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企业物流管理概述

企业物流管理概述

时间:2022-06-26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一、物流的基本概念物流一词最早出现于美国,1915年阿奇·萧在《市场流通中的若干问题》一书中提到了物流一词。这一点在美国物流管理协会的物流定义中可以看出,其物流管理的对象是物品、服务和相关的信息。美军有效地创立和运用了“运筹学”和“后勤”理论思想,使人们认识到,对物流的统筹管理和系统活动可以提高运输效率,降低运送成本,机动灵活,准时有效,这是人们首次发现物流系统功能的价值。

一、物流的基本概念

物流(Physical Distribution)一词最早出现于美国,1915年阿奇·萧在《市场流通中的若干问题》一书中提到了物流一词。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围绕战争供应,美国军队建立了“后勤”(Logistics)理论,并将其用于战争活动中。其中所提出的“后勤”是指将战时物资生产、采购、运输、配给等活动作为一个整体进行统一布置,以求战略物资补给的费用更低、速度更快、服务更好。后来“后勤”一词在企业中广泛应用,又出现了商业后勤、流通后勤的提法,这时的后勤包含生产过程和流通过程的物流,因而是一个包含范围更广泛的物流概念。日本著名学者、被称为物流之父的平原直用“物流”这一更为简捷的表达方式代替了“物的流通”,之后这一概念被广泛使用。

目前国际上对于物流尚无一个统一的定义,各国的提法也不尽相同。

(一)美国的物流概念

1963年,美国物流管理协会对物流下的定义是:物流是为了计划、执行和控制原材料、在制品及制成品从供应地到消费地的有效率的流动而进行的两种或多种活动的集成。这些活动可能包括:客户服务、需求预测、库存控制、物料搬运、订货处理、服务支持、工厂及仓库选址、采购、包装、退货处理、废弃物回收、运输、仓储管理。

1998年美国物流管理协会给出了最为完整、简要,并为全世界企业及协会所参考和引用的物流定义:“现代物流是供应链程序的一部分,针对物品、服务及相关信息的流通与储存,从起源点到消费点进行有效率及有效果的规划、执行与控管(即管理),以满足客户的要求。”

(二)日本的物流概念

在日本,“物流”是20世纪50年代后期从美国引进的流通经济新概念。但是到了20世纪70年代,日本已经成为世界上物流业最发达的国家之一。发达的“物流”,是日本战后迅速崛起的重要原因之一。

日本物流管理协议会和日本物流管理协会合并成立日本物流系统协会后,将物流的定义改为该协会专务理事稻束原树1997年在《这就是“物流”》一文中的定义:“物流”是一种对于原材料、半成品和成品的有效率流动进行规划、实施和管理的思路,它同时协调供应、生产和销售各部门的个别利益,最终满足顾客的需求。换言之,“物流”意味着将物资按要求的数量、以最低的成本送达要求的地点,以满足顾客的需要作为基本目标。

(三)我国的物流概念

2001年由中国物资流通协会(现改名为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组织,中国物资流通技术开发协会、北京工商大学、北京物资学院、北方交通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等单位的专家学者编写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物流术语》将物流定义为:物流是指物品从供应地向接收地的实体流动中,根据实际需要,将运输、储存、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功能有机结合来满足用户要求的过程。

从上面的这些定义来看,物流的实质是通过产品与服务及其相关信息在供给点与消费点之间的加工、运输与交换,以低成本提供用户满意的服务,从而实现价值。它主要涵盖以下方面的内容。

第一,物流的对象既包括有形的“物”即传统上认知的一般性物品,如农、畜、渔、原材料、在制品、零部件、产成品、邮件、包裹、废弃物等,也包括无形的信息和服务等传统上不能被认知的特殊性物品,如电力、信用卡和废弃物清理服务等。这一点在美国物流管理协会的物流定义中可以看出,其物流管理的对象是物品、服务和相关的信息。

第二,物流过程是一个由许多物流作业环节组成的复杂系统。它包括运输、储存、包装、装卸、流通加工、信息处理等环节。其中的运输环节,又包括组配、装车、驾驶、卸货等具体作业,每一项作业还可以划分为若干具体的动作。要使物流过程的结果符合要求,就必须对物流过程进行系统化的设计与管理。

