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以中国改革实践为例的考察

以中国改革实践为例的考察

时间:2022-07-02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由前文可知,传统社会主义实践忽略、甚至否认了个人利益存在的合理性和劳动力所有权,造成的后果就是各种搭便车、道德风险行为泛滥,导致劳动生产率低下,劳动人民缺乏劳动与创造的积极性,经济、社会生活陷入一种慢性停滞之中。这既是不容否认的事实,也是决定中国改革进程不可逆转的根本所在。

由前文可知,传统社会主义实践忽略、甚至否认了个人利益存在的合理性和劳动力所有权,造成的后果就是各种搭便车、道德风险行为泛滥,导致劳动生产率低下,劳动人民缺乏劳动与创造的积极性,经济、社会生活陷入一种慢性停滞之中。对传统社会主义经济进行改革既是势所必然,也是人所共识,只不过对于改革的方向和路径有所争论与不同罢了。

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相比较苏联和东欧国家的“休克疗法”,中国的“渐进式改革”可以说是成绩斐然。这里,反思中国的改革历程,可以提出两个问题:一是为什么中国改革走了这样的一条道路?二是中国的改革路径是否是可逆的?对这两个问题的回答,其实也就回答了中国改革成功的关键问题。

(一)收入分配格局的变化——中国市场化改革的突破点

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是从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入手的。经历了一系列政治运动后的1978年,中国已经陷入了国弱民穷的困境。小岗村农民的一纸“生死文书”打破了困境,包产到户不仅极大地激发了农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也成为政府摆脱困境、增加财政收入的重要途径。中国政府因势利导选择了改革,并于1984年将改革从农村向城市推进。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私人产权获得一定程度保护,公有经济迅速缩小,私人企业逐渐发育以至于占据经济的半壁江山,国民收入分配格局随之而变。

改革前,中国的国民收入分配结构和苏联等前社会主义国家类似,都是国家占大头、个人占小头,投资占大头、消费占小头,而改革带来的一个最重要的后果,就是国民收入分配结构开始向个人和消费倾斜。在推进国有企业的改革过程中,如何调动企业、个人的劳动积极性,如何增加企业和个人的收入,从而增加国家的利税收入等问题,都促使国家向企业和个人放权让利。打破大锅饭、铁饭碗,推行计件工资、奖金制、浮动工资制,以及允许劳动力流动,发展承包、租赁、委托经营,发展非公有制,发展股份制、股份合作制,精简职工,兼并破产,允许人们入股分红、自办企业等等,都使分配制度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些制度变化释放出巨大的企业家的创造性,成为推动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关键因素。由此也形成了中央政府、地方政府、企业、个人多方之间的一个利益博弈格局。各利益主体作为理性的主体都有意愿使自己的利益最大化,博弈的结果是最广大的个人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中的比重逐渐增加,并最终超过了政府收入的比重。

收入分配制度的改革,促使中国城乡人民收入水平大大提高,生活明显改善,大家都不同程度地获得及享受了改革开放所带来的福利增进,逐渐享有越来越多的自由。个人不仅拥有生活资料的所有权,而且开始拥有自己劳动力所有权与一定量的生产资料的所有权。拥有自己劳动力所有权的个人,逐渐有了选择职业与居住地的自由,有了对自己的人力资本所有权支配、收益的自由。至此,传统国家统制经济丧失了存在的基础,中国市场化的改革进程已然不可逆转。

(二)对改革的认同——中国渐进式改革深入的关键

从知识论的角度看,中国的渐进式的改革道路,与人类知识获得及增长是一个渐进的、边际性改进的过程相一致。经过几十年的传统国家统制经济的人们已经忘却了或根本没有关于市场与竞争的知识。“休克疗法”在宣布原有传统政治经济学知识的突然死亡的同时,却缺乏相应的有关市场经济知识的补充,而这无疑是造成苏联解体后陷入混乱的一个重要原因。而中国的渐进式改革是一个旧知识逐步退出,新知识逐渐补充、增长的过程,既充分利用了旧的计划经济的知识,从而保持了中国经济社会的基本稳定;也给了新的市场经济知识逐步补充、增长的时间和空间,使人们逐渐意识到市场经济的效率与激励优势,市场竞争的优胜劣汰机制。市场所提供的巨大的机会与利益吸引越来越多的人与资源从原有的计划体制内走出来,投入到市场经济的大潮中,不断推动着改革的深入发展。至此,中国社会经济形成了一种良性循环,寻求、获得利益——改革认同——知识累积——改革深入。

在中国渐进式改革进程中,改革得以不断深入的关键点是中国绝大多数老百姓对改革进程的认同,绝大多数的中国老百姓从切身体验(从广义的角度,这也是知识的一种)、经济利益与社会福利(不仅包括经济福利,还包括自由与个人发展的权利)的获得上不仅认同了改革,而且还不断创造性地推动着改革的进程。而对改革的认同感是建立在收入分配制度的改革与国民收入分配格局的根本性变化基础之上的。

所以,由改革进程所得到问题的答案是:中国改革由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开始,走的是自发的、无意识的演进性的道路,它不是由哪位领导人或哪位经济学家设计的,而是由最广大个人与各方利益主体共同推进的。从知识论的角度看,中国渐进式的改革进程也是不可逆转的。

(三)结论

一般意义上的人性是否是可以改造的?这个问题似乎很难回答。人们所能够观察到的只是古今多少时代以来,个人利益如江河之水滔滔而下,国家所能够做的仅仅或是选择筑起高坝堵塞、或是清理河道疏导。“联即天下”者,最后终不免落得个堤毁坝塌,莫不被历史所湮灭;顺势而导、不与民争利者却常常是国富民强、万物竞上游。或许这就是历史给予人类的启示吧。

人类总体是由个体组成的,个体的自由发展是总体的合力,也是总体发展的内因。总体要为其中个体提供自由发展的条件,每个个体的自由发展既是社会发展的目标,也是保障社会发展的手段。劳动者个体的权利越多越充分,社会经济的发展才会充满活力与创造精神。所以,对于中国改革来说,抛弃传统的按劳分配制度,承认与尊重个人利益与个人对劳动力的所有权,是激发个人的劳动积极性与创造性的根本,也是推动中国改革由阶段性成功走向深入发展的动力所在。这既是不容否认的事实,也是决定中国改革进程不可逆转的根本所在。第九章社会主义经济规律体系

传统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发展的历史过程与社会主义建设实践有着密切的联系。经济现象、经济运行、经济政策与经济规律之间的相互关系,是《教科书》中最复杂的问题。从整体性、相容性与稳定性几方面来看,《教科书》中的各经济规律构成了一个规律体系。在以上各章的分析基础上,来研究一下《教科书》中经济规律体系的地位和作用,各经济规律之间的关系及其相互作用等问题,权作为对《教科书》主要理论研究的一个总结。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