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加入世贸组织以来的货物贸易情况

加入世贸组织以来的货物贸易情况

时间:2022-06-29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一、货物贸易规模2002—2010年,中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额从6207.7亿美元增长到了29 740.0亿美元,年均增速21.7%,高于按当年价格计算的GDP增速6.1个百分点。加入世贸组织以来,国际金融危机带来了这一时期中国货物贸易的唯一一次负增长。同期,在中国以电子和信息技术为代表的高新技术产品进出口贸易规模不断扩大,在中国对外贸易中的比重不断增长。

一、货物贸易规模

2002—2010年,中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额从6207.7亿美元增长到了29 740.0亿美元,年均增速21.7%,高于按当年价格计算的GDP增速6.1个百分点。其中,出口总额从3256.0亿美元增长到了15 777.5亿美元,年均增长21.9%,高于按当年价格计算的GDP增速6.4个百分点;进口总额从2951.7亿美元增长到了13962.4亿美元,年均增长21.4%,高于按当年价格计算的GDP增速5.9个百分点;进出口贸易差额从304.3亿美元增长到了1815.1亿美元,年均增长26.1%。(见表7-1)

2002—2010年,中国出口贸易总额和进口贸易总额占世界货物出口和进口的比重分别由5.0%和4.4%[11]提升到了10.4%和9.1%[12],在世界货物出口和进口中的排名分别由第五位和第六位[13]上升到了第一位和第二位,并且连续两年成为世界货物贸易第一出口大国和第二进口大国[14]

加入世贸组织以来,国际金融危机带来了这一时期中国货物贸易的唯一一次负增长。2009年,出口大幅下降,不少企业经营困难,有的甚至停产倒闭[15],全年货物贸易进出口总额22 075.4亿美元,同比下降13.9%。其中,出口总额、进口总额分别同比下降16.0%和11.2%。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中国在2009年出台了一系列稳定外需的政策措施,采取符合国际惯例的方式支持出口企业,完成短期出口信用保险承保900亿美元,安排421亿美元大型成套设备出口融资保险;鼓励增加进口;2009年下半年开始进出口降幅明显收窄,国际市场份额得到巩固[16]。到2010年,中国货物贸易就出现了恢复性增长,进出口贸易总额、出口总额和进口总额分别同比增长34.7%、31.3%和38.8%。

表7-1 2002—2010年中国货物贸易规模

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2011》

二、商品结构

2002—2010年,中国对外贸易商品结构不断优化,初级产品贸易占比总体呈下降趋势,工业制成品贸易占比总体呈上升趋势,而且,在工业制成品中,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在中国对外贸易中的比重也在逐年上升。

2002—2010年,中国初级产品出口总额从285.4亿美元增长到了816.9亿美元,年均增速13.4%,低于出口贸易年均增速8.5个百分点,在出口贸易中的比重总体呈逐年下降趋势,从2002年的8.8%下降到了2010年的5.2%。同期,中国工业制成品出口总额从2970.6亿美元增长到了14960.7亿美元,年均增速22.6%,高出出口贸易年均增速0.7个百分点,在出口贸易中的比重呈逐年上升趋势,从2002年的91.2%增长到了2010年的94.8%。(见表7-2)

表7-2 2002—2010年中国初级产品和工业制成品出口贸易

注:按照联合国《国际贸易标准分类》(SITC)进行统计。初级产品包括SITC0~4类,分别为:食品及活动物;饮料及烟类;非食用原料(燃料除外);矿物燃料、润滑油及有关原料;动植物油、脂及蜡。工业制成品包括SITC5~9类,分别为:化学成品及有关产品;按原料分类的制成品;机械及运输设备;杂项制品;未分类的商品。
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2011》

