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产业集聚与区域经济整合之视点

产业集聚与区域经济整合之视点

时间:2022-07-03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2.2.1 产业集聚与区域经济整合之视点新经济地理学与传统的增长理论最重要的区别在于其引入了规模递增假说,从理论上讨论了规模报酬递增和正反馈效应如何导致集聚的自我强化。于是,伴随着运输成本的降低,区域经济整合的工业集聚现象发生,地区差距扩大,极化效应开始显现。

2.2.1 产业集聚与区域经济整合之视点

新经济地理学与传统的增长理论最重要的区别在于其引入了规模递增假说,从理论上讨论了规模报酬递增和正反馈效应如何导致集聚的自我强化。新经济地理学认为,地理位置和历史优势是产业集聚的初始条件,规模报酬递增和正反馈效应导致了集聚的自我强化,使得优势地区保持领先[17]。该理论的核心思想是:即使两个地区在自然条件方面非常接近,也可能由于一些偶然的因素(例如历史事件或具有偶然性的政策调整)便导致产业开始在其中一个地方集聚,由于经济力量的收益递增作用,在地区间交易成本没有达到足以分割市场的条件下,就可能导致产业的集聚,由此改变区域经济整合的未来走势。

Avinash Dixit和Joseph Stiglitz(1977)对工业较易产生集聚的三个原因进行了解释:(1)工业产品的差异性决定了产品的多样性。其差异性大小由产品间的替代弹性σ表示,σ越小,则产品差异性越大,工业产品的种类数越多。(2)工业垄断竞争市场结构规定了规模报酬递增是在单个厂商水平层次上发生的。这一内生的厂商水平的规模报酬递增特性决定了某一工业产品的生产只能由一家垄断厂商或少数厂商来完成,因为随着单个厂商规模的扩大,产品的平均成本和售价降低,直至厂商经济利润为零和打败其他竞争对手为止。(3)工业产品种类与劳动力的高相关性。一个地区内工业产品的种类数与既定地区内的工业劳动力数量成正比,而工业种类数恰恰是一个地区市场规模效应的表现,因此市场规模效应与地区内工业从业人员数量有紧密的联系。

新经济地理学另一个重要的假定是任何工业产品跨地区销售都具有运输成本。这里的运输成本是广义的,它既包括看得见的运输网络形成的有形运输成本,也包括地方保护引起的贸易壁垒等因素。对有形运输成本的进一步理解可分为两个层面:(1)由交通运输条件决定的交通费用被视为影响工业集聚的最为重要的影响因素。只要交通费用不至于高到成为地区间贸易的天然障碍,那么由工业集聚产生的收益就仍然可能超过由于地区间贸易产生的成本损耗,集聚就会产生,并且在收益递增的作用下自我强化(Krugman,1991)。从直观上看,工业之间有上下游联系的产业,如果集聚在一起,则能减少中间投入品的在途损耗、缩小运输成本,从而降低中间投入品的价格,由此导致厂商有内在的冲动集聚在同一区域内共同分工协作,这种产生集聚效应的力量可称作“价格效应”或“工业前向联系”。(2)工业集聚会引致各专业化分工的工人也集聚在同一区域内,工人的名义、实际工资均高于其他非产业集聚区。非产业集聚区的劳动力受产业集聚区的高工资诱惑,也向产业集聚区内迁移,这一引起产业集聚的力量被称为“市场规模效应”或“工业后向联系”。工业后向联系使新进入的边际工业厂商总是选择市场规模效应大的地区进行投资。因此从理论上讲,工业集聚背后的两种力量分别是“工业的前向联系”和“工业的后向联系”。

