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宁波商帮的形成与发展

宁波商帮的形成与发展

时间:2022-06-25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一、宁波商帮的形成宁波商帮虽然形成较晚,但是对于宁波人的经商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那时宁波已经出现了在近海岛屿上的鱼贩盐商和滨海地区的商贩的集货交易。明末清初,宁波已经由一个区域性的中心城市,发展成了中国东南地区的物流中心。明清时期,宁波商帮逐步形成。宁波商帮开创了数不清的“中国第一”。在我国本土获得大发展后,宁波商帮还积极走出国门。

一、宁波商帮的形成

宁波商帮虽然形成较晚,但是对于宁波人的经商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那时宁波已经出现了在近海岛屿上的鱼贩盐商和滨海地区的商贩的集货交易。到了晋朝时,“商贾已北至青、徐,南至交广”,“唐宋市舶,遥达海外”[1]。从那时开始,宁波人便开始了利用漫长的海岸线来做生意,凭借方便的海上运输条件,宁波商人开始与日本、朝鲜、东南亚国家有了贸易往来。而与宁波毗邻的上海,自然成了宁波商人向外拓展的主要区域,如1920年,上海公共租界共有华人68万,而其中宁波人竟占40万人之多。

宋、元及明朝初期,去往日本和高丽的船只都从明州(今宁波)出发,明嘉靖年间,因倭寇残杀宁波沿海居民,明政府下达了禁海令,直到鸦片战争结束后的1842年。在此期间,宁波商人向上海和内陆发展,或者冒着政府禁令进行走私,一时间,走私活动猖獗,政府派军队将这些走私集团有的剿灭,有的转而南下,去南洋发展了。明中后期,随着越来越多的宁波商人到内地发展,宁波商帮初具规模,崇祯年间,宁波药材商在北京建立鄞县会馆,标志着宁波商帮的形成。此时,宁波商人活动的空间主要在北方,经营的主要行业是药材和成衣业,在中国商业舞台上的影响力还不大。

明末清初,宁波已经由一个区域性的中心城市,发展成了中国东南地区的物流中心。康乾盛世时期,徽、鲁、闽、晋各帮客商在宁波城汇集,同时也是南北的船帮重要的汇集地,如今甬江边上还保留了两座完整的船帮会馆,庆安会馆是南线船帮的会舍,安澜会馆则是北线船帮的会舍。明清时期,宁波商帮逐步形成。

二、宁波商帮的发展与鼎盛

鸦片战争开启了中国近代史,在中国近代史上,宁波成了“五口”通商地之一,这给宁波商帮的发展带来了机遇,西方的商业文明也开始在宁波传播,宁波商人也开始加快了闯荡商坛的脚步,他们开始转战上海,从沙船业到轮船业,再到后来的工商实业、金融业,“宁波商帮”逐渐做大做强,成了明清时期中国著名的十大商帮之一,逐步达到了鼎盛。晚清时期,我国商业舞台上涌现出了一大批优秀的宁波商人,在诸多领域对中国近代社会发展作出了开创性的贡献,主要代表人物及其经营的产业如下:

翁景和是我国最早的进口布料批发商,他于1853年在上海开办大丰洋布店,专门进口“洋布”。

叶澄衷于1862年在上海开设“顺记五金洋杂货店”,这是上海第一家由华人开设的五金号,并开展了连锁经营的发展模式。经过发展,其分号遍布全国,叶澄衷本人也被称为我国的“五金大王”、“火油大亨”。

宁波商人早就开始经营海鲜业,但是规模经营国外海鲜业的第一人当推张尊三,他于1878年开设元记东洋庄,开创了近代中国规模经营日本海产品之先河。经过近30年的发展,到了民国初年已经成为当时中国最大的水产商行,张尊三因此也被称为“鱼翅大王”。

晚清时期,西药在中国有了一定的市场规模,但是由中国人开设的第一家西药店出现在1888年,宁波商人顾松泉在上海创办“中西药房”;1890年,宁波商人黄楚九在上海创办中法药房;1907年,黄楚九与夏瑞芳等人还合伙创办五洲大药房。黄楚九、项松茂被尊称为中国新药业的先驱。

目前,我国较为权威的出版社——商务印书馆也是由鲍咸昌、鲍咸恩、夏瑞芳等宁波商帮于1896年创办,后成为我国近代史上规模最大、影响深远的大型出版企业,在东亚曾一度雄居业内翘楚。

