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以色列贝尔谢巴未来中心

以色列贝尔谢巴未来中心

时间:2022-07-09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8.3.1 城市创新引擎的构成要素与载体城市创新引擎的功能是在城市中激发、产生、培育、催化创新。在不确定的环境中,日常挑战与未来挑战之间存在持续不断的冲突,善于创新的组织能够做好二者之间的平衡。根据野中郁次郎知识创造的模型,一系列的过程都是建立在知识对话的基础之上〔238〕,社区对话是地区创新中心的核心要素,观念在对话过程中被创造、沉思、强化和开发。

8.3.1 城市创新引擎的构成要素与载体

城市创新引擎的功能是在城市中激发、产生、培育、催化创新。阿米登(Amidon,1993)〔232〕将知识与创新联系起来定义“知识创新”,是“为了企业的卓越、国家经济的活力和社会的进步,创新、演化、交换和应用新理念到可交易的商品和服务”。创新引擎的作用在于创造对话,这是创新的基石。城市创新引擎是一个复杂系统,包括人、关系、价值、过程、工具、技术、物理和金融基础设施,作用在于创造对话和交流。通过正确的设计和运作,城市中的不同机构能够转变成为积极的、活跃的创新引擎,营造良好环境,让市民和其他利益相关者积极参与到教育、文化、经济的创新活动(Dvir &Pasher,2004)〔233〕

利夫·埃德文森(Leif Edvinsson)定义知识城市为“一个城市进行有意识的设计来鼓励知识的培育”〔234〕。知识城市应该具备的条件是:①拥有让市民获得知识的工具;②公共图书馆网络能够达到国际水平;③公民能够使用新的通讯技术;④文化设施和服务都围绕教育战略;⑤报纸和书籍水平达到国际水平;⑥学校网络与艺术教育相互联系;⑦街道具有文化服务功能;⑧社区的文化活动集体化和社团化;⑨市民中心是开放的,为不同类型的人创造面对面联系的机会;⑩能够给来自其他地方的市民提供自我表达的工具。

8.3.1.1 城市创新引擎的构成要素

时间。新想法的价值在被证明之前,需要有探索的时间。创新型组织让人们拥有探索的时间和自由(Pinchot &Pellman,1999)〔235〕

组织结构。扁平的组织结构、部门之间的弱边界、弱化等级制度的松散型结构,有助于在组织中产生新想法,有助于新想法的流动和影响力的发挥。不同类型创新具有不同的特征,需要不同的组织形式和方法,包括整合的项目团队、多学科团队、虚拟团队、未来中心、内部孵化器等。

物理空间。创造性空间(包括共享空间和私人空间)有助于观点和行动、混沌、开放思维和打破界限等组织氛围的营造。未来空间包含各种各样营造不同氛围的工作空间。

容忍风险。创新需要学习新事务,不断实验、不断探索未知的边界。组织的领导者鼓励承担一定的风险,宽容可能的失败。

战略。在创新环境中,愿景和战略意图需要与所有成员充分沟通,这样有助于汇集创造性的力量,引导他们服务组织的战略目标。

激励体系。一方面创新人才是自我激励的,另一方面给予创新回报有助于成功。

虚拟空间。虚拟空间帮助成员之间实现远距离合作,催化创新想法的流动。虚拟会议为参与者提供足够可以交易和创新知识的手段,有助于创造“存在感”(Towell &Towell,2001)〔236〕

结构和自发的过程。创新有时候是意外,有时候需要严谨的评价、开发和筛选。一方面,直觉、经验、观测、关系都是意外创新的源泉,应该保护意外发现的可能性。另一方面,创新需要有严格的流程去捕捉好的想法,并将其变为现实。因此,应该平衡好结构性创新和自发性创新〔237〕

知识管理。做好知识管理,为创造新知识奠定坚实的基础。知识资源(经验、专门知识、历史、教训、最佳实践、知识性资产等)是创新生态的组成部分。

金融资本。创新离不开投资,创新型组织需要将相应的资源配置到不同的创新阶段:理解顾客需求、环境调研、开发产品、实验室和市场检验。

多样性。多样的经历、文化背景、职业、学术背景、年龄、个性有助于推进多视角的对话。多样性对话的参与者应该涵盖老年、中年、青年、教育者、商人、学者、艺术家等。

关注未来。在不确定的环境中,日常挑战与未来挑战之间存在持续不断的冲突,善于创新的组织能够做好二者之间的平衡。

挑战。开放和非结构性的任务比狭义的工作更能够产生创造力。在面临挑战并且拥有充分余地的情况下往往能够产生创新的解决方案

对话原则。根据野中郁次郎知识创造的模型,一系列的过程都是建立在知识对话的基础之上〔238〕,社区对话是地区创新中心的核心要素,观念在对话过程中被创造、沉思、强化和开发。

