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的运作理念与分解

的运作理念与分解

时间:2022-06-22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对我国上市公司的EVA计算与统计分析[1]EVA——经济增加值或创值,作为一种新的企业业绩评价方法在中国开始受到人们的关注。这里从三个方面对EVA进行讨论:一是讨论EVA的管理学意义;二是从EVA运作理念出发讨论EVA进行分解;三是讨论分解EVA的再组合。EVA并不是达到这些管理要求的惟一方法。

——对我国上市公司的EVA计算与统计分析[1]

EVA——经济增加值或创值,作为一种新的企业业绩评价方法在中国开始受到人们的关注。其实,EVA不仅是一种新的企业业绩评价方法,更是资源配置机制和利益分配机制,而EVA在企业内部的分解和实施又构成了新的管理方法和管理体制。

这里从三个方面对EVA进行讨论:一是讨论EVA的管理学意义;二是从EVA运作理念出发讨论EVA进行分解;三是讨论分解EVA的再组合。最后对中国上市公司EVA、分解EVA进行计算和统计分析(使用2002年度和2003年度的上市公司数据)。

经济学中有经济利润的概念,就EVA的创意而言,它源自于经济利润(S.戴维·杨,2002),是经济利润概念的实践版。但从管理的角度看,EVA与经济利润的关联性似乎不大。因为经济利润是在讨论企业间竞争问题时引出的,微观经济学提出一个命题:在完全竞争的市场中,企业的经济利润为零。经济利润是从企业利润中扣除资本的机会成本。它讨论的是在完全竞争市场中,企业的进入和退出的问题,与企业的业绩评价和内部管理全然无关。

EVA也是利润与资本机会成本的差值。但把资本成本理解为资本的贡献可能更为合理。在笔者看来,在创值或经济增加值中隐含了一句重要的潜台词:“利润中有相当一部分并不是企业员工和经理创造的,而是资本的贡献。”EVA的核心意义正在于此。EVA首先是对不同利益主体在企业经济活动中的贡献的划分。其中的逻辑是,资本要素在企业中也有贡献,贡献的大小可以参照资本的机会成本。资本的机会成本在EVA中承担的是量的意义而不是质的意义。

如果把利润仅仅理解为财产,从所有权的角度而言,似乎没有把利润分为EVA创值和资本成本两项的必要,因为它们都属于资本所有者。但从管理的角度看,如果把利润理解为多种生产要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区别不同利益主体的贡献就是必要的。在古典企业(私有企业)中,尽管业主既是所有者,也是管理者,是一身两兼,是一个利益主体,但区分资本的贡献和管理的贡献其实也有意义。但由于当时的管理水平不高,业主自身可以凭直觉感觉到两种贡献的区别,因而,明确区别两种贡献的迫切性不十分突出。随着职业经理人的出现,经理与所有者的利益冲突的客观存在使得划分和区别不同利益主体在企业经济活动中的贡献的客观要求逐渐迫切起来。

这里的资本成本并不是传统财务意义上的成本,因为资本成本不是实际发生或实际支出的成本。正是因为资本成本不是实际上发生的成本,而是资本的贡献,所以对资本成本的衡量和计算无法标准化,而是企业内部的一个互动过程,必须得到企业中不同利益主体的认可。利润的形成过程是,从企业收入中减去劳动成本(工资)和债务成本(利息),其余的就是利润。而资本和劳动、债务一样,都是在企业中发挥作用的生产因素,既然要从收入中扣除劳动成本和债务成本,那么为什么不应该扣除资本的机会成本呢?从这一意义上讲,资本成本是可以得到其他利益主体认可的。但资本成本的计算和衡量还是需要企业各利益主体的沟通互动。

