明,地税综合征管信息系统的建设和运行是宁夏地税事业发展历史上一个新的里程碑,促使税收工作在管理模式和工作机制等诸多方面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税收管理效益、纳税服务质量和税收法制化水平明显提高。

2007年1月,自治区地税局开通了10M外网专线,标志着全区地税内外双网正式建立;2008年1月,全区地税系统正式接管征收社保费,11月完成了社保五险通用征收软件程序的测试;2009年1月,全系统正式进入社保五险全责征收阶段。宁夏地税开发的社保费征收管理软件被国家税务总局列为样板工程,在全国税务系统广泛推广应用。

2009年,区局全面完成了全区地税系统21个市、县(区)局公文处理客户端4.0升级至4.04工作。2010年3月,自治区地税局党组制定印发了《关于加强和改进全区地税系统党建工作的指导意见》,开通了“信息党课”教育平台,建立了系统QQ群,利用手机短信和地税内部网站以及“腾讯通”等网络载体,开展党的知识、政策方针、廉政警示教育活动,被自治区直属机关工委授予2010年党的工作创新奖。2011年12月,宁夏地税“12366”纳税服务热线在银川市地税局正式开通运行,实现了纳税服务工作质的突破。2012年4月,完成了“金税三期”工程宁夏地税骨干网络项目建设工作。2014年1月,覆盖全区地税系统的网络视频会议系统正式开通运行;同年8月,“12366”纳税服务热线由银川市地税局搬迁至自治区地税局,宁夏地税“12366”纳税服务热线呼叫中心挂牌运行。2015年7月1日,经过全区地税系统广大干部职工近半年的艰苦努力,“金税三期”工程优化版在宁夏正式上线运行,宁夏地税信息化建设再次走在了全国税务系统前列,受到国家税务总局的通报表扬。

2009年6月8日,自治区党委书记陈建国到自治区地税局调研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