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 管理的五大手法
4.2.1 手法之一
M——梅花桩行步成拳
(一分为二的手法)
领悟梅花桩行步成拳的哲学思想,理解一种无中生有、一气化生生万千的管理手法(见图4‐8)。
◆拳法简介:
梅花拳没有固定的拳术套路,初习者要先锻炼梅花桩基本功,也就是“架子”中的五个基本拳势“桩步”:大、顺、拗、小、败。经过静止的站桩后,还要在拳场中按“四门八方”迅速运动变化,即“行步”。练好“行步”基本功,方可进行初级的对练拳路,即“成拳”,再进一层便是更高一级的对练拳路,称“拧拳”。从“架子”经“成拳”到“拧拳”,梅花拳可以说是“手无定手、脚无定步,势无定形、见劲使劲、引进落空、见空按豆,随势而布”。这种拳法遵循了宇宙万物千变万化、无穷无尽的基本运行规律,反映了“大道无形”、“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哲学思想。
图4‐8 梅花桩行步成拳
◆实战案例:
国际马拉松长跑全程可以分几段
马拉松(Marathon)是国际上非常普及的一种长跑比赛项目,全程距离26英里385码,折合为42.1951千米。目前的国际马拉松比赛,分全程马拉松(Full Marathon)、半程马拉松(Half Marathon)和四分马拉松(Quarter Marathon)三种。三种赛程中,以全程马拉松比赛最为普及。一般说马拉松比赛,就是指全程马拉松。
比赛时,这样长距离的奔跑,对于人类来说,是对体能极限的一种挑战。然而,那些长跑冠军是怎样做到的呢?
管理培训界流传着一则日本马拉松选手山田本一夺冠的故事:在1984年日本东京举行的国际马拉松邀请赛中,跑出了一匹黑马,那就是山田本一。当记者问他凭什么夺冠时,他回答说是凭智慧,由此引来一阵笑声。
然而,两年后在意大利米兰举行的国际马拉松邀请赛上,山田本一再次夺得冠军。面对记者同样的提问,山田本一的回答还是“智慧”两字。这时,人们不再嘲笑,而是对他所谓的智慧不解。
最终,人们在10年后山田本一公开的自传中得到了答案:每次比赛之前,山田本一都要乘车转一遍比赛的线路,把沿途醒目的标志记下来,比如第一个标志是某某银行的大楼;第二个标志是路边的一棵大树;第三个标志是一座红房子,等等。这样,通过这些标志将赛程一段一段地划分出来。然后,就按适合自己奔跑的习惯设计好比赛的阶段目标,如什么时间应该到达哪个阶段目标。比赛开始后,山田本一就奋力向第一个目标冲去。等到达第一个目标后,又奋力向第二个目标冲去。这样,42.1951千米的赛程,就被分解成多个小目标轻松地跑完了。
山田本一说原先他与大多数选手一样,把目标定在40多千米外终点的那面旗帜上,结果只跑了十几千米就疲惫不堪了,因为被前面那段遥远的路程吓倒了。
现实中,我们做事情之所以会半途而废,其中的原因往往不是因为难度太大,而是觉得成功离我们太遥远,确切地说,我们不是因为失败而放弃,而是因为疲倦而失败。在管理实践中,我们如果能将长期的、重大的目标分解成几个小目标,也许就会取得意想不到的成功。
【一手管理启示】
管理中,当面临异常复杂的新问题,没有经验可借鉴,也没现成标准规定可资判定时,可以采取无中生有的手法,培养或找到一个标杆榜样,依样行动解决问题。如果事务众多而且杂乱无序,也可以创新性地制定出标准,然后,将事务一分为二,或一分为三,进行分类管理。有时,需要将一个重大的长远目标,划分出阶段目标,便于执行,也便于目标的达成。