区别不同要素的贡献,就为使用不同要素资源确定了相应的权重,权重也就是使用成本。因此,EVA又是一种企业的资源配置机制。在古典企业中,由于管理者与所有者一身兼两职,资本要素的使用权重就是业主所期望的利润。而在现代企业中,由于管理者与所有者的分离,出现了一个非常特别的现象:资本要素的使用权重没有了(当然存在一些操作性成本)。尽管资本的供给是有限的,但没有成本。扩大投资、建立稳固的企业帝国成为职业经理人的普遍冲动。在大规模生产时代,这一冲动并没有对资本利益构成冲击,因为在大规模生产时代,投资和扩大投资几乎不愁没有利润。大规模生产时代过去以后,竞争更加激烈,在客观上也就需要更为谨慎、更有效率地使用生产要素,于是经理人的不当投资就构成了对资本利益的严重冲击。在新的生产环境中,为资本确定一个较大的使用权重或使用成本是资本有效使用和效率最大化的内在要求。

由EVA产生的资本成本是一种虚拟的成本,不是真实的成本,而其他生产要素的使用成本都是真实的使用成本。建立这种虚拟成本的意义是什么?就是要突出资本效率的重要性,也就是通常所说的资本价值最大。在EVA的体系下,提高劳动生产率或降低劳动生产率都是可能的,因为劳动的权重总量,即工资总额,要远小于资本的权重。

应该认识到,资本效率最大化是企业管理的永恒主题(只要资本资源有稀缺性),并不是EVA出现之后才冒出来的新东西。只不过在企业发展的三个历史时期表现为不同的管理方式而已。

管理是一种活动,通过这种活动可以更加合理、更加有效地使用资源,以达到某一目标。管理活动的重要方法之一是分配资源,而分配资源的前提是资源的成本或权重。EVA的管理学意义就是划分了不同生产要素在企业生产过程中的贡献,区别了管理和资本的贡献,突出或加重了资本要素的使用权重,引导企业更关注资本的有效使用和投入产出效率。

EVA并不是达到这些管理要求的惟一方法。实际上,已经存在其他的管理方法,也可以划分不同生产要素的贡献,也可以突出资本要素的权重,也可以引导企业关注资本的有效使用,只不过没有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而已。由此也可以知道,为什么EVA在实施中有如此多的变种。几乎是有一个企业在实施EVA,就有一个特定的EVA实施办法(A.I.埃巴,2001)。

生产要素的有效使用,也就是优化资源配置,既可能是增加投入,也可能是减少投入。但一般来说,减少投入往往意味着规模变小、利润减少,但如果也是资源配置优化,一定也是资本效率有所增加。EVA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这种规模变小的资本效率增加。显然,利润不能反映这种规模变小的资本效率增加。所以,EVA也是一种新的业绩评价方法。同时,EVA还是一种激励机制和利益分配机制。

EVA是经济增加值英文名称的缩写。从最基本的意义上说,EVA是考虑了资金成本以后的企业经营业绩评价,同时EVA也是对企业价值的一种评价,企业创造的EVA越多,企业的价值就越高。用公式来表达EVA的基本概念(A.I.埃巴,2001),就是:

EVA = NOPAT(企业税后净利润)-C%×TC(资金成本)

笔者认为,EVA的运作理念主要有两点:

(1)EVA在定义上有灵活的可变性。根据实际需要,可以对EVA的计算进行各种修正或不修正。利息支出、技改费用、广告费用、公共关系费用、企业税赋等,都是EVA运作中可能涉及NOPAT的调整修正项目,但在EVA的具体实施中,也并不一定对这些项目都进行修正。实际上,在实施EVA的不同企业中,都会有不同的EVA定义(A.I.埃巴,2001)。不拘泥于数量上的精确,侧重于反映当事人的利益和要求,是企业实施EVA和确定EVA定义的准则。

(2)EVA在实施上有广泛的适应性。EVA不仅可以应用于整个企业,也可以用于企业中车间、流水线甚至班组;实际上,EVA的应用范围很广,如业绩评估、业务规划、员工薪酬、目标设置、投资者沟通,等等。即EVA可以是对整个企业进行业绩评价,但也可以仅对企业的一个方面进行评价(S.戴维·杨,2002)。

实际上,如果注意到EVA是一种管理方法,而不是精确的财务概念以及在进行EVA运作时的灵活性和广泛性,就不难理解EVA的计算细节并不是本质,EVA的核心是当事人关注的价值产出减去资金的机会成本。资方是当事人时,EVA就是资方所关注的价值产出减去资金成本。正是因为研发费用、广告等也都是资方所关心的,在某种意义上是资方未来利益的贴现(S.戴维·杨,2002),所以才合并到NOPAT中。这样,EVA的定义也可以重新理解为:

