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农村发展驶入快车道

农村发展驶入快车道

时间:2022-07-02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郑宝华2006年,既是进入21世纪党中央和社会各界高度重视农村问题,连续三年以党中央、国务院名义下发有关农村问题的一号文件的一年,又是“十一五”计划实施的第一年,更是党中央、国务院决定实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开局之年。2006年全省农林牧渔业总产值预计比2005年增加至少一个百分点,这也将带动农民收入的增长。

郑宝华

2006年,既是进入21世纪党中央和社会各界高度重视农村问题,连续三年以党中央、国务院名义下发有关农村问题的一号文件的一年,又是“十一五”计划实施的第一年,更是党中央、国务院决定实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开局之年。云南省委、省人民政府在中央的支持下,进一步加大对农业和农村的支持力度,农村经济和各项社会事业都取得了可喜成绩:农民增收显著、农业增效明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开局良好。

一、农民增收显著

2005年全省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042元,增幅超过9.5%(超过了全省国内生产总值9.0%的增长速度[1],2006年农民人均纯收入又将有新的显著的增长,有关部门预计增长8%,扣除物价因素,实际增长6%左右。但《报告》编写组经过反复讨论并征求有关专家的意见,估计能够达到10.0~10.5%,即农民人均纯收入约为2250元左右,比2005年增加了200多元。主要依据如下:

1.财政支持力度进一步加大

据初步测算,2006年省财政安排了1.1亿元对种粮农民实行直补和良种补贴;安排了2300万元在63个县实施农机具购置补贴;安排了退耕还林补贴13.7亿元,直接发放给相关农户;安排了2.5亿元作为生产资料价格补贴;省级下达补助资金9.3亿元,对601万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免除了学杂费,向261万名学生提供了免费教科书,向115万名寄宿制贫困学生提供了生活补助,并提高了学校的公用经费水平;筹集补助资金4.48亿元,使52个县的1410多万农村群众参加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安排了15924万元奖励资金,使7.8万户农村家庭领到了一次性奖励金,使6.45万名独生子女的父母领到了养老生活补助;20.6万名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获得奖学金[2]。以上直接用于农村居民的财政投入累积达32.67亿元,按当年农村人口计,人均100多元。

2.粮食生产再创历史新高

在省委、省人民政府“两免一补”等政策的激励下,2006年呈现出粮食播种面积、单产和总产同步增长的可喜局面。全年粮食播种面积达6404.5万亩,比2005年增加23.6万亩,增长0.4%;综合平均单产预计达240.5公斤,比2005年增产3.1公斤,增长1.3%;粮食总产量预计达1540.5万吨,比2005年的1514.9万吨增产25.6万吨,增长1.7%,粮食总产量将再创历史新高。

3.农民现金收入显著增加

据初步测算,2006年1~9月,农民人均现金收入达到1675.2元,比2005年同期增加了200多元,增幅超过14.0%。仅此一项,就对农民人均纯收入作出了几乎一个百分点的贡献,成为全省农民增收的核心。2006年农民现金收入增长主要来自于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工资性收入,据初步测算,2005年全省实际转移农村劳动力就业492万人,实现就业收入108亿元,人均工资性收入348元。2006年预计转移农村劳动力就业530万人,比2005年增加了7.7%,转移劳动力收入可达120亿元以上,仅1~9月全省农民得到的人均工资性收入就达331.4元,同比增长了12.7%;二是农民家庭经营收入,1~9月人均1213.2元,同比增长了15.7%;三是财产性和转移性收入,1~9月农民人均财产性收入和转移性收入130.6元,同比增长了3.5%。

4.全省农业总产值和增加值增加水平较2005年好

据省农业厅等有关部门的分析,2006年1~9月全省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达1200亿元,比2005年同期增长了8.5%,实现农业增加值720亿元,比2005年同期增长了7%。而2005年全省的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只比2004年增加了6.9%,带来的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幅就达到了9.5%。2006年全省农林牧渔业总产值预计比2005年增加至少一个百分点,这也将带动农民收入的增长。

