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经济发展模式比较

经济发展模式比较

时间:2022-06-19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工业化一直是发展经济学的主题。上面的考虑是针对封闭经济体系而言,或者是对发达国家早期经济发展而言的。因此,要提高国民经济总体上的劳动生产率,工业化是必经之路,在以轻工业领先的工业化发展到一定阶段后重点发展重工业也是必然的归宿。

工业化一直是发展经济学的主题。在解释工业化过程时,发展经济学基本上是从目前的发展中国家出发的,同时参考了发达国家早期产业革命的模式。需要指出的是,发展经济学的理论也在发展之中。本章在对不同国家工业化模式进行比较时,将对发展经济学的相关理论进行重新审视;在此基础上对各国工业化过程和模式进行比较以说明哪些模式对发展中国家更有意义时,要考虑当今发展中国家所处的历史阶段和国际环境。历史阶段是指发展中国家是经济发展的后来者;国际环境是指发展中国家面临着以发达国家居于国际经济分工主导地位的经济全球化格局。因此,发达国家早期的工业化模式既有借鉴意义,也不能完全照搬。

第一节 工业化一般理论的重新审视

一、工业化及其理由

工业化有不同的定义,但比较通行的说法是农业在经济中比重的下降和制造业与第二产业比重的上升过程,是制造业中重工业比重逐渐上升的过程,也是一个独立现代工业体系建立和完善的过程。因此,工业化是经济结构的一个连续变化的过程。这个过程还体现在对落后的农业部门的改造和先进的工业部门的产生和发展上。

工业化不只是工业比重逐渐上升并最终占据主要地位的过程,同时也是技术不断升级的过程,是一个国家不断用先进技术改造国民经济各个部门的过程。由于技术的不断改进,工业部门不但产值比重在不断上升,也在不断发明或引进、采用新的技术和机器,或者是采用新的动力;而随着技术装备的升级,劳动生产率也大大提高。对当代发展中国家而言,在工业化过程中不断升级技术更为重要。

工业化是经济发展的必经阶段,其原因在于供给和需求两个方面。从需求方面来看,当人们收入提高时,会增加对工业品的需求,在人们的消费结构中必需品的比重会减少,因此需要扩大工业生产来提高生活水平。这是由人们的消费习惯决定的。在消费品结构中,由农业提供的产品是基本的生活必需品,相对而言是比较固定的。但生活水平的提高体现在消费的多样化上,是通过在基本必需品得到满足后更多地消费工业产品实现的。一般而言,人们对基本必需品消费的需求收入弹性很低,而对非必需品和奢侈品的需求收入弹性很高。因此,随着收入的增加,对非必需品的需求会大幅度增加,而这只能通过工业化得到满足。

从供给方面来看,又有多种理论论证第一产业比重的必然下降。第一,刘易斯的二元结构理论认为,生产必需品的农业部门劳动生产率低于工业部门,如果农业部门的劳动力部分转移到工业部门去,那么整个社会的生产率都会增加。第二,农业生产率的提高速度有一定的限制,而在技术进步的条件下制造业生产率的提高往往会很快,因此,工业制造业的投资比重的提高更能实现国民经济整体生产率。第三,进一步地,发展经济学中的结构主义者普雷维什认为发展中国家在与发达国家的贸易中处于不利地位,因为相对而言,农产品价格比工业品价格要低,因此要改变不利境地必须进行工业化。这是刘易斯二元结构理论的一个自然延伸。第四,不平衡发展战略则认为工业比农业具有更广泛的联系效应,率先发展工业,然后推进整体经济,有助于推动经济全面发展。

库兹涅茨的实证分析进一步验证了上述观点,证实发达国家在工业化之后实现了工业和农业生产率的同时提高。他把40个国家根据不同发展程度分为7种类型,计算了这7种不同发展程度的国家在19481954年三次产业的平均劳动生产率,发现越是穷国,第一产业的劳动生产率和第二、三产业劳动生产率的差距就越大,其中最发达的国家第一产业的劳动生产率为第二、三产业的0.86,接近1;而最不发达国家仅为0.31。这表明,要提高劳动生产率,必须进行工业化。同时,第一产业的劳动生产率低的原因还在于劳动力过剩,因此必须将第一产业中的剩余劳动力转移到第二、三产业中去。

