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企业怎么整合外部资源

企业怎么整合外部资源

时间:2022-06-24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第八章 结论及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第一节 主要结论外部技术整合是我国汽车企业提升技术创新能力的重要手段,也是现阶段我国汽车企业技术发展中的重要特征。今后的研究应进一步扩展到零部件企业,考察我国汽车零部件企业技术

第八章 结论及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第一节 主要结论

外部技术整合是我国汽车企业提升技术创新能力的重要手段,也是现阶段我国汽车企业技术发展中的重要特征。本书研究了外部技术整合的理论内涵,构建了外部技术整合的概念模型——“双链模型”,并用该模型分析了我国汽车产业技术整合的现状以及演化路径。在此基础上,运用自组织理论,分析了企业技术整合能力增长演化的过程和机理。全文的主要结论如下。

(1)企业的外部技术整合可通过由“学习链”和“技术链”构成的“双链模型”加以阐释。

从“学习链”视角看,外部技术整合应包括技术载体整合、技术知识整合与研发惯例整合。当然,各层级的发展并不是严格依次进行,它们在时间上可能有重叠。其中,技术载体整合是表层,技术知识整合是关键,研发惯例整合是升华。技术载体整合解决了“是什么(what)”的问题,但没有实现知识的积累,无法带来自主能力的进一步提升;技术知识整合解决了“如何(how)”以及“为什么(why)”的问题,从而能够使企业实现知识积累;研发惯例整合将使企业改善知识创造机制,从而在组织层面具备持续创新能力,而不是仅仅依赖个别专家。如果企业能够在整合外部技术资源的过程中不断吸收优秀的“惯例”,将带来自主创新能力的持续增长。因此,如果仅仅重视技术载体的整合,而忽视技术知识和研发惯例的整合,技术能力的提升将十分缓慢。

从“技术链”视角看,汽车企业的外部技术整合应包括整车制造技术整合、架构技术整合、核心元件技术整合和前沿研究开发整合。整车制造是整车企业的基本功能所在,整车开发和核心元件开发则是整车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的体现,而前沿研究开发则为未来竞争力提供技术储备。只有在这四个方面均具备自主新能力,才可能实现技术追赶。

(2)以“双链模型”为分析逻辑,通过详细梳理我国汽车产业外部技术整合的历程,指出了我国汽车企业外部技术整合的缺失环节,并提出了完善技术整合的建议。

本书认为,从总体来看,我国汽车企业比较注重载体的整合(2000年以后开始注重知识整合),较为忽视惯例整合;比较注重制造技术整合(2000年以后开始注重产品开发技术整合),较为忽视核心元件和前沿研究技术的整合。由于没有完成技术整合“双链模型”中的全部环节,因此通过外部技术整合提升自主创新能力的进程比较缓慢。由此本书从强化学习意愿、纵向延伸学习链和横向拓展技术链两个方面提出了对我国汽车企业技术整合的建议,包括:确立自主创新战略、加强技术知识整合的效果,注重良性研发惯例的积累和改进;不能忽视基础研发,提高核心元件研发的参与程度等。

(3)对企业外部技术整合能力演化的微观机理进行研究,即企业如何更有效地完成“双链模型”的全部环节。

本书借鉴资源理论和自组织演化理论,认为技术整合能力是一个自组织系统,能力的提升是企业内部资源要素数量的积累和资源结构改变带来的结果。但是资源数量的积累和结构的改变并不会自动发生,而是在外部环境的推力和压力推动和企业机制的作用下,通过决策形成和决策执行而不断进行的渐进过程。组织学习是外部技术整合中最重要的机制,只有通过组织学习(包括组织间学习和组织内部学习)的过程,外部技术整合才能成为提升自主创新能力的手段;否则,技术整合将形成对自主研发的替代,甚至抑制自主创新能力的发展。随机涨落是企业能力演化过程中的一些随机因素,随机涨落在特定的环境和企业资源状态下,将演变为不同的巨涨落,从而推动企业形成各自不同的成长路径。因此,尽管企业能力增长的机理相似,但实际的发展轨迹却千差万别。在各种随机涨落中,企业家的创新精神与决心是我国自主品牌汽车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成长中共同的关键因素。技术追赶是一个长期而艰难的过程,如果没有企业家的坚持、倡导、示范和推动,企业的自主创新战略的确立和学习机制的有效性难以在长期中得以维持。在此基础上,本书从企业层面和政府层面就如何推动企业技术整合能力成长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4)以长安汽车为背景,采用案例分析方法对其外部技术整合的演化过程进行分析,并对长安汽车技术整合能力的增长机理进行阐释。

案例研究的结果表明: 1)长安汽车的外部技术整合在“技术链”上沿着“制造技术—架构技术—元件技术—前沿研究”的路径发展,在“学习链”上则沿着“技术载体—技术知识—研发惯例”的路径发展,较为完整地体现了外部技术整合的理论内涵,技术整合对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作用也较为明显,成为我国发展自主品牌汽车的企业典型代表。2)长安技术整合能力提升也显示出内部资源数量增加、结构改善和惯例优化的演化过程。这个过程是在外部压力与推力的作用下,通过“组织学习”这个内部动力机制不断推动的,企业家的创新精神与决心在这一过程中起到了关键作用。

第二节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汽车是一种技术复杂、技术关联度广的产品,因此技术整合也是一项复杂的工程。由于作者的精力和知识结构的局限性,本书对汽车企业外部技术整合的研究尚有待在以下几个方面的进行下一步研究。

(1)技术整合绩效的定量评价研究。本书构建了外部技术整合的概念模型,并对我国汽车产业的技术整合的路径和效果进行了定性分析。然而,如果能够在企业层面建立技术整合绩效定量评价的指标体系,并设计评价方法,将有助于企业更加关注和检验技术整合的效果,尤其是技术知识和研发惯例的整合效果,从而更好地促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

(2)技术知识转移和研发惯例调整的关键影响因素研究。技术整合中的技术知识和研发惯例整合是决定技术整合能否提升自主创新能力的关键环节,同时也是我国汽车企业外部技术整合“学习链”的薄弱环节。对该问题的研究有助于企业提升技术整合的效率。这需要对汽车企业的多个技术整合项目进行跟踪和连续访谈,并从企业外部环境、外部技术提供者、企业内部(包括组织层面、团队层面和员工个人层面)等多个视角进行识别和归纳。

(3)零部件企业的技术整合研究。汽车零部件行业也是汽车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零部件的战略供应商与整车企业也有着密切的技术联系。今后的研究应进一步扩展到零部件企业,考察我国汽车零部件企业技术整合的现状、模式和绩效。只有完成对零部件企业技术整合的研究,对汽车产业的研究才比较完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