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打造区域经济新的增长极

打造区域经济新的增长极

时间:2022-07-08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吴忠作为沿黄经济区的核心区之一,承载着打造黄河善谷的重任,是黄河善谷的主战场。沿黄经济区战略上升为国家战略,为吴忠市打造宁夏黄河善谷先行先试区、加快发展慈善产业、推进跨越式发展搭建了平台,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只有牢牢抓住这一战略机遇,按照自治区的部署,积极探索,主动作为,大力培育和发展慈善产业,依托慈善产业打造市域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支撑,才能不断增强区域经济实力。

发展慈善产业 打造区域经济新的增长极

冀晓img22

2011年4月,自治区党委书记张毅在吴忠市调研时指出,吴忠市要在招商引资、打造黄河善谷上大胆实践,作出示范,打造政策洼地、道德高地、慈善家企业家兴业行善的理想之地。张毅书记的重要讲话,将慈善事业和慈善产业发展有机结合起来,为吴忠市打慈善牌、举慈善旗、培育壮大支柱产业、推动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指明了方向。

一、充分认识慈善产业在推进跨越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中的重要作用

(一)慈善产业是增强区域经济实力的重要支撑

“十二五”时期,国家将沿黄经济区确定为国家级经济区,自治区通过打响慈善事业和慈善产业牌,将沿黄经济区打造成为黄河善谷,集聚国内外慈善产业要素,继而尽快使沿黄经济区崛起。吴忠作为沿黄经济区的核心区之一,承载着打造黄河善谷的重任,是黄河善谷的主战场。近年来,吴忠市依托独特的区位和丰富的资源优势,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农业产业化和城市化,经济实力有了很大提升,但与周边兄弟市相比,还有较大差距,迫切需要创新发展理念,破解发展难题,借助自治区打造黄河善谷的有利时机,借力发展慈善产业扩大经济总量、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发展方式,增强市域经济竞争力,推进区域经济实现大跨越。

(二)慈善产业是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的必要补充

构建和谐社会、推动民生改善,慈善事业和慈善产业必不可少,慈善事业是健全社会保障体系不可或缺的内容,慈善产业为慈善事业快速发展提供物质保障和支持。改革开放以来,国家的综合国力和人民生活水平极大提高,但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产生的城乡、区域、贫富三个差距有进一步扩大的趋势,这种趋势如不加以重视、遏制和扭转,极易引发社会矛盾,影响社会稳定。解决上述问题,一方面必须大力加强政府与社会相结合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把政府对收入差距的政策调整与社会各界对困难群体的社会救助有机地结合起来;另一方面,政府的救助能力有限,需要通过发展慈善产业,吸引一大批人员特别是残疾人就业,需要发挥慈善事业和慈善产业在扶贫济困、社会救助中的特殊补充作用。

(三)慈善产业是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有效手段

公平正义是社会文明的重要象征,是社会和谐的基本条件。当前,在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还存在着不同程度的社会不公现象,要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推动建立和谐社会,既要靠党和政府的调节和推动,又离不开包括慈善事业、慈善产业的作用发挥。著名经济学家厉以宁指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通过市场实现的收入分配为“第一次分配”(效率优先,兼顾公平),通过政府调节进行的收入分配为“第二次分配”,个人自愿把可支配收入的一部分或大部分捐献出去的慈善公益事业被称为“第三次分配”。第三次分配是指动员社会各界力量,建立民间捐赠、慈善事业、志愿者行动等各种社会救助机制,广泛筹集社会救助资金,对弱势群体和困难群众进行特殊救助。这是对政府调控体制的重要补充,是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手段。实践证明,慈善事业和各级慈善组织在实现社会的第三次分配、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中肩负着重要的社会责任,发挥着重要的社会作用。