EVA =相关者或当事人所关注的企业价值产出-资金成本

所谓相关者或当事人所关注的企业价值产出,是对利润的扩展。利润的本意是资本收益,但如果相关者或当事人不仅关注利润,还关注其他一些企业的价值产出,就可以在EVA的计算中进行适当的修正,例如,把研发费用、广告费用、利息支出加入到利润中。此时的NOPAT已经不再是会计意义上的利润了。

沿着这样的思路可以设想,如何再把问题考虑得更为全面。如果把企业业绩分解为几个层面,分别评价企业不同方面的业绩,会得到更准确或更全面的公司价值判断。例如企业产品经营业务创造的EVA、对外投资创造的EVA、避税产生的EVA、营业外偶然或一次性创造的EVA,等等。

这样,基于对EVA的理解和认识,可以把企业的EVA经济增加值分解为五个不同关注层面:一是企业自身的生产经营管理创造的EVA,在本文中记为“营业EVA”;二是企业对外投资创造的EVA,在本文中记为“投资EVA”;三是企业融资行为创造的EVA,即通过融资杠杆降低了资金成本而创造的EVA,在本文中记为“融资EVA”;四是企业避税行为产生的EVA,即把企业全部利润(不包括投资收益)按33%计算所得税,与企业实际缴纳的所得税两者间的差额,记为“避税EVA”;五是企业营业外收入和其他收入创造的EVA,记为“营业外EVA”。

如果一个企业外部的观察者认为企业的价值主要在营业能力,那么,他可以着重于观察企业的营业EVA;融资EVA一方面进一步提高了企业的价值,另一方面也可能带来一定的风险;而避税EVA和营业外EVA则更可能是企业当年的某种行为,不具有长期性。

1.营业EVA

企业内部的生产经营管理能力才是企业的核心价值所在。一个具有生产经营管理能力的企业,如果仅资本融资遇到困难,可以通过外部的力量,在较短的时间内克服困难,重新获得生机。而企业如果仅仅是在资本运作上娴熟自如,就不具有长期的内在价值。

首先,在这个层面的EVA计算中,先假定企业没有利用融资杠杆,那么,企业的自身生产经营创造的价值就包括营业利润和利息支出两部分(利息是EVA的构成部分)。其次,在这个层面的EVA计算中,还要减去企业营业收益应缴纳的所得税。最后,这个层面的EVA计算中,只减去企业生产经营管理有关的资产的资金成本。于是:

营业EVA=(营业利润+利息支出)×67%-生产经营资金成本

其中:

生产经营资金=固定资产+流动资产+无形资产等

         =总资产-长期投资-短期投资

企业的投资项目有长期投资和短期投资,但短期投资多被包括在流动资产中,一般多为暂时闲置的流动资金,且数额不大。因而,在实际计算分解EVA时,对短期投资可做灵活处置。在本文的EVA计算中,把短期投资放在生产经营资金中。

上式中的生产经营资金成本是企业生产经营占用的资产(固定资产+流动资产+无形资产)乘以权益资金成本率。这是因为在这一层面并不评估企业的投资业绩,也不评价企业的融资业绩,仅评估企业自身的生产经营业绩。

在这个层面的EVA资金成本计算中,不考虑企业的债务—股本结构,即假定企业生产经营使用的资产都是权益资本,假定企业没有融资行为,这样就剔除了由于企业投融资差异和企业投资差异而产生的资金成本差异(这种差异放在融资EVA中分析)。

一般认为,权益资金的成本率为无风险成本率加上资本组合的风险溢价(S.戴维·杨,2002)。资金的无风险成本率可以考虑用2002年的国债利率,约为3%,再加上资本的市场组合风险溢价,设为4%,这样,资金的权益成本率或权益资金成本率,应该为7%。

