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与机器赛跑

与机器赛跑

时间:2022-07-05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不知从哪天起,我们开始经历着这样的事:临近午夜12点,仍没有勇气结束这一天,手指在手机触摸屏上漫无目的地乱画着,一次次刷新着微博或微信“朋友圈”,反复检查着是否有新的评论,就是不肯关灯睡觉。这个堪比摩尔定律的重大发现,揭开出了互联网时代的本质秘密。过于强调少数“节点”的质量,而忽视“节点”数量的思维,或许不再适合网络时代。

不知从哪天起,我们开始经历着这样的事:临近午夜12点,仍没有勇气结束这一天,手指在手机触摸屏上漫无目的地乱画着,一次次刷新着微博或微信“朋友圈”,反复检查着是否有新的评论,就是不肯关灯睡觉。次日闹钟一响,从被窝中伸出一只手一阵乱摸,挣扎着关掉铃声。然后眯着一只眼睛,习惯性地打开微信,点几条“赞”,就像洗脸刷牙一般自然。在这套组合动作结束后,才慢慢坐起来,伸上几个懒腰,睡眼朦胧地走向洗手间。

到了办公室,首先打开的是Outlook或Lotus(一个邮件系统),回回邮件,心里已经开始酝酿起午饭找谁吃,去哪儿吃的问题了。趁老板不在时,马上点开“淘宝”,争分夺秒下几个单子。现在各公司的前台,主要任务不就是收淘宝的快递吗!在这样一个互联网快速发展的时代里,无论你是否承认,科技的进步都正以惊人的速度,不断刷新着人类的想象力,并悄悄地颠覆着我们的生活习惯。

互联网时代的价值特征,被一位美国人梅特卡夫率先发现,他的描述是:一个网络的价值,等于该网络内节点数的平方。什么意思呢?打个比方,假设一个圈子中有2个人,此时它的价值用4来计算。那么当人数增加1位,达到3个人时,圈子中的价值不是6,而是达到惊人的9。换句话说,每个人的价值,都因为和你发生联系的人数增加,而呈几何级数地变大。这个堪比摩尔定律的重大发现,揭开出了互联网时代的本质秘密。在你的客户群中,每增加一个客户,你的收益都可能成倍增加。反之,随着一位客户的流失,对你的不利影响可能会被加速放大。

这让我想起了一本书《超级人脉》,作者是美国著名的战略咨询专家理查德·科克。由于我公司靠近陆家嘴的正大广场,一天中午去那里的“大众书局”溜达,一眼就看到了这本书。用了约1个小时,基本翻了一遍。它不像有的书给你罗列一堆接人待物的技巧,而是提出了一条令人耳目一新的人脉观点:作者认为,拓展人脉的思路,不再是要花大量时间去维系几个哥们儿或闺蜜。而是要走出这些“强联系”的束缚,转而留点时间给那些可能没见过几次面,但也还算脸熟的人。通过研究,作者惊讶地发现:一个人一生中绝大多数机会,其实并不来自那些可以称兄道弟的人。相反,却大量来自并不太熟的一些“弱联系”。这个现象的原因,其实还可以追溯到梅特卡夫定律。过于强调少数“节点”的质量,而忽视“节点”数量的思维,或许不再适合网络时代。

基于这个发现,我们一时卖不出去东西还用焦虑吗?根本不用,只要你能编织出“节点”足够丰富的客户网络,想业绩不好都难。

一个典型的例子是小米手机,在创业之初,虽然创始人雷军在行业内影响力较大,但又如何,你是创业公司,造的手机是山寨机,连你想买液晶屏,人家都不卖给你。后来,恰逢日本地震,雷军抓住时机去了日本一趟,拉了当时几乎没订单的夏普一把。夏普一感动,才决定把高端液晶屏卖给小米,这成为小米“节点”积累的重要转折点。结果到去年底,这家公司从2011年起步的公司,规模已达100亿。100亿什么概念?在传统工业社会,怎么也要积累十年二十年。但现如今,在“节点”问题突破后,人家一两年就做成了。难怪郭台铭后来为错失投资机会,而捶胸顿足地说:“我唯一错判的机会就是小米。”你看,一旦积累到位,旗帜就地一树,大规模吸附效应就立刻产生了。现在你再去看看,人家发布一个新款,你都得凭票预约才能进场购买。

如果说过去的传统社会是一座金字塔,那么互联网社会就是一根狼牙棒,一个大圆球上有无数的尖刺,找一个地方长出来你就是好样的!我们不再需要举个喇叭,在40度的大热天里,穿个西服满世界大喊我们的产品有多好。我们更需要朋友,需要那些如同节点般的“弱联系”。东方不亮西方亮,终有一天,你会感受客户多到你需要筛选的快感。

培养营销中的“不确定性思维”