上面的考虑是针对封闭经济体系而言,或者是对发达国家早期经济发展而言的。如果今天的发展中国家处在封闭经济体系之中,那么它与当初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所面临的环境是类似的,即都不存在一个能够与之进行贸易的已经发展起来的发达工业经济体系。但事实上目前的发展中国家是处在一个开放的国际经济环境之中,各个国家都根据比较优势进行分工,那么是否还有必要进行工业化呢?答案仍然是肯定的。原因之一在于,经济发展源自于劳动生产率的提高,由于工业和农业自身的特征,农业生产率的改善空间有限,远远比不上工业生产率的提高速度;在工业领域,资本品产业是资本和技术更加密集型的产业,生产率又要高于消费品产业。因此,要提高国民经济总体上的劳动生产率,工业化是必经之路,在以轻工业领先的工业化发展到一定阶段后重点发展重工业也是必然的归宿。原因之二在于,在当前的国际分工中,农产品的贸易条件比工业品的贸易条件差,劳动密集型的轻工业品的附加值要比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的重工业品的附加值低得多,如果不进行工业化,在工业化中不逐渐向重工业转型,是不利于发展中国家劳动生产率的提高的。导致这种结果的原因是,工业相对于农业而言、重工业相对于轻工业而言或者资本品相对于消费品而言都具有更多的市场势力,这正是发达国家在国际经济分工中具有比发展中国家更强的话语权的缘故。当发达国家发展高新技术时,这种话语权和总体市场势力得到进一步加强。原因之三在于,对于具备一定规模的经济体而言,在当前的国际经济与政治环境下,完全依靠国际市场进行专业化分工,不建立自己完整的工业体系,其国民经济安全是非常脆弱的。原因之四在于,即使存在着国际分工和贸易,但还是有相当一部分工业品因为运输成本是不适宜进口的,也有相当部分农产品因为储藏成本和保质期问题是不能出口的,因此利用农产品换取工业品的做法要大受限制。

正是因为上述原因,尽管发达国家中的美国、法国、加拿大、新西兰、澳大利亚等也都是农业大国,在世界市场上出口大量的农产品,但它们同时也是工业大国。

二、工业化的过程

经验表明,发展中国家的工业化往往要经过三个阶段。首先发展起来的是作为轻工业的消费品工业如食品、纺织、制鞋、烟草、家具等,这些工业生产能够满足人们基本需要的产品,因而最初会比生产资本品的部门发展得更快。而且,发展中国家在发展初期的资本、技术、熟练劳动力和管理人才非常稀缺,难以发展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的资本品工业。其次,当人们的基本需要获得满足之后,资本品工业加速增长,其产值在工业总产值中的比重呈上升趋势,但尚未占主导地位。在一个封闭经济体系里,消费品工业的发展最终要受到资本品工业的限制,两者要成比例发展。最后,资本品工业增速开始超过消费品工业,其所占比重最终得以超过消费品工业。

需要详细解释的是在工业化初期阶段轻工业为什么会率先发展。第一,人们对与衣食住行有关的轻工业品的需求最为迫切。当维持生存的基本食物需求因为农业进步而得到满足后,人们会把需求的重点转移到服装、鞋、家具等轻工业品上来,而且这些产业往往在工业化之前就已经存在。而此时重工业的市场尚未提上议事日程。重工业大部分是资本品工业,只有当轻工业的发展形成对重工业的需求时,重工业才会有充足的市场。第二,衣食住行方面的轻工业所依赖的原料直接和农业有关,其初期阶段就是对来自于农业和畜牧业的初级产品进行加工的加工工业,纺织、制革、制鞋、粮食加工等工业莫不如此。第三,轻工业所需要的资本要少于重工业,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无论是现在的发展中国家还是早期的发达国家,资本都是稀缺的。虽然英国通过海外贸易、贩卖奴隶、殖民地掠夺获得了原始的资本积累,其他国家资本积累都不如英国那么充分,发展中国家更是缺乏发展经济的资金。第四,从技术、管理人才、熟练工人来看,在工业化初期都是非常缺乏的,相对而言,轻工业在这些方面的要求不如重工业那么严格。第五,轻工业的最初发展能够适应分散居住在乡村的劳动力,而重工业更要求集中化的机器大生产。要知道在发达国家早期,除了英国通过圈地运动为工业发展提供了足够的劳动力储备外,其他国家农民对土地的依附并未完全消失。而轻工业可以非常分散地遍布乡村地区,就地雇用农闲时的农民;而且粮食加工、纺织、制革、制糖等轻工业本来就是利用第一产业中的初级产品,紧邻初级产品的产地也算是符合工业布局的原理。法国手工业和手工工场就是遍布农村地区的。即使从当前的发展中国家而言,这一性质也仍然存在。