但是,根据2002年的上市公司数据,可以计算出上市公司的生产用资本的营业利润的平均收益率约为不到5%。按照EVA的概念,资金成本既是一种机会成本,也是股东预期的资金收益率。7%大大高于5%,用7%作为对中国的一般企业预期的资金收益率可能偏高。所以,本文取7%与5%的中间值6%,认为我国多数企业的权益资金成本率为6%。

企业的利息支出,可以按长期债务的利息率为3%,短期债务的利息为7%,进行估算。

在这个层面的计算中,如果考虑到递延税项的影响,则营业EVA计算式最后整理为:

营业EVA =(营业利润+利息)×67% +递延贷项的增加额-生产经营资金成本①

其中:

利息=当年平均长期债务余额×3% +当年平均流动债务余额×7%

递延贷项的增加额=递延收益贷项年末值-递延收益贷项年初值

生产经营资金成本=(固定资产+流动资产+无形资产)×6%

注:(营业利润+利息)×67%,是对企业营业收益进行税收以后的余额。但如果营业利润和利息相加以后为负,则不乘67%。

2.投资EVA

在第二个层面中考虑企业对外投资创造的投资EVA。显然,企业的对外投资的经营管理能力不同于企业主营业务生产的经营管理能力。前者是一种核心能力,而后者是核心能力的扩展。如果一个企业的营业EVA很低,而投资EVA较高,则这个公司就主要是一个控股型公司,主要核心能力在资产经营管理而不是在生产经营管理。

投资EVA的计算公式如下:

投资EVA =投资收益-投资资金成本

    =投资收益-(长期投资+短期投资)×6%            ②

在这个层面的EVA资金成本计算中,同样不考虑企业的债务—股本结构,假定企业使用的全部资产都是股本,即假定企业没有融资行为。如果企业的长期投资为负值,则说明投资已经全部收回,在计算上可以认为资金的成本为零。投资收益一般是被投资企业税后的分红收益,不应该重复征收所得税。所以,计算投资EVA时,不考虑所得税的影响。由于在本文的EVA计算中,把短期投资放在生产经营资金中,所以,投资资金成本就简化为长期投资的资金成本。

3.融资EVA

在第三个层面考虑企业融资创造的EVA,即企业利用融资杠杆所产生的更多收益。就EVA经济增加值而言,企业融资行为可以减少资金成本,所以,融资EVA等于前两个层面的资金成本(生产经营资金成本和投资资金成本)减去加权资金成本:

融资EVA =(生产经营资金×6%)+(投资资金×6%)-加权资金成本

    =(资金总额×6%)-加权资金成本

注:式中6%是资金成本率。

所谓加权资金成本,是指把企业资金分为权益资金和债务资金两部分,分别计算资金成本,然后加和。根据EVA的相关文献(S.戴维·杨,2002),加权资金成本的计算公式是:

加权资金成本=债务成本率×(1-税率)×债务总额+权益成本率×权益总额

假设:债务成本率为α%,所得税率为33%,权益资金成本率为6%,则上式为:

加权资金成本=α%(1-33%)×(债务总额+权益总额×6%)

所以,融资EVA就是:

即:

融资EVA =(6% -债务成本率×67%)×债务总额

企业的债务成本率α%,与企业债务资金中长期债务和流动债务的比值有关。如果设企业的短期贷款的利率为7%,长期贷款利率为3%,则:

债务成本率(α%)=利息/债务总额=(流动负债×7% +长期负债×3%)÷债务总额

另外,从前面的公式中还可以看出,融资EVA由两部分构成:一部分是由于债务成本低于权益成本而产生的EVA(融资EVA-I),另一部分是支付利息可以避税产生的EVA(融资EVA-II):

融资EVA =债务总额×(6% -α%+α%×33%)

    =债务总额×(6%-α%)+债务总额×(α%×33%)

    =债务总额×(6%-α%)+(α%×债务总额)×33%

    =(6% -α%)×债务总额+利息支出×33%

    =融资EVA-I +融资EVA-II

融资EVA-I是企业可以得到的实际收益,而融资EVA-II只是EVA计算中的一种理论分析。就上市公司数据看,前者甚至可能是负值(实际债务成本率α%大于6%),即人们常说的企业为银行“打工”。但多数公司的融资EVA计算结果为正值,是因为包括了EVA-II(利息支出×33%)的缘故。

