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技术进步的含义与作用

技术进步的含义与作用

时间:2022-06-26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一)技术进步的含义技术有狭义和广义之分。(二)技术进步的作用技术进步对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它把技术进步看作是经济增长的内生变量,认为技术进步与其他经济变量间存在着相互影响的关系。为了更好地解释技术进步的内生性来源,罗默还引入了一个显性的研究与开发部门。丹尼森又进一步把这40年分成两个时期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发现随着技术的进步,要素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发生了变化。

(一)技术进步的含义

技术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技术是指人类在社会生产实践中运用科学知识所形成的物质改造能力、劳动经验、知识和操作的技巧;[1]广义的技术是指科学知识和生产相结合的物化形态以及知识形态的总称。它既包括工程意义上的依赖于自然科学知识、原理和经验的“硬技术”,也包括管理科学、管理技术、决策方法等以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相交叉的学科为基础的“软技术”。同样,技术进步(Technological Change)也有广义和狭义两种理解。狭义的技术进步主要指在硬技术应用的直接目的方面所取得的进步,它包括技术进化与技术革命。当技术进步表现为对原有技术或技术体系的改革创新,或在原有技术原理或组织原则的范围内发明创造新技术和新的技术体系时,这种进步称为技术进化,如自动控制技术与传统生产线相结合,将其改造为自动化生产线。当技术进步表现为技术或技术体系发生质的变化时,就称为技术革命。技术革命的结果往往使原来的社会经济结构发生巨大变革,劳动生产率获得极大提高。比如,发生在英国的以蒸汽机动力为标志的第一次技术革命,使纺织业的劳动工具和动力系统由手工纺车和简陋的水力动力机械变成了纺织机和蒸汽动力系统;推动了冶金、机械制造、交通运输等行业的发展,使过去手工业作坊的生产方式转向社会化大生产;促使劳动组织与管理方式发生了巨大变化。因此,这一技术革命是推动英国进入资本主义社会的主要动力之一。

广义的技术进步是指从产出增长中扣除劳动力和资金投入数量增长的因素后,所有其他产生作用的因素之和,又称为全要素生产率。广义的技术进步的内涵由六类因素组成:①资源配置的改善。资源经过优化配置后,可以在投入一定的情况下有更多的产出。劳动力、资本等由低生产率部门向高生产率部门转移的产业结构升级过程就是如此。②生产要素的提高。人力资源素质的提高可以在人力资源数量一定的条件下提高产出水平。③知识进步。基础科学的进展推动应用科学的发展,进而推动技术进步和生产率的提高。④规模经济。在一定范围内,商品的成本将随企业规模的扩大而降低。⑤政策的影响。⑥管理水平。技术进步既需要发明、创造等硬技术,也需要管理技术、决策方法等软技术,因此广义的技术进步对技术进步的理解较为全面。

技术进步有三种表现形式:①给定同样的投入可以生产更多的产品,即生产率的提高;②现有产品质量的改进;③生产出全新的产品。

(二)技术进步的作用

技术进步对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它是实现经济持续增长的主要途径,直接表现就是它能够直接推动生产的发展和经济效率的提高。给定同样的投入可以生产更多的产品或者质量更好的产品,或者说,生产出一定量的产品只需要更少的投入。除此之外,它还是促使产业结构变化的重要因素。

1.技术进步与经济增长

技术进步是经济增长的重要源泉。经济增长可以由劳动力投入的增加、资本投入的增加而实现,也可以由这些投入要素产出效率的提高而实现。前者是外延的扩大再生产,后者是内涵的扩大再生产。为了实现经济的持续增长,投入要素是很重要的,但由于资源总是稀缺的,因而通过提高投入要素的产出效率来支持经济的持续增长是世界各国共同努力的目标。依靠技术进步提高生产要素的产出效率是实现经济持续增长的主要途径。

资本、劳动和自然资源在经济活动中总要按一定比例,以某种具体形式结合在一起才能形成现实的生产力。而各种生产要素结合的比例及具体形式,从根本上讲是由技术决定的。技术进步能节约一种或者几种要素或者改变要素结合的方式,从而节约资源、提高生产效率。

早期的发展经济学家并没有认识到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重要性,他们普遍认为资本才是经济发展的决定因素。但是人们逐渐发现很大一部分经济增长仅仅用资本是难以解释的,于是经济学家们逐渐把经济增长的重心转移到技术进步上来。目前,绝大部分经济学家们都承认技术进步对于经济增长的重要作用,在技术进步如何促进经济增长这个问题上,在经济学理论中存在着两种观点。

新古典增长理论首先把技术引入模型中,将技术进步看作是外生的,即技术并不受经济系统中变量的影响,只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其代表性理论是索洛模型。依据新古典增长理论,采用相同技术的国家其生产率的增长速度将会趋于一致,但是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的一些国家的发展却与该结论不同。

新增长理论是在继承和批判新古典增长理论的基础上产生的。它把技术进步看作是经济增长的内生变量,认为技术进步与其他经济变量间存在着相互影响的关系。新增长理论的代表人物是罗默和卢卡斯,罗默沿用了阿罗“干中学”的思想,提出了一个具有外溢性知识的增长模型,在这个模型中,罗默假设技术进步是通过投资的外在性来实现的,知识这种中间产品的性质,使技术具有了外部性,因而整个经济中生产的规模报酬递增。为了更好地解释技术进步的内生性来源,罗默还引入了一个显性的研究与开发部门。卢卡斯则通过引进人力资本积累因素(主要是人力资本的外在性与人力资本生产中的正反馈)来解释经济增长的内生性。