2002—2010年,中国初级产品进口总额从492.7亿美元增长到了4 338.5亿美元,年均增速28.4%,高出进口贸易年均增速7.0个百分点,在进口贸易中的比重总体呈逐年上升趋势,从2002年的16.7%上升到了2010年的31.1%。同期,中国工业制成品进口总额从2 459.0亿美元增长到了9623.9亿美元,年均增速19.2%,低于进口贸易年均增速2.2个百分点,在进口贸易中的比重呈逐年下降趋势,从2002年的83.3%下降到了2010年的68.9%。(见表7-3)

表7-3 2002—2010年中国初级产品和工业制成品进口贸易

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2011》

这一时期,中国机电产品对外贸易占比也在不断攀升,标志着中国已经步入重化工业发展阶段。2002—2010年,中国机电产品出口总额从1570.6亿美元增长到了9 334.3亿美元,年均增速25.7%,高于工业制成品出口贸易年均增速3.2个百分点,在工业制成品出口贸易中的比重总体呈逐年上升趋势,从2002年的52.9%上升到了2010年的62.4%。同期,中国机电产品进口总额从1 555.6亿美元增长到了6 603.1亿美元,年均增速20.8%,高出工业制成品进口贸易年均增速1.6个百分点,在工业制成品进口贸易中的比重呈逐年上升趋势,从2002年的63.3%增长到了2010年的68.6%。由于支撑机电产品生产的原材料和装备大多属于重化工业,因此,中国机电产品对外贸易比重的不断上升,也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中国从轻纺工业向重化工业的巨大转变,中国已经实质性地进入了重化工业发展阶段。(见表7-4)

表7-4 2002—2010年中国机电产品贸易概况

续表

资料来源:《2003—2011年中国统计年鉴》

在这一时期,特别是2004年以来,中国多次下调甚至取消部分高耗能、高污染和资源性商品出口退税,禁止和限制部分此类产品的加工贸易,鼓励进出口企业向国际上先进的环保标准看齐。中国出口商品中“两高一资”商品的比重大幅下降,新能源和节能环保产品出口大幅增长。大部分达到一定规模的进出口生产企业都已经获得ISO14000等与环保有关的标准认证。同期,在中国以电子和信息技术为代表的高新技术产品进出口贸易规模不断扩大,在中国对外贸易中的比重不断增长。2002—2010年,中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贸易总额从679亿美元增长到了4924亿美元,年均增长30.0%,比同期中国出口贸易年均增速高出8.1个百分点,在中国出口贸易总额中的比重从20.9%增长到了31.2%;高新技术产品进口贸易总额从828亿美元增长到了4 127亿美元,年均增长23.0%,比同期中国进口贸易年均增速高出1.6个百分点,在中国进口贸易总额中的比重从28.1%增长到了29.6%。这一时期,中国高新技术产品进出口贸易差额在2004年“由负转正”,到2010年,高新技术产品贸易顺差797亿美元。(见表7-5)

表7-5 2002—2010年中国高新技术产品进出口贸易

续表

资料来源:《2003—2011年中国统计年鉴》

三、主体结构

在外贸经营主体中,国有企业在中国对外贸易中的比重总体呈下降趋势,外商投资企业和民营企业呈上升趋势。2002—2010年,国有企业进出口贸易总额从2373.5亿美元增长到了6219.1亿美元,年均增长12.4%,低于同期中国进出口贸易总额增速9.2个百分点,在中国对外贸易中的比重从38.2%下降到了20.9%。不过,尽管国有企业在中国进出口贸易中的比重下降,但在中国进口贸易中的地位非常重要,特别是在一些关系国计民生的粮食、石油等重要物资进口方面一直处于主导地位。外资企业进出口贸易总额从3 302.1亿美元增长到了16003.1亿美元,年均增速22.4%,高于同期中国进出口贸易总额增速0.8个百分点,在中国对外贸易中的比重从53.2%上升到了53.8%,最高年份高达58.9%(2006年)。民营企业进出口贸易总额从532.2亿美元增长到了7 505.4亿美元,年均增速41.1%,高于同期中国进出口贸易总额增速19.4个百分点,在中国对外贸易中的比重从8.6%增长到了25.2%,在2009年超过国有企业,成为中国对外贸易第二大经营主体。(见表7-6)

