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先加后减战略

先加后减战略

时间:2022-06-25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企业从建立之初到逐步发展壮大,在不同时期都会作出不同的战略调整。通过观察,万科发现房地产行业是一个资金、人力、资源集中的行业。由此,万科按照专业化的发展战略,对非核心业务进行了调整,万科“减法理论”由此诞生,即对非核心企业关、停、并、转。经过一系列调整,万科的业绩也有了明显好转。这种集约化经营为万科成为中国房地产业的领跑者奠定了基础。

企业从建立之初到逐步发展壮大,在不同时期都会作出不同的战略调整。万科从1984年经营“现代科教仪器展销中心”,到如今成为中国房地产业的上市集团,也经历了多次战略调整。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就是“十年加法和十年减法”战略:第一个十年走多元化道路,解决如何生存的问题;第二个十年放弃综合商社的发展模式,以城市居民住宅为主导业务,解决专业化的问题。

20世纪80年代,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并存,盈利空间比较大,可选择的机会比较多,很多国内发展较好的企业将目标定在成为综合型商社、走多元化道路上。

万科是靠做贸易起家的,贸易业务也一直是万科主要的利润来源。在经过大约六年的发展之后,1990年,万科贸易达到鼎盛时期,贸易框架从电子产品、仪器仪表、医疗器械到纺织服装、化工原料、金属矿藏、轻工产品、食品饮料、建筑材料等,所涉及的行业和产品种类之广泛令人瞠目结舌。万科的贸易业务已经形成了一个覆盖全国的网络,并在美国、俄罗斯、日本及中国香港等地设有分公司。

1991年初,万科提出了发展“综合商社”的计划,并将其作为公司的发展目标。按照新的计划,万科将贸易、工业、房地产、文化传播作为公司四大支柱产业。从1984年到1993年,万科一直是多元化经营,以实现综合商社的梦想。但是,走综合商社之路,并没有让万科实现贸易的可持续发展,也未能建立起一个现代的配送和销售网络。

这一时期,万科在高速多元化扩张的背后,出现了很多问题,有些甚至是致命的。这些问题包括:所有项目规模都比较小,市场占有率极低;业务不稳定,企业短期盈利掩盖了缺乏长期持续发展动力的隐患;面对激烈的竞争只能不惜血本,等到品牌打响,想追加投资扩大规模时,却没有足够的资金和人才储备。

在这种发展情况下,又赶上国家进行宏观调控,控制信贷规模,抑制经济过热,使万科不得不重新思考出路。通过观察,万科发现房地产行业是一个资金、人力、资源集中的行业。在这个竞争激烈的行业里,如果不集中资源,就很难获得竞争优势。由此,万科按照专业化的发展战略,对非核心业务进行了调整,万科“减法理论”由此诞生,即对非核心企业关、停、并、转。

谈及做“减法”的感受,王石曾表示其中有着太多的痛苦。痛苦首先来自对自我的否定,作出放弃多元化发展的决定是对前十年商业实践的一大否定。经过一番调整,过了心理这一关后,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还有更大的困难。作为上市公司,股东要求每年都得有赢利,公司不能因为企业改革让股民受到损失,所以,要让卖掉的业务在出手前保持正常运转。但这一切阻碍都不能阻止万科做“减法”的决心。

在“减法”一开始,万科首先从赚钱的企业开始卖,原因就是赚钱的企业好卖,实在卖不出去的就送给员工。1996年,万科转让了北京比特实业股份有限公司、深圳怡宝食品饮料有限公司及汕头宏业股份有限公司的股权。1997年,转让了深圳万科供电公司及深圳万科工业扬声器制造厂的股权。2001年,转出所持万佳百货72%的股份,这标志着万科结束了转型调整,收缩基本完成。经过一系列调整,万科的业绩也有了明显好转。

万科创立之初是点式发展,“减法”之后强调区域内的集约化经营。这种集约化经营为万科成为中国房地产业的领跑者奠定了基础。万科的先加后减战略,是对自己的重新认识,也是对市场的重新认识。正是这种新的认识,使万科能够集中精力做房地产业,并逐渐坐上了行业老大的位子

正确的企业发展方向对企业的引领作用是不言而喻的,任何一个企业,在创建之初都应该确定正确的发展方向。即使最初方向定位不准确,也应该像万科一样,敢于作出调整。只有这样,企业才能做大做强,才能遥遥领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