钱纳里根据工业化程度将各国工业分为早期工业、中期工业和晚期工业。早期工业以轻工业为主,包括食品、纺织、皮革,中期工业包括非金属矿产橡胶、木材加工和部分化学工业,晚期工业以重工业为主,包括耐用资本品和耐用消费品工业以及重化工工业。在工业化的过程中,早期工业率先发展,成为国民经济体系中的主导部门;到工业化进行到一定程度时,早期工业增长速度减慢,中期工业快速增长,慢慢地中期工业在全部工业中占据了主导地位;最后,晚期工业开始出现并超速增长,在经济体系中比重逐渐增加。事实上,除了钱纳里所说的三类工业以外,从目前发达国家的工业化进程来看,还应该有一个后晚期工业,即高新技术产业。

三、工业化的资本来源

要进行工业化,最重要的条件是资本积累。早期资本主义国家的资本积累主要有三个来源:从国内通过各种形式如税赋等获得原始资本,从生产中通过剥削工人获得利润,从对海外贸易中掠夺殖民地财富,乃至通过战争获取海外财富。英国用于工业化的资金的获得首先是从剥夺自耕农开始的,最主要的则是通过掠夺殖民地和开展奴隶贸易获取资金,稍后则通过圈地运动将农民驱赶到工厂加以剥削,并通过最早进行工业化而生产出有竞争力的轻工业品进行对外贸易赚取利润。法国与英国类似,但程度要弱一些,一方面法国由于保留了小农经济因而对自耕农的剥削受到限制,其海外贸易也因为与英国的战争落于下风而不利,因此法国的资金来源不如英国充裕,这也影响了其工业化进程。美国则主要依赖国外资本、国内金矿、对外贸易、广袤土地而获取资金来源。后期的德国、日本等则依靠对外战争掠夺他国资源而积累工业化所需要的资金。

对发展中国家而言,资金的来源主要来自国内外储蓄。国内储蓄包括国内正常储蓄和强制储蓄。正常储蓄取决于一国民众的储蓄意愿以及其他诸种金融和经济因素。当正常储蓄不够时,该国政府就往往会借助于强制储蓄:(1)通过不公平的收入分配使收入和财富集中以提高储蓄率,比方说压低工人工资;(2)通过不断推动物价上涨征收通货膨胀税和借助于通货膨胀带来的名义收入上升在累进所得税制下增加实际税收;(3)政府制定工农产品的价格剪刀差将农业剩余无偿地调拨给工业。

当国内储蓄不够时还可以动员国外储蓄来弥补工业化过程中的资本不足。要动用国外储蓄,发展中国家必须为国外资本提供足够的利润空间,这个利润空间主要来自于土地上的自然资源和廉价的劳动力。换言之,发展中国家是以土地和劳动力换取资本资源的。

第二节 工业化模式的比较

一、拉美国家的进口替代工业化模式

拉丁美洲的阿根廷、巴西和墨西哥早在20世纪3040年代就已经开始了进口替代工业化的浪潮,主要吸收外国资本投资于本国的石油等矿产和农产品的生产上,主要发展的领域是资源产业。拉美工业化的起因是欧洲国家的战事,战事致使欧洲国家减少了工业品的生产,也减少了对拉美地区的工业品供给,促使拉美国家不得不思考建立自己的现代工业体系,因此发展了以替代进口工业品为主的工业。而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进口替代的工业化进一步深化进行。

