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创新理论及其发展

创新理论及其发展

时间:2022-06-21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2.2 创新理论及其发展21世纪是创新的世纪,但创新不是一个孤立的概念,而是一种全方位的创新。在中国以往的创新研究活动中,往往把重点集中在技术创新上,而忽视了观念创新、制度创新、企业文化创新、组织创新和营销创新等管理创新领域。随着改革的深入,中国企业具备了一定的创新意识,但缺乏较为系统的创新理论指导,导致创新效果不佳。创新理论植根发源于熊彼特的创新理论。

2.2 创新理论及其发展

21世纪是创新的世纪,但创新不是一个孤立的概念,而是一种全方位的创新。对于企业来说。只有全方位地、系统地、持续不断地进行创新,才能维持自己的竞争优势。在中国以往的创新研究活动中,往往把重点集中在技术创新上,而忽视了观念创新、制度创新、企业文化创新、组织创新和营销创新等管理创新领域。随着改革的深入,中国企业具备了一定的创新意识,但缺乏较为系统的创新理论指导,导致创新效果不佳。为了提高中国企业创新的有效性,增强中国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从总体上看,中国企业尚需进一步理解创新的内涵,把握创新活动的基本规律和系统方法。

2.2.1 创新的概念

创新这一概念最早起源于美籍奥地利经济学家熊彼特(1883~1950)的“创新理论”。在其出版的经典著作《经济发展理论》中,将其定义为“创新就是生产函数的变动,而这种函数是不能分解为小的步骤的。”

现代经济条件下,创新就是新的组合。这种组合包括新技术产品的组合、新技术与新生产过程的组合、新技术与新生产原料的组合、新技术与新市场的组合以及新技术与新产业的组合等等。这就是经济学、管理学的创新概念。

创新理论植根发源于熊彼特的创新理论。1912年,熊彼特提出创新理论概念时,还没有明确界定“技术创新”,直到20世纪80年代,人们对“创新”的表述依然是众说纷纭。1928年,熊彼特在发表的《资本主义的稳定性》一书中提出了创新是一个过程的概念,并在1939年出版的《商业周期》一书中比较全面地提出了创新理论。但熊彼特本人并没有直接对技术创新作狭义的严格定义。《商业周期》出版12年后,索罗(S.C.Solo)对技术创新进行了较全面的研究,首次提出了技术创新成立的两个条件,即新思想来源和以后阶段的实现发展。这一“两步论”被认为是技术创新概念研究上的一个里程碑。1962年,伊诺思(J. I.Enos)在其《石油加工业的发明与创新》一文中认为:“技术创新是几种行为综合的结果。这些行为包括发明的选择、资本投入保证、组织建立、制定计划、招用工人和开辟市场等。”这是首次直接明确地对技术创新下定义。弗里曼(C.Freeman)是技术创新方面的著名学者,他在1973年发表的《工业创新中的成功与失败研究》中认为,“技术创新是——技术的、工艺的和商业全过程,其导致新产品的市场实现和新技术工艺与装备的商业化应用”。世界著名的管理学家彼得·德鲁克(P.Drucker)在《创业精神与创新》一书通俗易懂地解释创新的功能与概念:创新是创业特有的工具,是一种赋予资源以新的创造财富能力的行为。创新是创造一种资源,任何使现有资源财富创造潜力发生改变的行为都可称为创新。

从上述关于创新的经典定义可以看出,创新不同于发明。发明是指一种新概念、新设想或者至多是试验品的产生,它是一种科技行为。而创新本质上是一个经济概念,它是把新设想转变成经济上的成功,实现商业化的开发和扩散,以获取潜在的利润。

2.2.2 创新的特征与作用

一般认为,创新的成果具有以下特征:

(1)创造性。创新是解决前人所没有解决的问题,不是模仿、再造,而是面向未来、研究未来、创造未来。这种创造性是一种条件复杂的创造性活动过程,其特点是打破常规,敢走新路,掌握规律,勇于探索。因而,创新的成果必然具有新颖性和先进性。

