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政府刺激越多失业越多

政府刺激越多失业越多

时间:2023-06-25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政府刺激越多失业越多网易财经:我们知道毛老师的老师奥斯特罗姆是2009年的诺奖得主,所以毛老师对诺奖非常关注,您觉得2010年诺奖的理论有什么主要贡献?很多美国经济学家都看到了,他之所以做这个,还能消化掉,没有导致通货膨胀,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由于国际分工。他们经济结构失衡的问题已经转移给了中国等其他很多国家。

政府刺激越多失业越多

网易财经:我们知道毛老师的老师奥斯特罗姆是2009年的诺奖得主,所以毛老师对诺奖非常关注,您觉得2010年诺奖的理论有什么主要贡献?

毛寿龙:他们的理论主要是就业方面的,戴蒙德和其他两个经济学家,他们三个人在一起,一直研究劳动力市场的问题。一般来讲,我们说劳动力市场在经济政策里更多讨论的是总需求、总供给、充分就业、结构性失业、求职性失业、季节性失业,甚至有人说是资源性失业等等,有各种各样的经济理论。

他们的工作重点是发现了即使政府怎么努力,市场里总是有一部分人找不到工作,对于企业或雇主来讲,总是有一部分工作岗位没人做。用其他理论有时候也可以解释,比如结构性失业。对于雇主来讲,有时候是新兴产业,比如网络公司快速发展时,很多人还不会计算机,跟不上,所以一方面很多人找不到工作,另一方面,网络公司找不到人来干活,这时结构性失业的理论也是可以解释的。

但他们发现了另外一个途径,搜索工作的一些特点决定了劳动力市场本身的失业问题,或者说是工作岗位空缺的问题。

这对于经济理论来讲可能是一个很重要的贡献,如果你能够很好地解决寻找工作的问题,这对很多失业的人来讲是非常有利的。很多人找工作,也有很多人找人为他工作,有时候就这样擦肩而过,失去了一份工作。我们的学生也能感受到,自己找工作时都有非常痛苦的经历,找到工作后什么都好了,或者干着一份工作时觉得不顺心,想找一份新的工作,实际也是非常难的。

空缺的工作职位并不是那么容易匹配的,这里面取决于各种各样的因素,他们分析了这其中的特点,有助于解决劳动力市场摩擦的问题。

网易财经:美国人特别关注经济中失业率的问题,美国刚刚进行了中期选举,民主党失败,这可能和9.6%的失业率有关系,2010年诺奖得主的理论可不可以用来解释美国的高失业率?

毛寿龙:他们的理论可以分析理解其中一部分的失业率,至于是不是可以解释9.6%的失业率,我觉得这已经不是劳动力市场本身的问题了。得奖之前有人访问戴蒙德,让他分析一下当前的就业问题。奥巴马让他进入美联储,有个空缺,但众议院不让他过,说他宏观经济不行,但微观经济做得很好。2010年9月份又重新提名,两院和货币委员会还没有讨论,如果讨论,中期选举以后,这次新的国会可能会让他进。奥巴马当然会说,你看,我提名的人都获诺奖了,难道还不够资格吗?但众议院的人说,够不够资格不是看他获没获得诺贝尔奖,而是由我们决定。

另外戴蒙德理论的使用范围还是很清楚的。关于9.6%的失业率,他的解释是什么呢?目前他是支持奥巴马的经济刺激政策的,去年就非常支持。为什么支持呢?他也是相信市场的,但他说这回美国人失业多是因为有效需求不足,所以希望奥巴马下猛药,投钱增加有效供给和有效需求。

这一点可能是宏观经济的问题,但我反而觉得这是宏观经济政策本身的问题,而不是有效需求不足,我觉得美国经济的核心问题更多出在消费太旺上。消费太旺表现在几个方面:

住房消费太旺,所以导致住房市场崩溃。没钱的人也在消费,大家都在贷款消费房子,一旦有大房子肯定会有人贷款消费,而且美国几乎所有人都在借钱。所以我觉得他们不是有效需求不足,而是有效需求过剩,因为有效需求过剩使得很多人以很低的价格获得房子,获得各种各样的资源,包括食品,哪怕是信贷资源,都是非常便宜的,肚子饿了可以拿到食品券,所以没有人节食,美国很多人都非常胖,房子超级大、家具超级多,在这种情况下最后还得出一结论:美国人民有效需求不足。

我看了一下去年开始的Tea Part (茶党),这些人是什么人呢?两个事情不做,一是不炒房,自己有房子,盖房子后自己在里面弄个东西,有工具,整修都自己动手,自力更生,对他们来讲没有失业的问题,也不存在失去工作后有人救济的问题。另外一个,他们不去炒金融市场,不炒股,不炒衍生证券,不去玩这呀那呀什么的,不会去做投资。

茶党的人很生气,为什么骂奥巴马?你们炒房地产、股票、国债亏了吧?我们辛辛苦苦挣钱给政府交税,你们以前还免税,房屋免税、证券免税,而我辛辛苦苦的劳动都是交税的,现在你还要向我征税去救你们?

