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三张“小卡片”导出“新课堂”

三张“小卡片”导出“新课堂”

时间:2022-07-02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回顾过去:▲文章的开始,让我们先来进入两段教学场景:新课标的启示:新课标提出要面向全体学生,让每个学生都能全面主动地发展,达到因材施教;让每一位学生都得到不同的发展,享受成功的喜悦。通过老师们的努力一张张导学卡诞生了,并且在课堂上进行了实践,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体现“导学卡”的个性化,使学生通过“导学卡”的使用在原有的基础上获得进步。

回顾过去:

▲文章的开始,让我们先来进入两段教学场景:

【案例1】新课标的启示:新课标提出要面向全体学生,让每个学生都能全面主动地发展,达到因材施教;让每一位学生都得到不同的发展,享受成功的喜悦。但在真实的课堂上学困生被各不相同的“病例”困扰,让老师恨不得生出三头六臂。当老师走到这边为A同学个别辅导的时候B同学举起了手,然后又是C同学举起了手,一堂课很快结束了,但课堂教学效率低下……

【案例2】你经历过这样的教学场景吗?在“双拳难敌四手”的班级授课制局限下,教师极易为求全而采用狂轰滥炸的练习方式,导致“题海战术”四处蔓延,学困生面对一堆堆的练习题更加显得失去信心和兴趣,优生整天跟着大部队机械地操练更得不到有效的提高,然而面对课堂上学生如此各不相同的“病例”,老师们也显得束手无策……

怎么办呢?我校数学组试图通过小学生数学“导学卡的设计和运用”课题研究来解决上面这样的一些问题。

▲回顾研究目标:

(1)根据年级、班级的特点,通过课题组成员的研究制作一套“导学卡”。通过在课前、课堂教学中不同的时段,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不同的卡片,强化和唤醒学生的原有知识、能力储备,为他们的进一步学习提供有效帮助。使各个不同层次的学生在自己原有的基础上,得到最充分最好的发展。

(2)试图通过研究“导学卡”这个载体,架起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之间的桥梁,让不同的学生在课堂中,在愉悦的心情中自主选择适合自己知识水平和学习能力的学习方式,以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需要,促进学生健康发展。

(3)通过“导学卡”的研究,转变教师的教学观念,由原来设计教的过程,变为设计学的过程,不仅要“备教材”,读透课本,准确把握重难点;还要“备学生”,了解学生的知识背景,对于教学内容哪些学生能读懂,哪些学生读不懂要做到心中有数。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能运用实际的操作合理地运用这些分层教学卡片,使之能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搭建好支架,使他们能取得更好的学习成效。

▲前期研究流程:

学情分析-教材分析(教学知识点梳理)-设计导学卡-设计导学案-课堂实践-修改导学卡(反思、提炼)-总结经验

展望未来:

在前一段时间的研究过程中,数学组教师以学生的学情分析为基础,重视在读懂教材的基础上研究、设计数学导学卡,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通过老师们的努力一张张导学卡诞生了,并且在课堂上进行了实践,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下一阶段研究主题:

以培养学生数学概括能力为中心,以“准备卡、理解卡、拓展卡”的研究为载体,进行“导学卡”经典课堂实例的研究。体现“导学卡”的个性化,使学生通过“导学卡”的使用在原有的基础上获得进步。我们的宗旨:以读懂学生为前提,完美地诠释分层教学!

数学的核心能力是什么?不可能所有的能力都是核心能力。比如说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和推理能力。这里说的数学概括能力,新课程标准一直在强调,小学数学中最基本的“概念”有400多个,有100多个是比较重要的,那么让学生经历一个“概括”的过程就显得尤为重要。具体落到实处,例如概念课怎么导学?比如说三角形的定义。有的老师把概念中的词语拆分解释,有的老师提供两行图形请孩子比较概括概念,同样一个概念的教学后者体现出了老师对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我们“导学卡”课堂的方向自然是后者。

▲下一阶段研究举措:

1.机制保障:团结协作,导出“新课堂”

“导学卡”课题的研究一直受到了我校数学组老师的大力支持,以“导学卡”为载体的数学教研氛围越来越浓厚,我们都在积极寻求“读懂学生”的有效策略,而“导学卡”作为一种全新尝试的方法,老师们的研究积极性很高。我们都希望能够在课题的推动下,导出一节节新鲜、实效的数学课堂,让“读懂学生”这一口号真正落到实处。

总结前一阶段的研究思路,为更好地体现教师之间的团队配合,下一阶段的研究工作我将以团队合作的形式,按照“定小组、定主题、分好工、上好课”这样一个研究思路展开。我们希望通过“导学卡”课题的实践在成全学生的同时也成全自己,提高组内教师的合作能力,同时让课题的研究真正落到实处,走得更远,拒绝一人研究众人观望的教研氛围,做到集体出智慧、集体享智慧。

2.实践研究:拓展思路,导好三张“卡”

