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谁赋予货币换购商品的权利

谁赋予货币换购商品的权利

时间:2022-07-06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作为贮藏手段,货币是随着商品生产和商品流通的发展而不断发展的。后来随着商品生产的连续进行,商品生产者要不断地买进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但他生产和出卖自己的商品要花费时间,并且能否卖掉也没有把握。在这种情况下,为了能够不断地买进,他必须把前次出卖商品所得的货币贮藏起来,这是商品生产者的货币贮藏。

现代社会中,金钱可以说是无处不在。金钱之所以被称为人类最伟大的发明,是因为金钱的功能很多,它不但能让我们用于购买各种所需物品,还可以衡量大部分具体事物的价值,为人类的文明作出了重大的贡献,让人类从以物换物的经商手法进步到现代社会中的股票、地产、金融等的公开交易平台。正因为金钱具有这么多功能,才让许多人总是把钱与货币联系在一起,认为金钱就是货币。实际上,金钱并不完全等同于货币。

经济学中所讲的货币,狭义地来讲,一般是用于交换商品的标准物品;而从广义方面来讲,是用作交换媒介、价值尺度、支付手段、价值储藏的物品。货币本质的具体表现形式是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而逐渐完备起来的。

在发达的商品经济中,货币具有如下五种职能:

(1)价值尺度。一般来说,价值尺度是用来衡量和表现商品价值的一种职能,可以说是货币的最基本、最重要的职能。这就好比衡量长度的尺子一样,尺子本身会有长度和称东西的砝码本身有重量一样,衡量商品价值的货币本身也是商品,具有价值;没有价值的东西不能充当价值尺度。

货币作为价值尺度,就是把各种商品的价值都表现为一定的货币量,用来表示各种商品的价值在质的方面相同,在量的方面可以比较。各种商品的价值并不是由于有了货币才可以互相比较,而是因为各种商品的价值都是人类劳动的凝结,它们本身具有相同的质,从而在量上可以进行比较。在商品交换过程中,货币成为一般等价物时,就能表现任何商品的价值,衡量一切商品的价值量。货币作为价值尺度衡量其他商品的价值,会把各种商品的价值都表现在一定量的货币上,货币就充当了商品的外在价值尺度。而货币之所以能够执行价值尺度的职能,是因为货币本身也是商品,也是人类劳动的凝结。可见货币作为价值尺度,是商品内在的价值尺度即劳动时间的表现形式。当货币在执行价值尺度的职能时,并不需要有现实的货币,只需要有观念上的货币即可。例如:

1辆自行车值1克黄金,只要贴上个标签就可以了。当人们在做这种价值估量的时候,只要在他的头脑中有金的观念就行了。用来衡量商品价值的货币虽然只是观念上的货币,但是这种观念上的货币仍然要以实在的金属为基础。人们不能任意给商品定价,因为金的价值同其他商品之间存在着客观的比例,这一比例的现实基础就是生产两者所耗费的社会必要劳动量。在商品价值量一定和供求关系一定的条件下,商品价值的高低取决于金的价值的大小。

由此来看,商品的价值用一定数量的货币表现出来,就是商品的价格。从这个定义上来看,价值是价格的基础,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而货币作为价值尺度的职能,是根据各种商品的价值大小,来把它表现为各种各样的价格。就如同1头牛如果值5两金,那么这里的5两金就是1头牛的价格了。

(2)流通手段。任何商品,在交换过程中,商品出卖者都会把商品转化为货币,然后再用货币来购买所需要的商品。这时货币就发挥着交换媒介的作用,执行流通手段的职能。而货币充当价值尺度的职能,就是它作为流通手段职能的前提。也就是说,货币的流通手段职能是价值尺度职能的进一步发展。

货币出现以前,商品交换都是直接的物物交换。直到货币出现以后,它在商品交换关系中才起着类似于媒介的作用。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就是商品流通,这个过程可以用下面的公式表述:它是由商品变为货币(W—G)和货币变为商品(G—W)两个过程组成的。其中,W—G就是卖的阶段,也就是说,是商品的第一形态变化。这一阶段非常重要,但实现起来也比较困难。因为假如商品卖不出去,就不能使原来的商品形态转化为货币形态,则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就得不到实现,这样会导致商品所有者面临破产。G—W即买的阶段,是商品的第二形态变化,由于货币是一切商品的一般等价物,如果商品充足,有货币就能够买到商品,这一阶段是比较容易实现的。由于货币在商品流通中是作为交换媒介来执行流通手段的职能,从而打破了直接物物交换和地域的限制,扩大了商品交换的品种、数量和地域范围,这样就促进了商品交换和商品生产的发展。