还值得注意的是,2006年农民收入的增加并不是孤立的,或者是单个年度的突发事件,而是一个连续过程。2006年的粮食产量连续五年增产,是云南历史上少有的;农民人均纯收入也连续三年增速超过9.0%,双双进入一个稳定增长时期。(见图)。

另外,根据我们对会泽县的鲁纳箐(山区、汉族为主)、禄丰县的叽拉村(半山区、彝族和苗族)、隆阳区的阿家村(坝区、汉族)、玉龙县的玉湖村(半山区、纳西族)和金平县的马鹿塘村(山区、哈尼族)400个样本农户每周一次的生产生活记录资料的分析,2006年农户的人均纯收入为2298.4元,比2005年增加了246.8元,增幅为10.7%;比2003年基线调查得到的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加了734.6元,增幅为32.0%。而这五个村400个样本农户2003年的农民人均纯收入为1563.8元,比当年全省农民人均纯收入的平均数低了7.9%。我们据此得到的初步结论是:这五个点在全省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因此,这五个点400个样本农户2006年的人均纯收入水平及其增长速度,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全省农民人均纯收入的增长水平。

二、农业增效明显

1.粮食作物种植结构调整收到了初步效果

2006年,常规粮食作物水稻、玉米的面积和产量与2005年相比没有明显变化,但燕麦小麦的面积和产量都有了显著提高。预计稻谷产量达647.4万吨,比2005年仅增长了0.2%,玉米产量达455万吨,比2005年增长了1.3%,均低于2006年比2005年的粮食平均增产水平(1.7%);相反,燕麦产量比2005年将增长31.8%,荞麦产量也将增长21.0%,大麦增长4.8%。正是有了这样的变化,才导致了2006年全省夏粮喜获丰收:播种面积达到1809.8万亩,比2005年增加26.4万亩,增长1.5%,产量240万吨,增长8.0%;而秋粮播种面积与2005年基本持平。

伴随着粮食作物种植结构的调整,优质农产品种植发展迅速。全省优质专用玉米达800万亩,比2005年增加50万亩;专用马铃薯面积达300万亩,比2005年增加50万亩;优质水稻面积达775万亩,比2005年增加25万亩;优质专用小麦面积达到270万亩,比2005年增加20万亩;双低油菜面积达到210万亩,比2005年增加了14.1万亩。良种覆盖率87%左右,比2005年提高了7个百分点。

2.传统特色优势经济作物增效显著

在粮食作物种植结构得到调整的前提下,经济作物的种植结构也得到了调整,特色和优势经济作物发挥了强劲的增效作用。2006年,全省烤烟种植面积561.4万亩,比2005年的572.5万亩有所下降。收购烟叶1479.3万担,收购总值79.8亿元。全省种烟农户167.9万户,户均收入5133元,比2005年增加了163元;人均收入1258元,比2005年增加了40元。实现了提质增效。另外,烤烟出口已成为我省第一大出口农产品,2005年完成出口值1.3亿美元,2006年1~10月已出口5.4万吨,占全国的58.2%,虽然比2005年同期下降了16%,但出口均价由2005年同期的每吨1701美元上涨到了每吨2020.6美元,上涨了18.8%,出口金额1.1亿美元,为烤烟的提质增效作出了很大贡献。

2006年,甘蔗减产增收,全省实际种植甘蔗382万亩,甘蔗总产量1553万吨,分别较上年减少了8.9%、16.0%,但产值达到了27.9亿元,比2005年增加了2.9亿元,蔗农人均现金收入460元,比2005年增加了50多元。其重要原因之一是甘蔗糖田面积由2005年的53万多亩增加到了80万亩;优质双高甘蔗面积由2005年的307万亩增加到了370万亩。

另外,在普洱茶市场行情攀升的强劲带动下,2006年的茶叶种植面积持续扩大,茶园面积将达到307万亩,比2005年增加10万亩,茶叶产量将达到12.5万吨,比2005年增长9千吨,实现产值31亿元,比2005年增加5亿元,增长19.0%。其中,无公害茶叶面积由2005年的35万亩增加到45万亩;无性系良种茶园面积将达到90万亩,比2005年增加7万多亩。