4.2.2 手法之二
S——少林一指禅
(一点集中主义的手法)
感叹少林一指禅的强悍武功,万众一心,凝练一种将全部资源或力量集中于一点的管理手法(见图4‐9)。
图4‐9 少林功夫——一指禅
◆拳法简介:
少林一指禅是武林中最高功夫练法之一,其练法注重内外兼修,动静互练,功禅合一。修炼一指禅时,内修静功,培育与聚合丹田之强劲内气,外练各种行功招式,使强劲的丹田之气运贯于指端,达到气、力、神合一,从而产生威力奇强的功力。这种强大的一指之力,可击穿厚硬的青砖,也可隔空点穴,克敌制胜。
【一手管理启示】
在企业战略上,运用一指禅手法的企业,选择一个产业中的某个部分或某个细分市场,集中全部力量做好这部分产品生产或全力为这个细分市场服务,从而忽略其他方面。这种手法谋求在企业不具备全面竞争优势的目标市场上获得竞争优势。一指禅手法的战略有两种方式,一是将力量集中于隐性成本控制,从而取得成本优势;二是将力量集中于隐性收益,形成别具一格的形象,从而取得品牌价值优势。
在日常管理中,一指禅手法指集中整治,或由专门部门专业人员进行一次突击严管活动。
4.2.3 手法之三
Z——自然门单操手
(虚实转化的手法)
借用自然门单操手的虚实转化之玄妙,设计一种以虚化实的管理手法。
图4‐10 自然门单操手——白鹤亮翅
◆拳法简介:
自然门是中国近代的一门武林名拳。自然门武术创世至今约有两百年的历史。与中国武术其他门派的拳法不同,自然门没有各种繁杂的套路。自然门注重的不是拳而是功,其套路的着眼点,完全是为了练气。因此,自然门拳法,讲究行拳自然而然、圆转自如、不呆不滞、软脱灵活、一气呵成。自然门拳法修炼的总口诀是“动静无始、变化无端、虚虚实实、自然而然”(见图4‐10)。
例如,自然门的单操手白鹤亮翅,便可导出很多虚虚实实的招法和变化。其中最典型是“防而不杀”和“一招即杀”。此招法的口诀是“虚实连环上,生死心中判;白鹤巧亮翅,一招定存亡”。此法运用者通过左手两指刺向对手眼睛这一虚晃招式迷惑对手,以此转化为后面真实的组合攻击动作:如右脚迈步锁住对手退路,接着在“防而不杀”招法中,通过右手劈压、展臂等组合动作,致使对方朝后摔倒在地;在“一招即杀”招法中,则在右手锤打、挂压、提臂等组合动作后,紧接着再一组拦腰反抱、扣手倒提、将敌首撞地等动作。
【一手管理启示】
如来神掌,虚实转化,明心见性,直指人心。
如来神掌法力无边,孙悟空纵有七十二变,一个筋斗能翻出十万八千里,也逃不出如来佛的手掌心。如来神掌,手起之处,覆盖三界,可解世间困惑之事,能化天下难解之缘。
这一手法通过虚拟化方式解决现实问题,或者说是一种现实困境通过虚拟化而解脱的手法。
在经营管理中,不少问题现实存在,却无法准确度量,难以管理,如领导的威信、指令的执行力、员工的士气等。这类问题很难用常规的管理手法解决。一手管理认为,这些实实在在的问题,可以被人所感知,可以通过虚拟化手法解决。
◆实战案例:
古称的启示
