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通货膨胀与就业水平

通货膨胀与就业水平

时间:2022-07-04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下面谈三种见解:需求拉上的通货膨胀;成本推进的通货膨胀;结构性的通货膨胀。凯恩斯和威克赛尔解释通货膨胀现象,是把它看为总需求超过充分就业的经济能力的结果。后凯恩斯主义者认为,通货膨胀问题是一个棘手问题,如果不控制物价或工资,想同时完成充分就业和稳定价格水平这两个目的是不可能的。如果出现通货膨胀与失业并存的局面,也可利用这种互相消长的关系,去做出最优选择。

下面谈三种见解:需求拉上的通货膨胀;成本推进的通货膨胀;结构性的通货膨胀。前两者是主要的,也较早出现。

凯恩斯和威克赛尔解释通货膨胀现象,是把它看为总需求超过充分就业经济能力的结果。这是一种“需求拉上”的思想。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对这种正统思想出现了对立的观点。其理论强调“成本推进”是通货膨胀的因素,早先,这两种见解形成两种可供选择的观点。美国战后被认为一度实现充分就业,以致凯恩斯等的“需求拉上”理论,在连续的工资、物价和利润的增长下而受到重视。

但是,在这个时期,也同时流行着许多“成本推进”的通货膨胀的论述。其中比较典型的是把物价水平提高的压力归因于过高的工资率。这种观点值得注意的有:“工资—成本—提价假设”“销售者的涨价假设”“需求—转移假设”等。坚持这些观点的人认为,工会集体的议价活动,导致工资率上升;即使对劳动需求不大,甚至劳动供给过多的时候,也是如此。这类论点的主要根据是:工资率自动地随着生活费用上升而上升、工资由于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而增加、一些地区保持等值工资等。这样造成的生产成本的增加,使雇主不愿意按现行价格提供产品。如果由此引起产量下降,就会出现需求超过供给,引起物价上涨,直到工资与价格的比例再与雇主的要求相一致。

“成本推进”论者的通货膨胀的论据,是以美国1957—1958年的通货膨胀以及1969—1971年的通货膨胀为背景的。因为这两个时期都是一面物价上涨,一面经济活动远远低于生产能力,所以他们把通货膨胀归之于强有力的工会迫使资方提高工人工资引起的。

“需求拉上”论者提出两个有代表性的论点来抵制工资成本推进的通货膨胀的观点:第一,实际上工资率不会也不能上升,除非出现对劳动的过度需求,或者只存在摩擦失业的时候;第二,工资和物价的螺旋式地上升,只能假设它们是在增大的货币供给(或者增加的财政赤字支出)的情况下出现。这两个论点都在说明,通货膨胀的压力主要来自需求方面,而不是供给方面,认为把压力说成是来自成本推进的论证是表面地、肤浅地看问题。

尽管两种观点各自发表了大量文章,实际上两者都没有得出一个清晰的结论,所以社会舆论也无法判断谁比谁正确。许多资产阶级经济学家认为,要想以经验为根据来区别“成本推进”和“需求拉上”的假设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如果在充分就业达到以前,工资率依然表现得虚弱无力,充分就业达到后,物价出现上涨,那么,纯粹从需求方面来解释通货膨胀就似乎有其道理;假如工资的增加超过劳动生产率的提高,那么,它就象征着是来自供给方面的压力的通货膨胀。又假如能够确实证明,工资增加先于物价上涨,也就为工资推进应对物价上涨负责的论点提供合理而有力的根据。反过来,假如确实证明物价上涨先于工资增加,通货膨胀就似乎属于需求拉上模式,说明工资增加是由于物价上涨所引起的对劳动需求的扩大。

因为缺乏正常的工资和正常的物价水平的依据,一切验证最后几乎都是徒劳无功。还有,在一个密切相互依赖的经济体系里,结果和原因往往纠缠在一起,资料的时间选择也不准确,要严格区别“需求拉上”和“成本推进”,更遇到困难。

