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电子商务的起源与发展

电子商务的起源与发展

时间:2022-06-21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第一节 电子商务的起源与发展电子商务的起源与发展,我们分为世界电子商务和我国电子商务两个部分进行介绍。贸易信息以莫尔斯码电波在电线中传输标志着运用电子手段进行商务活动的新纪元。随着电子通信工具的不断发展,跨国公司的“电子”商业触角遍及全球。很快,传真机就代替电报成为一种标准的商务信息传递工具。它已被美国政府指定为紧急状态下的后备通信系统。

第一节 电子商务的起源与发展

电子商务的起源与发展,我们分为世界电子商务和我国电子商务两个部分进行介绍。

一、世界电子商务的起源与发展

欧美等发达国家的电子商务从起源到不断发展,根据其所依托的关键技术:电报、传真机、EDI和因特网可分为四个阶段,具体如下:

1.基于电报的电子商务(1839年至20世纪20年代)

在未发明电报以前,进行长途通信的主要方法包括驿送、信鸽以及烽烟等。驿送是由专门负责的人员,乘坐马匹或其他交通工具,接力将书信送到目的地。建立一个可靠及快速的驿送系统需要十分高昂的成本,首先要建立良好的道路网,然后配备合适的驿站设施。在交通不便的地区更是不可行。使用信鸽通信可靠性更低,而且受天气、路径所限。另一类通信方法是使用烽烟或摆臂式信号机(Semaphores)、灯号等肉眼可见的信号,以接力方法来传讯。这种方法同样是成本高昂,而且易受天气、地形影响。在发明电报以前,只有最重要的消息才会被传送,而且其速度从今日的角度来看,是难以忍受的缓慢。

电报是通信业务的一种,在19世纪初发明,是最早使用电进行通信的方法。电报大为加快了消息的流通,是工业社会的一项重要发明。早期的电报只能在陆地上通信,后来使用了海底电缆,开展了越洋服务。到了20世纪初,开始使用无线电拍发电报,电报业务基本上已能抵达地球上的大部分地区。

早在1839年,当电报刚出现的时候,人们就开始尝试运用电子通信工具辅助商务活动。贸易信息以莫尔斯码电波在电线中传输标志着运用电子手段进行商务活动的新纪元。随着电子通信工具的不断发展,跨国公司的“电子”商业触角遍及全球。从此,地球变平了。用电报报文发送商务文件在20世纪70年代前,已经是非常普遍的工作方式了。

2.基于传真机的电子商务(20世纪20年代至60年代)

传真技术早在19世纪40年代就已经诞生,比电话发明还要早30年。它是由一位名叫亚历山大·贝恩的英国发明家于1843年发明的。但是,传真通信是在电信领域里发展比较缓慢的技术,直到20世纪20年代才逐渐成熟起来,60年代后得到了迅速发展。

1842年,苏格兰人亚历山大·贝恩研究制作一项用电控制的钟摆结构,目的是要用若干个钟互连起来构成同步的钟,就像现在的母子钟那样的主从系统。他在研制过程中,注意到一种现象,就是这个时钟系统里的每一个钟的钟摆在任何瞬间都在同一个相对的位置上。这个现象使发明家想到,如果能利用主摆使它在行程中通过由电接触点组成的图形或字符,那么这个图形或字符就会同时在远距主摆的一个或几个地点复制出来,这是一种原始的电化学记录方式的传真机。1850年,又有一位英国的发明家,名叫弗·贝克卡尔,他把传真机的结构做了很大的改进,他采用“滚筒和丝杆”装置代替了时钟和钟摆的结构。1865年,一位名叫阿巴卡捷的伊朗人根据贝恩和贝克卡尔提出的传真机原理和结构,自己研制出了可以实际应用的传真机,并且带着他的传真机到法国巴黎、里昂和马赛等城市进行了传真通信的实验。1907年11月8日,法国的一位发明家——爱德华·贝兰在众目睽睽之下表演了他的研制成果——相片传真。1913年,他制成了世界上第一部用于新闻采访的手提式传真机。1914年,法国的一家报纸首先刊登了通过传真机传送的新闻照片。相片传真把指针接触式的扫描改变成光电扫描,不仅使传真的质量大大提高,而且光电扫描和照相感光制版配合,使相片传真得以实现。1925年,美国电话电报公司的贝尔研究所研制出高质量的相片传真机。1926年他们正式开放了横贯美国大陆的有线相片传真业务,同年还与英国开放了横跨大西洋的无线相片传真业务。1968年,美国率先在公用电话网上开放传真业务,世界各国也随之相继利用电话网开放传真通信业务,使原本局限于在专用电路上应用的传真机的数量猛增,应用的范围迅速扩大。尤其是用于传送手写、打印或印刷的书信、文件、表格、图形等的文件传真机,使用最为普通,发展也最快。很快,传真机就代替电报成为一种标准的商务信息传递工具。实际上一直到今天,传真机作为一种传递商业信息的工具依然在很多地方使用。

