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挖掘客户内心的需求

挖掘客户内心的需求

时间:2023-07-07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上兵伐谋,攻心为上。在挖掘客户需求的过程当中,会遇到很多困难。下面我们看一个销售人员挖掘客户真实需求,使销售成为可能的案例:小王拜访林总的时候曾向他推荐A系统,林总只是说“考虑考虑”就把他打发走了。在做了充分的准备之后,小王再一次电话拜访林总。

上兵伐谋,攻心为上。而攻心为上,对营销来说关键就在于抓住客户的心。要想说服客户,你首先必须知道客户真正需要什么,然后因势利导,在满足对方需求的同时,达到自己推销的目的。

有家公司的总经理很奇怪地发现,他的某位雇员一天竟然做到了30万美元的成交额,于是他便去问个究竟。

“是这样的,”这位销售员说,“一个男士进来买东西,我先卖给他一个小号的鱼钩,然后告诉他小鱼钩是钓不到大鱼的,于是他买了大号的鱼钩。我又提醒他,这样,不大不小的鱼不就跑了吗?于是,他就又买了中号鱼钩。接着,我卖给他小号的渔线、中号的渔线,最后是大号的渔线。接下来我问他上哪儿钓鱼,他说海边,我建议他买条船,所以我带他到卖船的专柜,卖给他长20英尺有两个发动机的纵帆船。他告诉我说他的车可能拖不动这么大的船,于是我又带他去汽车销售区,卖给他一辆丰田新款豪华型巡洋舰。”

经理后退两步,几乎难以置信地问道:“一个顾客仅仅来买鱼钩,你就能卖给他这么多东西吗?”

“不是的,”这位售货员回答说,“他是来给他妻子买针的。我就问他:你的周末算是毁了,干吗不去钓鱼呢?”

这个案例生动地告诉我们:销售与人的心理有关,懂得挖掘客户内心深处的需求,不断激起客户的购买欲望,有时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运用各种提问

要了解客户的需求,提问题是最好的方式,通过提问可以准确而有效地了解客户的真正需求,为客户提供他们所需要的服务。在实际电话销售过程中,一般有以下几种提问方式可以借鉴:

2.通过倾听

在与客户进行沟通时,必须集中精力,认真倾听客户的回答。站在对方的角度尽力去理解对方所说的内容,了解对方在想些什么,对方的需要是什么,要尽可能多地了解对方的情况,以便为客户提供满意的服务。总而言之,通过适当的提问,认真倾听,可以了解客户的真实需求和想法,更好地为他们服务。

在挖掘客户需求的过程当中,会遇到很多困难。比如客户不回答我们的问题,或者是敷衍,甚至是挂我们的电话。有时候,一开始客户还是回答问题的,问到最后他越来越不耐烦,最后草草结束电话……凡此种种,不一而足。

其实,客户之所以不愿意回答问题,是很多原因造成的。

1.关系没建立起来

客户不回答问题,可能是我们跟他的关系还没有建立起来。跟你关系越好的人,你向他发问的时候,他配合你的可能性会越大。所以,客户如果拒绝你,你要先思考的是:我跟他的信任度到了什么程度。

2.客户性格、职位方面的原因

我们可将客户的性格特征和行为方式按照行事的节奏和社交能力(与人打交道的能力)分为老鹰型、孔雀型、鸽子型和猫头鹰型。

越是高端客户,往往职位越高,老鹰型的特点就越明显,老鹰型的特点就是时间观念特别强,喜欢直入主题,讨厌自己的时间被浪费。如果你问的问题没有价值,那就是在浪费他的时间。而老鹰型的人,还有一个特点就是掌控对方,那就意味着你问他问题,说明你想掌控他,这跟他本意是相违背的。所以不回答你问题的人,最大的可能性是老鹰型和猫头鹰型,这两种客户都是不太爱去回答问题的。越是高层领导,越难影响他。所以循序渐进的需求引导的方法,用在高层身上很少有成功的,他没有那么多的时间陪你玩,他更喜欢直截了当。这跟他的性格和职位都有一定的关系。

作为电话销售人员,对待老鹰型客户不要生硬地说服他,而要指出他的关注点在哪里。对这种客户最好用封闭式的问题进行探寻,比如:“我知道像您肯定关心××的问题,其他客户都关心这种问题,那您肯定也关心,对吗?”实际上就是指出了他心里的想法,而不是靠“您现在在关心什么?”这样的问题去引导客户,很多客户是不会回答你这样的问题的。

对待猫头鹰型客户要认真,不可马虎,凡事考虑得要仔细,注意一些平时不太注意的细节。在电话中,不可与他们谈论太多与目的无关的东西,不要显得太过热情,要直入主题。他们如果愿意与你在电话中交谈的话,你要提供更多的事实和数据,以供他们做判断。而且,提供的资料越细越好,并经常问他们:“还有什么需要我提供的?”

对于孔雀型和鸽子型的客户,或者相对职位低一点的人,可以用到迂回战术,因为他们有时间在电话里面跟我们做一些交流。

3.我们的方式不对

客户不愿意回答我们的问题,还有可能是我们提问的方式不对或者逻辑性不强。

比如有一个销售人员,他跟客户是这么沟通的:在谈到中间某一个环节的时候,他问了客户一个问题:“您这边是负责销售部的吧?”客户说:“是啊。”这个销售员又提了两个问题以后,再次问道:“销售部是您负责的吧?”

