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处理同智囊团的关系

处理同智囊团的关系

时间:2022-07-06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3.允许智囊团同自己唱“对台戏”智囊团的意见,有与领导者想法一致的,也有不一致的,领导者都应当细心倾听,认真分析,如果真有道理,那就要服从科学和真理,而不要怕丢面子。因此,作为领导者,为了避免决策失误,则应当允许智囊团同自己唱“对台戏”,通过反复比较,全面判断,方有可能获得最佳方案。

领导的科学决策必须有智囊团的合作,但是,智囊团的工作是在领导者的委托和指导下进行的,最后也还要由领导拍板定案。智囊团的研究绝不能代替领导决策,也就是说,“谋”不等于“断”,而“断”又离不开“谋”;“谋”是基础,“断”是关键。领导永远是决策的主人。不依靠智囊团的领导者很难成为高明的决策者;反之,一切为专家所左右的领导者也不是一个称职的决策者。因此,正确处理领导者与智囊团的关系,是科学决策的重要一环。那么,作为中层领导怎样才能处理好与智囊团的关系呢?

1.端正对智囊团的态度

智囊团是由各方面专家组成的“谋士”班子,专门就方向、政策等问题开展研究,以供领导决策时参考。

首先,它不是行政机构。虽然可以作为事业、企业或行政机关的一个部门和单位,但不承担日常行政事务,不必介入日常管理工作,更不能对下面发号施令。它的职能是为领导者提供实现总目标所需要的各种信息、建议、设计方案,它的主要精力应集中于研究重大的、长远的问题。因此,不能对他们采用同其他部门一样的领导方式,更不能拿他们当行政人员来使用。

其次,它不是领导者的秘书班子。不能让他们干那些秘书应干的事。

最后,它不是安置多余人员的场所。不能把不大好安排的人员和文化水平不高、身体不好的人都塞到智囊团来,这样他们是难以发挥智囊作用的。

2.不要被智囊团左右,要有自己的观点

专家也是现实社会中的人,也是良莠不齐的,未必都能秉公直言。即使是敢于直言的,他们的意见也不可能百分之百都正确。领导者是决策的主体,处于主导地位,方案有多种,主意还得自己拿。如果自己毫无主见,完全依赖专家,甚至把拍板定案都推给了智囊团,领导者就是徒有其名,就是失职。

智囊专家的思维特点,一般是从理想的条件出发,严格按照科学的程序和方法,探求和拟定理想的优化方案。但智囊团的作用是帮助领导决策,不能代替领导决策。一个优秀的领导者,既要善于利用“外脑”,在智囊团工作的基础上做出正确的判断和选择,同时又要有自己的头脑,牢记自己的责任,不为智囊团所左右。

3.允许智囊团同自己唱“对台戏”

智囊团的意见,有与领导者想法一致的,也有不一致的,领导者都应当细心倾听,认真分析,如果真有道理,那就要服从科学和真理,而不要怕丢面子。要知道,相反意见本身正是决策所需要的另一种预选方案,只有一种意见就无所谓决策。而且智囊专家是以独立的科学研究为领导决策服务的,能出多少真知灼见才是评价他们工作优劣的根本指标。专家如果没有独到的见解,不敢直言,那绝不是一个好的智囊。

专家的意见,无论领导者采纳不采纳,对决策都是有重大意义的。如果智囊团的意见和方案有三分之一被采纳,就是一个有用的智囊团;如果有一半以上的意见被采纳,那就是高明的智囊团;但如果百分之百的意见都被采纳,领导者可能就是无能的领导者;当然,如果智囊团的意见百分之百都不能采纳,那这样的参谋班子就是多余的了。

因此,作为领导者,为了避免决策失误,则应当允许智囊团同自己唱“对台戏”,通过反复比较,全面判断,方有可能获得最佳方案。

4.必须保证智囊团能够进行独立的科学研究

现代智囊团是一个相对独立的研究机构,它的活动是从客观事实出发,依据科学的论证和实验,做出符合实际的结论。它只尊重科学,服从真理,只对事业负责,对自己的研究成果负责。因此,领导者必须尊重他们的独立性,不干涉他们的研究工作,让他们通过研究得出自己的科学结论。领导者可以下达任务、出研究题目,但不能给画框子、定调子,束缚他们的思想和手脚。最坏的做法是:领导者事先拿出一个主观的结论,然后让智囊团去找事实给他作注脚,或引用“科学道理”来论证他的结论的正确性。这种自欺欺人的做法,很难使领导做出科学的决策。

美国著名的管理学家杜拉克在1944年受聘于美国通用汽车公司任管理决策顾问,第一天上班时,该公司总领导斯隆就对他说:“我不知道要您研究什么,要您写什么,也不知道该得什么结果,这些都该是您的任务。我唯一的要求,只是希望您将您认为正确的东西写下来。您不必顾虑我们的反应,也不必怕我们不同意。尤其重要的是,您不必为了使您的建议易为我们接受而想到调和折中。”这番话,是很值得各级领导者和专家们思考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