3.基于EDI的电子商务(20世纪60年代至90年代初)

20世纪60年代,人们普遍采用方便、快捷的传真机来传递商业信息,但是由于传真文件是通过纸面打印来传递和管理信息的,纸面信息是“死”的,不易转发、编辑,更不能为企业刚刚开始应用的计算机直接使用,因此人们开始采用EDI(Electronic Data Interchange,电子数据交换)作为企业间电子商务的应用技术。这种技术必须依托计算机来工作,这也是计算机从科学计算向文字处理和商务统计报表处理应用的转变。字处理(WP)软件和电子表格(SPREAD SHEET)软件的出现,为标准格式(或格式化)的商务单证的电子数据交换(EDI)开发应用提供了强有力的工具。政府或企业的采购,企业商业文件的处理,从手工书面文件的准备和传递转变为电子文件的准备和传递等。

1965年7月,假日饭店集团(Holiday Inn,Inc.)建立了一种称为CRS(Center Reservation System)的中央预定系统,又称假日电信网(Holidex-Ⅰ)。该系统是假日饭店集团为控制世界范围内的客源而采用的本集团内部的电脑预定系统,从70年代至今不断更新,时至今日假日饭店集团已拥有自己的专用卫星。客人住在假日饭店里可随时预定世界任何地方的假日饭店,并在几秒钟内得到确认。目前的Holidex-Ⅱ每天处理7万间订房,仅次于美国政府的通信网,并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民用计算机网。它已被美国政府指定为紧急状态下的后备通信系统。

国际贸易的激增对贸易信息传输“无纸化”的需求使得EDI发展很快,很多大公司都选择EDI作为一种安全快速的方式来传送订单、发票、运货通知和其他各种常用的商业文件。世界第一大商业连锁企业沃尔玛(Wal-Mart Store,Ine.)从80年代初就开始采用电子订货系统实现商品配送中心与供应商和商场之间的电子化订货。EDI取代了传统贸易单证和文件的手工处理,使得贸易信息处理的效率大大提高,极大地推动了发达国家国内贸易和相关国际贸易的发展。

4.基于因特网的电子商务(1993年至今)

在因特网正式对商业活动开放以前,EDI一直是通过租用专门线路在专用网络上来实现的,这种专用增值网(VAN)使用费用很高,一般只有跨国公司和大型企业才会使用,限制了其应用范围的扩大。因特网的出现恰恰克服了EDI的不足,它费用低廉、覆盖面更广、服务功能更好,能够满足中小企业对电子数据交换的需求,因此基于因特网的EDI发展迅速,传统的EDI业务逐渐萎缩。不仅如此,而且基于因特网的EDI把电子交换的范围从票证、单据扩大到了全方位的商务信息,这就产生了现代意义上的电子商务。现代电子商务是在与计算机技术、网络通信技术的互动发展中产生和不断完善的,尤其依托于计算机互联网络(即因特网),随着其爆炸性发展而急剧发展。

1991年美国政府宣布因特网向社会公众开放,允许在网上开发商业应用系统。1993年万维网(World Wide Web,WWW)在因特网上出现,这是一种具有处理数据、图文、声像及超文本对象的能力的网络技术,使因特网具备了支持多媒体应用的功能。1995年因特网上的商业业务信息量首次超过了科教业务信息量,这既是因特网此后产生爆炸性发展的标志,也是电子商务从此大规模起步发展的标志。

1994年美国网景公司(Netscape)成立,该公司开发并推出安全套接层(SSL)协议,用以弥补因特网上的主要协议TCP/IP在安全性能上的缺陷(如TCP/IP协议难以确定用户的身份),支持B to B方式的电子商务。SSL协议支持按X.509规范制作的电子证书,借以识别通信双方的身份,但SSL协议缺少数字签名功能,没有授权,没有存取控制,不能抗否认,用户身份还有被冒充的风险,这就是SSL协议在安全方面的弱点,在实践中也证明,由SSL协议构筑的安全防线曾有被黑客攻破的实例。

加拿大北方电讯公司(Nortel)所属的Entrust公司开发的公钥匙基础设施(Public Key Infrastructure,PKI)技术,支持SET、SSL、IP sec及电子证书和数字签名,可弥补SSL协议的缺陷,IBM、Sun Microsystems等公司均采用Entrust公司的PKI技术以支持B to B方式的电子商务进行安全结算。

1996年2月,VISA与MASTER CARD两大银行卡国际组织共同发起制定保障在因特网上进行安全的电子交易的SET协议(SET协议的制定得到了IBM、Microsoft、Netscape、GTE、VeriSign等一批技术领先的跨国公司的支持)。SET协议适用于B to C的模式,围绕客户、商户、银行,或客户、商户、收单行或开户行以及其他银行相互确认身份(把数字加密技术用于数字签名和颁发电子证书),借以保障交易安全。