在《不可思议的年代》这本书中,作者库珀提出了一个震惊的观点:在互联网时代,所有事情将变得不可预测。这好像有悖于人类文明发展的基本规律。我们努力工作,发展科技,不正是为了追求事事可以预测吗?各种经验的积累,安全感的提升,也正是以此为标准的。这么一说,无数代的探索不都白费了吗?幸福的根基,在看完这本书的一瞬间摇摇欲坠了。

书里记载了一个著名的沙堆问题。我们知道,当你把沙子一粒粒快速向下滴,很快就会出现一个圆锥形,并且顶端越来越高。然而随着上面沙子的不断注入,总有一刻,整个沙堆将在最后一粒沙子进入后,而整体崩塌。这时问题来了,什么时候这个沙堆会崩塌,可以预见吗?通过计算机可以算出来吗?

这个问题被提出后,引起了广泛讨论。后来科学家为此专门做了一个实验,结果失望地发现:在沙堆达到一定高度后,再往上走,每增加一粒沙,发生崩塌的可能性都一样。为什么呢?实验者研究后提出了一个数字:每下来一颗新沙后,原来沙堆内部结构的整个方程复杂程度,每一秒钟,提升100万倍。你说这还能预测吗?恐怕银河N号超级计算机,也根本无法计算这种复杂性。

如果是这样,我们唯一可以预言的,就是这个世界将再无预言家。如果你不信,那么让时光倒流三年,请你替红十字会把郭美美给预测出来,同时进行这场危机的管理,你做得到吗?虽然到今天,都没有确凿证据证明她与红会有实际的关系,但这又怎样,通过网络这样的复杂系统放大后,可以在一夜间,令整个红十字会名誉扫地,到今天都没能完全恢复元气。

那么,这种不确定性对营销而言,究竟是好还是不好呢?又如何为我们所用呢?名嘴罗振宇提出过一个观点:以不确定性对不确定性。用在销售上,我想来想去,总结出了8个字:“自由搏击,顺杆就爬。”

啥叫“自由搏击”?就是不要再总想着那些花拳绣腿的固定招式了,所谓“乱拳打死老师傅”中的“乱”字,才是我们要去用心领会的。不要以为你想“乱”就能“乱”得起来。乱是一种好像有点章法,又似乎没啥套路的微妙状态。客户脑中的念头和决策,会受到各种我们意想不到的因素影响:可能是一次家长会,朋友递过来的一块甜点,甚至是手机电池的电量。而我们能做的,就是从不同角度进行尝试。这就像体彩开奖,一堆乒乓球跟着轮子转,总有一颗会从那个小孔中挤出来,虽然事前我们是无法预测的。

自由搏击就要求我们要有“试错精神”。工作久了的人可能不理解,一直追求的明明是“不出错”,怎么能没事找事地去“试错”呢?要想独树一帜,脑中还真不能总受制于四平八稳这根弦。央视的王利芬就是一个例子,做了收视率极高的《赢在中国》后,毅然抛弃了铁饭碗,创办了“优米网”,跑到自媒体领域来“试错”。结果一开始,果然错了:她建立一个CTC平台,在上面由网友付费进行经验与智慧的交换。可我国的网民早已习惯了免费,因此并不买账,这次尝试失败了。但没关系,试错嘛!后来她又尝试了很多新的模式,比如在线拍卖名人时间,制作网络节目……现如今,她的优米网已经做得有声有色,不少风投向她抛出了橄榄枝。

营销也一样,顶尖销售的独门秘籍都是在外面死命磨鞋底,不知搞错了多少次营销对象,挨了多少口水后,忽然领悟到的。你去看电视剧《亮剑》中的李云龙,人家水平高就高在每次打仗时,吹响冲锋号的火候总把握得那么准确。你去问他,应该在什么时候喊“兄弟们,冲啊”,他恐怕也说不清楚,但就是能做得恰到好处,这正所谓“运用之妙,存乎一心”。难道他第一天指挥打仗,就能如此通灵?还不是从一次次喊错时间点的失败中学来的!

“顺杆爬”在我们的观念中,好像从来就不是一个褒义词。但在这样一个充满不确定性的环境里,如果出现了“杆”这样一个支点,就是偶然中的必然。就像我们营销成功了一个客户,你说是必然的吗?我看未必,这可能是多次试错后,无数因素作用下的一个偶然结果。我们务实的选择,是赶紧顺着这杆,挖掘出这个客户背后更多的信息,从而,去获取探索与博弈更多不确定性的机会。

在这个互联网与智能机器裂变式崛起的年代,特别对于我们这些推动商品或资本流通的人而言,所处的商业环境充满了不确定性。如果我们不能与时俱进地改变我们的思维,通过一套“自由搏击,顺杆就爬”的应变术来提高我们的营销效率。那么,无论你的学历有多高,除了蓝领外,最终被这股浪潮所替代和吞没的,可能就是我们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