在进口替代的初级阶段,拉美各国主要是发展了一般性的消费品产业供给国内市场,主要的措施:一是构筑贸易壁垒;二是为本国制造业部门提供包括税收在内的各种激励;三是鼓励进口结构的变化,减少消费品的进口,增加资本品的进口;四是引进美国和欧洲的资本。在进口替代工业化进行到20世纪50年代时,国内的普通消费品的制造能力达到一定规模而国内人均收入并没有大的增加,国内消费品市场开始饱和。同时,在生产和供给方面,由于制造业规模的扩大,对资本品、原材料和技术的需求大幅度增加,外汇压力越来越大。

进入20世纪60年代后,拉美国家进入进口替代的第二阶段,开始自行生产耐用消费品和资本品,替代原来在这些产品上的进口,以减少外汇压力,建立了资本密集型、技术密集型的相对先进的工业部门,包括汽车、化工、机械和制药等工业,产品则在拉美市场销售;与此同时,拉美国家对原来出口的初级产品进行深加工之后再出口。为了建立本国在这些领域的生产能力和工业体系,拉美国家采取了种种保护措施,抑制外国资本品和耐用消费品向本国输入,以减少竞争。例如到20世纪60年代末期,阿根廷的进口关税仍然高达47%,而同期的中国台湾省和韩国仅为5%10%

这种工业化模式确实促进了拉美国家的产业升级。但是这种模式到了20世纪70年代也暴露出越来越多的问题。主要是因为这种工业化政策过多地依靠限制进口,同时没有适时鼓励出口,致使本国经济越来越内向化。而且,发展资本品工业同样需要资本和技术,需要从外国引进,而仅仅依靠原来的出口结构难以满足在这方面的外汇需求。拉美国家对进口替代的工业给予了补贴等多种优惠激励措施,但出口企业得不到相应的优惠待遇。片面地强调进口替代,必然需要政府对国内替代外国产品的工业的保护,而高度的保护又使这些工业难以形成国际竞争力;同时对出口的忽略,进一步造成本国企业长期不能适应国际市场,不能经受国际竞争锻炼。最终导致这些国家经济体系脆弱,难以承受国际经济波动带来的影响。

此外,由于拉美国家国内储蓄率低,不得不依赖外资发展本国工业,引进的外资越来越多,却缺乏足够的储蓄偿付,最终导致了20世纪7080年代的债务危机。储蓄率低和出口少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事实上出口就代表着一国的储蓄。当拉美国家需要建立进口替代的工业体系却又没有足够的出口换取外汇时,就不得不依赖外资流入了,这正是发展经济学中的双缺口模式所揭示的。但是,外资的流入本来就是储蓄缺乏的结果;反过来,储蓄的继续缺乏也就导致对外资偿付能力不足了。因此,这种内向型的进口替代的工业化反而带来对外资越来越多的依赖。

拉丁美洲采取内向型的进口替代工业化的原因在于它的资源禀赋结构。这些地区幅员辽阔,资源丰富,有能力生产更多的初级产品。因此,它的出口产品中初级产品和资源产品占有相当大的比重。

二、东亚经济的出口导向型工业化模式

与拉丁美洲不同的是,东亚新兴工业经济体采用的是出口导向型工业化模式,是一个高度外向型的经济发展模式。东亚国家或地区与拉丁美洲不同,没有更多的自然资源,不能像拉丁美洲那样出口资源产品换取外汇。在最初阶段东亚四小龙和拉美国家都是通过进口替代开始了工业化进程,它们只能寄希望于工业制造品的出口来换取外汇和资金进行工业化。因此,这些地区一方面进行出口导向的工业化,将产品在国际市场上销售;另一方面通过销售这些产品获取进行工业化的资金。

东亚四小龙的工业化始于20世纪50年代,也是从进口替代起步的,比拉丁美洲晚了1020年。到了20世纪60年代,当拉美国家在进行进口替代的升级时,韩国、新加坡、中国台湾省和香港地区等开始从进口替代向出口导向转变,也就是将原来供应境内市场的非耐用消费品供给到国际市场上去,进入70年代后,又开始进行出口导向的升级,生产同时供应境内市场和国际市场的耐用消费品和资本品,因此这个时候东亚新兴工业经济体实际上是采取了出口导向和进口替代兼顾的工业化道路,并且取得了成功。在这段时期,东亚新兴工业经济体尤其发展了重工业和重化工业如钢铁、汽车、石油化工等。因为重工业的适时发展,东亚新兴工业经济体没有遇到拉美国家那样的外汇短缺,其国际收支账户记录良好,并且在这段时间积累了大量外汇。