同样一个问题问好几次,谁都不耐烦。这暴露了销售人员提问的逻辑性不是很强。客户听到你不断地问类似的问题,肯定都没有耐心。

所以我们要学会改变提问的方式。你要去思考的是,同样问一个问题,怎么问客户才更容易接受。比如,我们问客户:“在现在的工作当中,您遇到的主要困难有哪些?”他为什么要回答你这个问题,他工作当中遇到的困难,跟你有什么关系!

稍微改一改,加一个赞美:“王老板,像您这样经验丰富的人,在这种岗位上,您都关心哪些问题?我特想向您学习。”有了一个赞美,他的内心感觉就不一样了。

下面这个问法,也是为了建立信任度。“我们很想有机会可以帮到您,您觉得哪里可以改善?”问这些问题的目的,都是在找困难,但是不同的问法,客户的感知有很大的不同。

虽然大家都知道,做销售最关键的就是挖掘客户需求。但是,不同客户的需求往往千差万别,有时客户的需求甚至是深藏不露的。而且,由于种种原因,当你探测客户的需求时,客户往往会给以虚假信息,让你难以捉摸其真实需求。

因此,根据客户反馈的信息,去伪存真,挖掘其真实需求,就成为一个优秀电话销售员必备的技能。

下面我们看一个销售人员挖掘客户真实需求,使销售成为可能的案例:

小王拜访林总的时候曾向他推荐A系统,林总只是说“考虑考虑”就把他打发走了。在做了充分的准备之后,小王再一次电话拜访林总。

小王:“林总,您好!昨天我去了××公司,他们的办公自动化系统已经正常运行了,他们准备裁掉一些人以节省费用。”(小王引起话题——与自己推销业务有关的话题)

林总:“我们公司曾经考察过,许多企业上A系统钱花了不少,可起的效果不太好,其实我们公司去年就想上这个系统来着。”(客户主动提出对这件事的想法——正中小王下怀)

小王:“林总,您这话一点都不错。投入不产出,那就有毛病了。您研究过他们失败的原因么?”

林总:“A系统也好,B系统也好,都只是一个提高效率的工具,如果这个工具太先进,但不适合自己企业使用,怎能不失败呢?”(小王通过林总说的,了解到客户的问题)

小王:“是啊,其实就是这样,超前半步是成功,要是超前一步那就成先烈了,所以企业信息化绝对不能搞‘大跃进’。但是话又说回来,如果给关公一挺机枪,他的战斗力肯定会提高很多倍的,您说对不对?”(小王再一次强调A系统的好处,为下面的销售做铺垫)

林总:“这点我们认同,但是有一个问题啊,厂家的出发点往往是如何将产品销售出去,所以总是用各种理由来说服我们上项目,而我们又不得不谨慎行事。”(小王了解到客户目前没有采购A系统的真实原因)

小王:“是,对我们来说,如果客户不能成功,那么以后的任何服务都不复存在,也就不存在什么收益。在我看来:什么样的人我们就给他什么样的工具。比如说×××公司吧,如果让他们上A系统肯定会失败,因为A、B这样的系统几乎是对整个企业业务流程的再造,这么大的一项变革,肯定要一步一步来。而且,如果没有经验丰富的系统分析师指导的话,是很难成功的。所以当时我就建议他们先上办公自动化系统,这样对他们原有的流程改变并不大,但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他们的办公效率。后来也证明,这种渐进的方式是成功的。”(引用客户见证过的实例,分析A系统的好处,激发客户对采购A系统的想法)

林总:“现在行业内有句话叫‘上项目找死,不上项目等死’,所以我们现在心里也没有底。”

小王:“首先,企业的高层必须全力支持;其次,一定要有经验丰富的系统分析师做指导;第三,必须有品质过硬的产品。这三点缺一不可。企业信息化建设是对一个企业内部流程的变革,改造领导意识是其起点。同时,既然是一场变革,就必然会涉及部分人的利益,这也需要企业高层的支持。另外,有优秀的系统分析师做指导也是十分关键的。这绝对不是一个好产品所能替代的。您说是不是这样的,林总?”

林总:“一点不错,真是这样。这个问题毕竟会牵涉到各个部门的利益,我也不清楚各部门对这个问题是怎么想的,还需要讨论讨论。”(客户提出目前的困惑,看小王怎么回答)

小王:“我能理解,您这是对企业负责。如果仅仅是为了这个,我想我能够从很多方面配合您的工作。您还有没有其他顾虑呢?时间不等人呀。”(小王“时间不等人”的话旨在引起对方的急迫感)

林总:“你也知道,这两年我们这一行的生意难做呀,我们今年的费用已经超了,这事最快也要等到明年才行。”

小王:“费用您不用担心,这种投入是逐渐追加的。这样好不好,您定一个时间,把各部门的负责人都请来,让我们的售前工程师给大家培训一下企业信息化的相关知识。这样您也可以了解一下您的部下都在想什么,做一个摸底,您看如何?”(针对林总的回答,小王提出下一步的解决方案)

林总:“好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