第三,物流功能并不是物流各组成要素功能的简单叠加。物流作为一个系统,不能等同于这个系统中的某个部分。物流除了包含储存、运输等这些纵向的具体活动外,更强调各环节或活动之间的横向协调、配合与集成。在物流中虽然储存、运输这些具体的活动或环节依然存在,但是它们是以行使物流系统的特定使命而存在的,是经过集成的储存和运输,比以前单独存在的储存和运输具有更大的价值。物流系统仍然需要纯粹的、传统的运输公司、储运公司、仓储会司、包装公司、配送公司等,但是它们是因为物流系统而存在的具体的、执行物流系统集成指令的物流运作组织。类似地,我们还可以把物流的概念与其中包含的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进行比较,采用同样的方法和思路,得出类似的结论。

第四,物流活动大多是采用商品贸易、服务贸易和物流服务等多种方式,通过许多的人员、地点、行为和信息的组合搭配及协调才能完成的。这个过程涉及顾客服务、运输、仓储、信息处理等多项作业,还要涉及公司的策略选择与企业具体作业的联系,但最终的目标都是利用供应链中的资源,使物流活动在成本和收益的约束条件下让顾客满意。

二、物流的起源与发展

物流的产生与发展大体上经过了以下七个阶段。

1.第一个阶段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军后勤供应系统采用托盘、集装箱、叉车等先进的运输工具和装卸手段,将大量的军用物资源源不断地从美国本土运送到指定的目的地,再有序地配送到各个战场。美军有效地创立和运用了“运筹学”和“后勤”理论思想,使人们认识到,对物流的统筹管理和系统活动可以提高运输效率,降低运送成本,机动灵活,准时有效,这是人们首次发现物流系统功能的价值。

2.第二个阶段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人们将用于军事上的物流系统的运作方法和技术,嫁接移植到民间的经贸往来活动中,这也为企业注入了新的管理方法和结构模式。

3.第三个阶段

随着社会分工和市场竞争的进一步发展,企业家在追求利润最大化的活动过程中,先后发现当降低人工和材料成本、扩大销售追求规模效益等手段达到一定程度时,其产品竞争性和利润空间就不会再扩大,反而会随着竞争的加剧而使利润逐步向社会平均利润靠拢。为了追求利润,他们发现降低物流成本可以提高工效,引导需求,拉动生产,特别是在20世纪70年代初第一次石油危机时,人们发现在物流领域中降低成本的空间非常大,从而物流管理也就被誉为企业的第三利润源泉。

4.第四个阶段

第三方物流的出现,充分体现了社会分工理论和专业化生产的比较优势理论的价值追求,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后,物流的重点由商品储运转移到了一体化物流的战略管理。第三方物流企业在分销中的作用越来越大,已涌现出世界性的企业。

5.第五个阶段

现代物流与计算机网络技术初步结合,从而更加合理、有效、充分地使用和配置资源,进一步改善了企业环境,降低了污染,促进了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6.第六个阶段

在1997年东南亚金融风暴之后,人们发现以现代物流为支柱产业的新加坡和中国香港有着较强的抗御危机的能力。这一发现,奠定了物流在世界经济中的基础地位,提升了现代物流的发展空间。

7.第七个阶段

进入21世纪,现代物流与网络高新技术的结合应用,使物流实体网络与物流虚拟网络的结合日臻完美。

三、物流的主要功能

物流一般是由对商品的运输、仓储、包装、搬运、装卸、流通加工以及相关的物流信息等环节构成,是对各个环节进行综合和复合化后所形成的最优系统。对物流的管理就是如何按时、按质、按量,并以系统最低的成本费用把所需的材料、货物运到生产和流通领域中任何一个需要的地方,以满足人们对货物在空间和时间上的需求。物流通过运输解决对货物空间位置上的变化要求,通过存储调剂解决对货物的需求和供给之间的时间差。

物流系统的基本要素包括运输、储存、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信息等。这些基本要素有效地组合、联结在一起,构成了物流系统的功能组成要素,能合理、有效地实现物流系统的总目标。