据说,秦统一六国之后,秦始皇让丞相李斯负责制定度量衡标准。李斯不敢怠慢,很快解决了距离的度量,可是对于质量的度量标准,李斯难以确定,思来想去,夜不能寐。一天深夜,李斯夜观天象,看着天上的星星,突然有了灵感,于是就制定出一斤等于十六两的度量标准。后来人们将十六两秤叫做十六金星秤。十六两秤的秤星,每一秤星都代表一颗星宿,它们分别是:北斗七星,南斗六星,再加上福、禄、寿三星。在秤杆上镶嵌十六颗星时,星的颜色必须是银白色或金黄色,禁用黑色,金色暗示诚信交易的高贵,白色暗示生意人要做到心地纯洁,不要昧着良心、不能黑心。倘若交易中短斤缺两,缺一两就动了福星,会“伤福”;缺二两就动了禄星,会“损禄”;缺三两就动了寿星,会“折寿”。倘若短缺超过三两,则很容易被人察觉,再说短缺超过三两时,已经触及福、禄、寿之外的天南地北星宿之位,那就天理难容了。
这就是将现实的问题通过虚拟化来解决的一种手法。
4.2.4 手法之四
W——武当太极云手
(内外圆通的手法)
抓住武当太极云手主要特征,构建一种内外圆通的管理手法(见图4‐11)。
图4‐11 武当太极云手
◆拳法简介:
太极主要有拳法、掌法和剑法三种,其中拳法流传最广。在太极拳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众多的流派,其中影响较大的主要有陈、杨、武、吴、孙、赵堡、武当等流派。武当太极拳法,由“太极”、“两仪”和“无极”三种不同层次的拳术、功法组成一套由外至内,由动至静,由初级到高级的,动静结合、内外兼修的太极拳法体系。
在现存各流派的太极拳中,尽管拳势形态各异、套路招数不一,但都保留“云手”这一招式;而且尽管云手演练的风格多种多样,但各家太极拳都称云手为“母式”。太极“云手”的神意在于“遵易理、合拳法、统周身”。
武当太极云手演练时,双脚分开,双手向前,掌心相对,成抱球状;然后,双脚左右弓步联动互换,双手旋转翻掌互动划弧。各家太极拳演练“云手”招式一般都是左右进行的,而武当太极拳动作多是弧形和旋转动作,所以其“云手”大都也是弧形旋转进行的。
云手是太极拳的“母式”,充分展现了太极拳法攻防合一的含义。武当太极云手,在抱球划弧的过程中,手臂部三节以及躯干部、下肢部三节开合一体、协调运转,达到最佳人体攻防状态。在运转的任一时刻与身体的任一位点,都处于太极状态,开合一体、化打合一、攻防兼备,也就是说身体处于内外圆通的一种状态。在这种状态中,由外而内“收”,可构筑牢固的防卫;由内而外“张”,可形成强大的攻击能量。
【一手管理启示】
内外圆通的管理手法在思路上有两个方向:一种是内化,就是通过内化建立起内部竞争合作机制,将问题自内而化地解决;另一种是外化,也就是通过外化形式,借助外部力量,化解内部难以解决的问题。
内化解决问题,建立内部竞争合作机制时,管理者要避免组织内部成员不顾组织整体利益而只顾各自局部利益,不顾长远利益而只顾眼前利益,形成内部争斗不休,互不相让的僵局。管理者应建立内部竞争合作机制,要使得组织内部成员调整各自局部利益,并使之与组织整体利益趋于一致,相互间形成竞争性合作的关系,从而达成组织整体目标。例如,组织成员不比办公条件,不争组织资源,而相互对比的是管理效率,争的是完成的任务。
外化解决问题,对所引进的外部人员,要坦诚相待,向其恰当描述需要解决的问题,清楚表明解决问题的决心与目标,同时要注意保守必要的组织秘密,并有明确的“约法三章”,防止利益流失。
◆实战案例:自内而化解决问题
两小儿分蛋糕
某年轻的经理有两个儿子,一个12岁,另一个10岁。经理每次出差回家都会带回当地的特产。一次,经理出差回来带回蛋糕一盘。通常,经理会将蛋糕切成两半,分与两小儿。然而,无论经理如何仔细地将蛋糕切成一样大小,兄弟俩每次都互相指认对方的那一半更大,并常常为此争吵打闹。兄弟俩都责怪父亲偏心,将更大的那块分给了对方。经理想过带两盘蛋糕回来,可是两盘蛋糕太多了,兄弟俩根本吃不完,而且,兄弟俩还是会为谁的更大而争吵。这令经理左右为难,伤透了脑筋。