以提高学生的概括能力为中心,我们对数学“导学卡”的内容和形式进行了重新阐述。

准备卡:通过自己收集与新课有关的资料,为新知的学习做好充分的铺垫,让学生感觉生活与数学课堂之间的练习,并能对自己收集的资料进行初步的概括整理。

理解卡:引导学生自主探索的重要学习载体,通过“理解卡”的使用引导学生梳理知识之间的逻辑关系,渗透分类思想,在对与不对、是与不是等判断活动中引导学生进一步概括,提高学生的概括能力。

拓展卡:在数学知识中“联系”是一个很重要的特点,学生也应该用联系的观点来学习数学。这样才能真正做到举一反三。接下去的拓展卡的研究要着眼于以上目标,作为一种课堂的延升。

▲关于准备卡的设计与应用

总结之前的研究经验,下阶段准备卡的设计要和普通的预习作业、或者普通的练习材料说再见。准备卡既是新课的有效铺垫、更应该体现学生学习能力的基点,准备卡不应该再是停留在练习、热身这一步上,而应该让学生通过“准备卡”渗透概括的思想。

例如:在学习三角形一课之前,出示准备卡(内容:一幅幅三角形形状的图片和由三角形构成的美丽图案等等),让学生欣赏图案的同时带着一个小问题:这些美丽的图案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通过使用这样的准备卡,既增强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学生欣赏图案的时候带着提出这样一个小问题,这就要求学生在欣赏的同时注意观察,抽象并概括出刚才看到的这些图形的共同特点,就是都非常像三角形。这个是概括能力培养的第一个维度。

▲关于理解卡的设计与应用

1.理解卡,提高学生概括能力

理解卡是突破数学重难点的重要载体,在学生使用理解卡的过程中要充分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这里的研究重点是概括能力)。我们以实际的课例为例进行预设。

给学生“理解卡”,并请学生进行观察、概括。我们是否可以想象这样的一个过程:第一组全部都是三角形,学生加深三角形的印象;第二组全部不是三角形,学生概括这些为什么不是三角形;第三组:有些是三角形有些不是三角形,通过是与不是的判断概括出什么是三角形,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这就是一个导学的过程中,在接下去的工作中我们将围绕这一类问题进行导学卡的设计和实践,并希望通过“理解卡”的使用提高学生的概括能力!

2.理解卡,促进课堂分层教学

无论在哪节课上我们必须重视学生之间的学习差异。而我们的理解卡的另一个功能就是它把教学内容分成若干层次,把复杂问题分成若干个小问题,逐步分解,让学困生根据自己的能力学习,以充分调动所有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高效率地实现新课标要求的任务和目标。学生掌握知识只是有先有后,掌握知识是先易后难。

例:平行四边形面积一课中针对“画几个面积等于36平方厘米的平行四边形,你是怎样想、怎样画的?”这一个例题而设计的“阶梯式”理解卡。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理解卡)

画几个面积等于36平方厘米的平行四边形,你是怎样想、怎样画的?

想一想:平行四边形面积怎么求?

写一写:底和高分别是多少的平行四边形面积是36平方厘米。

画一画:根据自己写的算式把平行四边形画在方格图内。

这张理解卡,将原本一个问题分成了想一想、写一写、画一画三个不同层次的问题,而三个问题之间相互关联层层递进。但是,明显的学生的学习起点降低了,作为学困生可能没办法一下子把上面这个例题和求平行四边形面积的方法,与底和高的乘积等于36联系起来,但是当学生有了这样一张理解卡之后,原本抽象的数学问题一下子转到了形象记忆的内容学习就相对来说变得轻松多了。

▲关于“拓展卡”的设计与应用

对于拓展卡的研究,前期研究比较集中于某一节课的课外知识拓展,或者一些提高性的练习题目。而这样的拓展卡又落下了练习卡这样一个烙印,于是我们接下去对拓展卡进行重新设计。

关于拓展卡教师首先要拓展思路,例如隐含着重要的知识也可以是拓展卡。比如两位数乘以两位数的算理究竟是什么?作为理解卡基础上的沿伸,让学有余力的孩子去探索这样的问题,相信这部分的学生通过比较、概括能走的更远,对于一些同学老师告诉他算理他能掌握就可以,而对于另一部分优生则需要老师给予这样的机会让孩子自己去概括,去发现!

总之,无论是设计准备卡、理解卡还是拓展卡,我们都始终要围绕“导学卡”不一定就是做练习,“导学卡”并不是简单地把答案告诉学生,而一定是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概括能力)。让我们的导学卡真正为提高学生学习能力服务!

关于“导学卡”的研究是我们潜心研究学生的一个载体,我们希望通过这样的课题实践真正做到“读懂学生”,让每位学生都能得到发展!

【点评】

在基础教育阶段,无论校长的领导力还是教师的领导力,归根到底都是围绕学生发展展现的。《新的目标,新的生命活力——我的“老紫阳·新目标”探寻之路》主要阐述了作者在校园文化传承与创新领域“认识、整理、认定、发展”的探索之旅。从中可以看出,对类似紫阳小学这样的老牌学校而言,学校领导和管理首先必须建立在对学校历史传承深刻体悟的基础上。也只有在尊重历史传统,分析现实基础上的管理创新才能呈现校长领导力的勃勃生机。附录“三张‘小卡片’导出‘新课堂’”则在细节上具体体现了紫阳小学的教学实践创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