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国际范打造本土“吃货”文化

国际范打造本土“吃货”文化

时间:2022-06-26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与以往国内绝大多数纪录片不同,《舌尖上的中国》没有大篇幅地堆砌数据和文字,也没有炫耀历史,而是将立足点放在了一种现下十分流行的社会现象上——吃货。这样的特质使“吃货”在品尝美食以外足以对食物中所包含的制作者的浓浓心意感同身受。另外,该片国际化的制作手法也是其成功树立中国纪录片新品牌的一个重要因素。

与以往国内绝大多数纪录片不同,《舌尖上的中国》没有大篇幅地堆砌数据和文字,也没有炫耀历史,而是将立足点放在了一种现下十分流行的社会现象上——吃货。“‘吃货’这一名词并不算网络文化的创造,但受益于网络时代的传播和共享。更多特指对美食的爱好家,高于一般的吃客”[21]。这样的特质使“吃货”在品尝美食以外足以对食物中所包含的制作者的浓浓心意感同身受。其实这也是《舌尖上的中国》试图提出的一个思考:我们在关注食物本身的同时,还应该关注什么?可以说,我们从本片的每一道风味,每一个故事,每一帧画面中都能深切地感受到它所要传达的这个理念。

另外,该片国际化的制作手法也是其成功树立中国纪录片新品牌的一个重要因素。从选题上来说,《舌尖上的中国》选择了独特性和共通性兼具的美食题材,利用中国灿烂的烹饪美食让世界了解中国。外延到文化与传统、伦理与自然,并传递了中国社会悄然发生的变化,充分体现了选题的国际化视角。导演陈晓卿说,他们要拍摄的不是名厨名菜,而是普通人的家常菜。正是普通老百姓的普通情感加上家常菜,才使观众与影片形成如此默契的对话关系。身在异乡的人对亲人的依恋、城市对田园的渴望以及早已对食品安全失去信心的人们对手工制作的食品的向往等等。这样一个对话的过程,使观众领悟到了更多的生活哲理。“在我国以往的纪录片中,编导往往着眼于民族题材的宏大叙事,并以一种专业化的高度及深度来拔高片子的人文思想性。然而,‘我们所热衷表现的问题和内容拿到国际主流媒体面前却反映平平,究其原因,是我们的选题没有国际性。’要获得更多观众的认可和共鸣,应该‘从看似平常处取材,以原始形态的素材来结构影片,表现一些个人化的生活内容,达到一种蕴含着人类具有通感的生存意识和生命感悟。’”[22]

从叙事手法上来说,《舌尖上的中国》摒弃了中国以往纪录片中常见的说教口吻,转而更加注重纪录片本身应具有的故事性。片中并没有简简单单地只去介绍食物的制作流程,而是从一个个鲜活的人物以及他们与食物的渊源着手,从我们普通人生活的视角来看这一道道美味,从而使食物与故事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交错之美,引起每一位观众的共鸣。该片的每一集都有一个确定的主题,但在这一主题之下又以“碎片式的剪辑方式,进行了不同地域之间的组合和嫁接,讲述了同一种食材在天南地北之间的变化”[23]。但即使是在这样跨度极大的变化中,观众依旧能转换自如,这得益于每一个场景对主题内涵的精心诠释。以第一集《自然的馈赠》为例,镜头里,香格里拉藏族姑娘卓玛和妈妈上山采松茸,她们会在每次松茸出土之后立刻用松针把菌坑盖好;镜头转向查干湖的渔民,他们世世代代都严格遵守冬捕要用6寸网眼的规定,这样就只能网到5年以上的大鱼,而未成年的小鱼就可以在湖里继续生长。这一系列朴实的做法实际上都使自然的馈赠得以延续,食物中可持续发展的和谐思想观也就不言而喻了。

从制作水准上来说,《舌尖上的中国》更是达到了一个国际化的高度。该片从2011年3月开始拍摄,历时13个月完成。摄制组的足迹遍布全国70个拍摄地(包括港澳台地区),动用了前期调研人员3名,导演8名,摄影师15位,剪辑师3位。在摄影及后期方面还使用了大量先进设备以及如水下摄影、微距摄影等世界级拍摄手段。这样大规模的专业制作让该片一经播映,就以其高端的制作水准在最短的时间里吸引了观众的目光。一部主打美食的纪录片,其色泽和画面感都应具有极其强烈的冲击感和审美享受,《舌尖上的中国》正做到了这样宝贵的一点。炭烤松茸明艳的橙黄色仿佛标示着它高涨的身价;冬笋配上粘稠的酱汁,即使只是看着,也能想象得出极佳的口感……类似的例子在片中数不胜数。摄制组在对画面的处理上可以说讲究了十分的细腻专注,让广大“吃货”的味蕾在只有动态画面的情况下就受到了极大的挑战。

因此,我们可以说《舌尖上的中国》实际上为我们展示了目前在国内比较先进创新的纪录片制作水平,也是将国内外纪录片拍摄经验融会贯通的一个成功范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