一次,经理想出了一个办法。他让大儿子负责切分蛋糕,而让小儿子优先挑选。
于是,大儿子在切分蛋糕的时候,会努力地将蛋糕分成一模一样的两块,否则,大块的一定会被小弟先拿走;小弟在一旁等待,心里想着,老哥你切吧切吧,最好将蛋糕切歪了,这样我就可以拿到更大的那块蛋糕啦。
切完之后,小弟取走一块,大哥享用留下的那一块。经理发现,无论大儿子切得均匀还是不均匀,两小儿都不再争吵。
其实,兄弟俩都有自己的想法。小弟心想,是我先挑选的,无论如何我拿的是更大的那块;大哥心想,蛋糕是我自己切分的,不管自己这块是大还是小,自己都得认。
同样是切分蛋糕,当切分之手回到利益相关者内部,采用“自内而化”进行处理时,问题就解决了。
正所谓“鹬蚌相争,渔翁得利”,古人有“以夷制夷”,“用江湖人治江湖人”的思想。古代帝王也会采用保持忠奸力量平衡的权谋之术,以达到治理目标。这都是自内而化地解决问题的手法。
◆实战案例:外化解决问题
赌徒分钱的启示
有这么一群赌徒,晚上点着蜡烛在山洞赌钱。忽然一阵大风,吹灭了石壁上的蜡烛,吹乱了石板上的钱,山洞顿时漆黑一团。大风过后,他们重新点亮蜡烛。看着石板上零乱的钱,一些自作聪明的赌徒心中盘算着:钱都没有记号,怎么分呢?我可以虚报数额,多报些,以便多拿点钱。最后,他们发现钱不够分了。大家都明白,一定是有人多拿钱了。于是他们互相指责,都说自己没多拿,而是别人多拿了。他们就这样争吵不休,根本就无法如实分钱。
他们只好请来一位管理学家。管理学家说:“既然你们请我来解决问题,那就得听我的,可以做到吗?”众人点头答应。管理学家让助手将所有钱装进一个大袋子,并给赌徒分发一张小纸片,让他们写出自己原有的真实金额。管理学家强调,如果将他们写出的数目加总的金额与袋中总金额相符,钱就依此分发。若加总数目与袋中金额不符则将袋中钱带走。
赌徒拿着纸张,心中盘算着:摆在面前的是两种选择,一是如实写下原有金额,那么,将有机会拿回自己的钱;二是为多拿点钱而虚报数目,如果这样袋中的钱将被管理学家拿走,结果自己将没有机会拿到钱。那么,就应该如实地写出数目。
结果,按收回的纸片加总的数目与袋中钱的总额一致。
借“外脑”、“外包”等经营管理办法都是利用“外援之手”,外化解决问题的手法。
4.2.5 手法之五
X——小念头圈手
(兼顾过去、现在与未来的手法)
练小念头圈手,讲咏春拳“问手”原理,学一种兼顾过去、现在与未来的管理手法(见图4‐12)。
图4‐12 小念头圈手
◆拳法简介:
“小念头圈手”是咏春拳中手以腕部为轴心而圈转的一种手法。咏春拳是中国拳术的南拳之一,属中国武术中的内家拳法。咏春拳早年流行于广东、福建各地。著名武打明星李小龙曾经跟随咏春拳的一代宗师叶问系统地习练过咏春拳。现在,咏春拳的传人遍布世界各地。
咏春拳,有独特的武术辅助器械“木人桩”。咏春拳通过“小念头”、“寻桥”和“标指”三套拳法三个阶段的操练,让习武者领悟三个原理,达到三个境界。三套拳法中,“小念头”练习动作规范,培养基本搏击意识;“寻桥”练习“手桥进步”发出长劲,感应攻击方向、力度、速度,训练“来留去送,甩手直冲”的防守反击能力,培养避实就虚的防守反击意识;“标指”就是练习短劲,训练短距离瞬间爆发的打击能力,培养完全控制对手的进攻意识。