你去看最近的德国,就没有用刺激政策,反而是收缩财政政策。让年老的人晚一点退休,少给一点退休金,国家节约开支,货币政策稳定,没有特别低的利率,也不鼓励大家消费。最近一年的德国,很明显的,也不用什么刺激救济计划,它的经济就稳步上升了,而且就业也增加了而不是减少了。

回头来看戴蒙德的理论,如果用得好还是可以的,美国的经济政策、财政货币政策和税收政策以及劳动力相关管制政策,这些政策实际上是限制了美国人工作搜寻的动机和它的结构性激励。可以工作的人都不想去工作了,想舒舒服服地做投行,在家里敲敲电脑炒资本,或是想做其他更为省力气的事情。救金融业和救食品业不一样,金融业一般都是几千亿美元,合人民币多少万亿,都是GDP的百分之多少,国防开支的多少倍。

最近奥巴马说有效需求不足,又要搞一揽子的救济计划,我说完了,美国人失业率肯定高居不下。很多美国经济学家都看到了,他之所以做这个,还能消化掉,没有导致通货膨胀,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由于国际分工。他们经济结构失衡的问题已经转移给了中国等其他很多国家。应该说很多其他国家的在为美国经济买单,而不是美国在为全世界买单,如果奥巴马再一意孤行,估计国会过段时间清醒过来以后会对他有所控制,这次如果共和党能够真正和奥巴马较住劲,我估计奥巴马的政策就会缓和一些,至少推动力度没那么大,对经济损害可能会小一些,让美国经济慢慢复苏。

网易财经:你觉得2010年诺贝尔奖得主的失业率理论对解决中国的就业问题有没有什么可以参考的地方?

毛寿龙:我觉得对中国就业问题最值得参考的就是从找工作人的角度来讲,如何降低他搜索工作的成本,这一点很重要。改革开放的进程实际也是降低寻找工作成本的过程。

早期时乡下人进城找工作,你会发现他干着非常简单的活,很多活都没法儿干,最后可能就是捡捡垃圾,倒倒粮票、袜子、牛仔裤,1980年代基本是这样,如果有人跟着来,那基本就是盲流。所以1980年代第一批打工者实际就是在全国乱窜,他不知道哪个地方有工作,自己经营也是。我曾经看过一些企业家的传记,1980年代他们去一个地方做生意可能只能待三天,这个地方就没钱了,再换一个地方。

1990年代已经开始慢慢有一些工作了,尤其是沿海,经过亲戚朋友介绍或者自己去某个地方找,一个个地方找来。中国人搜索工作的成本是由于原来的社会基础降低了,比如老乡、村里的关系、好朋友的关系,中国长期的社会纽带降低了搜索构成的成本。

但还是不排除有成本的,很多地方政府还做这个事儿。

像杭州人,杭州过去的市委书记王国平就讲了,我们杭州有680万人,还有380万新杭州人,也就是外地人,外地人在那里算新杭州人。他们有一种很包容的心态,这就降低了搜寻工作的成本,而且原籍地政府都会帮助他们。我们曾去贵州那边做过调查,当地政府推出了解决他们如何和父母每星期相互沟通的问题,还有给他们留在当地的孩子找临时家长等。

越是国家干预的经济,失业率会越高,因为一毕业就可以拿钱,那谁不想?除非他有一份更好的工作,可以获得更好的收入。假定他拿了国家的失业救济还可以胡吃海喝,那谁去工作?

发达国家,高福利的欧洲国家失业率都是10%~20%,美国是5%~ 10%,我国登记的失业率5%,其他是自己就业.但你去看,美国很多家庭妇女是不工作的,而且她们至少有50%左右大学毕业,这些人上大学的唯一目的就是养孩子,那你说她有什么失业不失业的?所以美国政府没有把她们纳入其中,但现在有很多女孩子也出来工作了,也把她们登记为失业了,这也是政策方面的问题。

对于中国来讲,戴蒙德等几个经济学家的理论价值在于,搜寻工作方面要降低成本,不要损害社会,社会本身就有容纳机制,政府一要发挥适当的作用,二要让社会和市场本身发挥更大的作用,这样会更好。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