8.3.1.2 城市创新引擎的载体

野中郁次郎认为创新的引擎是“ba”,是一个实现知识创造和创新的场所,他的知识创造模型包括社会化、内部化、整合、外部化四个过程(Nonaka,1998)。Ba被认为是知识创造的共享空间,这样的空间可以是物理空间、虚拟空间、精神空间,以及不同空间的相互组合。这就需要将一些无形的要素进行独特的结合,将一些普通的载体转变为城市创新的引擎。城市创新引擎的载体包括咖啡吧、地标、图书馆、博物馆、城市门户、未来中心、大学、资本市场、知识密集型产业区和科学园、褐色地带、数字基础设施等。

咖啡吧。19世纪,很多有影响力的创新思想是在维也纳和巴黎的咖啡吧创造出来。知识吧可用于支持创造性的头脑风暴,“很多公共场所是人们聚集的地方,他们放下家庭和工作,纯粹用于陪伴的乐趣和生动的对话”(Oldenburg,1999)〔239〕。咖啡店、书店、酒吧、美发店可以有类似的功能,有时可以成为创新的引擎。有些是令人兴奋的物理空间,有些是悠闲的时间空间,有些是多样性的空间。

城市的重大活动和标志性项目。城市的重大活动和标志性项目能够展示和分享科学和文化成就。这些活动和项目能够体现城市领导者的战略意图和对未来的关注。

图书馆。图书馆不仅仅是归档过去智力成就的场所,而且能够成为创新的场所。

门户。机场、火车站等城市门户作为创新的引擎,是知识、观念、不同视角、专门知识、创新自由流动的象征。门户不仅仅是物理的实体,虚拟的城市入口也为所有市民提供连通性。

博物馆。博物馆不仅仅是展示文化成就的场所,而且是不同艺术领域创新的激发器。

未来中心。未来中心一般包含四个要素:创造和展示未来图像的场所;创新实验室;创意市场;着眼“未来技能”的教育中心(Dvir &Pasher,2004)〔240〕

大学。在大学与市民之间建立多层次联系,能够帮助将大学从学习和研究中心转变为创新引擎。现有的大学的确发挥着创新引擎的作用,重点在于创新强度和创新力度。

资本市场。将想法转变为价值需要金融资源,股票交易所、银行、风险基金以及其他金融机构都是创新的引擎。

知识密集型产业区和科技园。知识密集型产业区和科技园是城市、区域和国家创新的引擎,这已经得到各级政策制定者的认同。

褐色地带。褐色地带是城市中一些未充分利用的土地,例如老工业区。将老工业区改造为与文化、商业、教育有关的充满活力的城市地带也能成为创新的引擎。

数字基础设施。数字基础设施是创新城市的关键条件,幼儿园、街道、露天广场、开放市场、购物中心等城市空间都可以成为创新的引擎。

8.3.2 未来中心的概念界定

未来中心是城市创新引擎的重要载体,利夫·埃德文森最先将未来中心概念化,1997年瑞典Skandia保险公司即开始建设企业的未来中心(Edvinsson,2003)〔241〕。未来中心被视为是提供便利的工作环境,帮助不同组织以积极、合作、系统的方式创造和应用知识,推进实践性创新,让市民、政府以及产业中的最终用户保持紧密联系。政府通过未来中心开发“以市民为中心、着眼于未来”的政策,检验其在利益相关者中是否有更广泛的接受度。企业通过未来中心提高新产品和服务“在顾客驱动、以用户为中心”方面的能力。

未来中心在公共部门、地区以及商业机构等不同的组织中存在不同的形式,能够分为三个类型:企业型未来中心、公共型未来中心以及地区型未来中心。表8-5比较了三种类型的未来中心。

表8-5 未来中心的类型与比较

未来中心被认为是包含多重相互联系要素的复杂系统,是连接未来的系统性桥梁。在复杂的适应性系统包含着大量的参与者,他们的行动符合一定的规则。参与者需要根据规则调整行为以彼此适应。