(2)高价值性。创新使生产要素得到重新组合,因为新组合带来更低的成本或更高的价格,生产的可能性边界发生了外移,利润也就产生了。现代经济学将利润划分为三部分:一是作为隐含收益的利润,这是企业所有者自己劳动和自己投资所获取的收益;二是在非竞争市场中居于垄断地位的企业所得到的垄断利润;三是作为承担风险和创新回报的利润。在其中,创新利润是最重要、最基础的部分,因为第一部分可计入成本;第二部分是特殊的,在市场经济中很少出现;而第三部分中给不确定的补偿又是相对稳定的。只有创新利润才能反映出企业的个性,在各个企业中差别最大,创新具有高价值性。

(3)风险性。企业创新风险是指企业对外部环境因素估计不足或无法适应,或对技术创新过程难以有效控制而造成创新活动失败的可能性,这种不确定性即风险。它包括技术上成功的不确定性、技术前景的不确定性、产品生产和售后服务的不确定性以及技术效果、市场接受时间的不确定性等。因此,风险是客观存在的,特别是高新技术创新,更具有高风险的特点。据美国曼斯菲尔德公司1981年的一项统计表明,高技术项目中只有60%的研究开发计划在技术上获得成功,其中有30%能够推向市场,在推向市场的产品中仅有12%是有利可图的。

(4)动态性。创新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创新效益的实现也就贯穿于整个创新活动之中。在知识经济条件下,惟一的不变就是一切都在变。人们过去拥有的一切并不代表将来是必然的。创新不是一劳永逸的,而是不断创造和革新的过程。微软不断进行渐进的产品革新,并不时有重大突破,形成了一种不断的新陈代谢机制,使竞争对手很少有机会能对其市场领导地位构成威胁。

(5)快速性。成功创新的显著特点之一是快速创新,网络技术革命与Internet用户的爆炸性增长叩响了新经济的大门,这是一个快速变化的时代,速度已成为至关重要的因素。英特尔公司的元老葛洛夫以一种盛世危言式的口吻告诫人们:“10倍速的时代已经来临,我们的失败和成功都以10倍速的节奏进行”,“只有偏执狂才能生存”。所以,追求快速创新成为信息时代的必然趋势。

马克思说过:“人类文明发展史实际上是一部生产力的发展史”。而推动生产力发展的最主要动因就是创新。创新正以巨大的力量改变着世界,已成为生产力中新的经济增长要素。美国经济学教授内森·罗森堡在其《西方是怎样致富的》一书中写道:“西方经济增长的直接源泉,是贸易、技术和组织管理种种创新。”创新最重要的价值在于:它通过把生产力要素创造性地组织起来并通过市场实现商业化,从而获得从来没有过的利润或收益,即创造新的社会财富。一个现代企业唯有锐意进取,不断创新,才能充满活力,增强竞争力,在复杂的市场竞争中保持竞争优势。

2.2.3 创新的基本原理

成功的创新,必然是科学的创新,即必须遵循创新的有关规律,规律的本身就是基本原理。

(1)抽象思维。也称逻辑思维,是一种求同性思维,不论是由个别到一般的归纳法,还是由一般到个别的演绎法,目的都是求同。它撇开事物的具体形象而抽取其本质,因而具有抽象性的特征。这是一种运用概念、判断、推理来反映现实的思想过程。例如,伽利略从推小车突然停止而小车不立即停下来的事实,设想如果毫无摩擦,小车便会永远运动下去。他的这一设想,后来被牛顿概括成为力学第一定律,即任何物体,只要没有外力作用,便会永远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的状态。这就是归纳推理的结果。

(2)形象思维。形象思维又称为直接思维,属于感性认识活动。这是一种借助于具体形象来开展思维的过程,带有明显的直观性和鲜明性。形象思维按其内容可以分为直觉判别、直觉想象和直觉启发。创新性思维则是把外界事物的感性形象重新组织安排,并进行加工创造出新的形象。如德国化学家凯库勒在研究有机化合物苯的分子结构时,长期思考未能解决。一天,他坐在火炉边沉思,渐渐进入睡眠状态忽得一梦,见好多条蛇在眼前晃动,每条蛇咬住前一条的尾巴,组成一个环。这些蛇组成的六角形的“环”使他豁然开朗,解决了苯分子的结构:由六个碳原子各带一个氢原子组成的六角形结构。凯库勒正是通过对蛇的形象思维发现了苯环结构,这个设想使得有机化学彻底革新。

