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中国企业管理实践发展的简要历程

中国企业管理实践发展的简要历程

时间:2022-06-21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三、中国企业管理实践发展的简要历程在新中国成立后的50年里,随着经济建设的发展,企业管理也经历了从简单向复杂、从经验向科学、从传统向现代的发展和演变。根据企业管理发展的特点,中国的企业管理历史可以划分为三个大的发展时期。这一阶段中国的企业管理遭受到严重的破坏。

三、中国企业管理实践发展的简要历程

在新中国成立后的50年里,随着经济建设的发展,企业管理也经历了从简单向复杂、从经验向科学、从传统向现代的发展和演变。根据企业管理发展的特点,中国的企业管理历史可以划分为三个大的发展时期。第一个大的时期为1949年新中国成立到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计划经济体制下的生产管理是这一时期的主要特点。第二个大的时期是从1978年到1992年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由生产型管理向生产经营型管理过渡以及尝试推进企业管理现代化是该时期的主要特点。第三个时期是1992年到现在,在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明确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以后,中国企业管理开始向适应市场经济的方向转变,集约经营、资本经营成为企业发展的必然要求。这三个大的时期按照其历史进程中的不同情况,又可以分成9个不同的阶段。

(1)1949年新中国成立到1952年。这一阶段企业管理的特点是通过民主改革和生产改革建立社会主义企业管理制度。解放初期,百废待兴,亟须建立适应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和社会化大生产要求的企业管理制度。这一时期企业管理改革的主要内容包括建立工厂管理委员会,实行工厂管理民主化;实行厂长负责制;建立健全企业管理机构,实行科学的分工;建立生产管理和技术管理的责任制度;推行经济核算制;改革工资制度,贯彻按劳分配原则;开展生产竞赛运动等。通过企业民主改革和生产改革,初步建立起国营企业的领导机构和企业管理制度。

(2)1953~1957年。这一阶段企业管理的特点是全面、系统地引进苏联的企业管理制度和方法,实行科学管理。1953年,中国开始执行第一个五年计划,进入了大规模经济建设时期。国家集中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兴建156项重点工程。与此同时,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全面地、系统地引进苏联的企业管理制度和方法。这套制度和方法的主要内容包括:实行计划管理,推行生产作业计划,建立生产责任制度;实行技术管理,推行生产技术准备工作,制定技术标准、劳动定额、质量检查等制度;实行经济管理,建立经济核算制;进行干部、工人培训;实行各尽所能、按劳分配;建立、健全生产指挥系统和管理机构;等等。新的企业管理制度和方法的引入,克服了企业管理工作中的无序状态,使中国的企业管理开始进入科学管理的轨道。但是,在学习苏联企业管理的过程中出现了对一切不加分析,照抄照搬的问题。

(3)1958~1965年。这一阶段企业管理的主要特点是探索中国自己的企业管理道路,创建有中国特色的现代企业管理理论体系。这集中体现在1961年9月国家颁发的《国营工业企业工作条例(草案)》(简称“工业七十条”)上。该条例比较系统地总结了过去正反两方面的经验,尤其是纠正了1958年“大跃进”带来的在企业管理指导思想上犯的“左”的错误,规定了适合当时情况的各项具体政策,并对工业企业的性质、任务、基本制度及各项管理工作等作出了具体的规定,同“一五”期间实行的管理制度和方法相比大大地前进了一步,使企业管理重新走上了科学管理的轨道,各项管理工作水平都有了显著的提高,生产突飞猛进,许多技术经济指标都创造了历史的最高水平。尤其是大庆油田,把党的优良传统和现代化大生产所要求的科学管理有机地结合起来,成为企业管理的先进典范。中国的企业管理学学科体系也在“工业七十条”的思想指导下开始形成。代表性的著作是1964年马洪主编的《中国社会主义国营工业企业管理》。

(4)1966~1976年粉碎“四人帮”。这一阶段中国的企业管理遭受到严重的破坏。“文化大革命”使中国的企业管理遭受到一场空前的灾难,有效的管理制度被全盘否定,企业管理机构被解散,企业管理人员被下放,企业管理资料被毁掉。中国的企业管理不仅没有能够沿着大庆等先进企业开辟的新途径向前发展,反而完全陷入瘫痪和混乱,使企业的生产力遭到了极大的破坏。

(5)1977~1981年。这一阶段对“文化大革命”以后中国的企业管理进行了恢复性整顿。整顿的内容包括企业管理工作的指导思想、组织领导和管理制度等方面。首先,在指导思想上进行了拨乱反正,把企业各项工作中被“四人帮”颠倒了的思想路线重新纠正过来,清除了他们在企业管理方面所散布的种种谬论;其次,在组织上清理了企业的领导班子;再次,在管理上重建了必要的规章制度,尽快地恢复了企业的正常生产秩序和管理秩序,从而把企业管理逐步引入正轨。