四、物流的分类

社会经济领域中物流活动无处不在,其基本要素都是共同的。但是,物流对象、物流目的和物流范围不同,使得各领域物流有自己的特性,因而形成了不同类型的物流。既然有不同类型的物流,就必然产生与之适应的分类标准和方法,以便能区别认识和研究。由于各地区经济发展状态不同,社会对物流的需求不同,人们对物流的分类并没有统一的划分标准。综合现有的论述,大致可将物流按下列标准分类。

1.按照物流所起的作用分类

按物流所起的作用可以将物流分为供应物流、销售物流、生产物流、回收物流、废弃物物流等不同的种类。

生产企业、流通企业或消费者购入原材料、零部件及其他物品的物流过程称为供应物流,也就是物品在提供者与需求者之间的实体流动;生产企业或流通企业出售商品时,物品在供方与需方之间的实体流动称为销售物流。企业通过销售物流,可以进行资金的回收并组织再生产活动;生产物流包括从工厂的原材料购进入库起,直到把工厂成品库的成品发送出去为止的物流活动的全过程;回收物流是指不合格物品的返修、退货以及周转使用的包装容器从需方返回到供方所形成的物品实体流动;废弃物物流是指将经济活动中失去原有使用价值的物品,根据实际需要进行收集、分类、加工、包装、搬运、储存等,并分送到专门处理场所的过程中形成的物品实体流动。物流按照其所起的作用分类如图8-1所示。

2.按照物流活动的空间和范围分类

按照物流活动涉及的空间和范围不同,可以将物流分为地区物流、国内物流和国际物流。

3.按照物流系统性质分类

按照物流系统性质可将物流分为社会物流、行业物流和企业物流,如图8-2所示。

社会物流是物流的主要研究对象,是指以全社会为范畴、面向广大用户的、超越一家一户的物流,是企业外部物流活动的总称;行业物流主要是指在一个行业内部发生的物流活动;在企业经营范围内,由生产或服务活动所形成的物流系统叫企业物流,是企业内部的物品实体流动。

图8-1 物流按照其所起的作用分类

图8-2 物流按照其系统性质分类

五、现代企业物流的主要特征

现代物流是指具有现代特征的物流,是与现代化社会大生产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体现了现代企业经营和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在现代物流管理和运作中,广泛采用了代表着当今生产力发展水平的管理技术、工程技术以及信息技术等;随着时代的进步,物流管理和物流活动的现代化程度也会不断提高。现代化是一个不断朝着先进水平靠近的过程,从这个意义上讲,“现代物流”在不同的时期也会有不同的内涵。现代物流的发展呈现出物流系统化、总成本最小化、信息化、物流手段现代化、物流管理专门化、物流标准化等特征。

六、物流模式

企业的物流模式通常是指企业物流业务的具体运作方式。由于企业各自情况不同,因此所采用的物流业务运作模式也不尽相同。目前企业物流模式总体上可以分为三类:自营物流、物流外包、自营和外包相结合的混合物流模式。

1.自营物流模式

自营物流是指企业依靠自身的力量,结合自身的经营特点,建立适合自身的物流体系,原材料和产成品的生产、储运和包装等全部由企业自身完成的一种物流模式。自营物流模式对企业的运作水平要求较高,要求企业对物流、商流、资金流和信息流进行有效的整合管理,以充分发挥自营物流的优势。一般来说,大中型企业才具有这种实力。

目前,新型的电子商务企业若自建物流系统,主要有两种情况:一是传统的大型制造企业或批发企业经营的B2B电子商务网站,由于其自身在长期的传统商务中已经建立起粗具规模的营销网络和物流配送体系,在开展电子商务时对其进行改进、完善,就可以满足电子商务条件下对物流配送的要求;二是具有雄厚资金实力和较大业务规模的电子商务公司,在第三方物流公司不能满足其成本控制目标和客户服务要求的情况下,自行建立适应业务需要的畅通高效的物流系统,并可向其他的物流服务需求方(如其他的电子商务公司)提供第三方综合物流服务,以充分利用其物流资源,实现规模效益。