(四)慈善产业是建构公民思想道德体系的重要内容

我们倡导慈善,不仅因为它可以弥补国家政策的缺漏,减少社会冲突,提升公众社会责任,还因为发展慈善产业本身就是积累社会财富,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实践形式。事实表明,在物质文明发展并进入繁荣阶段后,经济的持续发展并不能自动地带动精神文明和一些积极向上的价值观的发展;相反,却可能导致价值观的扭曲或随之而来的道德滑坡。这就需要各种制度的规范和道德伦理的约束。以利他主义为价值观、以奉献爱心为宗旨的慈善事业和慈善产业无疑是对公民进行道德教育、提高公民素质的一个重要载体,它倡导人们对善的追求、对生命的热爱、对社会的责任。人们在参加各种捐助活动和救助行动中,思想会受到熏陶,心灵会受到净化,觉悟会得到提升。受到帮助的困难群体会深深地感受到人与人之间的真情和社会的关爱,增进对社会改革发展和国家政策调整的认同感,进而化解由于城乡差距、区域差距、贫富差距、行业差别带来的不平衡心理,防止矛盾激化。

二、准确把握当前发展慈善产业的有利时机

慈善事业要发挥维护和保障社会弱势群体根本利益的作用,就必须大力发展慈善产业,做大做强慈善资金“蛋糕”,通过发展慈善产业筹集慈善事业必需的资金,将输血型事业转变为造血型产业,使慈善事业发展有实力、有后劲。从国内看: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快速推进期,巨大的需求潜力为我国在较长时期内保持较快发展提供足够的市场空间。特别是我国发展的不平衡,可以使庞大的需求潜力分阶段释放,从而使国内需求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持续更长时间。同时,国家整体经济实力提升、东部地区资源环境压力增强等,都有利于产业从东部沿海地区向内地转移,助推中西部地区加快发展。从区域看:随着新一轮西部大开发战略、能源“金三角”等一批利好政策的陆续出台,自治区“三个千亿”、农业“一优三高”、沿黄城市带发展规划以及民生计划等举措的实施,为吴忠市加快发展带来了更大历史机遇。从上级组织的期望和要求看:自治区主席王正伟在自治区“两会”吴忠代表团审议时,就吴忠依托黄河金岸,促进城乡统筹发展,争当全区统筹城乡发展的排头兵作出指示。按照正伟主席的要求,自治区、吴忠市将在推进黄河金岸建设和促进统筹城乡一体发展上出台更多利好政策。从自身看:吴忠市地处宁夏平原中部,历史悠久、民风淳朴,人民群众厚道善良、乐善好施,素有尊老敬老、扶弱助残的传统,慈善事业在吴忠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事业发展产业是基础,产业壮大事业是依托。沿黄经济区战略上升为国家战略,为吴忠市打造宁夏黄河善谷先行先试区、加快发展慈善产业、推进跨越式发展搭建了平台,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只有牢牢抓住这一战略机遇,按照自治区的部署,积极探索,主动作为,大力培育和发展慈善产业,依托慈善产业打造市域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支撑,才能不断增强区域经济实力。

三、突出重点,强力推进慈善产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一)发展慈善产业,思想发动是基础

发展慈善产业,打造黄河善谷,将传统的救助型、输血型慈善提升为现代产业型、造血型,形成慈善洼地和产业特区,在更广阔空间聚合慈善资源、打造黄河善谷先行先试区,是吴忠市抢抓新一轮西部大开发和国家实施沿黄经济区战略,审时度势确定推进跨越式发展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只有下大力气发展慈善事业,打慈善牌,培育更多新的经济增长极,吴忠才能在沿黄经济区激烈的竞争中把握先机、赢得主动。各级党政组织要把发展慈善产业提上重要议事日程,作为推进吴忠跨越式发展的强力引擎,坚定不移地贯彻落实。要广泛发动,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力量参与发展慈善产业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引导全市干部群众和有识之士,投身慈善事业和慈善产业发展,将慈善之心变为慈善义举,打响建设慈善城市品牌,吸引社会各界对吴忠发展慈善产业的关注,形成发展慈善产业的共识,以慈善凝聚共谋发展、推进跨越的整体合力,营造发展慈善产业的浓厚氛围。