在东亚四小龙以及后来其他新兴工业经济体的工业化过程中,除中国香港地区之外,其他经济都受到当地行政管理机构的积极干预,包括在各个时期扶植某些行业的发展而给予优惠的税收和利率政策,由当地行政管理机构出面进行投资,等等。在韩国,是政府扶植私人企业发展壮大,变成大的财团;在中国台湾地区,当局主要是从公共政策的角度为经济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并更多地依靠公共企业促进发展。

三、拉美模式和东亚模式为什么不同

拉美诸国和东亚新兴工业经济体在工业化方面都取得了一定成绩,而东亚的工业化模式看起来更为成功。导致两大经济体工业化模式差别的原因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

第一,工业化模式和两个地区的市场规模有关。拉美地区的主要发展中国家地广人多,有着广阔的国内市场,这使得它倾向于发展面向国内市场的工业,对工业品的出口多少有一些忽视。东亚新兴工业经济体的一些国家或地区幅员狭窄,市场有限,如果面向境内市场,工业化会受到制约。现代化的大工业呈现出很高的规模经济效应,对东亚新兴工业经济体而言,要扩大生产规模,必须面向国际市场。因此,东亚地区的工业化模式要比拉美模式更为外向一些。

第二,两个地区的资源禀赋存在差异。拉美地区幅员辽阔,农业资源和矿藏资源都很丰富,这使得它可以通过出口初级产品或能源产品换得外汇,发展出口导向工业的必要性不那么迫切。对于东亚新兴工业经济体而言,情况正好相反,必须通过出口工业品换取所需要的外汇以发展本地工业。在工业结构中,重工业领域的附加值更大,生产率更高,重工业的比重代表着工业化水平,因此东亚新兴工业经济体选择了不断升级的出口导向。这种做法的问题在于,农产品在国际市场上本来就是高度竞争的,在换取外汇上不如制造业。而且农产品市场波动大,加剧了国际收支的波动。再加上发达国家在农业市场上采取了保护本国农业的政策,进一步恶化了拉美地区的国际收支状况。

第三,两个地区的储蓄率不一样。东亚新兴工业经济体具有高储蓄的传统,国民储蓄为工业化所需要的资金提供了足够的支持。东亚地区的国民储蓄在很大程度上以出口的形式表现出来。而出口换取的外汇又通过进口必要的资本品和技术而发展了本地更高层次的工业。其具体发展路径是从普通的消费品,然后到耐用消费品,再到资本品和重工业,最后又向电子、生物高新技术产业转型。拉美经济体储蓄率低于东亚地区,低储蓄和出口不足是一致的,这样为了对本国工业进行升级,所需要的资金就不得不依靠外国。

第四,两个地区的政治经济体制和社会结构存在着差别,影响着政府关于经济发展战略和工业化战略的决策。在拉美地区,地主阶级(大庄园主)和在第一轮工业化中获利的工商业主影响着政府的经济政策,任何有关经济结构的调整,往往都影响到他们的利益,会招致他们的反对。更重要的是他们有足够力量说服政府制定能维护既得利益者的政策。显然,从进口替代转向出口鼓励必然要求政府调整对不同的工业部门的优惠激励措施,放松对既定部门的保护,这对他们是不利的。而在东亚地区,大垄断财阀对政局的影响相对有限。此外,拉美地区的工会力量也比东亚新兴工业经济体强大得多,而在东亚地区,组织工会和工会的影响力都是受到限制的。据统计,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阿根廷工人参加工会的比率为36%,巴西是29%,而韩国仅为7%,中国台湾省为22%。拉美地区在制定经济发展决策时,必须考虑工会的立场和利益,结构调整政策大受掣肘。东亚地区就不存在这些制约。