正是因为货币充当流通手段的职能,才让商品的买和卖打破了时间上的限制,一个商品所有者在出卖商品之后不一定马上就买;也打破了买和卖空间上的限制,即一个商品所有者在出卖商品以后,既可以就地购买其他商品,也可以在别的地方购买任何其他商品。

(3)贮藏手段。货币退出流通领域后,执行的是以独立的价值形式和社会财富的一般代表而储存起来的一种职能。作为贮藏手段,货币是随着商品生产和商品流通的发展而不断发展的。

早在商品流通的初期阶段,一些会理财的人会把多余的产品换成货币保存起来。那时候,人们把那些贮藏金银的人家看成是富裕的人家,相当于现在的有钱人,这是一种朴素的货币贮藏形式。后来随着商品生产的连续进行,商品生产者要不断地买进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但他生产和出卖自己的商品要花费时间,并且能否卖掉也没有把握。在这种情况下,为了能够不断地买进,他必须把前次出卖商品所得的货币贮藏起来,这是商品生产者的货币贮藏。后来随着商品流通的扩展,货币的权力日益增大,一切东西都可以用货币来买卖,货币交换扩展到一切领域。谁占有更多的货币,谁的权力就更大,贮藏货币的欲望也就变得更加强烈,这是一种社会权力的货币贮藏。货币作为贮藏手段,能够自发地来调节货币流通量,可以说是起着蓄水池的作用。

(4)支付手段。货币作为独立的价值形式可以进行单方面运动,比如,在清偿债务、缴纳税款、支付工资和租金等时所执行的职能。商品交易最初用的是现金支付。后来由于各种商品的生产时间是不同的,有的商品生产的时间长一些,有的时间短一些,有的商品带有季节性。同时,各种商品生产出来后,其销售的时间也各不相同,有些商品可以就地销售,这样的商品销售时间就短;有些商品则需要运销到外地,这样的商品销售的时间就长。生产和销售时间上的差别,会使某些商品生产者在自己的商品没有生产出来或尚未销售之前,就需要向其他商品生产者来赊购一部分商品。这样会让商品的让渡价值(是顾客总价值与顾客总成本之差)同价格的实现在时间上分离开来,即出现赊购的现象。在赊购以后到约定的日期清偿债务时,货币就会执行支付手段的职能。货币在作为支付手段时,开始是由商品的赊购、预付引起的,后来才慢慢地扩展到商品流通领域之外。渐渐地,这种方式在商品交换和信用事业发达的资本主义社会里日益成为普遍的交易方式。

在货币当作支付手段的条件下,买者和卖者的关系已经不再是简单的买卖关系,而是一种债权债务关系。这一方面可以减少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节省大量现金,促进商品流通的发展。另一方面,货币作为支付手段,也进一步扩大了商品经济的矛盾。在赊买赊卖过程中,许多商品生产者之间发生了债权债务关系,如果有人到期后不能支付了,就会导致一系列负面的连锁反应,即“牵一发而动全身”,从而使整个信用关系遭到巨大的破坏。

(5)世界货币。由于国际贸易的发生和不断发展,货币流通有时会超出一个国家的范围,即货币会在世界市场上发挥其作用,这样一来,货币就拥有了世界货币的职能,也就是说,在世界市场上执行一般等价物的职能。作为世界货币,首先必须是足值的金和银,而且必须脱去铸币的地域性外衣,以金块、银块的形状出现。在这种情况下,原来在各国国内发挥作用的铸币以及纸币等,在世界市场上都会失去作用。

在任何一个国家,流通的货币只能由一种货币商品充当价值尺度。而在国际上,由于国家多,同时每个国家所用的价值尺度也不同,比如,有些国家用金作为价值尺度,而有的国家则会用银作为价值尺度,如此一来,金和银就会在世界市场上同时执行价值尺度的职能。后来,随着经济市场的繁荣,金在世界市场上取得了支配地位,渐渐地就由金来执行价值尺度的职能了。

国际经济市场上,国际货币会充当一般购买手段,一个国家可以直接用金、银向另一个国家来购买商品。同时作为一般支付手段,用来平衡国际贸易的差额,比如,偿付国际债务,支付利息和其他非生产性的支付等。除此之外,国际货币还会充当国际间财富转移的手段。而货币作为社会财富的代表,可以由一国转移到另一国,例如国与国之间支付战争赔款、输出货币资本或由于其他原因把金银转移到另一国家时。在当代,世界货币的主要职能就是作为国际支付手段,用来平衡国际收支的差额。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