(6)1982~1985年。这一阶段主要是为适应我国经济建设的要求,对企业进行了全面的整顿工作,同时,进行了企业管理现代化试点。1982年开始了有计划有步骤地、点面结合地、分期分批地对所有国营工业企业进行全面的整顿工作。这项工作是在过去恢复性整顿的基础上进行的,是建设性的。整顿的主要内容有五个方面:一是整顿和完善经济责任制,改进企业经营管理,搞好全面计划管理和经济核算工作;二是整顿和加强劳动纪律,严格奖惩制度;三是整顿财经纪律,健全财务管理制度;四是整顿劳动组织,按定员定额组织生产;五是整顿和建设领导班子,加强对职工的思想政治教育。经过整顿,尤其是以权责利相结合为特点的工业经济责任制在全国广泛开展,是企业开始从生产型管理走向生产经营型管理的开端,对全面改善企业管理、提高当时中国的企业管理水平起到了积极的作用,进而也为推进企业管理现代化创造了条件。1984年年初,全国经济工作会议提出整顿好的企业要把重点转到企业技术进步和管理现代化上来。国家经委紧接着在1月份召开了“全国第二次企业管理现代化座谈会”,提出了企业管理现代化的“五化”内容,即管理思想现代化、管理组织现代化、管理方法现代化、管理手段现代化、管理人才现代化,并推荐了18种在实践中应用效果较好、具有普遍推广价值的现代化管理方法(又称为现代化管理“十八法”,具体包括经济责任制、含目标管理在内的全面计划管理、全面质量管理、全面经济核算、网络技术或称统筹法、正交实验法或称优选法、系统工程、价值工程、市场预测、滚动计划、决策技术、ABC管理法、全员设备管理、线性规划、成组技术、看板管理、量本利分析和计算机辅助企业管理),确定了20家企业为全国第一批管理现代化试点企业。

(7)1986~1992年。这一阶段的特点主要是伴随着国有企业改革的深入,企业管理现代化全面推进。1985年年底,全国范围的企业全面整顿工作圆满结束,企业管理工作的重点开始全面转向企业管理现代化。1986年,国务院作出了《关于加强工业企业管理若干问题的决定》,国家经委专门制定和颁发了《企业管理现代化纲要》,进一步明确了我国推进企业管理现代化的指导方针、奋斗目标、基本内容、实施途径和政策措施等。企业整顿之后,一个以深化改革为动力,推动企业技术进步与管理现代化,努力赶超国际先进水平的战略行动在我国的企业特别是大中型骨干企业中广泛而深入地展开。到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我国的企业管理发生了非常深刻的变化,在企业管理现代化各个方面都取得了突出的进展。企业管理现代化试点由20个发展到后来的200多个。企业管理现代化的进程从学习应用单项现代化管理方法手段,逐步发展到整体优化、多项管理方法配套应用;从单纯学习、模仿应用国外现代化管理方法和手段,发展到学创结合、结合企业情况积极进行管理创新

(8)1993~2000年。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对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进行了重大战略部署之后,我国的企业管理开始向适应市场经济的方向转化,该阶段的突出特点是现代企业制度创新引领管理实践创新。1993年11月,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对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进行了重大战略部署,并明确提出建立“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是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这是十几年来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特别是企业改革经验的结晶,为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指明了方向。以此为标志,国有企业改革由“放权让利”进入了“制度创新”的新阶段。1994年1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实施,为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规范公司的组织和行为,保护公司及其利益相关者的合法权益,规范政府对公司的管理,提供了法律依据。进入“九五”以来,许多企业面向市场,转变观念,抓企业管理,苦练内功,坚持“三改一加强”,[5]积极探索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企业管理新模式。尤其是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邯郸钢铁公司“模拟市场核算、实行成本否决”的目标成本管理成功经验,由国务院专门发通知在全国推广,产生了强烈反响,对国有企业的改革和发展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企业抓管理的自觉性和市场意识都有所增强,管理科学化取得了明显的进展。党的“十四大”之后,中央政府选择了100家大型国企进行现代企业制度试点,到1996年年底,5000多家国有工业企业完成公司化改造,少数国有企业发行股票上市交易。1999年9月22日,党的十五届四中全会做出了《关于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为贯彻落实《决定》的精神,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国家经贸委会同有关部门起草的《国有大中型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和加强管理的基本规范(试行)》。