除此之外,在国际橡胶价格强劲上扬的刺激下,2006年我省的橡胶种植面积继续扩大,可达458万亩,比2005年增加10万多亩;橡胶产量可达25万吨以上,比2005年增加1万多吨,产值可达到40亿元。

3.畜牧业快速发展

2006年,全省的牲畜出栏和畜产品产量持续稳定增长,仅仅前三个季度,全省出栏生猪1827.7万头,比2005年同期增长6.1%;出栏肉牛128.1万头,比2005年同期增长8.4%;出栏肉羊325.3万只,比2005年同期增长9.9%;出栏家禽8814.2万只,比2005年同期增长8.1%。肉类总产量198.9万吨,比2005年同期增长7%;禽蛋产量13.3万吨,比2005年同期增长12.2%;牛奶产量23.2万吨,比2005年同期增长14.8%。同时,由于肉类和禽蛋价格的上升,农民人均出售畜产品的现金收入增加,达到377.3元。

4.冬季农业开发成效明显

2006年,全省冬季农业开发完成面积为1709.4万亩,比2005年增加了267万亩,增幅为18.5%。其中,冬早蔬菜429.4万亩,增加了28.8万亩,增幅为8.6%;冬早马铃薯198.2万亩,增加了11.7万亩,增幅为6.3%;油菜243.4万亩,增加了1.9万亩,增幅为0.7%;冬早甜脆玉米67.3万亩,增加了8.6万亩,增幅为14.5%;冬大豆60.5万亩,增加了6万亩,增幅为11%。冬季作物产量可达到1035万吨,产值可达到107亿元,农民人均增收约55元;全年蔬菜种植面积将达825万亩,产量将达1088万吨,实现产值110多亿元。

5.特色经济林果业效益显现

2006年,全省特色经济林面积已达到2000万亩,产值达200多亿元,农民人均收入56元。其中,核桃、板栗、八角、咖啡、澳洲坚果、草果、果梅、紫胶以及中草药等特色经济林和林副产品开始向规模化和产业化方向发展,并将带动农业资源开发利用结构的变化。这种趋势还由于2006年在全省9个县市推行的集体林产权制度的改革而不断得到加强。预计在未来五年,农业增效的方向也会由种植业内部以及养殖业向林业和林副产品加工业转变。

三、扶贫工作成效明显

关注农村贫困问题,一直是云南省委、省人民政府的工作重点。在2005年解决了10万绝对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并使25万低收入贫困人口的温饱得以巩固的基础上,2006年,全省农村扶贫工作的力度进一步加大,并取得了新的进展。

1.政策措施

2006年初,省长徐荣凯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承诺,政府将继续为群众办好十件实事,其中有五个方面与农村扶贫有关:一是完成10万户特困农户的茅草房改造,省级重点扶持4000个贫困村;二是新扩增32个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县,再改造300所乡镇卫生院;三是新建农村沼气池20万口,农村改灶5万户,解决80万人的饮水困难和饮水安全问题……六是建设40万平方米农村寄宿制学校校舍,改造80万平方米中小学危房,进一步扩大“两免一补”范围,使受益人数达到260万人;七是提高补助标准,切实解决14万农村“五保”对象的供养问题……(《云南日报》2006年1月17日第1版)2月下旬召开的全省农村工作会议强调把扶贫作为农村工作的中心来抓。同时,还把“扶贫开发攻坚工程”作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十大工程之一。

另外,省委书记白恩培在2006年6月召开的全省扶贫工作会议上强调:“十一五”期间扶贫开发要突出重点,全力抓好六项工作:一是大力推进产业科技扶贫;二是积极促进富裕劳动力培训转移;三是全面完成安居温饱工程;四是努力改善贫困地区的生产生活条件;五是大力发展贫困地区农村公共事业;六是扎实推进“兴边富民”行动计划。(《云南日报》2006年6月11日第1版)2006年5月初,省财政厅有关部门已经将2006年的7.66亿元扶贫资金拨付全省各地。