1997年12月,VISA与MASTER CARD共同建立了安全电子交易有限公司,即SETCO,专门从事管理与促进SET协议在全球的应用推广,该公司并被赋予代表上述两大银行卡国际组织管理颁发具有最高权威等级的根认证机构(Root CA)的特许权力。在Root CA之下,建立分层结构的认证体系,即分层逐级而下的品牌认证机构(Brand CA)、地区政府认证机构(Geo-political CA),以及持卡人认证机构(CardHolder CA)、商户认证机构(Merchant CA)、支付网关认证机构(Payment Gateway CA)。但SET协议操作起来过于复杂,成本较高,使用的广泛性尚差,还有待于改进。

二、我国电子商务发展的历程

我国计算机应用已有40多年历史,但电子商务仅有十多年,1987年9月20日,中国的第一封电子邮件越过长城,通向了世界,揭开了中国使用互联网的序幕。

我国电子商务发展的历程可分为以下三个阶段:

1.EDI应用阶段(1990—1993年)

我国从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开展基于EDI的电子商务应用。自1990年开始,原国家计委、科委将EDI列入“八五”国家科技攻关项目,如原外经贸部的“国家外贸许可证EDI系统”、中国对外贸易运输总公司的“中国外运海运/空运管理EDI系统”、中国化工进出口公司的“中化财务、石油、橡胶贸易EDI系统”及山东抽纱公司的“EDI在出口贸易中的应用”等。1991年9月由国务院电子信息系统推广应用办公室牵头会同原国家计委、科委、原外经贸部、交通部、邮电部、海关总署、中国银行、中国人民银行、中国人民保险公司等部委发起成立“中国促进EDI应用协调小组”,同年10月成立“中国EDIFACT委员会”并参加亚洲EDIFACT理事会,目前已有18个国家部门成员和10个地方委员会。EDI在国内外贸易、交通、银行等部门得到了广泛应用。

2.“三金工程”阶段(1993—1997年)

1993年成立以国务院副总理为主席的国民经济信息化联席会议及其办公室,相继组织了金关、金卡、金税等“三金工程”,取得了重大进展。1994年5月中国人民银行、电子部、全球信息基础设施委员会(GIIC)共同组织“北京电子商务际论坛”,有来自美国、英国、法国、德国、日本、澳大利亚、埃及、加拿大等国的700人参加。1994年10月亚太地区电子商务研讨会在京召开,使电子商务概念开始在我国传播。1995年,中国互联网开始商业化,互联网公司开始兴起。

1996年1月成立国务院国家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由国务院副总理任组长,20多个部委参加,统一领导组织我国的信息化建设。1996年,因特网正式开通。

1997年,国家组织有关部门起草编制我国信息化规划,1997年4月在深圳召开全国信息化工作会议,各省、市、自治区相继成立信息化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并开始制订本地区包括电子商务在内的信息化建设规划。1997年,广告主开始使用网络广告。1997年4月以来,中国商品订货系统(CGOS)开始运行。

3.互联网电子商务大发展阶段(1998—2000年)

1998年3月,我国第一笔互联网网上交易成功。1998年7月,中国商品交易市场正式宣告成立,被称为“永不闭幕的广交会”。中国商品现货交易市场,是我国第一家现货电子交易市场,1999年现货电子市场电子交易额达到2000亿元人民币。1998年10月,原国家经贸委与信息产业部联合宣布启动以电子贸易为主要内容的“金贸工程”,它是一项在经贸流通领域推广网络化应用、开发电子商务的大型应用试点工程。1998年北京、上海等城市启动了电子商务工程,开展电子商场、电子商厦及电子商城的试点,开展网上购物与网上交易,建立金融与非金融论证中心,并制定有关标准、法规,为今后开展电子商务打下基础。目前,我国电子商务尚处起步阶段或初始阶段。医药电子商务网于1998年投入运营,医疗卫生行业1万个企事业单位联网,能提供上千种中西药品信息。全国库存商品调节网络、全国建筑在线、房地产网,都已正式开通。

1999年3月8848等B2C网站正式开通,网上购物进入实际应用阶段。

1999年兴起政府上网、企业上网、电子政务(政府上网工程)、网上纳税、网上教育(湖南大学、浙江大学网上大学),远程诊断(北京、上海的大医院)等广义电子商务开始启动,并从试点进入实际试用阶段。

4.我国电子商务进入务实发展阶段(2000年至今)

电子商务服务商正在从风险资本市场转向现实市场,与有商务传统的企业结合,同时出现了一些较为成功并开始赢利的电子商务应用。由于基础设施等外部环境以及电子商务应用方式的进一步完善,现实市场对电子商务的需求正在成熟,电子商务软件和解决方案的“本土化”趋势加快,国内企业开发或着眼于国内应用的电子商务软件和解决方案逐渐在市场上占据主导。我国电子商务全面启动并已初见成效。基于网络的电子商务的优势将进一步发挥出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