4.避税EVA

在第四个层面考虑企业避税行为产生的EVA价值。避税EVA是这样计算的:先认为企业的利润总额中除了投资收益以外,都应该按33%的税率缴纳所得税(投资收益是税后分红收益,不应重复纳税)。如果实际纳税少于计算纳税,就是避税EVA。

避税EVA =计算应交所得税-实际所得税

    =(利润总额+利息支出-投资收益)×33% -实际缴纳的所得税            ④

在计算中,如果计算出避税EVA为负值,则取企业的避税EVA等于零。这是因为在现实中,不仅有企业避税行为,也确有一些企业多缴税以保证地方完成税收任务的情况。这种负避税行为不应该影响企业EVA评价值。也就是说,如果计算出某企业的避税为负值,那么,就认为它的避税EVA为零。

5.营业外EVA

企业创造的营业外EVA包括营业外收入和其他收入与营业外支出的差的税后余额。这一项往往是影响企业利润变化的最不确定因素,也往往成为某些上市公司调整利润的手法。

营业外EVA =(营业外收入+其他收入-营业外支出)×67%            ⑤

在上式中,67%(即1-33%),是计算税后结果。但如果计算出营业外收益为负,则不乘以67%。在实际计算中,还应该结合营业收益与营业外收益的合并值为正或为负,考虑是否乘以67%,使得企业税后结果的分别计算与合并计算一致。

可以证明,上述五个层面的分解EVA相互加在一起,恰好等于一般正规意义上的EVA。

证明过程如下:

营业EVA =(营业利润+利息)×67% +递延贷项的增加额-生产经营资金×6%

投资EVA =投资收益-投资资金×6%

融资EVA =(资产总额×6%)-加权资金成本

    =(生产经营资金+投资资金)×6%-加权资金成本

避税EVA =计算所得税-实际所得税

=(利润总额+利息支出-投资收益)×33% -实际缴纳的所得税

注:(利润总额+利息支出-投资收益)小于0,不乘以33%。

营业外EVA =(营业外收入+其他收入-营业外支出)×67%

五个层面的EVA相加,就是:

营业EVA +投资EVA +融资EVA +避税EVA +营业外EVA

=(营业利润+利息支出)×67%+递延贷项增加额-(生产经营资金×6%)

=(营业利润+投资收益+营业外收入+其他收入-营业外支出)+利息+递延贷项增加额-所得税-加权资金成本(上式中的-33%与+33%相消)

=利润总额+利息+递延贷项的增加额-所得税-加权资金成本

=总EVA

由上述分析可以得知,本文定义的分解EVA与EVA定义没有内在冲突,是相互一致的。但分解EVA提供了更多的信息,使人们可以专注于企业业绩或企业价值的某些方面。分解EVA是EVA的显微镜。

1.营业EVA的意义

首先值得关注的是营业EVA。营业EVA的内涵是,假定企业的生产经营资金都是权益资本,没有利用融资杠杆,税后营业收益减生产经营资金成本的余额。营业EVA是不考虑企业融资结构的、针对企业直接生产经营的EVA评价。营业EVA的高低表示了这个企业生产经营方面的内在潜力。

但这种内在潜力还不等于企业的现实业绩和现实价值。因为营业EVA是假定企业的生产经营没有利用融资的杠杆作用,而现实中的企业都多少利用了融资杠杆。所以,营业EVA仅代表企业的内在潜力。

2.融资营业EVA的意义

把融资与生产经营相区分的意义是,融资能力与生产经营能力是两种不同的能力,但融资必须以生产经营为基础,而生产经营可以独立发挥作用。在考虑一个企业的价值时,可以先考虑企业内在的生产经营能力——如果不利用融资手段,能创造多少价值?然后再加上融资能力,又能多创造多少价值?这一设问显然不能倒过来,先问企业利用融资手段创造多少价值,没有生产经营作为前提,融资本身创造不了任何价值。

为了分析企业的现实业绩和现实价值,就必须考虑企业的融资结构,考虑融资的杠杆作用。由于融资的杠杆作用,可以降低企业的资金成本,从而进一步增加企业经济增加值EVA。融资EVA和营业EVA相加,就得到融资营业EVA。融资营业EVA代表了企业的现实价值。

