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商业银行信贷亲周期的行为特征

商业银行信贷亲周期的行为特征

时间:2022-07-03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亲周期又称“顺周期”、“亲经济周期”,一般而言,它是指金融部门与实体经济之间动态的相互作用。在存贷规模导向或短期利益导向的银行体系中,商业银行具有强烈的亲周期倾向。

亲周期又称“顺周期”、“亲经济周期”,一般而言,它是指金融部门与实体经济之间动态的相互作用。亲周期是此次美国次贷危机中暴露出的一个重大问题,因此也备受学术界关注。

一、商业银行信贷亲周期现象

1.商业银行信贷亲周期

信贷周期和经济周期具有同步震荡的现象,这也是绝大部分金融危机背后共同存在的基本机制。在这种机制下,金融行为的“有限理性”、金融创新滥用和监管不当,信息的处理和传递出现扭曲。金融风险不仅获得了自我累计和放大的实现方式,而且在整个金融体系中的分布也出现系统性失衡,并形成高度非线性的“过度亲周期”。

Borio、Furfine和Lowe(2001)等人的实证结果表明,在经济周期的运行过程中,商业银行的放贷行为的亲周期特征主要源于市场参与者对随着时间变化的风险不恰当的反应所致。风险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演变,从而给准确评估带来困难。由此带来的结果是:在经济繁荣时风险被低估,而在经济衰退时风险被高估。因此,在经济繁荣时期,抵押品价格上涨,存贷息差被人为压低,信贷增长过快。与此同时,商业银行持有相对较低的资本和损失拨备。在经济衰退时,风险和贷款违约率则被高估。世界银行专家Chiuri、Ferri、Majnoni(2002)对阿根廷、巴西、韩国、马来西亚等10个经历了金融危机的国家和智利、哥斯达黎加、印度等5个没有经历金融危机的国家做了对比研究,发现经历过金融危机的国家的GDP增长率和贷款增长率关系较为显著。由于这些国家的实体经济部门的融资渠道主要是银行贷款,因此,商业银行亲周期行为特征表现得更为明显。Burton(2004)认为,从广义上讲,亲经济周期效应可以定义为主要的金融变量(如信贷规模、利差、贷款损失准备规模等)与实体经济变量随着经济周期的共同运动。从一般意义上讲,金融系统具有一种“内生的亲经济周期性”,即对风险的认知与承担意愿都会随着经济上下波动而变化。这些亲周期行为与实体经济相互作用,从而放大了经济的波幅。

2.美国次贷危机中的金融失衡和亲周期现象

金融系统具有潜在的倾向使金融持续、显著地偏离长期均衡,即金融失衡,随后以金融动荡的方式释放金融失衡,从而导致金融过度繁荣和萧条,经济周期性波动过大。次贷危机的爆发就是金融系统过度亲周期的表现。Reinhart和Rogeff(2008)搜集、整理和归纳了近八百年全球不同国家与金融危机相关的各类数据,结果表明危机的爆发具有很多相似性。Demyanyk和Hemert(2009)运用美国2001年以来的次贷市场数据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次贷市场的演变与传统的信贷周期极为相似。次贷市场自身爆炸性的、不可持续的增长导致了其自身的崩溃。

金融体系亲周期特性在经济下滑、金融系统面临困境的时候表现得更为明显。当经济下滑、商业银行出现损失或者资金周转出现困难时,商业银行外部融资困难增加、融资成本提高、融资条件恶化。而当商业银行无法像往常那样容易且低成本融资的时候,就会倾向于减少信贷或者变卖资产,金融市场出现信用紧缩,最终的结果是流动性紧缩。而且这种作用机制并没有就此结束。商业银行的惜贷行为可能冲击实体经济,实体经济的恶化又会进一步引发金融风险。特别是在违约和破产风险上升的时候,商业银行的惜贷行为将更显著。本轮次贷危机爆发后,金融市场由流动性过剩迅速转变为流动性紧缩和消失。这是无数商业银行个体对未来风险和不确定性进行防御而减少资金供给的结果。