不过,关于地方保护引起的无形贸易壁垒和地区专业化的研究,现有文献涉及较少,还没有系统的、特别是实证方面的研究[18]。究其缘由,一方面是源于数据缺乏引致的国际范围比较研究的滞后;另一方面是因为在很多国家,地区保护主义并不是一个影响因素。例如美国,地区间贸易壁垒是受到政府管制的。实际情况是,不论是经济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存在保护地方行业的动机。这是由于地方政府依赖来自地方行业的税收,他们同样也关心地方的就业情况;另则,在许多发达国家,地方保护直接关系到选票,而在转轨经济国家则关系到社会稳定(Bai,1i,Tao and Wang,2001)。为了保证税收基础和确保地方就业率,地方政府可以构建各种贸易壁垒以保护地方行业免于外部的竞争。这与国际贸易中的保护主义相似,但区别在于,国家间的国际贸易在保证畅通的地区间贸易时要容易一些,这是由于国家政府对地方政府有控制权。如在美国,联邦法律禁止各州之间的关税,这极大促进了跨地区商品和服务的贸易,从而促进了行业生产的地区专业化。

新经济地理在上述报酬递增和运输成本两个重要假定基础上得出结论:工业厂商总是选择最接近大市场空间的某一点进行制成品生产,当许多厂商都有相同的决策时,“空间外部性”或称“产业集聚的正外部性”就被创造出来了。在这种情况下,由运输成本引起的产业集聚的向心力,会导致一个具有初步工业优势的地区通过累积循环机制使得这一优势逐渐放大和巩固,直到别的地区工业逐渐消失,这时产业分布就呈现出“工业中心-农业外围”格局。于是,伴随着运输成本的降低,区域经济整合的工业集聚现象发生,地区差距扩大,极化效应开始显现。

随着地区间的市场整合的进一步提高,极化效应弱化,扩散效应开始显现。工业集聚到一定程度后产生的诸如非贸易品价格居高不下、环境污染等拥挤成本,往往超过了引向集聚的向心力,部分技术含量低、劳动密集型产业将不得不率先从原工业中心向周边地区转移,而原工业中心可能会衰落,或者发展成为技术或资本密集型产业中心,或者纯粹成为技术创新或贸易、金融服务等中心。因此,可以想象此时地区之间实现了产业梯度转移和分工协作。如果将地区间市场一体化水平推进到一个极致的情况,即达到完全一体化的理想状况,上述思想可借助图2.2予以概括。

假设一国存在资源禀赋完全相同的两个地区,同时又没有发生国际贸易,则有三种区域市场整合的态势:(1)在地区间一体化水平很低的情况下,两地区没有贸易往来且生产处自给自足状况,地区产业平均集中率相等(v1=v2),地区间的产业结构没有差异,地区间专业化指数为0。(2)当一体化水平从低水平向中级水平推进时,由于历史的偶然因素使得某一地区的工业具有初步优势,通过累积循环机制,最终出现两地区的“工业中心-农业外围”的产业布局。在这一过程中,地区1逐渐成为工业中心(v1逐渐趋向于1),而地区2的工业逐步被掏空和边缘化(v2逐渐趋向于0),地区1的产业平均集中率上升,衡量地区间的产业结构差异水平的地区专业化指数上升。(3)当地区间一体化水平从中级水平向高级水平推进时,原工业中心将出现产业的外移,原农业外围地区接受了转移过来的产业,开始实现工业化起飞并与原工业中心实现有效的产业分工协作。此时,地区1的产业集中率、地区专业化水平都有所下降,地区专业化生产的内容取决于地区间的要素价格差异。如果两个地区原先资源禀赋相同,则两地区的工业平均集中率重新趋于相等(v1=v2)。

img7

图2.2 区域经济整合增强对产业集聚的影响

资料来源:范剑勇.市场一体化、地区专业化与产业集聚趋势——兼谈对地区差距的影响.中国社会科学,2004,6:39-51.

上述新经济地理学对区域经济整合过程中的工业集聚机理的解释,虽然不是针对同一个国家内部的状况而言的,但它为描述和分解同一关税区内不同区域差距提供了一个分析思路。对这一问题的进一步深入理解,涉及对外开放、经济增长和区域市场整合的相关性分析。本书有关市场整合以及与此相关的“泛一体化”解说,在很大程度上受新经济地理理论的启迪。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