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月2日
新年工业迎来新经济增长点
《防城港日报》港口讯 1月1日,防城港核电站1号机组正式投入商业运行。该机组是我国“十三五”开局之年首台投入商业运行的核电机组,每天发电量可达2400万千瓦时,可满足一座中等城市的电力需求。据悉,1号机组输出电能将主供广西,这意味着广西的电源结构将改写。
防城港核电站2006年开始筹建,2010年7月获国务院核准建设, 2015年10月13日,1号机组首次达到临界状态,10月25日,正式并网发电。并网发电后,该机组通过系列性能试验和168小时试运行试验,具备了商业运行主要条件。
防城港核电站一期工程两台机组采用中国广核集团自主设计的改进型压水堆技术CPR1000,技术安全、成熟、可靠。防城港核电站1号机组的建设进一步提升了我国核电自主化、国产化水平,反应堆压力容器、蒸汽发生器等核岛主设备均实现国产。据统计,防城港核电站一期工程综合国产化率达到了80%。
据测算,防城港核电站一期工程两台机组投运后,每年可拉动社会总产出增长148亿元,每年可拉动GDP增长80亿元,每年为全社会创造6.4万人的就业机会。一期工程建成后每年可为广西北部湾经济区提供150亿千瓦时安全、清洁、经济的电力,与同等规模的燃煤电站相比,每年可减少标煤消耗482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约1186万吨,减少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排放量约19万吨,环保效益相当于新增了3.25万公顷森林,对治理大气污染、实现我国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目标、保护生态环境发挥积极作用。
据介绍,防城港核电2号机组已于2015年12月24日开始热态功能试验,防城港核电站二期工程3号机组也于同日正式开工建设。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