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市场机制和政府作用

市场机制和政府作用

时间:2022-07-07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经济发展本质上是一个技术不断创新、产业结构不断变化的过程。当然,不当的政府干预,可能使得产业结构与要素禀赋结构、需求结构之间的偏差加剧,结构性波动剧烈,长期结构升级无以为继。毋庸置疑,政府干预会导致价格机制失灵,使得产业结构与真实的要素禀赋结构和需求结构产生偏差,并造成其他一系列负面影响,很可能不利于产业结构的持续升级。

经济发展本质上是一个技术不断创新、产业结构不断变化的过程。早期的主流发展理论是结构主义的观点,认为经济结构外生决定,强调市场失灵及政府在改变经济结构、促进经济发展中的作用。由于结构主义所主张的以政府主导产业结构升级的政策在发展中国家普遍失败,到了20世纪70年代以后,发展经济学转而以华盛顿共识为主流,强调政府失灵、片面侧重市场的作用,并且忽视了对结构及其变迁问题的研究。〔2〕但是,从各国工业化的历史来看,我们认为产业结构演变主要是两种机制共同作用的结果:一种机制是市场驱动的调节、引导机制,另一种机制是政府推动的干预、调整机制。前者起基础性作用,是一种内生的机制,后者提供制度保障、改善供求,是一种主动的干预机制。因此,从影响方式的角度,可以将工业结构变迁分为市场主导型、政府主导型和共同作用型三类。

在经济发展的每一个阶段,市场都是资源有效配置的基本机制。市场机制倾向于按照真实的要素禀赋结构和需求结构的动态变化推动产业结构以循序渐进的方式变动,能够促使产业结构、要素禀赋结构和需求结构协调发展,能够使它们两两之间的结构偏差具有自然收敛的趋势。

经济发展作为从某一阶段转变到另一阶段的动态过程,需要产业多元化,以及产业升级和软的、硬的配套基础设施的改善。在大多数情形下,基础设施的改善不能在某个企业的投资决策中内部化。它对其他企业的交易成本产生了巨大的外部性。因而,除有效的市场机制外,政策在产业多元化、产业升级及基础设施的改善过程中应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3〕政府干预则倾向于通过扭曲实际的要素禀赋结构和需求结构使产业结构以非连续的方式变动,试图实现“跳跃式”结构升级。当然,不当的政府干预,可能使得产业结构与要素禀赋结构、需求结构之间的偏差加剧,结构性波动剧烈,长期结构升级无以为继。产业结构变迁的模式和路径千差万别,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在于各国政府对工业化的干预程度和方式不同。

产业结构的变迁究竟是由政府主导,还是由市场主导,只是配置资源的方式不同,不管采取何种方式,最终都是通过要素禀赋结构和需求结构两个核心变量,进而作用于产业结构。市场机制的核心是价格形成机制,在一个完善的自由竞争的市场体系下,要素市场上的价格信号能够反映真实的要素禀赋结构,从而基于比较优势的动态变化推动产业结构变迁,而商品市场上的价格信号能够反映真实的需求结构,从而根据需求结构的动态变化拉动产业结构变迁。与此相对,政府干预的关键在于影响市场经济的价格形成机制。政府往往会根据不同的发展战略和目标设定,通过一系列产业政策来调整要素禀赋结构和需求结构,进而推动产业结构朝着“合意”的方向变迁。

政府干预产业结构变迁的程度和方式应取决于实施相关产业政策的成本和收益。毋庸置疑,政府干预会导致价格机制失灵,使得产业结构与真实的要素禀赋结构和需求结构产生偏差,并造成其他一系列负面影响,很可能不利于产业结构的持续升级。但是,在存在市场失灵(知识溢出和动态规模经济、协调成本、信息外部性等)的情况下,政府的参与在理论上具有提高社会整体福利的可能性,而且,出于发展战略或其他非经济因素的考虑,政府对产业结构变迁的干预具有一定的必要性。

根据政府是否主导产业结构变迁的方向和进程,可以将产业结构变迁的形式分为诱致性变迁和强制性变迁(张冰、金戈,2007)。对于发达国家而言,由于政府不具有关于比较优势动态变化以及下一个有前景的产业何在的信息,适宜采取以私人部门为主导的诱致性变迁,通过市场竞争使成千上万的经济主体自发地相互作用,这一过程包括了不同的人所知道的不同信息的交互。反之,对于发展中国家,其每个产业都处于世界产业链的内部,发达国家的产业结构变迁已经为它们提供了一个示范,不确定性大大降低了,政府和市场上的经济主体很容易对下一个有前景的产业达成共识,采取强制性变迁往往会优于采取诱致性变迁(潘士远、金戈,2008)。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