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中国的就业问题

中国的就业问题

时间:2022-06-30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就业问题历来是我国经济发展中的一大难题。即使如此,每年就业压力仍很大,因此,才又有20世纪60年代中期起的大量城镇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同时,企业在改革中不再吃国家大锅饭。不仅城市知青不再“上山下乡”,大量农民工还进城打工。解决就业问题实际成了比GDP增长更为重要的问题,因为失业率居高不下会严重影响经济和社会稳定。

就业问题历来是我国经济发展中的一大难题。改革开放前,就业问题几乎不突出,主要是因为计划经济时代企业全是公有制,所有就业人员都由政府统一安排到各单位、各企业,企业吃国家大锅饭,故即使是企业不需要的人员也要接受。即使如此,每年就业压力仍很大,因此,才又有20世纪60年代中期起的大量城镇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改革开放以后,不少知青纷纷回城工作。同时,企业在改革中不再吃国家大锅饭。为讲经济效益,企业不但不再无条件接受政府下达的劳动就业指标,还进行原有员工的减人增效、下岗分流。采用新技术又使职工需求量下降。不仅城市知青不再“上山下乡”,大量农民工还进城打工。这样,尽管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有了巨大发展,就业量已经大增,但就业难的阴影始终挥之不去。例如,目前我国每年有近2 000万人要就业,仅大学毕业生就有600多万人,而需求量只有1 000万。解决就业问题实际成了比GDP增长更为重要的问题,因为失业率居高不下会严重影响经济和社会稳定。具体来说,我国经济稳定增长要靠扩大内需,内需主要靠消费,消费主要靠劳动者收入,而劳动力长期供过于求正是劳动者报酬难以提高的关键。至于失业率高影响社会稳定的道理,更不言自明了。

要逐步解决我国就业问题,首先还是要坚持计划生育的国策,切实控制人口和劳动力的增长。第二,需要转变发展方式,大力发展第三产业。这些年来,我国经济发展虽快,但就业弹性(GDP增加1个百分点,就业增加多少百分点)不断下降。20世纪80年代我国GDP每增加1个百分点,可拉动200多万人就业,但目前不到100万人。一般发展中国家就业弹性为0.3—0.4(欧盟地区为0.78),目前我国只有0.1,一个主要原因是可以容纳大量就业的第三产业发展滞后,这是由于各地政府为追求产值,片面发展重化工业,造成经济结构不利于增加就业。第三,要改变国民收入分配格局,让国民财富中有更多部分用于增加就业。第四,要大力发展中小企业,这些企业才是容纳就业的主体,但目前中小企业得到的金融和财政支持还是太少。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