2.主要项目

进入2006年,我省围绕解决和巩固50万贫困人口的温饱目标,强化扶贫开发措施,做到任务早安排、计划早下达、项目早落实,加强督促检查,有序推进各项扶贫开发工作。全省投入资金3.68亿元,解决剩余10.2万户特困农户的安居问题,以确保基本完成全省40多万户特困农户破烂茅草房改造目标。6月底已全面完成了今年易地扶贫开发项目的可行性研究和项目评审工作,目前,各地正抓住有利时机,积极开展项目前期工作,为年内完成丧失生存条件贫困人口2万人的搬迁、转移、安置任务打好了基础。自总投资达4.1亿元、可使38.2万人直接受益的世行4期项目正式启动以来,各地进一步健全和完善了项目管理机构,配备充实了工作人员,加紧多方协调落实国内配套资金,使项目实施开局良好,全省已累计完成项目总投资2306.78万元。截至6月底,全省完成道路建设12762公里,架设高、低压输电线路58公里,农田改造12291亩,建设沟渠246公里,解决住房困难户8954户,养殖大小牲畜33826头(匹、只),建设沼气池10276口;完成175846人次的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完成贫困地区劳动力转移培训17.2万人;进一步完善了扶贫信贷资金贴息改革试点工作,全省已发放小额信贷扶贫资金3.66亿元。(《云南日报》2006年7月27日第1版)

另外,财政部、教育部共同向我省下达了2006年免费教科书专项资金2.17亿元,专门用于向我省234万名农村义务教育阶段贫困家庭学生免费提供教科书。(《云南信息报》2006年10月11日)省政府还专门拿出3000万元帮扶100个少数民族村寨建设民族团结和兴边富民示范村。

3.基本成效

国家统计局云南调查总队对我省80个扶贫开发重点县的8000户农村家庭居民的贫困监测资料表明,2006年前三个季度,我省贫困地区农民人均现金收入1227.7元,同比增加144.5元,增长了13.3%。贫困地区农民现金收入增加的主要原因,一是依靠出售农副产品获得较大的现金收入,人均出售农副产品的现金收入占家庭经营现金收入的80.7%。前三个季度,全省贫困地区农民家庭经营现金收入人均809.3元,同比增加86.1元,增长了11.9%。二是抓住了新农村建设的机遇,进一步扩大投资,建设和改善贫困地区基础设施,增加了农民务工的机会,工资性收入增幅较大。前三个季度,全省贫困地区农民人均工资性收入318.1元,同比增加57.7元,增长了22.1%。其中,农民在省外从业得到的收入人均为31.7元,增加11.1元,增长了54.1%,成为我省贫困地区农户增收的一大亮点。

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开局良好

2006年是全国、也是我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开局之年,因此受到了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高度重视。实地调查和有关资料的综合分析表明:我省2006年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开局良好,并取得了一些初步经验。

1.制定了明确的政策

在2006年中共中央、国务院一号文件《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的指导下,2006年3月,中共云南省委、省人民政府制定了《关于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的实施意见》,要求“通过15年左右的努力,把我省绝大多数村庄建成:产业稳步发展,集体经济实力增强,农业生产总值翻两番,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6000元左右的小康村;农村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为9年,乡乡有文化站,60%以上的行政村有文体活动室,广播、电视人口综合覆盖率达到95%以上,村合作医疗覆盖率达到100%,养老等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建立和生活方式科学健康的文明村;人与自然和谐统一,基础设施完善,人居环境优良,村容村貌整洁的生态村;村党组织坚强有力,村务管理民主规范,社会治安良好,人与人和睦相处的和谐村。”2006年11月召开的中共云南省委第八次党代会更把“以惠及广大农民群众为出发点,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列为我省未来五年经济建设的八大重点之首进行强调和部署。在此基础上,各县、市、区根据中央和省委、省人民政府的政策精神,依据自身特点制定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具体措施。

