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商业银行行为对货币供给的影响

商业银行行为对货币供给的影响

时间:2022-06-20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3.货币政策工具货币政策有多项经济目标,但由于货币供应量对宏观经济的意义重大,因此在具体操作中,政府的宏观货币政策主要旨在调节货币的供应量。一般地说,可以从三个方面来理解货币政策工具。剪贴板/货币政策工具●公开市场业务●贴现政策●法定准备金制度第一,公开市场业务。公开市场业务是发达国家经常使用的货币政策工具。所以降低法定准备率是信贷放松政策的标志。

3.货币政策工具

货币政策有多项经济目标,但由于货币供应量对宏观经济的意义重大,因此在具体操作中,政府的宏观货币政策主要旨在调节货币的供应量。一般地说,可以从三个方面来理解货币政策工具。

剪贴板/货币政策工具

公开市场业务

●贴现政策

●法定准备金制度

第一,公开市场业务。公开市场业务是发达国家经常使用的货币政策工具。公开市场业务自然是公开的。市场业务是指什么呢?就是指中央银行直接到金融市场上去做买卖。做什么买卖呢?买卖政府债券。

我们大多数人或多或少都有过购买国库券的经验。我们购买国库券,付出了钱,买进了债券。但是,我们是否想过这种购买行为的实质是什么呢?实质是人们手中的钱减少了。中央银行卖出国库券,收回顾客的钱,发出了债券,实质是中央银行从我们手中把货币收回去了,社会上的货币减少了。

你会说,我们买了国库券,早晚还会兑现的呀。是的,中央银行感到货币供给太多了,就抛售国库券,收回货币,而等到它感觉货币太少了,它就买进国库券,我们就可以把国库券拿到它那里去兑现,这样中央银行就把钱还给了我们,而社会上的货币供给就增多了。

所以中央银行公开市场业务的目的,不是为了盈利,而是为了调节货币供给。公开市场业务有许多优点。如比较灵活,多点少点都可以;可以迅速执行,不会有行政性延误或时滞;当运用公开市场业务发生错误时,中央银行能立即逆向使用这一工具,因此易于逆转,且具有较好的隐藏性。

第二,贴现政策。对一家商业银行而言,它也有缺钱花的时候。比如当它贷出了所有除法定准备金外的存款之后,又有一家信誉极好的公司要求贷款,银行不愿失去这一笔好生意,就会考虑借款。从哪里借呢?对了,它可以从中央银行借款。所以中央银行有时又被称作“银行的银行”。中央银行借款给其他银行,也是有利息的,这个利率,也叫做贴现率。

贴现政策的主要内容是改变贴现率。当中央银行提高贴现率时,资金成本加大,商业银行就不愿意向中央银行借款,因而抑制了商业银行的贷款供给规模,从而影响货币供应量。反之,也可以通过降低贴现率来促使商业银行放松贷款,从而增加货币供应量。更重要的是中央银行贴现率的变动是一个信号,产生“告示作用”,商业银行和公众会改变自己的预期,作出相应的行动。若贴现率提高,商业银行也会提高贷款利息,公众会减少投资,反之则反是。

第三,法定准备金制度。中央银行手中握有规定法定准备率的权利,就有了一个调整货币供给的法宝。当中央银行认为,社会上的货币供给较少,各行各业急需更多的钱来谋求发展,就可以把法定准备率降低,比如从10%降到5%,我们能计算出一家有10亿美元存款的商业银行,本来必须备有1亿美元作为法定准备金,现在只需要留出5千万美元作为法定准备金就可以了,那么多出来的5千万,它就可以再贷款出去了。这家银行能赚到更多的钱,工厂也能得到更多的贷款。全国有成千甚至上万家银行,由于法定准备率的降低,它们总共能多贷出很多存款啊,最终的结果是社会上的货币增多了。所以降低法定准备率是信贷放松政策的标志。反之,如果中央银行提高法定准备率,就会减少货币供给,成为信贷从紧的标志。

从理论上讲,变动法定准备金率是中央银行调整货币供给最简单的办法。然而,中央银行一般不愿轻易使用这一法宝。这是因为,商业银行向中央银行报告它们的准备金和存款状况有一个时滞,因此今天变动的准备率一般要过一段日子(比方说两周以后)才起作用,再说,变动准备金率的作用十分猛烈,一旦变动,所有银行的信用都必须扩张或收缩,因此,这一工具很少使用,一般几年才会改变一次。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