(3)灵活思维。它是一种突发式的特殊的思维方式,又称为顿悟思维。在创新中处于关键性阶段,表现于创新的高峰期,是人脑的高层活动。灵感的突发性和瞬时性,是它最明显的特点,即来得快,去得也快,故必须及时捕捉。灵感的出现总是与目标得到了基本解决或部分解决,往往“山穷水尽疑无路”时,出现了“柳暗花明又一村”,因而人们十分珍视灵感的出现。当然,灵感是在长期的艰苦的思想劳动过程中孕育、成长的,一旦条件成熟,瓜熟蒂落,便自然降临。没有“读书破万卷”,就不可能有“下笔如有神”。爱因斯坦从1895年经过10年沉思,灵感才突然降临,才导致了震惊世界的狭义相对论的创立。

(4)风险—收益原理。创新是具有风险—机会的共生性和风险—收益的对称性。对于技术创新而言,技术创新中的机会,构成了企业从事技术创新活动激励力,而技术创新中风险又成为进行创新的逆向阻力。一般说来,技术创新的高收益一般伴随着高风险,而低风险只能带来低收益。当然,风险—收益的对称性只是一种长期的均衡状态,属于一种准对称。在由信息不对称到完全对称的过程中,不排除非对称瞬态的存在,但当时间推进时,非对称程度将发生递减。因此,在进行创新决策时,要同时考虑、权衡收益与风险两个标准。

(5)周期—成本原理。早在20世纪60年代,麦迪克(Maidique)和迈尔斯(Mayers)等人曾经相继提出过技术创新项目的开发周期成本与其起始时间存在一种递减关系:即对某一技术创新项目,若创新活动的起始时间越晚,则开发周期成本越低。学者谢科范认为,对于一个技术创新项目,其成本函数为:

C= C(t0,T,ε)

其中,C为成本,t0为创新起始时间,T表示创新周期,而ε为其他因素,若以T0表示最佳创新周期,则T≤T0时,有:

img1

根据技术创新的不确定性递减原理,创新时间一旦超前,则不确定性加大,需要解决的相关技术问题增多;同时激发消费者潜在需求的难度与工作量加大,使技术的促销费用增加。因此,在一定条件下,当创新周期缩短时,导致技术创新周期的成本增加。但是,当T>T0时,则进度延长等原因又会导致技术创新费用增加。所以,把握最佳进入时机,掌握创新进度,是企业从事技术创新项目时必须作出的时间上的合理决策,从而达到既能适时满足市场的需求,又能尽力减少投入成本。

2.2.4 创新的实现条件

创新过程是多种因素交叉综合的过程。我们不仅要掌握创新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同时必须了解、掌握创新的程序以及创新的实现条件。

(1)创新的程序。

——寻找机会。创新活动始于发现和利用旧秩序的某种不协调现象,这些不协调为创新提供了有利的机会。例如,技术的变化、宏观经济环境的变动、市场消费的不确定习惯等,都会造成系统的不协调,从而成为创新的重要源泉。

——提出构想。如何解决系统的不协调,促进系统的健康发展,必须运用各种创新原理和方法,进行深入思考、分析、比较、联想和综合。以此酝酿出重大的创新。如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在分析了当时已知的63种元素的性质和原子量的关系之后,创造性地揭示出化学元素性质与原子量之间的关系,列出了化学元素周期表。

——实施创新。这是将构想形成的方案变成计划并加以实施的过程。计划与实施是出创新成果前进行艰苦思考和劳动的时期,是一个反复思考、不断摸索乃至不断失败、不断提高的过程。一旦成功,创新成果得以实现;一旦失败,要坚持下去,不能半途而废。创新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要归因于“最后五分钟”的坚持,正如伟大的发明家爱迪生所说:“我们的成功乃是从一路失败中取得的”。