3.总EVA的意义

为了评价企业当年的业绩,可以考虑企业的5个分解EVA相加的结果。5个分解EVA相加就得到总EVA。其中不仅有企业的生产经营创造的EVA和融资行为创造的EVA,也有投资产生的EVA、企业避税带来的EVA以及营业外收支的影响,这样,总EVA在很大程度上具有短期性,其对企业价值参考意义是反映了企业当期业绩。

4.其他EVA

其他EVA是避税EVA和营业外EVA两项的和。如果不进行较细致的分析,可以把它们加在一起称为其他EVA。

限于篇幅,不可能列出所有上市公司的EVA值并进行分析。那么,这里想采取以下几种比较方法:一是进行总量方面的比较,但由于各年度上市公司的数量有所不同,直接进行总量比较似乎不合适,所以进行EVA的两年度各项数据的均值比较;二是先找出各年度的EVA排名的前30家,再从中摘取出两年度都跻身于前30强的公司,比较它们的EVA变化;三是找出2002年为30强但2003年被挤出30强的公司,比较它们的EVA变化。这里分三种情况:一是总EVA最高的30家公司;二是营业融资EVA最高的30家公司;三是营业EVA最高的30家公司。

1.数据情况

尽管数据均经过反复核对,但由于数据量较大,仍不能排除个别数据的录入错误或计算错误。关于数值计算,说明几点:

(1)权益资本成本率,两年均为6%,以便于比较。

(2)EVA均值是指用EVA加总后再除以公司样本数。

(3)各项目的样本数可能是不同的。例如,2003年营业EVA合并数据,可能由于原始数据不全,只有935家,而投资EVA则是926家。

(4)各表中的“其他EVA”是避税EVA与营业外EVA的合并相加。

(5)表中有一列栏为“类”,类为h,说明是用合并数据计算的EVA,类为m,表明是用母公司数据计算的EVA,一般是取企业中较好的数据进行EVA计算,即如果合并数据计算的EVA值优于母公司数据计算的EVA值,就把类设为h,反之则把类设为m。

(6)2002年和2003年的分析数据全部来自于上市公司当年的年报。由于各种原因,只得到了当年大部分企业的数据,但各年的企业样本数量都在1000家以上。

2.各EVA项的平均值比较

表中的数据都是EVA的均值,因而,尽管各年各EVA项目的样本数不同,但也具有可比性。就表中反映的数据看,2003年度上市公司EVA业绩要明显好于2002年的情况。最为重要和可喜的是,营业EVA大幅提升。融资EVA基本不变略有上升是正常的,因为融资EVA仅与借贷资产的数量有关。投资EVA和其他EVA也有增长。可以看出,总EVA大幅上升主要来自于营业EVA的提升,这就说明了营业EVA确是一个关键性的因素,与前面的理论分析相吻合。但营业EVA的绝对值不高(明显低于其他的EVA项),又说明情况尚不乐观。

表1 2002~2003年度上市公司EVA均值的比较 (单位:元)

注:表中的“其他EVA”是避税EVA与营业外EVA相加。由于部分企业没有合并数据,故合并的样本数少于母公司的样本数。表中数据是根据各企业的年报资料计算的。

3.总EVA较高的上市公司

表1列示出2002~2003年度中,总EVA较大的10家上市公司,它们在2002年度或2003年度的总EVA接近于10亿。由于篇幅的限制,不能把分解EVA的5个指标都列出,同时也为了分析方便和表达明晰,在表中列示了3项指标,即营业EVA、融资营业EVA和总EVA。

在表2的15家上市公司中,有4家公司2003年度的营业EVA特别好,它们是中石化、宝钢、华能和马鞍山。中石化、宝钢、华能、扬子石化的各项EVA值在2003年都有较大提升,马鞍山的EVA值由全负跃为全正,而且较大,十分可喜。另外,从表2中可以看出,就效益较好的公司的创值EVA而言,2003年的情况要好于2002年的情况。10家公司的EVA数据大多都是增长的。在总EVA较高的上市公司中,许多公司的营业EVA和融资营业EVA也较高,如中石化、宝钢、华能、广东电力、扬子石化等。