宁波商人在金融领域业作出了开创性贡献,1897年,盛宣怀委派严信厚在上海成立中国第一家银行——中国通商银行,这是我国近代史上第一家真正意义上的银行。

实际上,在中国商帮发展史上,最早进入上海的是广东商帮,但是宁波商帮在上海发展的势头最为迅猛,实力最强,这其中有多种原因,但是与宁波商人长期担任上海商务会议公所所长是分不开的。1902年,由盛宣怀委派,严信厚联合当时上海商业名流,筹建上海第一个商界团体——上海商务会议公所,严任第一任所长;1904年,上海商务会议公所改名为上海商务总会,严任总董;1912年又改名为上海总商会,会长、副会长均由宁波籍人士担任。

宁波商人还开创了中国近代一家保险公司。这是由朱葆三、严信厚于1905年创办的华兴保险公司。

宁波商帮开创了数不清的“中国第一”。正是它的首创精神,促进了宁波商帮的迅速崛起。宁波商帮之所以能够延续不断,无论在近代社会还是新中国成立以来,能够在商业舞台上始终保持强劲的竞争力,这与宁波商人不断根据形势的变化,灵活地进行转型有着很大的关系。

清朝末年,宁波商帮开始从传统商帮向现代工业进行转型,将主营业务从商业转向了民族工业,成为我国早期的民族资本家,这种转型于20世纪二三十年代基本完成。

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与其他的民族资本家一样,宁波商人受到了封建主义、殖民主义与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的压迫;尤其到了抗日战争后期,整个宁波港被摧毁殆尽,整个港口没有一条好船,没有一间合格的仓库,地痞流氓横行。宁波商人在此期间远走他乡,先后在香港、台湾等地区建立了商帮活动中心。

三、改革开放以来的宁波商帮

20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的春风在中国大地上吹拂,中国的经济发展驶入了快车道。1984年,邓小平指出“要把全世界的‘宁波帮’都动员起来建设宁波”的指示,“宁波帮”举世闻名。从此,宁波商帮再次在我国本土兴起,他们在规模化、品牌化的经营道路上取得了成功,形成了“模具之都”、“文具之都”、“小家电生产基地”的特色产业集聚。此外,宁波还产生了奥克斯、雅戈尔、杉杉、广博等一批各产业领域内的知名企业,如今,奥克斯的郑坚江、雅戈尔的李如成、杉杉的郑永刚等人成为新“宁波商帮”的新代表,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经济奇迹。IT产业兴起后,迅速转向IT等新兴高科技行业。如UT斯达康的陆宏亮、网易丁磊、联众的鲍岳桥、中搜的陈沛、BEASystems的庄思浩、WebEx的朱敏等都在IT行业享誉盛名。

在我国本土获得大发展后,宁波商帮还积极走出国门。越来越多的宁波企业以收购、并购、设立分公司或办事处等方式“走出去”;如杉杉股份在香港设立资源公司;宁波企业的东蓝数码成功收购日本一家软件外包公司,开始为NEC、理光等国际知名公司设计开放软件等。

四、宁波商帮的转型

(一)宁波商帮由传统商帮转向近代民族工业、银行业

当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后,中国的商帮受到了来自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双重挤压,十大商帮中的其他九个都慢慢地衰落,在清政府覆亡以后,这些商帮也随之退出了历史舞台,最早消亡的是徽商,依附封建权贵势力,在盐业的经营中获取了垄断经营权的徽商,道光年间盐业政策由纲盐制改为票盐制,徽商很快走向衰落。清政府灭亡后,历史最长、最大的商帮晋商也随之消亡。唯独宁波商帮并没有随着清政府的灭亡而消逝,相反,他们转型成了现代商人。

宁波商帮的转型始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到了20世纪二三十年代,宁波商帮基本完成了从传统商帮向近代企业家的转变,其性质也由一个传统意义上的商帮,转变成为一个近代资本主义工商业集团,并成为以上海为中心的江浙资本家的核心及中国第一大商帮;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转移到香港、台湾等地区发展,香港是活动中心;改革开放后,国内的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宁波商帮又于内地再次兴起。宁波商帮主要从旧时的商帮向民族工业进行转型:一是由从事纯粹的商业活动转为投资于现代产业,二是从传统的银号、钱庄转入现代银行。这种转型使传统封建社会商人转变为资本主义企业家。其中的主要代表人物有:

1905年,孙梅堂在宁波创办制钟工场,开始生产国产时钟。这是我国近代史上第一家国产时钟生产企业。

1906年,赵孝林在上海创办万昌钢铁机器厂,以冷气压缩机及冷气安装工程为主要业务,是上海最早经营冷气安装的企业。同年,宋炜臣在汉口投资既济水电公司,是当时国内最大的由中国人投资的水电公司。宋先后在汉口等地兴办火柴厂、扬子机器厂、官池口铜煤矿等,被誉为“汉口头号商人”。

