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如果商品价格没有变化而消费者收入发生变化,消费者的购买量会如何变化,这要看购买的商品是正常商品还是低档的劣等商品。这一有关家庭食物开支与家庭收入比例关系的变化趋势,被称为恩格尔定律。在经济学中,通常把食物支出占据家庭收入之比称为恩格尔系数。我国20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以来,人们生活有了很大改善,恩格尔系数已逐步下降,但城乡之间,各阶层之间的恩格尔系数差别还比较大。
如果商品价格没有变化而消费者收入发生变化,消费者的购买量会如何变化,这要看购买的商品是正常商品还是低档的劣等商品。正常商品又分为必需品、舒适品和奢侈品三类。收入增加时,正常商品的需求会增加,而劣等的低档的商品的需求量反而会减少,这是因为收入增加时,消费者有条件买好一些的商品了,从而会减少低档商品的购买。
在人们日常生活中,一般说来,食品的价格与服装、住房、家用电器以及电信等服务性商品相比,既是相对便宜一些的,又是生存的必需品。因此,当人们收入较低时,首先会把收入用于购买食物,然后再考虑其他。这就是所谓“民以食为天”。随着收入的不断提高,一方面食物的需求已不断得到满足;另一方面也有能力去增加食物以外的商品消费,于是,食物开支在家庭消费支出中的比重会逐渐下降。19世纪德国经济学家和统计学家恩格尔在研究英、法、德、比等国有关数据基础上提出,家庭收入越低,食品上开支占收入的比例就越大,反之则越小。这一有关家庭食物开支与家庭收入比例关系的变化趋势,被称为恩格尔定律。后来,人们发现,衣服支出在不断增加的家庭收入中所占比重也是下降的。
在经济学中,通常把食物支出占据家庭收入之比称为恩格尔系数。系数越小,说明越富裕;系数越大,说明越穷。我国20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以来,人们生活有了很大改善,恩格尔系数已逐步下降,但城乡之间,各阶层之间的恩格尔系数差别还比较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