除了理论以外,为了更好地说明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一些经济学家对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作用进行了实证分析。美国著名经济学家丹尼森和库兹涅茨曾对经济增长的要素进行了分析。根据丹尼森对美国1929—1969年国民收入增长率的分析,这40年间其国民收入年均增长率为3.41%,其中,劳动的贡献为1.32%,资本的贡献占0.5%,假定土地的贡献为零,则总生产要素投入的贡献占1.82%;平均每个投入单位即生产要素的生产率贡献占1.59%,其中,知识进展的贡献占0.93%,规模经济的贡献占0.36%,资源配置改进的贡献占0.30%。丹尼森又进一步把这40年分成两个时期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发现随着技术的进步,要素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发生了变化。在1929—1948年,国民收入年均增长率为2.75%;1948—1969年,国民收入年均增长率为4.02%,后一个时期的经济增长快于前一个时期。从要素投入对国民收入增长的贡献来看,前期对国民收入增长的贡献为54.5%,后期为52.5%,说明要素投入对国民收入增长的贡献趋于下降。从要素生产率的贡献来看,前期对国民收入增长的贡献占45.5%,后期占47.5%,表明要素生产率对国民收入增长的贡献趋于增加。在要素生产率中,知识进步的贡献最大,占要素生产率对国民收入贡献的62.6%,规模经济和资源配置的贡献占37.4%。从对美国这40年间经济增长的分析可以看出,知识进展的作用在明显增强,资本等其他因素也在发挥重要作用,但要素总投入所起的作用趋于下降。

库兹涅茨通过对不同国家经济增长中要素作用的比较分析也得到了相同的结论。他对7个较发达国家从19世纪下半叶到20世纪上半叶一百多年的统计资料进行了分析,发现在此期间,可再生资本增量和产量之比,可再生资本与国民总收入之比都有所提高。但是,土地和自然资源随经济增长和工业化的发展在总投入中的比例显著下降,使得要素总投入在国民收入增长中的贡献率下降,而要素生产率在国民收入增长中的贡献率明显上升。根据有关数据综合测算,目前在发达国家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份额是50%~70%。目前中国各生产要素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份额大致为:资本投入占60%,劳动投入占10%,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份额为30%,经济增长方式仍然是外延型的。因此,要实现中国经济高效持续增长必须大力推动技术进步。

2.技术进步与产业结构

技术进步还是影响产业结构发展变化的关键性因素。首先,技术进步决定着社会分工的发展和深化,社会分工的发展和深化是引起产业结构发展变化的前提。其次,技术进步越来越成为社会生产发展的主要推动力和社会生产效益提高的主要源泉,而产业结构本身又是在社会生产发展中,在各种生产活动的社会经济效益的比较中形成和发展的。最后,技术进步影响着劳动工具、劳动对象和劳动力等各种生产要素,而生产要素的变化,正是社会生产宏观结构变化的重要基础。

我们可以通过供给和需求两方面来具体说明技术进步对产业结构的影响。

从供给方面看,首先,技术进步能够创造出新的产业。随着技术不断进步,新产品或新的生产方式就会逐渐产生,随着规模的不断扩大,就能够产生新的产业。此外,原有的产业在技术进步的情况下会发生分化,分离出的某些生产阶段能够形成新的产业。在创造新产品和新产业的同时,技术进步也会对原有的产业部门进行改造,提高产品质量,使产品不断更新换代,而一些无法被改造的落后的过时产品和产业就会不断消亡。这样,产业结构就会不断得到改善。其次,技术进步能够使资本和劳动在产业间发生转移,从而使产业结构发生变革。在技术进步的条件下,各个产业进行的重置投资采用的是更新的技术,这样就能够提高生产率,增加产品产量。由于技术进步对不同产业产生的影响不同,不同产业的生产效率也不同,资本会向资本产值率高的产业流动。由于技术进步,劳动生产率得到提高,这样,在生产规模不发生变化时,需要的劳动力人数就会随着技术进步而减少,多余的劳动力就会从该产业中游离出来。游离出来的劳动力就会向劳动力需求上升的新兴产业和服务业部门转移。这样,就会使产业结构发生变化。从人类历史发展来看,首先是从农业中游离出的劳动力向工业转移,然后又从工业中游离出来向服务业转移。配第—克拉克定理指出,随着经济的发展,第一产业劳动者比重不断减少,而向第二、三产业转移。

从需求方面来看,技术进步会不断创造出新的生产和生活需求,从而推动满足这些新需求的行业的发展,需求的创新同时也加速了生产过时产品的行业的消亡,技术进步改变了生产和生活需求结构,从而使生产结构发生相应的变化。技术进步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改变了需求结构:首先,技术进步引起成本下降,需求随之变化。其次,技术进步使资源消耗强度下降,使可替代资源增加,这样就改变了生产需求结构。最后,技术进步使消费品升级换代,生产的最终目的是消费,消费品结构变化,将对需求结构产生直接影响。在技术进步改变着需求结构的同时,需求结构对技术进步也会产生反作用。需求迫切的产业部门较容易形成技术投资、技术人员等各种技术进步的条件。可以说,需求决定着技术进步的方向。需求结构和技术进步两者互相制约、相互促进,共同推动产业结构的升级。

当然,技术进步是影响产业结构变化的最重要因素,但不是唯一重要的因素,技术进步的作用必须与影响产业结构变化的其他因素综合起来加以考虑,如经济体制、资源条件、与世界市场的联系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