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马克思经济危机理论的内涵

马克思经济危机理论的内涵

时间:2022-07-03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在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家看来,简单商品经济仅仅提供了经济危机爆发的可能性,“这种可能性要发展为现实,必须有整整一系列的关系,从简单商品流通的观点来看,这些关系还根本不存在”。马克思经济危机理论的基础是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马克思认为并不是所有的经济都会爆发经济危机。也就是说,自然经济下不可能发生经济危机。

在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家看来,简单商品经济仅仅提供了经济危机爆发的可能性,“这种可能性要发展为现实,必须有整整一系列的关系,从简单商品流通的观点来看,这些关系还根本不存在”。根据马克思的分析,随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建立,经济危机爆发所需要的“一系列关系”也初步形成。马克思经济危机理论的基础是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是在批判“斯密教条”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通过对资本运动规律的总体分析,马克思指出了资本主义再生产过程中的内部矛盾和资本主义经济危机产生的必然性。马克思的社会总资本再生产理论,揭示了在资本主义条件下,社会再生产要能够顺利地进行,社会生产两大部类以及各个生产部门之间必须保持一定的比例关系。但是,由于资本主义固有的种种矛盾,社会再生产不可能顺利进行。其结果,会导致整个社会生产的比例失调和经济危机。

第一节 经济危机产生的条件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对经济危机发生的可能性与现实性进行了分析。马克思认为并不是所有的经济都会爆发经济危机。经济危机是特定的生产方式下所产生的历史现象。

一、自然经济条件下的经济危机

首先,自然经济条件下不可能产生经济危机。由于自然经济是自给自足的经济,生产者生产的目的是满足自身的需要,因为生产的产品不用于交换,故生产的是产品的使用价值,生产者即消费者,生产与需求直接同一,所以不存在生产与需求的矛盾。尽管存在交换,这一交换过程中的交换客体仅限于剩余产品且交换行为十分偶然,但是任何参与交换的个人既是买者又是卖者,产品的交换存在直接的同一性。这种直接的交换过程是绝对平衡的,因此不可能引发任何形式的经济危机。也就是说,自然经济下不可能发生经济危机。

二、商品经济条件下的经济危机

商品经济,是与自然经济相对的经济形态,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等活动都必须借助于商品货币关系来进行的经济形式,是商品的生产、交换、出售的总和。商品经济是指直接以交换为目的的经济形式,包括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商品经济最早产生于第二次社会分工,即手工业从农业中分离并进一步扩大,在第三次社会大分工时出现了商品经济的重要媒介——商人。当商品经济不断发展,商品之间的交换主要由市场调配时,这种社会化,由市场进行资源调配的商品经济就是市场经济。市场经济是商品经济发展的高级阶段。简单商品经济和发达商品经济,即市场经济是商品经济发展的两个不同阶段。

人类社会迄今有三种不同类型的商品经济,即简单商品经济、资本主义商品经济和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简单商品经济是商品经济的低级阶段,市场还没有在资源配置中起主导作用,平均利润率还没有形成。存在于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在当时的整个社会经济中只处于从属地位,它以生产资料个体所有制和个体劳动为基础,以通过商品交换满足生产者自己的需要为目的,特点是为买而卖。资本主义商品经济以资本家占有生产资料和雇佣劳动为基础,以榨取剩余价值为目的,特点是为卖而买,不仅劳动产品成为商品,劳动力也成了商品,它在资本主义社会经济生活中占统治地位。社会主义商品经济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对于那些原来经济比较落后、自给半自给经济在社会经济中还广泛存在的社会主义国家,商品经济的充分发展,是不可逾越的阶段,对于促进生产专业化、技术现代化和人民生活富裕化,具有重大的意义,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必要条件。商品经济的发展过程如图五所示:

图五:商品经济的发展过程

首先,简单商品经济条件下虽有危机爆发的可能性,但不存在危机爆发的现实性。

简单商品经济条件下的交换是一种典型的、直接的物与物的交换。直接的物与物交换也不具有产生供给与需求严重脱节的可能性。因为在直接物与物交换下,买和卖还没有分离开来,对一种商品的生产除了满足自身的需求外,目的是换回另一种商品,这时对一种商品的生产就是满足对另一种商品的需求,因此生产的目的是为了需求。但是,在简单商品生产条件下,人类社会占主导地位的仍然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商品货币经济只处于从属地位,在这种情况下很难发生商品卖不出去的情况,生产与需求之间也不会存在严重的矛盾。因而商品内在的矛盾对立与冲突还仅仅是局部的、表层的,还不足以形成经济危机爆发的物质基础。在简单商品经济下虽有危机爆发的可能性,却不存在危机爆发的现实性。

其次,发达的商品经济条件下,存在经济危机爆发的可能性和现实性。

随着价值形式的发展,当货币出现并作为商品交换的媒介时,特别是当货币进入商品流通领域充当一般等价物(W—G—W)之后,人类社会进入以一般等价物为中介的间接的物物交换阶段(W—等价物—W)。此时情况就发生了质的改变。这种以G为媒介而进行的商品流通过程“不仅在形式上,而且在实质上不同于直接的产品交换”。在这种商品流通过程中,由于G的介入与交换时间和空间的不断扩展,交换内部原有的统一被分裂成买(G—W)和卖(W—G)这两种行为。买和卖在时间上和空间上分裂成了两个独立的行为,卖主在获得货币以后,并不一定马上就去购买,这样就会使商品的买卖在时间和空间上发生对立与分离,如果有较大数量的商品没有很快被购买,就有可能造成市场上一部分商品过剩、卖不出去的现象。这两种行为的外部对立促成使用价值与价值、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具体劳动与抽象劳动以及物的人格化与人格的物化这四对商品本身内在矛盾的不断运动、发展甚至激化。这些矛盾运动的最终结果必然导致商品流通过程中社会需求与社会供给在空间与时间上出现双重断层,预示着商品流通中可能出现需求与供给的失衡,为经济过剩危机的爆发提供了可能性。所以,在货币作为流通手段的职能中就已经蕴藏了危机产生的第一种可能性。其次,随着商品生产和商品流通的发展,商品买卖日益采取赊购赊销的方式,很多商品生产者之间出现了债权债务关系,形成了一种支付关系的锁链,只要少数人到期不能支付欠款就会发生连锁反应,当整个信用关系被破坏时,就会爆发生产过剩的危机。随着期货市场的发展,商品的买卖分离的交易继续被扩大,危机产生的可能性也进一步扩大。所以,在货币作为支付手段执行其职能时,危机的爆发具备了第二种可能性。

以上马克思从商品经济本身的发展及其内在矛盾的角度出发,从形式上说明生产过剩危机发生的可能性。但是,危机的可能性并不就是危机的必然性和现实性。第一,在以工场手工业为生产方式的商品经济生产中,生产水平低下,社会分工不发达,不容易出现生产过剩。第二,信用关系尚未完全展开,即使出现支付困难和买卖脱节,也仅限于局部,不会使整个社会爆发危机。

由经济危机的一般可能性转变为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可能性,是在商品生产转变为资本主义商品生产的条件下实现的。马克思指出,资本主义商品生产一开始就是发达的商品生产,发达的商品生产使商品内在矛盾的各种形式得到了充分的体现,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矛盾展开只有在商品内在矛盾能够充分展开的地方才能实现。机器大工业是危机的可能性向现实性转化的物质基础。因为当机器大工业产生以后,资本本身的扩张力突然增强。这样“一旦与大工业相适应的一般生产条件形成起来,这种生产方式就获得一种弹力,一种突然的跳跃式扩展的能力,只有原料和销售市场才是它的限制。当机器工业如此根深蒂固,以致对整个国民生产产生了绝对的影响时才开始出现不断重复的周期,它们的各个相继的阶段都为时数年,而且它们总是以一场普遍危机的爆发而告终。

只有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确立后,随着商业信用的发展和生产与消费矛盾的扩大,经济危机才会爆发。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