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战略决定结构,结构服务战略

战略决定结构,结构服务战略

时间:2022-07-10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1962年,艾尔弗雷德·钱德勒的《战略与结构》一书出版。钱德勒的“战略决定结构,结构服务战略”的观点表明,战略制定与战略实施并不是两个彼此分离的过程,而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战略变化是产生新的组织结构的逻辑前提。钱德勒关于“战略”与“结构”之间关系的观点成为迈克尔·波特战略定位思想的重要源泉。

1962年,艾尔弗雷德·钱德勒的《战略与结构》一书出版。尽管钱德勒是一个企业史学家,并不是一个管理学家,但由于该书最早定义了战略的概念,并分析了“战略”与“结构”的关系,钱德勒被认为是战略管理研究领域的重要开拓者。丹尼尔·雷恩和阿瑟·贝德安认为,计划学派代表人物伊戈尔·安索夫的公司战略理论也是建立在钱德勒的研究成果之上。[39]实际上,钱德勒的研究成果也是迈克尔·波特的战略定位思想的重要来源。

钱德勒在《战略与结构:美国工业企业的历史篇章》中,通过研究杜邦公司、通用汽车公司、新泽西标准石油公司、西尔斯·罗巴克公司的发展历程,发现扩张战略必然要求组织结构变化,因而得出了“战略决定结构,结构服务战略”的著名结论。[40]所谓战略,是指“企业长期基本目标的决定,以及为贯彻这些目标所必须采纳的行动方针和资源分配”;所谓结构,是指“为管理一个企业所采用的组织形式”。因此,钱德勒研究的中心问题是,在什么样的条件(压力和机会)下所产生的企业扩张战略导致了多分部组织结构的出现?

多分部结构的产生及扩散是因为它能更有效地协调大规模的生产和分配活动,钱德勒指出,“战略性增长来自更加有利可图地利用现有的或扩张中的资源。如果要有效率地经营一个被扩大了的企业,新的战略就要求一个新的或至少是调整过的结构。……没有结构调整的增长只能导致无效率。……没有(集中的)行政职责和结构,企业中的个别单位……作为独立的单位无疑可以有效地运行。……只要企业负责人不能创造出把若干行政职责有效结合成一个统一的整体所必要的行政职责和结构,他们就不能履行基本的经济职能”。因为只有这种相应的结构才能协调多元化和复杂化的企业生产过程,从而证明大规模投资的合理性。

钱德勒提出的“战略决定结构,结构服务战略”的观点具有深入和持久的影响。但是,需要指出的是,如果不是受到巨大的压力,管理者是不会改变他们的权力分布、决策流程和工作习惯的。因此,在创造一个服务于新战略的组织结构时,管理者显然是清楚地意识到了外部环境的变化,即企业面临着紧迫的需要和宝贵的机会,如果不作出改变就会使企业面临困境,而他们的相应决策就是一个战略问题。钱德勒的研究表明,管理者并不是单纯地等待不连续发生,而是对不连续作出反应。但是,这种反应并不是在有机的适应条件下,而且是在生存危机来临之前就作出反应。一旦危机开关被触发,管理者也不是采取渐进的方式改良战略,而是精心搜寻新的战略。当然,这种搜寻并非系统规划的结果,而是一种演化的结果。

关于战略制定的理解,钱德勒聚焦战略行为作出了开拓性的贡献。一方面,他的研究表明,在企业战略制定过程中,关于战略制定作为一种战略行为的解释是不适当的。事实上,当一个新的战略被实施,它常常不能产生令人满意的财务结果。钱德勒认为原因就在于战略开发的新逻辑和企业内部组织架构之间的误匹配。结果是,战略反应的周期常常伴随着内部组织架构的反应周期,直到战略和结构再次呈现相互协调的关系,并开始产生预期的经营业绩。另一方面,在以往的理论研究中,内部组织架构被视为静态的,主要表现在战略制定的分析过程中对企业内部条件的分析——就像为企业拍照而得到的相片。钱德勒认为内部组织架构不是静态的,而是动态的。钱德勒的“战略决定结构,结构服务战略”的观点表明,战略制定与战略实施并不是两个彼此分离的过程,而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战略变化是产生新的组织结构的逻辑前提。换言之,战略的变化必然要求新的组织结构,这是一个演化的过程。

钱德勒关于“战略”与“结构”之间关系的观点成为迈克尔·波特战略定位思想的重要源泉。首先,迈克尔·波特的竞争战略理论致力于将战略制定与战略实施结合起来,而不是像以往许多学派那样将二者割裂开来。[41]实现这种结合的核心概念是竞争优势。获得可持续竞争优势的前提是战略定位,而这种可持续竞争优势的获得又需要通过构建价值创造系统来实现,这就使得战略制定与战略实施具有内在的逻辑一致性。其次,企业的战略选择决定了企业价值链的构造。企业战略选择取决于两个维度,一是追求竞争优势的类型,二是参与竞争的市场范围,这两者的核心内涵就是企业独特的价值取向,即为什么样的顾客创造什么样的价值,这也就是迈克尔·波特为竞争优势所下的定义:“竞争优势归根结蒂取决于企业为顾客所能创造的价值”;如果将竞争优势落实到企业价值链层面上,就是价值导向下的基本经营活动和辅助经营活动,正如迈克尔·波特所指出的,“竞争优势来源于企业在设计、生产、营销、交货等过程及辅助过程中所进行的许多相互分离的活动”[42]。显然,迈克尔·波特的企业竞争战略理论在“战略”与“结构”之间关系的问题上对钱德勒的观点进行了继承和发展。用明茨伯格等人的话说,“定位学派依然保留了战略必须超前于结构这一观念,但在战略之上加入了另一种形式的‘结构’,即整个行业的结构。于是行业结构决定了企业的战略定位,而企业的战略定位又决定了企业的组织结构”[43]。最后,迈克尔·波特的竞争战略理论作为一种具有严密逻辑的完整体系,也得益于钱德勒从企业整体视角思考“战略与结构”之间关系的做法。在《什么是战略》一文中,迈克尔·波特认为,战略就是创造一种独特的、有利的定位,它建立在一组具有差异性的经营活动之上;持久的战略定位需要做出取舍,这不仅使选择成为一种必要,而且还能为竞争对手重新定位和“骑墙”设置障碍;取舍之后的必不可少的工作是建立配称,即建立一个环环相扣、紧密关联的活动体系,一方面是为了提高价值创造的效率,另一方面是为现有的和潜在的竞争对手设置极高的模仿障碍。这种以竞争优势为核心的企业战略,如同伊戈尔·安索夫所谓的“瀑布模型”,自上而下,层层关联,相互增强,从而帮助企业获得可持续竞争优势。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