8.3.3 以色列贝尔谢巴PISGA未来中心

贝尔谢巴(Be'er Sheva)PISGA未来中心的实践,揭示了地区型未来中心的构成要素和城市创新引擎的载体(Ron Dvir,Yael Schwartzberg,Haya Avni,Carol Webb &Fiona Lettice,2006)〔242〕。贝尔谢巴市是以色列南部内盖夫省省府,是内盖夫省行政、经济、交通、教育、宗教中心,人口20万。2003年,该市一位副市长领导的特别小组战略性将贝尔谢巴定位为“教育城市”(Dvir and Pasher,2004)。这个特别小组聚焦多种教育性干预项目,如卓越中心的创造。建设未来中心是将贝尔谢巴转变为“教育城市”的战略性项目之一。PISGA未来中心为教师提供不间断的职业培训。PISGA是希伯来首字母缩写“教育工作者发展(development of teaching staff)”。贝尔谢巴的PISGA中心是以色列国家网络中20个中心之一。该中心的职责是致力于贝尔谢巴以及周边地区教师的发展,服务对象是6 000名教师,提供大约100个发展课程以及大量的支持性服务和资源。

8.3.3.1 贝尔谢巴PISGA未来中心的背景

伴随大众不满意程度的增加,现有教育系统的教师到达变革的临界点,有必要进行变革来适应以色列大众特别是贝尔谢巴城市和地区人口的新需要。挑战有许多:融合贝都因人(Bedouins),融合新移民,全球竞争,增加技术和科学教育等。未来中心的愿景是提高教育工作者的素养来迎接这些挑战,PISGA中心主任作出的战略决策是:将其转变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地区性教育城市的未来中心。他带领PISGA团队,在教育创新专家的帮助下,用12个月的时间规划PISGA未来中心的后续概念设想。

要将一个普通的教师发展中心转变为城市的未来中心,还要确保其可持续性,并且要与城市实际需求相关联,面临的挑战是复杂的,集中规划是必需的。这样的过程有助于实现三个目标:①让利益相关者参与进来,不仅仅让他们发出的声音能够被听到,而且他们能够参与到未来中心的发展愿景和细节的制定。②一旦确定了未来中心的不同功能要进行试验和测试。③通过规划来学习,共同发现未来中心的不同方面。

在规划的最后阶段,整个团队努力将该未来中心纳入教育部认可的30个重点创新项目。

8.3.3.2 贝尔谢巴PISGA是聚焦教育领域的未来中心

未来中心的模型包含五个模块:社区对话、未来形象、实验室、实施空间、知识和智力中心(Dvir Ron,et al.,2006),如图8-2所示。

8.3.3.3 贝尔谢巴PISGA未来中心的运作原则

PISGA未来中心的运作原则是:价值观、实验和学习、组织结构、伙伴关系、物理空间和虚拟空间。

价值观。没有核心价值观的未来中心仅仅是一个技术工具。PISGA定义了六个核心价值观:变革、系统防范、分享、聚焦需要、行动学习和评估。

图8-2 城市未来中心的概念模型

试验和学习。团队试验了多个不同的流程来创造未来的概念性图像。团队作为真正的学习型组织,在每一个行动之后,会执行后评估,经验总结之后被纳入工具箱。此外,团队每周的会议包含学习模块,团队成员一起讨论与未来中心运作有关的新工具和新方法。PISGA未来中心也通过物理方式或者虚拟方式访问其他国家的未来中心,学习其他未来中心的做法。PISGA未来中心作为教育部官方认定的“五年”实验项目,期望持续实验新的教育方法和组织方法,并且将学习所得传播到其他教育机构。

组织机构。PISGA未来中心团队包含7位专家,其中多数人是兼职工作。未来中心有六个功能性中心,每一个中心都由一位团队成员领导和运作:知识中心、创新实验室、物理空间设计、学习空间、社区对话、评价。

伙伴关系。PISGA未来中心并没有“客户”,而是采用系统学习的流程与多个组织和个人建立合作关系。这个流程能够在教育项目中识别出所有参与者的期望,标识出可能的资源,得到“博弈规则”的基本假设。因为资源是有限的,并且教育系统是复杂的且带有政治性,这种合作对于项目的成功非常关键。

物理空间。营造创意和开放的氛围对于未来中心非常重要。贝尔谢巴利用相对较少的预算,设计了丰富的颜色、材料、图片和座位,创造了一种“盒外思考(out-of-the-box thinking)”的环境。未来空间的物理环境并不局限于PISGA的建筑,而是拓展到外部的地点(如沙漠的阿尔巴卡牧场、Perma文化农场、死海的艺术工作坊)。