“小念头圈手”是咏春拳“小念头”拳法中摊手后形成的一种手法。操练“小念头圈手”时,注重强化腕部的柔韧性、灵活性与协调性;实战时,“圈手”指以肘部为发力点,以腕部为轴心,出手绕过对方攻击的手脚,并以灵巧之力将对手凶猛的攻击化解,其主要转化方式体现于腕部的圈转,通过快速、精准、流畅的摊手、拍手、护手等一系列动作得以实施这一转变。
“圈手”的成功实施基于咏春拳的“问手”原理。所谓“问手”就是感应对方的重心所在及对方出手攻击的方向、力度和速度。在实战中,根据对方的来势作进一步的变化进攻。“问手”要留心敌我双方原有的姿势位置,着手应付对方正在进行的进攻,还要着眼于对方可能会做出的下一步变化动作,从而采取所谓“轻桥去手,重桥留中”的应对手法。“问手”要求兼顾过去、现在与未来三者之变化。
【一手管理启示】
管理者既要心怀未来之事,也要细心照料手头之事,还要有心思回顾过去之事。这正如麻将桌上的高手,一边是看着上家的,一边是抓着自家的,一边是想着下家的。通俗地说,就是要求管理者如同一位贪婪的食客,吃着嘴里的、夹着手上的、盯着盘中的。
例如优秀的柜台服务生必定同时动用眼手口,做到一手三用地为顾客服务。服务生一定会眼看着走向柜台的客人,笑脸相迎“您好!想要点什么?”同时一双手细心地在柜台上为正在购物的客人包装商品;另外,还说一句“先生/小姐,走好!”送走刚刚离开柜台的客人。
这一手法的口诀是“留心过去,着手现在,放眼未来”。
【本章要点】
1.五指有长短,意见难统一。人们在观察与分析事物时,常常会戴着某种理论“有色眼镜”。在经营管理中,很多问题都会因管理者的不同主观判断而得出不同的结论。
2.在经营管理中,对同一问题使用不同的尺度来衡量会有不同结论;但如果失去衡量的尺度,我们将会陷入困境,那就得不出任何结论。
3.都说耳听为虚,眼见为实。然而,感知与现实并非完全一致。仅仅凭着管理经验来指导管理活动靠不住,单凭实际发生的事情进行处理也不一定正确。
4.一分为二的手法:管理中,面对复杂的问题,可以将事务一分为二,或一分为三,进行分类管理。有时,需要将一个重大的长远目标,划分出阶段目标,便于执行,便于目标的达成。
5.一点集中主义的手法:一种将全部资源或力量集中于一点的管理手法。
6.虚实转化的手法:这一手法通过虚拟化方式解决现实问题,或者说是一种现实困境通过虚拟化而解脱的手法。
7.内外圆通的手法:一种是内化,就是通过内化建立起内部竞争合作机制,将问题自内而化地解决;另一种是外化,也就是通过外化形式,借助外部力量,化解内部难以解决的问题。
8.兼顾过去、现在与未来的手法:管理者既要心怀未来之事,也要细心照料手头之事,还要有心思回顾过去之事。留心过去,着手现在,放眼未来。
【思考题】
1.怎么理解管理中的“五指有长短,意见难统一”这一说法?
2.管理中一分为二的手法有何优缺点?
3.采用一点集中主义的管理手法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4.有哪些方法可以将现实的问题虚拟化?
5.为什么说“外来的和尚好念经”?引进“空降兵”应注意哪些问题?
6.什么时候可以将服务外包?
7.谈谈你对承包制的看法?
8.“百年老店”的经营管理有何特点?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