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领导效益的客观性

领导效益的客观性

时间:2022-06-29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第二节 领导效益的客观性领导效益是否客观存在呢?领导效益的客观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领导过程的最后环节是对领导活动进行评估。从领导活动的价值取向和精神归属来说,服务性是领导活动的重要特性。领导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领导活动的本质体现为公共使命的承担,服务是领导的本质所在。

第二节 领导效益的客观性

领导效益是否客观存在呢?回答是肯定的,在领导活动中领导效益不仅是客观存在的,而且是评价领导活动的主要标准。

领导效益的客观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领导活动目的指向领导效益

领导活动是一种有目的的行为活动。它或者是为了改造自然,以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它或者去改造社会,以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再或者去改造自身,以进一步促进人类的发展。人们改造自然、改造社会、改造自身,都是为了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为人类带来好处,如果脱离这个目的,我们的领导活动就毫无意义,甚至带来害处。例如,我们改造自然是为了让生态更和谐,更长久地为人类生存提供必须的资源,是为了人与自然共生共荣。我们改造社会是为了社会物质财富更丰富,生产关系更和谐,人民生活更幸福。改造自身是为了充分发挥人所具有的潜力,全面协调地发展。领导活动纷繁复杂、多种多样,但不管哪种领导活动,所指向的最终目标是为社会带来好处,是为了取得领导效益,因此,我们说领导活动目的指向领导效益。

二、领导活动过程走向领导效益

领导活动是分步骤、有程序地进行的,一般说来领导过程分为分析过程、预测过程、决策过程、实施过程、评估过程。

分析过程。首先分析解决需要解决的问题,分析社会经济政治文化条件等大的社会条件和背景,分析人的环境,分析人们的心理、需要,分析问题的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对问题的本质加以了解,以及分析解决问题的条件。

预测过程。是在前面分析过程的基础之上,对解决问题的条件、可能性、选择解决问题的方式进行预测。

决策过程。是在充分预测过程的基础上,通过充分的论证,最终做出决定的过程。决策过程的主要依据是,领导活动要为社会带来好的效果,有时一个重大事件的领导决策并不是一朝一夕的,是要经过充分的论证和实际的考察,在保证能为社会、为人民带来好处的前提条件下做出的,比如三峡工程的建设,这个决策的过程就经历了长时间的论证,这个宏伟的工程必须保证它能为社会带来极大的效益而不至于带来太多的问题或损失。

实施过程。是在决策以后所进行的具体执行过程,在实施过程中必须紧紧盯准效益目标。如果决策过程中有偏差,实施过程中就必须根据最终的效益目标对原计划、原方案进行修正。

评估过程。领导过程的最后环节是对领导活动进行评估。评估的指标多种多样。如前所述的领导效果、领导效率、领导效能等方面都可进行评估,但主要的评估标准是领导效益即领导活动是否满足社会需要,为社会带来好处。

从以上领导过程的分析可以看出领导活动过程实质就是逐步走向领导效益的过程。

三、领导活动的本质是为了领导效益

领导活动的本质就在于影响一个群体实现其目标,这种影响包括组织、协调、管理、控制、激励其领导的群体。在现代领导活动中,领导活动的本质特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战略全局性。领导活动必须从大局出发,从战略的层面上规定其所领导的群体的方向、任务和目标,必须在整体发展、全局利益等领导理念的驱使下,处理各种关系。比如,党的十六大提出21世纪中国发展的战略目标,就是从当今的国际、国内的发展趋势出发,从中国现代建设的发展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全局利益出发制定的。

二是综合性。从领导活动的内容看,综合性是其重要特性。首先,领导的综合性是由社会的分工决定的;其次,现代社会是一个利益多元化的社会。领导活动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将不同的劳动分工和不同的利益进行综合,从而将综合的结果输出给社会。它要求领导者从社会发展的高度,从大多数人的利益需求这一视角来思考问题。

三是服务性。从领导活动的价值取向和精神归属来说,服务性是领导活动的重要特性。

领导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领导活动的本质体现为公共使命的承担,服务是领导的本质所在。邓小平同志说,领导就是服务。

我们认为领导就是服务于人民、服务于社会、造福于人民、造福于社会,这是领导活动的本质。《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中指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根本目的就是“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社会和谐、人民幸福”。在此,精辟论述了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的根本任务和执政目的,同时也揭示了领导活动的本质,就是促进社会进步、国家繁荣稳定、人民安宁幸福,从根本上来说就是领导活动要满足人民和社会的需要,为社会发展带来好处,这也就是领导效益的问题。

四、领导活动标准锁定领导效益

开展一项领导活动后,如何评价领导者的业绩?如何看待领导活动正确与否?按照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来看,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领导实践活动是否有意义,必须看实践活动的本质,看实践活动的结果是否对社会发展有好处。因此,评价领导活动的标准主要是看领导效益,中国共产党特别强调党的干部应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摒弃错误的政绩观:如单纯追求经济增长而不注重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协调发展的政绩观,单纯追求近期效果、忽视长远发展,热衷于搞“政绩工程、形象工程”的政绩观等错误观念都不会真正给社会带来好处,通过实践来检验领导活动效果,才会是公正的、经得起历史考验的。

五、领导活动实践,归结领导效益

领导活动实践丰富多彩,既有物质活动,又有精神活动。比如,自从中国共产党建立和新中国成立以来,就开展了各种各样的领导活动,包括政治活动、经济活动、文化活动等。中国共产党从1921年成立后,在中国革命和建设中开展了丰富的领导活动,带领人民取得了一个又一个胜利。1931年“九一八事变”,日军入侵中国东北;1937年“卢沟桥事件”后,日本帝国主义开始了它全面入侵中国的罪恶计划,在民族生死存亡的危急时刻,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群众开展了不屈不挠的抗日运动。经过艰苦卓绝的斗争,终于打败了日本帝国主义,迎来了民族的独立解放。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共产党又带领人民同中国反革命势力进行斗争,取得了解放战争的胜利,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又带领人民进行社会主义革命的社会主义建设,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探索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今天,我们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不断深入探索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成功道路,党的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要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综观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所从事的领导实践活动,可以集中说明一个领导实践活动是否有益,首先要看它是否符合事物的发展规律,而人民的利益跟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是一致的,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党的领导活动最根本的目的是为了人民利益,因此,它是符合社会发展规律,符合人民的需要的,是有领导效益的,领导活动实践最终必须归结领导效益。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