Rosengren(2008)认为,银行业在金融危机中扮演了重要角色。由于其运行的高杠杆及资本监管约束,商业银行在经济下滑过程中必然会收缩资产,减少信贷供给。“去杠杆化”是信贷紧缩在美国次贷危机中的表现,该过程必然伴随着次贷和相关抵押贷款的损失。倘若没有外部注资,“去杠杆化”过程至少会带来商业银行资产减少5.4%(Blundell Wignall,2008)。市场流动性的急剧下降,信贷必然随之紧缩。由于资本充足率监管约束的存在,商业银行被迫调整资产负债表,从而使得实体经济恢复变得更加艰难(Felton和Reinhart,2008)。白川方明(2010)认为在次贷危机爆发之前,良好的经济环境持续了较长时间,经济参与者对风险评估过于乐观,其风险忍受度也随之升高。结果当市场参与者的风险偏好变大的时候,资产价格和债务杠杆率就会不断升高,导致其风险承受能力更为激进。当某种外部冲击来临时,危机就会以资金流动性短缺的形式出现,并随着市场参与者信心不断丧失而愈发严重。

二、我国商业银行的信贷亲周期特征

我国每次通货膨胀或经济过热都与投资联系在一起,而非金融部门的投资资金主要来源于银行信贷。相应的宏观调控政策的实施也是通过紧缩银行信贷来完成。银行体系在我国的地位和作用要远远高于金融高度发达的欧洲和美国。我国的商业银行作为微观商业化主体,是在既定的可获得资源和市场机会的综合制约下,实现利润最大化,因此其行为具有亲周期的特征,表现为在经济增长较快、企业景气的环境下,放贷意愿较强,而在不景气情况下,会出现“惜贷”、“惧贷”。总体而言,货币政策取向与商业银行信贷行为之间存在这种宏观利益和微观利益的“冲突”和“博弈”。

刘涛(2005)通过分析1994—2003年的GDP实际值和商业银行信贷规模的季度数据,得出中国宏观经济波动在很大程度上源于缺乏信贷约束的地方政府提供过度的资金供给,与承担宏观调控和银行风险监管的中央政府存在需求压缩之间的矛盾。在存贷规模导向或短期利益导向的银行体系中,商业银行具有强烈的亲周期倾向。此外,商业银行对市场信号反映不灵敏,不能有效发挥筛选功能,其信贷行为本身就是造成经济波动的原因之一。肖庆宪(2007)利用多元GARCH模型,论证了我国商业银行的信贷行为的亲周期特征。吴正光(2009)利用1981—2005年货币供给量、信贷规模,以及不良贷款率的数据对我国商业银行信贷行为的亲周期进行了实证分析。周助新和胡王婉(2009)利用协整等计量方法,以1953—2008年的数据进行实证分析,验证了我国信贷市场上商业银行亲周期现象的存在性。中国人民银行杭州中心支行课题组(2009)认为,我国商业银行亲周期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在某种程度上是一种本能。追求盈利性是商业银行的天性,个体商业银行亲周期是理性的,但是商业银行整体的亲周期行为会对宏观经济造成较大的波动和相应的损失。我国商业银行在采取五级分类,以及未来现金流折现方法计算贷款损失准备的计提之后,表现出了明显的亲周期效应(鹿波和李昌琼,2009)。我国商业银行的业务拓展速度、资产质量、风险防范、经营收入及利润水平具有明显的亲周期特征(樊志刚和何崇阳,2009)。在经济周期处于下行通道或发展前景尚不明朗的阶段,商业银行“惜贷”、业务拓展趋于保守、风险防控更为审慎等行为特征是其经营发展的自然反应。而在经济高涨时期、投资热情高涨的背景下,商业银行要在中央投资项目及地方优质信贷项目中“优中选优”,取得银行亲周期经营特点与政府逆周期调控要求之间的恰当平衡。李麟和索彦峰(2009)认为在全球经济变动及宏观经济不确定性增强的背景下,中国经济波动的信贷周期及银行亲周期的双重特征极易触发银行业的系统性风险。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