1908年,叶又新与樊时勋在上海创办了日晖织呢厂,这是我国近代第一家毛纺织厂。

1912年,王万荣到上海广告社当学徒,后任上海荣昌祥广告公司经理,因设计电影《夜半歌声》“鹅牌”商标的路牌广告而声名鹊起,被誉为“广告大王”。

1912年,陈万运、沈启涌、沈九成创办了中国第一家毛巾厂——三友实业社,所生产的毛巾畅销全国。

1912年,柴宝怀、丁丕山等人在上海创办“协大祥绸布店”,这是上海绸布业中第一家大型绸布商店。

1912年,张同孚在上海创办上海协成裕记银箱厂,制造保险箱,后进一步并购其他企业,成为当时中国规模最大的保险箱生产企业。

1912年,方液仙在上海创办中国化学工业社,创办了我国第一家牙膏厂,并生产多种轻工业产品,被誉为“化工大王”、“国货大王”、“中国日用化工的奠基人”。

1913年,张石川、郑正秋联合执导了中国第一部无声电影《难夫难妻》。1922年二人又合作创办明星影片股份有限公司。张于1922年拍摄了中国第一部有声电影《歌女红牡丹》。张石川被誉为中国电影之鼻祖。

1913年,王生岳在上海创建王岳记机器厂,这是上海最早生产加工齿轮的厂家。

1914年,乐汝成在济南创办泰康罐头食品有限公司,1923年迁址至上海,是当时中国规模最大的产销联营大型食品企业。

1915年,虞洽卿创办三北航业集团,是当时中国航运业中最大的商办航业集团,其总吨位约占全国民族航运业总量的1/7。

1916年,张石川、管海峰在上海创办幻仙影片公司,这是中国第一家自立的影片公司。

1916年,林信昭在上海创立第一家医疗器械厂——林德兴五金工场。

1921年,钟章耀与胡永年在上海创办耀昌医疗器械号,并任经理。以上这两家企业为民族医疗器械业的肇始。

1917年,宋汉章、盛竹书、张公权等人在上海创办《银行周报》,这是中国发行最早、发行时间最长的经济类专业刊物。

1917年,上海成立钱业公会,朱五楼任第一、第二届会长。1920年公会改造后,由秦润卿担任会长,时间长达20余年(除第五届任副会长外)。秦被公认为上海钱业界领袖,有“上海钱业第一人”之称。

1917年,余华龙在上海创办中华皮鞋股份有限公司,这是上海第一家由中国人开设的皮鞋店。

1919年,姚德甫在上海创办华通电业机器厂,其被称为中国低压电器工业的奠基人。

1920年,虞洽卿、盛丕华、闻兰亭等人在沪创办上海证券物品交易所,为中国第一家华商交易所,也是当时远东最大的证券交易所。

1921年,朱葆三、严信厚等创办中国第一家信托公司——中易信托公司。

1921年,胡西园研制出中国第一只白炽灯泡,1923年创办了中国第一家灯泡制造厂,是中国电灯泡工业之肇始。

1921年,王伯元在上海开设裕发永金号获成功。其后又投资钱庄、银行、保险公司等行业,成为当时著名实业家,被称为“金子大王”。

1921年,项松茂等人在上海组建“五洲固本皂药厂”,后发展成为当时中国最大的制皂企业。

(二)宁波商帮转型成功的主要原因

理论界认为宁波商帮之所以能够顺利完成转型的主要原因有三个方面:第一,宁波商人是草根商人,靠着自己在商业竞争中不断失败、不断总结经验而发展起来,他们经受了时代变更、战争、市场环境变化等方面的考验与洗礼,让他们有着很强的适应能力和应变能力,而当时的徽商、晋商都是官商结合的产物,是在政府的特权与保护下之下成长起来的,一旦当封建社会覆亡,他们赖以发展的“靠山”没有了,在新的制度环境下就失去了发展的方向而手足无措了。

第二,宁波商帮抓住上海开埠的历史性机遇。近代社会,上海逐渐成为新的经济中心,宁波商帮迎头赶上了这样的历史机遇,他们业务大多转移到了上海,充分利用了上海的经济中心的优势。

第三,宁波这个地方拥有深厚的商业文化底蕴,清朝灭亡后,他们吸收了西方现代企业的新管理方法和业务,在与西方国家进行贸易的过程中,还强化了与他们的业务合作。在民国时期,宁波商帮成功地完成了转型,成为近代资本家。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