表7-6 2002—2010年我国的贸易主体结构及比重

续表

资料来源:《中国商务年鉴2011》

四、贸易方式结构

这一时期,中国一般贸易方式实现了对加工贸易的历史性超越。2008年,中国一般贸易方式进出口总额12 352.6亿美元,高出加工贸易1 816.8亿美元,并呈逐年扩大之势,到2010年,一般贸易进出口总额高出加工贸易3 309.5亿美元。

2002—2010年,中国一般贸易出口从1 361.9亿美元增长到了7 207.3亿美元,在中国出口贸易中的比重从41.8%增长到了45.7%,一般贸易进口从1 291.1亿美元增长到了7 679.8亿美元,在中国进口贸易中的比重从43.7%增长到了55.1%;中国加工贸易出口从1 799.3亿美元增长到了7 403.3亿美元,在中国出口贸易中的比重从55.3%下降到了46.9%,加工贸易进口从1 222.0亿美元增长到了4 174.3亿美元,在中国进口贸易中的比重从41.4%下降到了29.9%。(见表7-7)

同期,中国边境小额贸易也得到了较快发展。边境小额贸易进出口总额从2002年的57.0亿美元增长到了2010年的260.4亿美元,年均增速22.7%,在中国对外贸易中的比重变化不大,基本保持在1%左右。其中,边境小额贸易出口总额从18.3亿美元增长到了164.1亿美元,年均增速39.1%,高于同期中国外贸增速,在中国对外贸易出口中的比例从0.6%增长到了1.0%;边境小额贸易进口总额从38.7亿美元增长到了96.3亿美元,年均增速12.7%,低于同期中国外贸增速,在中国对外贸易进口中的比例从1.3%下降到了0.7%。(见表7-8)

表7-7 2002—2010年我国贸易方式

资料来源:《中国商务年鉴2011》

表7-8 2002—2010年我国边境小额贸易

资料来源:2002—2011年《海关统计》

五、国别结构

到2010年,中国的贸易伙伴已经发展到231个国家和地区[17]欧盟、美国、东盟、日本、金砖国家等成为中国主要贸易伙伴。2010年,中国已经是日本、韩国、澳大利亚、东盟、巴西、南非等国家第一大出口市场,是欧盟的第二大出口市场,是美国和印度的第三大出口市场[18]

2002年以来,中国与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的贸易持续较快增长。2002—2010年,中国与东盟货物贸易占中国货物贸易比重由8.8%提高到9.8%,与其他金砖国家货物贸易所占比重由3.9%提高到6.9%,与拉丁美洲和非洲货物贸易所占比重分别由2.9%和2.0%提高到6.2%和4.3%(见表7-9)。自2008年以来,中国一直是最不发达国家第一大出口市场。2010年,中国自最不发达国家的货物进口总额比上年增长58%,约占这些国家出口总额的1/4[19]

表7-9 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在中国对外贸易总额中的比重

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2003》《中国统计年鉴2010》

从中国对外贸易地理方向上的市场集中度来看,中国前三大贸易伙伴市场集中度总体呈下降趋势。2002年,中国出口贸易前三大贸易伙伴分别是美国、中国香港和日本,合计占中国出口贸易的比重为54.4%,到2010年,中国出口贸易前三大贸易伙伴分别为欧盟、美国和中国香港,合计占中国出口贸易的比重为51.5%,比2002年下降2.9个百分点。2002年,中国进口贸易前三大贸易伙伴分别为日本、欧盟和中国台湾,合计占中国进口贸易的比重为44.1%,到2010年,中国进口贸易前三大贸易伙伴分别为日本、欧盟和韩国,合计占中国进口贸易的比重为34.7%,比2002年下降9.4个百分点。(见表7-10)

表7-10 2002年、2008年、2009年和2010年我国对外贸易三大贸易伙伴

资料来源:《中国商务年鉴2011》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