表2 2002~2003年度总EVA较高的10家上市公司的比较 (单位:元)

续表

资料来源:根据企业的年报资料计算。

在表2中,总EVA指标数据下降的仅为一家(广发实业),营业EVA指标数据下降的则有两家,分别是广发实业、上海汽车,营业EVA为负的公司有两家,分别是中国联通、上海汽车。

4.总EVA一般但融资营业EVA较高的上市公司

下面表3中的公司的特点是融资营业EVA较高,但总EVA一般。或者说,这些公司的总EVA和融资营业EVA相差不大。这意味着这些上市公司的主营业务的生产经营搞得较好,但对外投资等其他方面一般。

表3中公司的特点是2003年的营业融资EVA在3.4亿以上。例如,安徽海螺在2002年的EVA业绩一般,但2003年的EVA业绩大幅提升,而且是主营业务的EVA提升较大,表现不俗。但其中的厦新电子股份有限公司在2003年度的EVA值尽管也不错,但全都下降了,很可能在企业的生产经营中存在一些变故。

表3 2002~2003年度融资营业EVA较大的10家上市公司的比较 (单位:元)

资料来源:根据各企业的年报资料计算。

5.总EVA一般但营业EVA较高的上市公司

营业EVA较高的公司最值得关注。下面表4列出了一些营业EVA较高但总EVA一般的公司。从表4中可以看出,这些上市公司2003年的营业EVA值较高,表中多数企业的EVA值比前一年有大幅增长。只有南京钢铁的总EVA下降较多,也是表3中惟一的下降数据。

通过比较表4中的营业EVA和融资营业EVA的差值,可以发现这些公司有一个共同点,就是融资比例不大,意味着这些公司的经营风险小。

6.一些似有异常的企业

在下面的表5中,列示了一些似有异常的企业的分解EVA数据。所谓异常,或是2002年表现较好而2003年业绩有所下降,或是投资EVA为负,或是营业外EVA为负或很大,从而表现了某种不太正常。投资EVA为负说明投资收益不好,营业外EVA为负说明营业外支出较大,营业外EVA很大说明营业外收入很大,而营业外收入很大很可能与关联交易有关。

表4 2002~2003年度营业EVA较好的10家上市公司的比较 (单位:元)

注:表中缺齐鲁石化2002年的EVA数据,而兖州煤业缺2003年的EVA数据。
资料来源:根据各企业的年报资料计算。

例如,邯郸钢铁、唐山钢铁、中国联通、南京钢铁2002年度的投资EVA和营业外EVA均为负值。中国联通2003年的总EVA大幅增长的来源却是营业外EVA,南京钢铁2003年度的投资EVA和营业外EVA也均为负值。青岛海尔2003年的多数EVA指标下降。

另外,表5中列示了这些企业的避税EVA,其中有一些企业的避税EVA为0。这说明这些企业确实是多缴纳了所得税,为了不影响这些企业的EVA计算,计算中把它们的避税EVA计为0。攀枝花的投资EVA为0,原因是其财务报表中没有投资收益的数据。

表5 某些企业的分解EVA (单位:元)

注:表中缺邯郸钢铁、唐山钢铁2002年的EVA数据。
资料来源:根据各企业的年报资料计算。

表5说明了通过分析公司的分解EVA数据和比较数据的相对大小,能够发现企业的一些问题或异常情况。

EVA既是一种管理方法,也是一种业绩评价方法。本文讨论了EVA作为一种管理方法的管理学意义,也应用EVA对上市公司进行了业绩评价。本文提出了分解EVA的思路和方法,分解EVA主要是对作为业绩评价方法EVA的细化。透过分解EVA,可以了解更多的企业业绩细节。2002~2003年的上市公司EVA分析表明,2003年上市公司的业绩比2002年上市公司业绩有所提升,但问题企业仍然存在。

[1]本报告使用的数据来自于中国企业管理研究会和中国社会科学院企业管理重点学科的建立的上市公司数据库,报告执笔张小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