2.有步骤地推进新农村建设的试点工作

在明确的政策措施指导下,各地开展了形式各异、特点鲜明的新农村建设试点工作。从强调的建设内容来看,有的把重点放在村容村貌的整治上,如我们所调查的禄丰县叽拉村;有的将改善村民的卫生习惯放在核心位置,如我们所调查的金平县马鹿塘自然村;有的把重点放在了精神文明的建设上,如开远市的老燕子村;有的则把重点放在了产业开发上,如玉龙县的玉湖村委会、元谋县的丙岭哨村委会等;也有的强调综合发展,如文山县的姑娘寨。从组织形式来看,除了各地都设立了领导小组外,有的还成立了专门机构,如保山市、楚雄州等;有的县、市、区采取主要领导和职能部门挂钩包干扶持的办法,如丽江市、保山市;有的则组建由各职能部门共同参与的联合工作小组集中帮助的办法,如文山州的一些县。从试点的选择看,有的以村为重点(自然村和行政村),如楚雄州;有的还集中抓一些乡镇,如丽江市;有的地方选择的是条件较好的,有的也选择了条件较差的。许多贫困县还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与扶贫项目的整村推进有机结合起来。

3.加大基础设施建设,为生产发展奠定了基础

2006年,以“润滇工程”为核心的农业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开展得轰轰烈烈,截至9月底,全省水利水电建设共计完成投资58.2亿元,其中大型水利基本建设完成9.6亿元,小型农田水利建设投资完成13.6亿元,完成高产稳产农田改造100多万亩,完成基本农田建设100万亩,新增有效灌溉面积40万亩、节水灌溉面积50万亩,解决人畜饮水100多万人(口),新增及治理各类堤防50公里,水土流失治理面积2400平方公里。

与此同时,围绕特色优势产业的巩固和培植,进一步改善水利设施条件。以烤烟生产为例,去年冬天和今春,全省在基本烟田水利设施建设方面便取得了显著成效:全省共投入资金11.6亿元(其中烟草行业投入近8.0亿元),完成烟水工程项目25.7万件,其中水窖25.4万个、水池1286个、沟渠754件、管网1490件,总受益面积达182.1万亩,受益农户51.6万户。2006年度,全省规划烟叶生产基础设施建设项目19.8万个,烟草行业补贴资金10.4亿元,受益面积178.0万亩,受益农户52.8万户,其中烟水工程18.5万件,覆盖面积166.5万亩,目前已完成11万件,占计划的60%,部分州市已接近尾声,全省计划2007年2月底前全面竣工验收。

从交通建设来说,有关部门强调要把“以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重点”,召开了全省农村公路建设和农村客运发展工作会议。提出在“十一五”期间,在具备条件的乡镇全部建成客运站,全省有条件的行政村基本通公路,90%的乡镇、48%的行政村通沥青(水泥)路,100%的乡镇和行政村通班车。但从2006年的乡村道路建设情况来说,也存在一些问题,如通乡油路建设,共下达计划64个项目、2000公里,目前各地只完成了42个项目的施工图设计审批,仅有1个项目开工建设。

4.规划先行

各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个鲜明共同点,就是非常重视新农村建设的规划工作,基本做到了规划先行,但规划的主要内容和办法各有不同。从规划的主要内容来看,有的强调村庄规划,有的则强调综合发展规划。这样的差别与各地所强调的建设内容不同有关。从规划的方法来看,有的委托专门的技术部门进行规划,甚至请昆明的专业机构提供帮助;有的则是在县、市、区有关部门的指导下,以乡镇为主进行规划;也有的是在县、乡镇技术人员和官员的指导下,让村民自己进行规划。从我们调查了解到的情况看,并非请专门的机构进行的规划就一定比村民自己做的规划好。前者在实施过程中都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而后者尽管简单,但容易被村民接受。当然,一些地方总结的经验也许值得各地学习借鉴,如保山市要求“一村一规划,一户一方案”,且村级规划必须有“四图一书”(即村级现状图、规划图、农户建房设计参考图、设施图和规划说明书);文山州则要求规划的“一张表、一幅图”都必须征求农户意见等。

正是有了农业效益的显著增加和农民收入水平的大幅提高,加之2006年内没有发生大的自然灾害和群体性事件,使得农村呈现出稳定发展态势。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事业在全省的推进,一方面使广大农民看到了中央解决“三农”问题的决心;另一方面,建设内容本身强调发展文化事业,倡导文明乡风等举措也使广大村民直接获益,精神生活得到了丰富。这些都有效地推动了农村的稳定和文明新风的树立。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们认为2006年是云南农村发展驶入快车道的一年。

(作者单位:云南省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所长、研究员。)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