四、拉美模式、东亚模式与发达国家工业化模式的比较:以英国为参照

英国的工业化是最早的,也是成功的。因此我们不妨从英国工业化模式出发比较英国工业化和其他发达国家工业化之间的异同、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工业化之间的异同、发展中国家中不同模式之间的异同。但是,以英国工业化作为参照只是一个分析方法,并不是认为它是所有国家应该遵守的典范。

第一,英国的工业化进程最大的独特之处就在于它是率先展开工业化的,其工业的劳动生产率全球最高,没有哪个国家能够和它抗争。这句话的意思是,当它展开工业化时,国际贸易和劳动分工的规则是由它制定的。比如,工业化初期英国最发达的产业是棉纺织业,在当时尚有印度可以与之抗争。但是,英国凭借对印度的殖民统治而强行改变了印度的竞争力,最终印度仅仅变成英国和欧洲大陆的棉花等原材料输出国和接受英国棉纺织品的进口国。而当发展中国家开始进行工业化时,规则已经改变了。它们面临的是具有更多话语权的发达国家。因此,英国的工业化模式是不能照搬的。

第二,英国工业化的独特之处还在于,它通过圈地运动将农民驱赶到城市工业领域,为工业化准备了足够的劳动力。这种解决农业问题的方案是英国独有的。通过资产阶级革命,在英国工业化之前通过圈地运动形成了三位一体的农地制度:地主将土地出租给具有资本家性质的农场主,农场主用工资雇用劳动力进行农业生产。农场主采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是经济中的动态的、有活力的、资本积累高的阶层;他们雇用自由的、高流动性的工人进行生产,促进了经济增长,从而为随后的产业革命奠定了基础。这种生产方式解放了生产力,提高了农业劳动生产率,为更多的劳动力非农化提供了粮食基础;将大量的农业劳动力从农业生产中解放出来,为城镇化和工业化提供了足够的劳动力;为现代化的工业经济所需要的资本提供了一个积累的机制。

这一特点是英国工业化模式区别于其他早期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地方。但这也是英国的问题所在,在工业化过程中,工人阶级的地位和福利极其糟糕,从现代的观点看,有违经济发展的初衷。与此相反,法国保留了小农土地制度,农民留在土地上,手工业工场遍布乡村,因此农民可以亦工亦农,没有受到资本主义的铁的纪律的约束。尽管法国工业集中相对不够,经济增长速度不如英国,甚至最终被美国和德国赶超,但是社会问题却相对要少一些。

第三,英国早期的资本积累来自于圈地运动,来自于与殖民地的海外贸易,来自于对殖民地资源的掠夺,来自于贩卖奴隶的贸易。姑且不论这些资本来源的正当性,就其来源而言,绝不是目前发展中国家所能够获取的。即使是早期的法国和德国,也没能获得足够的资本积累。

第四,英国的工业化是自由资本主义模式的典范,是在高度自由的市场机制下由企业家精神驱动的、由技术进步引领的。相反,其他国家除美国之外,都或多或少地在工业化过程中有政府的积极参与。法国的工业化在初期阶段一直受到关税的保护,只是到19世纪中期之后关税的保护才逐渐降低,开始有更多的自由贸易。德国与日本的工业化也都受到过国家的保护。英国之所以采取非常自由的贸易政策,倡导在国际市场上展开自由竞争,竭力主张由市场在全球范围配置资源,按照比较优势的原则进行国际分工,是因为它最先起步展开工业化,竞争力最高。而随后的国家,尤其是发展中国家在进行工业化时面临的发达的工业经济左右国际市场和国际分工的经济环境,必须对本国工业采取一定的保护措施。

比较优势固然不错,但是当参与国际分工的各个经济体在国际经济格局中地位不对等时,纯粹的比较优势原则和市场机制原则只能对发展中国家不利,拉丁美洲的发展提供了一个反例,而东亚模式则提供了正面的例证。拉丁美洲依据自己广袤的土地和丰富的矿藏资源,在经济发展的初期阶段以出口初级产品和资源产品为主换取外汇,展开进口替代的工业化,却没有适时转向出口导向,因而在国际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最终由于贸易条件的恶化带来了巨大的国际收支逆差,并演变成债务危机。反之,东亚新兴工业经济体在工业化进程中跨过了进口替代第二阶段,直接进入出口导向的工业化阶段,大大改善了国际收支状况,积累了大量的外汇储备,为工业化的推进准备了足够的资本。