“结构性”的通货膨胀观点出现较晚。这种观点认为,即使整个经济中的总需求与总供给处于均衡状态,但由于经济结构因素的波动,也会引起物价上涨。比如:部门之间发展不平衡,生产率的增长速度有快慢,发展快的紧俏商品率先涨价,从而引起原料价格上涨,带动其他许多商品价格上涨;优势出口商品,因创汇率大,扩大生产,引起原料价格上涨;因商品价格弹性有差别,弹性小的商品为赚取高额利润而提价,造成部分商品价格上涨;某些商品短缺,一时补充不上,也引起价格上涨。这些都被认为是结构性的通货膨胀。

后凯恩斯主义者认为,通货膨胀问题是一个棘手问题,如果不控制物价或工资,想同时完成充分就业和稳定价格水平这两个目的是不可能的。因为近几十年的历史事实证明,失业降到“社会能够忍受”的水平以下,必然伴随着物价的上涨过程。这就是说,在提高工资率和失业水平之间有一种彼此消长(相互换位)的关系;这种关系曾经由所谓“菲利普曲线”把它表示出来。

“菲利普曲线”是一条工资增长率与劳动者失业百分比的关系的曲线,或者说是表示工资增长率与失业率之间“交替关系”的曲线。用公式表示为:ΔWt=f(u)t。ΔW是在时间t的货币工资变动率,u是在时间t的失业率。图6平面坐标图的曲线是伦敦经济学院教授菲利普(A.W.Phillips)在1958年根据1861—1913年英国的统计资料而制图设计的模式。他曾经研究了三段时间的资料:1861—1913;1913—1948;1948—1957。菲利普对英国的研究结论是:在5.5%的失业率下,货币工资水平能够稳定下来;或者在大约2.5%的失业率下,货币工资增长率与劳动生产率的增长率2%~3%保持一致,可以不致出现通货膨胀。但是,他认为这个研究不适用于美国。在美国,1946年以后,可能要在8%~10%的失业率下,才能稳定货币工资。

图6

菲利普曲线所表示的货币工资率变动和失业率的关系,对于通货膨胀的原因,既不支持成本推进说,也不支持需求拉上说。它只是说明,劳动市场越是供不应求,工资率向上的压力就越大。所以,在失业水平和工资增长之间有一种互相消长关系。据说,这就可以提供制定政策者在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二者之间做出选择:或者用较高的货币工资率(亦即通货膨胀率)去换取较低的失业率;或者用较高的失业率去换取较低的货币工资率(通货膨胀率)。如果出现通货膨胀与失业并存的局面,也可利用这种互相消长的关系,去做出最优选择。由于通货膨胀与失业并发,表现在坐标图上就是菲利普曲线越来越向右上方移动,说明必须用更高的通货膨胀率(更高的货币工资率)才能换取失业率的略微下降;或用更高的失业率才能换取通货膨胀的略微下降。

菲利普曲线用之于美国,曾经由萨缪尔森和索洛使用20世纪60年代的资料证明;如货币工资增长率不超过劳动生产率的增长速度(接近3%),失业率就必须是5%~6%(超出社会能忍受程度);如果失业率维持在3%的充分就业水平,物价指数每年就必须上升4%~5%。由此说明,没有“两全”的办法可行。但到60年代末70年代初以后,失业率与通货膨胀率比翼齐飞,就连“一全”的办法也行不通了。

对付通货膨胀与失业这个并发症,后凯恩斯主义者虽也提出过一些对策,但历经采择施行,均以失败告终。1983年开始,美国里根政府实行高利率政策与减税办法,使通货膨胀率下降到4%左右(1985年上半年),但失业率依然很高(8%以上)。这似乎是已起到“一全”的作用(缓和了通货膨胀压力),但其代价很大。看来这也只是处于周期恢复阶段短暂的形势,很难长期维持下去,不久的将来,通货膨胀率与失业率仍然是要比翼齐飞的,因为过高的预算赤字和贸易赤字始终无力控制它们。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