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发展中国家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

发展中国家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

时间:2022-06-26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一)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如前所述,教育是开发人力资源的最重要的途径,通过教育,所有的发展中国家都在不同程度上取得了发展经济的效果。根据这一特点,发展中国家的中、小学教育应该与农村发展密切结合起来。根据发展中国家的现实,这一结构应呈宝塔形,即上端小、底座大,把扫盲和基础教育作为国民教育的基础。发展中国家并存着两种不同的经济结构,即传统部门和现代部门。

(一)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如前所述,教育是开发人力资源的最重要的途径,通过教育,所有的发展中国家都在不同程度上取得了发展经济的效果。但是,由于社会经济条件的限制,传统思想观念的影响和约束,发展中国家教育又存在着不少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教育内容不合理,教育与实际严重脱节

发展中国家教育的一个突出问题是教育与实际严重脱节。发展中国家的实际情况是,70%的儿童生活在农村并在农村上学,而且由于中小学辍学率高和高等教育的不发达,大概有80%以上的入学者将会在农村度过一生。根据这一特点,发展中国家的中、小学教育应该与农村发展密切结合起来。但是,中小学教育很少向学生传授农村发展所需的知识、技能和思想,它们的目的和任务是为学生升学做准备,学习的主要内容是为升学打基础的。在发达国家中,中小学辍学率低,而且大部分人将升入更高级的学校继续读书,因而它们的中小学特别是小学把重点放在为升学打基础这一点上是恰当的。但是,把这种教育体制全盘搬到社会经济状况迥然不同的发展中国家则是不恰当的。

发展中国家中除个别国家(如印度)以外,一般高等教育的比重很小,进入大学的学生比例还不到学生总数的5%,而且大学教育也像中小学教育一样与经济发展的实际需要严重脱节。许多发展中国家的大学是按照发达国家的模式建立起来的,学科专业设置、教学内容、课程安排,都是从西方发达国家引进的,很少考虑到这种教育体制是否符合发展中国家自身的特点。其大学教育的成就是按照国际学术标准而不是按照大学教育对国家发展的贡献来衡量的。

教育与实际脱节还表现为学校里所学的课本知识不能适应职业市场的需求。很多国家城市的职业介绍所每天挤满了数学、物理等专业的毕业生,而雇主所需的是工程技术专业毕业生。在这样的环境下,大学毕业生们最后不得不接受的工作与他们所受的教育简直是风马牛不相及,学物理的当秘书,学数学的开出租车之类的事情在发展中国家比比皆是。

2.教育结构不合理,基础教育被忽视

教育结构是指教育的不同层次的构成。一般说来,教育结构包括扫盲、基础教育、高等教育和非正规教育等内容。根据发展中国家的现实,这一结构应呈宝塔形,即上端小、底座大,把扫盲和基础教育作为国民教育的基础。然而,我们却看到,发展中国家的投资偏好于高等教育。

3.教育体制扩大了不平等

在许多发展中国家,一年的中等教育学费大体相当于人均国民收入,而接受高等教育的费用则远远超过低收入家庭的经济承受能力。因此,许多低收入家庭对中高等教育不敢问津。这实际上是一种严格按照家庭收入水平而不是依据择优录取的原则选拔学生的制度。这种状况导致了发展中国家大、中学校在校学生中,来自中上等收入家庭的学生占多数,而穷人由于经济和其他的原因实际上被取消了接受中等和高等教育的机会。如果就某些发展中国家政府对于高等教育实行免费或近似免费的政策而言,由于大多数学生来自高收入家庭,因此,用公共基金建立的高补贴的大学教育,实际上是穷人对富人以“免费”高等教育的名义进行补贴或者救济的一种形式。据统计,在加纳,最富有的20%的家庭占有高等教育补贴的45%,而最贫穷的20%的家庭只占有6%的补贴。这就表明,发展中国家的这种教育体制实际上保持甚至加剧了不平等。[17]

4.教育深化与知识失业

发展中国家教育的另一个重要特征是:教育的社会成本(在有限的资金本可以更有效益地用于其他部门的情况下,却花费在更高层次的教育上而产生的可计算的社会机会成本)随着学生在教育阶梯上继续攀登而急剧上升,而教育的个人成本(由学生家庭承担的费用)却增加得较为缓慢,甚至下降。教育的社会成本与个人成本之间不断扩大的差距,造成对高等教育比对中小学教育更强的需求刺激,因而夸大了对高等教育的需求。要使接受教育的机会满足这种被扭曲的教育需求,就不能不以更高的社会成本为代价。于是,越来越多的资金不合理地配置在教育扩展之中,而用于创造就业机会的财力却日渐短绌。接受教育的个人成本和收益与社会成本和收益的不一致可通过图4-7(a)和图4-7(b)做出说明。两图也说明了当个人收益超过社会收益时资源配置不合理的状况。

图4-7 教育投资的个人和社会收益及成本

图4-7(a)和图4-7(b)的横轴都表示接受教育年限,图4-7(a)的纵轴表示个人成本和个人预期收益,图4-7(b)的纵轴表示社会成本和社会收益。图4-7(a)显示,一个学生接受学校教育的年限越多,他的个人预期收益比个人成本增长越快,因此,在他看来,最优的决策是尽可能接受更多的教育。图4-7(b)则显示,社会收益开始上升很快,但随着教育级别的提高,上升逐渐放慢,甚至逐渐下降;社会成本则开始上升很慢,但随着教育级别的提高,上升迅速加快。因此,从社会的角度看,最优的决策是让所有的学生至少接受OB年的基础教育(此时边际社会成本等于边际社会收益),因为超过OB年限的更高层次的教育,其边际社会成本将高于边际社会收益。但是,实际上,许多发展中国家并没有根据这种理论分析做出合理的最优决策,而是被动地适应公众对教育的需求,把有限的财力用于发展高层次教育,对中学尤其是大学给予大量的补贴。有的发展中国家甚至脱离自己国家的实际,从形式上模仿发达国家的高等学校,在校舍、设备等方面追求西方标准,以致耗资巨大而效益不高。与此同时,对就业机会的创造又未做出应有的努力,以致学生的供给超出了需求,学生从学校毕业后找不到适当的工作,并由此而引致两种现象的出现:

一是教育深化(Educational Deepening)。发展中国家并存着两种不同的经济结构,即传统部门和现代部门。知识劳动者嫌传统部门的报酬太低而不愿屈就,进入现代部门求职。但是,现代部门的就业岗位又是有限的,不可能按照知识劳动者的供给数量,根据不同的受教育水平充分吸收各级学校的毕业生。于是,随着教育的迅速发展,学校培养出来的知识劳动者的数量就越来越多于现代部门所能提供的就业岗位的数量。现代部门面对众多的从各级学校毕业的求职者,自然首先聘用受过高等教育的学生,然后考虑招用中学毕业生,最后才会雇用小学毕业生,也就是说,由于求职者供过于求,首先被拒于现代部门之外的是小学毕业生,其次是中学毕业生。在这种情况下,现代部门就倾向于雇用受教育程度较高的人去做原来由受教育程度较低的人所做的工作。这样,本来小学毕业生胜任的职务,现在由中学毕业生代替了,本来中学毕业生胜任的职务,现在由大学毕业生代替了。这意味着,相对于国民经济的发展对人力的需要而言,出现了“教育深化”,或教育过度(Over-education)的情况。

二是知识失业(Educated Unemployment)。它是与教育深化伴生的现象,或者说,它是教育深化问题的一个侧面。由于受教育者供过于求而现代部门又跳级雇用各受教育层次的毕业生,以致在求职竞争中,中小学毕业生往往被拒于雇用单位的大门之外,甚至大学毕业生也不免遭受同样的命运。尽管在发展中国家中受教育者在人口中所占的比率较低,受过程度较高教育的人在人口中所占的比率更低,而知识、技能和专长又是相对稀缺的,但还是有一部分受过较高教育的劳动者很难找合适的工作,形成知识失业的状况。

教育深化和知识失业的一个结果是发展中国家教育事业不切合实际需要的扩张。在教育发展初期,失业者主要是文盲,为了免遭失业的危险,人们把子女送去上小学,于是,小学教育扩大。随着小学教育的发展,小学毕业生的失业率上升。为了防止失业,小学毕业生不得不进入中学,于是中学教育扩大。与此同时,小学教育也要继续扩大,一方面使找不到工作的文盲接受初等教育,另一方面为进入中学准备升学的阶梯。到了中学毕业生也难以找到工作时,他们要求升入大学,于是大学教育扩大。与此同时,中学也自然要继续扩大。总之,在教育深化和知识失业的影响下,一些发展中国家不得不扩大大学教育,也不得不扩大中、小学教育。就业状况的每一次恶化,都要求把各级教育作一次扩大。因此,一些发展中国家出现了一种似乎难以置信的情况:某一级教育作为一个终点变得对该级毕业生就业越不利的时候,上一级和这一级教育就需要越迅速地发展,对政府扩大教育投资的压力就越大。

(二)教育发展的战略与政策

发展中国家教育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不是教育体制发展不足,而是教育投资效率不高。所以,发展中国家应当采取旨在以提高教育投资效率为中心的教育发展战略与政策。

(1)改变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发展中国家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基本上是从西方发达国家照搬过来的,严重脱离了发展中国家的实际情况。因此,要改变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使之服务于本国的经济发展。具体措施包括编写适合本国特点的教材和参考书;开设与农村经济有关的课程;改变灌输式的教学模式,注重训练和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和创造能力,加强教育与生产力之间的联系,改变教育不具有生产力作用(只具有信息甄别作用)的现象。

(2)调整教育投资方向。研究表明,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的高等教育投资收益率低于中小学教育投资收益率,而且盲目地发展高等教育,势必造成人才浪费和智力外流。事实是许多发展中国家把教育投资的重点放在了高等教育上。所以,在教育经费有限的情况下,为了提高教育的投资效率,必须放慢高等教育的发展速度,加快中小学尤其是乡村小学教育的步伐。同时,由于初等教育不仅是中等和高等教育的基础,而且也是自学和农村应用技术学习和交流的基础,因此,发展中国家应当把大部分的教育经费用于发展初等教育。

(3)实施适当的教育机会限额分配制度。为了纠正发展中国家大多数正规学校中存在的不平等状况,需要有某种形式的限额分配制度,来保证低收入家庭的学生在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中所占的比例至少应该接近他们占总人口的比例。在现有体制下,由收入地位决定的“间接”地分配限额的制度往往决定了学生所能接受的教育程度。通过改革现行教育机会限额分配制度,使教育能够充分发挥其作为经济和社会平等的媒介的作用。

(4)改变教育体制以外的刺激和增加教育投资的个人支出。导致发展中国家教育过度发展和知识失业的两个重要原因,就是城乡收入差距的不断扩大和教育投入基本上由国家财政负担。因此,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和增加教育投入的个人支出,有助于缓解教育特别是大学教育扩张的巨大压力。此外,在国家对教育补贴时,由于穷人比富人受教育的程度低,受教育的机会少,因此,高收入家庭从政府的教育补贴中得到的好处比贫困家庭多。所以,由私人来负担更大部分的教育费用有利于坚持收入分配公平的原则。增加教育费用的个人投资有两个可行性方案:一是通过学生交纳学费和教材费的办法推行成本回收机制;二是在高等学校中推行学生信贷计划。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