(二)发展慈善产业,政府引导是前提

慈善产业是慈善事业在经济生活中的拓展和延伸,在宁夏和吴忠刚刚起步。离开政府的引导和支持,慈善产业发展将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在政策支持上推动。争取中央和自治区专项资金支持。同时,对慈善企业制定优惠政策,鼓励企业加快发展,解决更多的残疾人就业。对入驻慈善产业园的企业,根据投资额大小,对基础设施给予补助。对吸纳残疾人就业多的企业给予税收优惠和奖励、补助,鼓励慈善企业入园发展,为慈善企业发展壮大创造宽松的政策环境。

在财力支撑上推动。充分发挥财政资金四两拨千斤的作用,对慈善企业给予供水、供电等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支持。同时,打响慈善牌,帮助慈善企业加大向上争取项目资金力度,争取上级更多的项目资金支持。降低慈善企业入驻门槛,对服务残疾人或以发展慈善事业为目的的企业,以慈善企业对待,培育壮大慈善产业。

在社会参与上推动。落实好国家规定的捐赠优惠政策,充分发动公众参与慈善事业,营造全民参与慈善产业发展的浓厚氛围,广泛募集善款,建立善款自我保值增值机制,以募集的善款扶持慈善企业做大做强,实现慈善产业可持续发展。

(三)发展慈善产业,载体推动是关键

发展慈善产业,把慈善产业打造成为富民强市的品牌产业,必须选准载体,依托载体推动慈善产业快发展、大发展。

项目引领。坚持把项目建设作为带动慈善产业发展的抓手,大力实施项目带动战略,通过做大现有企业项目、催生引进新项目、改造升级传统产业项目,加速项目聚集,打造产业集群,以项目引领慈善产业发展,形成推动经济快速发展的动力源泉。

园区承载。依托现有弘德、立德两个慈善工业园区,大力引进慈善企业入驻,扩大慈善产业规模。同时,融入慈善元素,赋予青铜峡新材料产业基地、嘉宝园区等县市区工业园区慈善产业功能,构筑以弘德、立德两大园区为核心,以县域工业园区为平台,把工业园区打造成为承载慈善产业和孵化慈善企业的主阵地。继续完善工业园区水、电、路、气、绿化等功能,为慈善企业入园落地提供便利、创造条件,增强园区承载慈善产业的功能。

招商引善。依托现有慈善企业,积极寻求合作,不断壮大慈善企业实力。要依托工业园区慈善产业基地的环境优势和政策优势,主动走出去,开展招商引善,争取引进一批产业带动能力强、发展潜力大、市场前景好的大项目落地,催生一批慈善企业,做大做强慈善产业,为慈善事业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财力支撑和保障。

(四)发展慈善产业,完善机制是保障

完善的体制机制是慈善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障。

一要健全慈善产业领导机制。各级领导干部要牢固确立“抓慈善就是抓经济”的理念,带头参与慈善活动,身体力行,率先垂范,在慈善产业发展中发挥组织协调作用。应建立由宣传、组织、民政、财政、工业商务、招商等部门及慈善企业负责人共同参与的协调组织,定期召开会议,一个项目,一名领导,一套班子服务,及时研究解决慈善产业发展中遇到的问题,帮助慈善企业做大做强。

二要健全慈善队伍建设机制。加强慈善组织建设,完善覆盖城乡居民的慈善组织网络,推动慈善组织向农村和社区延伸。健全工作机构,落实工作人员,确保慈善工作顺利开展。应加强慈善队伍建设,搞好教育培训,强化监督管理,努力培养一支热心公益、心系群众、作风优良、善于策划和劝募的慈善工作队伍。依托民族职业技术学院等劳动技能培训资源,有重点地组织开展劳动技能培训,增强残疾人的自我创业能力,确保慈善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三要健全慈善产业规范化建设机制。要大力探索和推进慈善机构职业化建设,吸引更多整体素质高、社会影响大、热心慈善事业和慈善产业发展的社会各界人士参加慈善组织,发展慈善产业。加强慈善事业和慈善产业制度化、规范化建设,出台慈善产业推进措施,规范管理办法,使慈善产业发展有法可依、有章可循,推动慈善产业蓬勃发展,努力打造区域经济新的增长极。

(作者系青铜峡市委副书记、市长)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