——总结反馈。这个阶段,主要是总结创新经验和教训,并进行成果验证和发表。

(2)实现创新的基本条件。

创新主要以企业活动为基础。企业是创新的主体。企业的创新活动需要有一定的动力和机制。企业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约束、自我发展,这是促进企业创新的必要条件。与此同时,要真正实现创新,还必须具备以下条件:

——创新精神。提出创新概念的经济学家熊彼特,特别强调企业家在经济活动中的主导地位。他认为,“每一个人只有当他实际上对生产要素实现新的组合时才是一个企业家”。企业家的精神就是创新。企业家必须具有勇于创新的精神,善于思考、勇于探索、推陈出新、实行新的创造。企业家应当有远大的抱负、强烈的责任感和百折不挠的斗志,不怕挫折,不怕困难,而且有科学而理智的冒险精神。总之,勇于创新是企业家精神的首要内容。

——创新者的素质要求。创新者的素质和能力,是创新得以实现的主观条件。素质具有隐性,能力则具显性。没有创新的素质和能力的人,只能守旧而不能创新。对创新者的素质要求包括:①具有创新意识;②具有勇于开拓进取、敢冒风险的探索精神;③具有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④具有广博的知识基础;⑤具有正确对待失败和成功的心理素质;⑥具有顽强拼搏的战斗精神。对于创新能力的要求是:①敏锐的观察问题、发现机会的能力;②深入分析、把握关键的能力;③自我管理和控制、协调的能力;④良好的记忆力和丰富的想象力;⑤科学的综合创新能力。

——良好的资源条件。资源主要是资金和人力资源。创新活动,一般要花费较多的资金,如果资金不足,也会影响创新活动的顺利开展。当然,人才则是最宝贵的资源,没有创新人才,创新活动就难以开展。为了培养和吸引人才,企业必须有良好的人事管理机制和激励机制,创造良好的环境条件,这是创新人才大展其才的必要条件。

以上主要是实现创新的内因条件,同时,企业创新需要有一个良好的宏观环境。其中,政府的支持是十分重要的因素。

2.2.5 创新理论的发展

现代创新理论是在熊彼特创新理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1912年,年仅29岁的熊彼特出版了名著《经济发展理论》,建立了以创新概念为特色的动态经济发展理论。他认为,创新的主体是企业家。经济增长的动力是“创新者”,也就是有远见卓识、敢冒风险、善于经营的企业家。熊彼特的创新理论,界定了创新概念,描述了创新类型。但没有对技术创新、市场创新、组织创新、管理创新等方面作专门的分析研究。因此,并未给我们提供一个十分精确的创新理论。尽管如此,他提出的创新概念,为学术界指明了研究创新的新方向,这是经济史上的一个重大突破。

然而,熊彼特的有关技术创新的思路、想法和理论并没有得到西方学术界的足够重视。在某种程度上,被人遗忘了长达30年之久。在整个20世纪前半期,经济学家们的兴趣并没有放在技术变迁问题上,而是将注意力集中于“均衡”的长期稳定上。除了纳尔逊、卡特和威廉姆斯等少数经济学家外,大多数经济学家均忽视了技术进步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这一问题。以至于当1962年,罗杰斯在检索技术创新研究文献时,只找到了少量由工业经济学家发表的关于工业中创新扩散的经验研究。直到20世纪60年代中期后,许多西方学者才重新恢复了对技术创新问题的研究兴趣。

经过不断深入而广泛的研究,西方学术界在技术创新的动力机制、技术推动说和需求拉动说、技术轨道、技术范式、创新群集、创新扩散以及技术创新与市场结构、技术创新与企业规模、技术创新的渐进性质等方面的研究取得了丰硕成果。

1980年,熊彼特去世后,他的主要追随者把他的理论发展成为当代西方创新经济学的两个分支,即以技术创新和市场创新为对象的技术创新理论和以制度变革和制度形成为对象的制度创新系统。

从现代管理角度看,中国学者运用马克思主义观点研究现代管理理论的成果认为:管理的根本职能是合理的组织生产力及变革或维护生产关系。而采用新的组织管理形式实际上就是变革生产关系,因此,创新包括创造性地组织生产力和变革生产关系。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说,创新是现代管理的根本职能。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