(9)2001年至今。这个阶段的突出特征一方面是企业管理在尝试着与国际接轨,另一方面是管理信息化水平不断提高,十分注重利用信息化提高管理现代化水平。在与国际接轨方面,2001年12月11日,中国正式成为世界贸易组织的一员,标志着中国对外经济发展战略做出了重大调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的中国改革开放是全方位的,中国市场已成为国际大市场的一部分,中国企业开始了国际化的历程。中国企业管理的方法与标准开始与国际逐渐接轨,先进的企业管理方法与国际标准在企业中得到普及性应用,并取得初步成效。制造业中有少数领先企业在管理科学化方面已经接近世界先进水平,个别企业已经跻身世界级优秀企业行列,成为中国企业的杰出代表和学习标杆;在管理信息化方面,随着以计算机为核心的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用信息技术推动企业管理科学化成为必然趋势。在信息化方式上,不少中国企业在信息化中开始采用“IT外包”的方式。现在,计算机辅助设计技术在重点企业中基本普及;计算机监控技术在化工、建材、造纸、冶金等企业中广泛应用;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企业管理信息系统、企业资源计划系统在全国大中型企业中得到不同程度的应用。中国企业管理信息化已经由局部信息化向全局信息化发展,信息化应用正从基础系统应用向综合系统应用过渡。经过几年的发展,企业对管理信息化的理解逐步深入,企业不只关注一些基础系统应用,而且更加注重提高企业的整体信息化水平,在企业研发、生产、管理和物流的各个环节充分运用信息技术,并注意系统的协调反应情况,实现企业管理信息化。

参考文献

1.Hofstede. G. Culture’s Consequences,Wewbury Park,CA:Sage Publications.

2.斯图尔特·克雷纳:《管理必读50种》,中译本,海南人民出版社,1999年。

3.斯图尔特·克雷纳:《管理百年——20世纪管理思想与实践的批判性回顾》,中译本,海南出版社,2004年。

4.丹尼尔·A.雷恩:《管理思想的演进》,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

5.斯蒂芬·P.罗宾斯:《管理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年。

6.诺斯:《经济史中的结构与变迁》,上海三联书店,1991年。

7.徐淑英、刘忠明:《中国企业管理的前沿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

8.黄群慧:《从战争看管理的发展》,《军事经济研究》,1992年第8期。

9.黄速建、黄群慧:《管理科学化与管理学方法论》,经济管理出版社,2005年。

10.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中国工业发展报告(1999)》,经济管理出版社,1999年。

【注释】

[1]引自斯图尔特·克雷纳:《管理百年——20世纪管理思想与实践的批判性回顾》前言,中译本,第1页,海南出版社,2004年。

[2]这里制度环境的“制度”是界定人们选择空间、约束人们之间相互关系的一套正式规则,包括政治规则、经济规则和契约,以及由这一系列正式规则构成的一种社会等级结构,具体体现为政治制度、经济制度和社会制度以及具体的根据正式契约确定的各个经济单位(包括组织和人)之间的分工与协作制度、竞争与合作制度等。而这里文化环境中的“文化”可以理解为人们长期交往中形成的具有持久性、代代继承性的约束人们行为的非正式规则,包括价值信念、伦理规则、道德观念、风俗习性、意识形态。因此,制度环境和文化环境可以统一为整体的人文环境,如果说科学技术环境给管理创新主体的创新行为提供的是经过科学技术改造后的物质环境,而包括制度环境和文化环境在内的人文环境则为管理创新主体的创新行为提供了精神环境。另外,需要进一步说明的是,这里所谓的制度环境与新制度经济学中的“制度环境”并不完全相同,在新制度经济学中,“制度环境”和“制度安排”是区分开的,“制度环境”是一系列用以建立生产、交换和分配基础的基本政治、社会和法律的基础规则,而“制度安排”则是支配经济单位之间可能合作或者竞争的方式的一种安排。“制度环境”可以是一种“基础性的制度安排”,它决定、影响着其他的具体的“制度安排”。显然,由于对管理创新主体的管理创新活动的影响不仅仅是国家的基本政治、经济和社会制度,还包括具体的微观制度环境,因此我们这里的制度环境既包括新制度经济学正式的“制度环境”,又包括具体的正式制度安排的内容。

[3]转引自诺斯:《经济史中的结构与变迁》,第187页,上海三联书店,1991年。

[4]忻榕等:《国有企业的企业文化:对其维度和影响的归纳性分析》,载徐淑英、刘忠明主编:《中国企业管理的前沿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372~395页。

[5]即国有企业围绕提高经济效益这个中心开展的改革、改组、改造和加强管理等四项工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