2.物流外包模式

除自营物流外,企业也可以选择物流外包。所谓物流外包(logistics outsourcing),即企业为了获得比单纯利用内部资源更多的竞争优势,将其部分或全部物流业务交由合作企业完成。对于制造或销售等企业而言,将物流业务外包给专业的物流企业运作,可以集中资源,节省管理费用,增强核心竞争能力。

外包是一种长期的、战略的、相互渗透的、互利互惠的业务委托和合约执行方式。物流外包模式是在业务外包理论和核心竞争力理论基础上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在当今竞争日趋激烈和社会分工日益细化的大背景下,物流外包是企业应对竞争环境变化和需求水平提高的有效途径。

3.混合物流模式

在实际环境中,多数企业不采用完全的自营模式或完全的外包模式。因为企业大多拥有一定量的物流资源,所以一般会选择部分业务自己完成,部分业务外包给第三方,这种形式就是混合物流模式。对于混合物流模式而言,企业既可以对一些核心环节采取自营物流,从而提高控制程度,又可以对非核心环节的物流需求实施外包,降低成本、提高效率、提高服务质量,因此是一种较常见的选择。

企业对于物流模式的选择,有许多影响因素,如物流对企业成功的影响程度和企业对物流的管理能力,企业对物流控制力的要求,企业产品自身的物流特点,企业的规模和实力,物流系统总成本等。企业应视自身的资源条件、实际需要以及市场状况等而定。

七、第三方物流

第三方物流是指独立于供需双方为客户提供专项或全面的物流系统设计或系统运营的物流服务模式。第三方物流是相对“第一方”物资供应方和“第二方”物资需求方而言的,它既不属于第一方,也不属于第二方,而是独立于第一方和第二方并通过与第一方或第二方的合作来提供专业化的物流服务。因此,可以看出第三方物流企业本身不拥有货物,而是为其外部客户的物流作业提供管理、控制和专业化作业服务的公司和企业。

第三方物流服务业的经营方式通常是与客户签订较长时间的物流服务合同,所以有人称其为“契约物流或合同物流”,还有人为区别企业自身提供的物流服务与求助于外界提供的物流服务,而称第三方物流服务为“外协物流”(Outsourcing Logistics)。但第三方物流与传统的外协物流不同,传统的外协物流只限于一项或一系列分散的物流功能,如运输公司提供运输服务、仓储公司提供仓储服务,第三方物流服务则根据合同条款的规定而不是根据临时需求,提供多功能甚至全方位的物流服务,企业之间是联盟关系。我国的第三方物流企业仍以运输、仓储等基本物流业务为主,加工、配送、定制服务等增值服务功能处在发展完善阶段。

八、第四方物流

第三方物流为客户提供所有的或一部分供应链物流服务,以获得一定的利润。第三方物流公司提供的服务范围广,它可以简单到只是帮助客户安排一批货物的运输,也可以复杂到设计、实施和运作一个公司的整个分销和物流系统。第三方物流作为一种新兴的物流方式活跃在流通领域,它节约物流成本、提高物流效率的功能已为众多企业认可。然而,在实际的运作中,由于大多数第三方物流企业缺乏对整个供应链进行运作的战略性专长和真正整合供应链流程的相关技术,于是第四方物流的概念(Fourth Party Logistics,4PL)应运而生了。

第四方物流的概念在1998年由美国埃森哲咨询公司率先提出,它专门为第一方、第二方和第三方提供物流规划、咨询、物流信息系统、供应链管理等服务。第四方并不实际承担具体的物流运作活动。埃森哲咨询公司将第四方物流定义为“一个调配和管理组织自身及具有互补性服务提供商的资源、能力与技术,来提供全面的供应链解决方案的供应链集成商”。

第四方物流是一个供应链的集成商,是供需双方及第三方物流的领导力量。它不是物流的利益方,而是依靠业内最优秀的第三方物流供应商、技术供应商、管理咨询顾问和其他增值服务商,通过其拥有的信息技术、整合能力以及其他资源提供一套完整的供应链解决方案,一次获得一定的利润,这是任何一家公司都不能单独提供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