虚拟空间。尽管面对面交流对于产生丰富的社区对话是关键的,网络化学习技术也能够加强教育工作者的发展。面对面的会议与虚拟工作坊相结合,能够让更多市民介入到展望外来的过程中。

8.3.3.4 贝尔谢巴PISGA未来中心的发起项目

最初两年,PISGA聚焦城市教育系统的不同领域和挑战,发起了10个项目,有超过500个利益相关者,如教师、监督人、本地企业界人士、市政当局代表、父母与孩子(Dvir Ron,et al.,2006),如表8-6所示。

表8-6 贝尔谢巴未来中心的项目

8.3.4 启示与思考

8.3.4.1 知识城市以及城市创新引擎的建设原则

传统经济依靠有形资产,知识城市的发展依靠无形资产,因此城市规划应注重知识以及无形资产的培育。

知识城市应为市民创造条件,培育知识创造和知识交换的创新生态。

连接市民的创新引擎能够将这些条件变为现实。

创新引擎不是孤立的象牙塔,必须与城市的其他部分整合在一起。

每一个城市有独特的文化、经济与政治条件。城市创新引擎的建设应该根据特定的城市环境、机会和挑战来设计。

城市创新引擎的建设不应该局限为某些专家或者城市建设部门的工作,而是所有利益相关者才能和智慧的结晶。

对已有甚至过时的城市构件进行改造,将其转变为城市的创新引擎。

8.3.4.2 地区型未来中心的概念模型

从PISGA未来中心的案例来看,地区性未来中心能够以多种方式服务知识城市,对城市中其他知识性创新项目发挥补充和杠杆作用。它包括:

①一个强化对未来思考并引导其成为行动和现实的方法。

②一个分享对未来的思考和行动的合作创新框架。

③一个能够系统性、明确地、不断地表达相关观点的地点,这是对未来进行思考和行动的坚实基础。

④在现有城市中联合、整合、撬动不同有形和无形资源,发起多个创新项目。

⑤通过有效的参与式民主赋予市民更多决策权。

⑥从线性思维转变为螺旋式演化思维,共同分享愿景。

未来中心是根据面临的独特挑战而设计和建设的:未来中心运作的环境;可能的有形资源和无形资源;创作者的视野和特点。贝尔谢巴的PISGA未来中心,能够作为地区性未来中心的建设提供参照模板。

8.3.4.3 地区型未来中心的基本模式

1)社区对话是未来中心的关键

社区对话用于表达城市未来的需要、挑战、趋势和机会。城市所有的利益相关者(市民、学生、学术界、市政官员、本地企业家、退休者等)都参与进来。多重对话表达了城市面临的挑战、需要和未来方向。不同的学科、年龄、背景和兴趣都产生了多样化的最佳解决方案。

2)在社区对话中创造未来的图像,阐释本地和全球的社区、经济、技术的可能方向

不同的参与性技术(例如“知识咖啡”和“开放空间的活动”等)得到使用。未来想象和现有挑战的持续交流,能够产生有趣的洞见和观点。

3)创新实验室是将未来图像转变为实际行动的场所

这是升级现有工具和项目来适应地区和城市发展愿景的场所。新的、面向未来的项目被开发出来,创新想法的原型被制造出来。

4)知识和智力中心通过提供必要信息来服务其他模块

它为未来中心的其他使用者提供获得特定领域的全球趋势、预测等最新信息,也包括新方法和新工具。掌握更好的信息有助于创造更好的未来图像,开发面向未来的方法。

5)为城市居民提供机会的实施项目,帮助他们提升面向未来的技能。

【注释】

[1]案例的背景和数据节选自:Kenney M.Understanding Silicon Valley:the anatomy of an entrepreneurial region[M].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2000.;Piscione,Deborah Perry.Secrets of Silicon Valley:What everyone else can learn from the innovation capital of the world.Macmillan,2013.

[2]案例的资料和背景节选自:Darrell K.Rigby,(2003),“Building an Innovation Engine”,Handbook of Business Strategy,Vol.4Iss 1pp.113-119;Ron Dvir Edna Pasher,(2004),“Innovation engines for knowledge cities:an innovation ecology perspective”,Journal of Knowledge Management,Vol.8Iss 5pp.16-27;Ron Dvir Yael Schwartzberg Haya Avni Carol Webb Fiona Lettice,(2006),“The future center as an urban innovation engine”,Journal of Knowledge Management,Vol.10Iss 5pp.110-123。

【注释】

〔210〕Weber,A.Theory of the location of industries[M].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29.

〔211〕Porter,M.E.Competitive advantage of nations:creating and sustaining superior performance[M].Simon and Schuster,2011.

