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景描述
售楼员带客户看完房子以后,问客户感觉如何,客户说:“这里紧挨着马路,太吵得慌了,影响休息。”
⊗ 错误应对
1.“只是白天比较吵,晚上车辆少,就没那么吵了。”
(这种说法无异于向客户承认了这里白天比较吵的事实,对客户缺乏说服力,很难消除客户的异议)
2.“这条马路车辆少,平时很安静,不会像您想象得那么吵。”
(售楼员这么说必须具有一个前提条件,那就是这条马路上的车辆确实不多,如果有意欺瞒客户,客户经过查证后就会对你失去信任)
3.“虽然比较吵,但是这里价格便宜啊。”
(这种说法的言外之意是客户缺乏足够的经济实力,只能买这种环境差、价格低的房子,很容易导致客户的不满)
4.“虽然比较吵,但是仍有很多人住在这里啊,您住一段时间慢慢就习惯了。”
(这种说法对客户没有任何说服力,如果客户对这套房子不是特别喜欢,根本没有必要委屈自己去慢慢习惯噪声)
情景解析
售楼员给客户推介的房源如果临近马路,客户通常都会嫌吵,担心影响自己的生活和休息。相对于小区内侧的房子来说,临近马路的房子多多少少都会有一些噪声,这一点售楼员千万不要刻意否认,而应该有技巧地承认,并使客户相信这并非一个无法解决的缺陷。
首先,售楼员可以利用补救法化解客户的异议。比如,告诉客户只要采取一些降低噪声的方法和措施(如安装双层隔音玻璃),就可以轻而易举地把大部分噪声挡在窗外了。
其次,售楼员可以利用房源的其他优势化解客户的异议。比如,告诉客户临近马路的房子价格一般比较便宜(价格优势),视野和采光比较好(条件优势)等。需要注意的是,在向客户分析价格优势时,售楼员最好用具体的数字来刺激客户的敏感神经。比如,内侧的房子每平米8000元,这套房子每平米只要7000元,以100平米来计算的话,足足可以省下10万元。
话术示范
范例1
(针对自住的客户)
售楼员:“杨先生,您觉得这套房子怎么样?”
客户:“房子紧挨着马路,太吵得慌了,肯定影响休息和孩子学习。”
售楼员:“杨先生,其实这条马路的车流量并不是很大,平时几乎没有大型车辆经过,晚上经过的车辆更是微乎其微,所以您完全不必担心这个问题。如果您还是不放心,可以在装修时安装上双层的隔音玻璃。我有一个客户也买了一套临近马路的房子,他在装修时就安装了这种隔音玻璃,把窗户关上以后,外面的噪声就几乎听不到了。”
(用隔音措施消除客户的异议)
客户:“真的吗?”
售楼员:“嗯,我不会骗您的,我去过我那位客户家里,觉得他家的隔音效果的确非常棒。如果您还是不放心,我可以帮您问一下那位客户,看他装的是哪种隔音玻璃。”
(用自己的亲身感受消除客户的疑虑)
客户:“可是安装一套隔音玻璃要花费不少钱吧?”
售楼员:“杨先生,那点钱和您买房子的钱比起来,根本算不了什么。相信您也发现了,这套房子的价格比同小区其他的房子便宜得不是一点半点,平均每平米要便宜1000多元呢,这样核算下来,这套房子要比其他房子足足便宜10多万元呢!有了这10多万元,您想怎么装修不行啊,还怕没钱装隔音玻璃吗!而且这套房子在一层,采光绝对是一流的,视野也非常好,总的来说,我觉得买这套房子是非常划算的,性价比非常高。”
(用价格、采光等其他优点来消除客户的异议)
范例2
(针对投资的客户)
售楼员:“杨先生,您觉得这套房子怎么样?”
客户:“房子紧挨着马路,太吵得慌了,肯定影响休息。”
售楼员:“杨先生,刚才您不是说买下来是想用来出租的吗?这套房子再合适不过了。正因为它临近马路,环境比较吵,所以价钱才这么低,平均每平米比小区的其他房子便宜了将近1000元呢,这样合算下来,您足足可以省下10多万元呢。有了这10多万元,您干点什么不行啊,您说是不是?”
(用价格优势消除客户的异议)
客户:“那倒是,可是租客嫌吵得慌怎么办?”
售楼员:“这个您不用担心,只要在装修时安装一套双层隔音玻璃就行了,到时候把窗户一关,就什么噪声都听不到了。用来出租的房子和自家住的不一样,只要您租金合理,租户一般是不会嫌这嫌那的。”
(用隔音措施消除客户的疑虑)
客户:“这倒是个办法,不过装一套隔音玻璃要花不少钱吧?我买这套房子又不是自己住,花钱装那么好的玻璃太不划算了!”
售楼员:“杨先生,您绝对不会不划算的。您想一想,您现在以这么低的价钱把房子买下来,先出租几年,等房价涨上去的时候,您一转手就可以获得一笔相当可观的收入了,到那时,装隔音玻璃的钱不知道回来多少倍了呢!您说是不是?”
(用房子的市场前景和客户能收获的经济价值消除客户的疑虑)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