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以小见大的创新性管理

以小见大的创新性管理

时间:2022-07-04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工作,有人视其为事业,有人视其为职业;有人主动工作,而大部分人则是被动地工作;这个工作过程就是管理与被管理、自我管理与他我管理的过程。笔者通过在工作和基层管理过程中的思考与实践,探索和应用了一些“创新性”的方法。

工作,有人视其为事业,有人视其为职业;有人主动工作,而大部分人则是被动地工作;这个工作过程就是管理与被管理、自我管理与他我管理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优秀的企业和管理者会引导员工的思维,而不是束缚员工的行为;激发员工的主动性、创造力和责任心,而不是使员工主动或被动地去“屈从”某种权威。

管理:管,是权力,是约束,是制度,是过程,是手段,但不是目的;理,是有条理,是井然有序,是提升,是最终的目的和根本。背离了根本,任何管理都达不到预期的效果。一方面,公司因为发展壮大而找不到合适的高素质人才;另外一方面,现有的、最了解公司的员工可能对公司不满而牢骚满腹、消极怠工,生产效率下降,产品的质量和稳定性得不到保证,各种各样的问题层出不穷,员工繁忙劳累,士气低落,甚至导致新客户望而却步,老客户也在隐性地流失。创业者和经营者都是时代的佼佼者,管理学的教材也是唾手可得,为什么有些企业却存在着严重的管理和执行不力呢?

梁启超著《李鸿章传》开篇有曰:“天下惟庸人无咎无誉。举天下人而恶之,斯可谓非常之奸雄矣乎。举天下人而誉之,斯可谓非常之豪杰矣乎。虽然,天下人云者,常人居其千百,而非常人不得其一,以常人而论非常人,乌见其可?”以常人而论非常人,乌见其可?然以非常人(大师、专家)之理论教育我等常人,效果可见其可乎?未必!

现今,有关企业和工作管理的书籍,大师者云集,专家者不乏,中外汇聚。然而普通读者读其专著,感觉深奥,加之“遥远”的距离感,未等详读,兴趣索然,半途而终;有的振聋发聩,研读时忽然觉得思绪清晰,豁然开朗,然而读过之后,在实际工作中,又觉得无从开始,不久便回归于无效的“本来”。

因为工作性质的关系,笔者经常往来于不同的生产厂商之间。每当与管理层谈到公司和员工的管理,无不为无效率的工作方式、无效果的工作行为、员工的消极懈怠、频繁的生产和质量问题而苦恼。笔者通过在工作和基层管理过程中的思考与实践,探索和应用了一些“创新性”的方法。2010年底,一次偶然的机会,这些思考与实践的教材原稿得到了一些企业家的认可,因此被邀请到部分企业进行讲授和讨论。教材的名称为“思想力”,内容包括“改变”、“定位”、“责任”、“执行力”和“成功”五个主题。课程中的实践案例,都是日常工作中最常见、最普通的经历和经验的总结,是以基层员工的角度和高度来阐述“管理”、“被管理”的实践与思考。在这些企业中收到了不错的效果,在同事间也引起了较大的反响。其中与“环境”、“成功”相关的内容不构成体系,未编入本书当中。

本书的主要特点:

角度不同:从基层员工和管理者的角度从下而上地去推动公司的管理,而不是习惯性的从上而下的教导式管理。

以小见大:以“小事件”见大道理,以小人物看大管理。本书所讨论的内容都是“小公司”和“小人物”在平凡岗位上书写的平凡事迹,与大部分公司的情况相似,距离更近。

可操作性:对大量实践案例的总结与思考,在读者“豁然开朗”和反思自己的同时,提供了基础的工具和方法并在工作中参考应用。

理论与实践:在实践案例的基础上,部分自然科学、工学、心理学的理论和试验提供了必要的科学解释和理论指导。

变化、进步是任何一个时代的主题,提升是社会进步不可抗拒的源动力。通过阅读本书,我们至少可以思考,什么样的工作方式是正确的、有效率的、有效果的,我们一直在做的,是正确的吗?是不是应该改进和优化?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