〔212〕王缉慈.创新的空间:企业集群与区域发展[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213〕盖文启.创新网络:区域发展的新思维[J].2002.

〔214〕魏守华,石碧华.论企业集群的竞争优势[J].中国工业经济,2002(1):59-65.

〔215〕罗森伯格,弗里希塔克.长波和经济增长:一个批评性的评价,见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会编.现代国外经济学论文选(第十辑)[M].商务印书馆,1986.

〔216〕傅家骥.技术创新学[M].清华大学出版社,1998.

〔217〕Eisingerich,A.B.,Bell S.J.,Tracey P.How can clusters sustain performance?The role of network strength,network openness,and environmental uncertainty[J].Research Policy,2010,39(2):239-253.

〔218〕Bathelt,H.,Malmberg,A.,Maskell,P.Clusters and knowledge:local buzz,global pipelines and the process of knowledge creation[J].Progress in Human Geography,2004,28(1):31-56.

〔219〕Arthur,W.B.Increasing returns and path dependence in the economy[M].University of Michigan Press,1994.

〔220〕Hoefler,D.C.,Silicon Valley USA[J].Electronic News,1971,11(4).

〔221〕Braun,E.,MacDonald S.Revolution in miniature:the history and impact of semiconductor electronics[M].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2.

〔222〕Borrus,M.Competing for control:America's stake in microelectronics[M].Ballinger Pub Co,1988.

〔223〕Riordan,M.,Hoddeson,L.Crystal fire:the invention of the transistor and the birth of the information age[M].WW Norton &Company,1997.

〔224〕Braun,E.,MacDonald,S.Revolution in miniature:the history and impact of semiconductor electronics[M].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2.

〔225〕Morgan,K.,Sayer,R.A.Microcircuits of capital:“sunrise”industry and uneven development[M].Polity Press,1988.

〔226〕Scott,A.J.,Angel,D.P.The US semiconductor industry:a locational analysis[J].Environment and Planning A,1987,19(7):875-912.

〔227〕Scott,A.J.,Storper,M.High technology industry and regional development:a theoretical critique and reconstruction[J].International Social Science Journal,1987,39:215-232.

〔228〕Storper,M.,Walker,R.The capitalist imperative:territory,technology,and industrial growth[M].Blackwell,1989.

〔229〕Rogers,E.M.,Larsen,J.K.Silicon Valley fever:Growth of high-technology culture[M].Basic Books(AZ),1984.

〔230〕Saxenian,A.The genesis of silicon valley[J].Built Environment(1978-),1983:7-17.

〔231〕Howeth,L.S.History of communications electronics in the United States Navy[M].For Sale by the Superintendent of Documents,US Govt.Print.Off.,1963.

〔232〕Debra,M.A.Knowledge innovation:the common language[J].Journal of Technology Studies,1993,11:97-104.

〔233〕Dvir,R.,Pasher,E.Innovation engines for knowledge cities:an innovation ecology perspective[J].Journal of Knowledge Management,2004,8(5):16-27.

〔234〕Edvinsson,L.Aspects on the city as a knowledge tool[J].Journal of Knowledge Management,2006,10(5):6-13.

〔235〕Pinchot,G.,Pellman,R.Intrapreneuring in action:a handbook for business innovation[M].Berrett-Koehler Publishers,1999.

〔236〕Towell,J.,Towell,E.Virtual scientific collaboration and Nonaka's Ba[C]//System Sciences,2001.Proceedings of the 34th Annual Hawaii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IEEE,2001:1.

〔237〕Brown,J.S.,Duguid,P.Knowledge and organization:a social-practice perspective[J].Organization Science,2001,12(2):198-213.

〔238〕Nonaka,I.,Konno,N.The concept of“ba”:building a foundation for knowledge creation[J].California Management Review,1998,40(3):40-54.

〔239〕Oldenburg,R.The great good place:cafes,coffee shops,bookstores,bars,hair salons,and other hangouts at the heart of a community[M].Da Capo Press,1999.

〔240〕Dvir,R.,Pasher,E.Innovation engines for knowledge cities:an innovation ecology perspective[J].Journal of Knowledge Management,2004,8(5):16-27.

〔241〕Edvinsson,L.,Kivikas,M.The new longitude perspective for value creation[J].Controlling,2003,15(3-4):163-168.

〔242〕Dvir,R.,Schwartzberg,Y.,Avni,H.,et al.The future center as an urban innovation engine[J].Journal of Knowledge Management,2006,10(5):110-123.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