显然,比较优势应该从一个动态的角度来考虑。短期内不具有比较优势的行业可以在发展一段时期之后具备比较优势。如果仅仅从静态的角度运用比较优势,那么拉丁美洲发展初级产品加工并出口更有效率。但问题在于这类行业在国际市场上处于弱势地位,更容易受到国际经济形势波动的影响。

第三节 工业化过程中的产业结构变化

工业化是一个第一产业比重逐渐下降、第二产业比重逐渐上升的过程。不妨考虑一下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产业结构变化的过程。

一、发达国家工业化过程中的产业结构变化

1.产业结构变化的三个阶段

主要发达国家的工业化也是一个缓慢的过程,它们的第一个共同之处是都经过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从18世纪下半期到19世纪7080年代,在这段时期各个主要发达国家相继发生并完成了产业革命。产业革命无一例外都是从轻工业开始的,最早是由英国在18世纪60年代开始了产业革命的进程;法国的产业革命在18世纪晚期法国大革命后初露端倪,在拿破仑时期后开始了缓慢的进程;德国的产业革命晚于英国和法国,是从19世纪30年代才开始的;美国产业革命起始于19世纪初;日本最晚,直到19世纪80年代才走上产业革命道路。到19世纪末期,各发达国家的产业革命先后完成(日本要更晚一些),此时的轻工业仍然占主导地位,现代资本主义制度完全确立。

2.工业化初期轻工业的发展

发达国家工业化的第二个共同之处是,工业化都是从轻工业开始的,而且纺织业都是实现工业化和机械化的最早的部门。英国虽然毛纺织业历史最久,但率先工业化和资本主义化的是棉纺织业。1733年,飞梭发明,此后珍妮纺纱机、水力纺纱机、骡机相继问世,到18世纪60年代,产业革命在棉纺织业迅猛展开。在法国,大革命前已经引入英国的纺纱技术,随后法国人也投身到棉纺织业的技术发明创新之中,并引进了资本主义的工场制度。美国的工业化首先也是在棉纺织业中展开的,1789年,美国第一台纺纱机诞生,随后马萨诸塞州建成了第一家机器纺纱厂;1814年,美国模仿英国技术制造了第一部机械织机,随后在全国范围内推广纺纱和织布两道工序结合在一起的棉纺工厂。1828年,被称之为美国工业之父的斯莱特在其工厂里用蒸汽动力代替水动力。1840年,美国棉纺织业开始推行环形纺纱机等技术。18151840年美国纺织厂的纱锭从13万枚增加到230万枚,棉花消费量从2 500万磅增加到12 500万磅。德国也走了同样的道路,从19世纪30年代在棉纺织业领域开始产业革命。

发达国家的产业革命从纺织业开始是非常自然的,符合当时的条件。在产业革命之前,纺织业本来就是规模最大的工业,在各国国民经济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在农业生产率提高、基本的生存需要得到满足之后,对穿的需要就会增加。衣着是仅次于食物的最为需要的商品,因此,对提高纺织业生产率的发明创新就会被提上日程。当英国率先在棉纺织业展开工业化进程之后,其发明创新很自然地被移植到其他国家,其工业化模式的成功也会被其他国家所仿效。

在工业化的第一阶段,当产业革命完成的时候,轻工业仍然占有主要地位。1881年英国轻工业仍然占全部工业比重的53%。对法国而言,花边、瓷器、香水、针织等奢侈品工业本来就是法国工业的主体。直到1905年,法国轻工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仍然达到72%。美国到1880年轻工业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为65.4%,到1900年比重也只轻微下降到55.8%。德国虽然相对而言更多地发展了重工业,但是到1849年,德国重工业雇佣工人只占全部工人的26.7%,直到1913年,重工业部门就业人数才超过了轻工业[1]。德国转而重点发展重工业,是从1871年左右开始的,其化学工业、机械制造、造船等工业都非常发达。

19世纪末期到20世纪初期,发达国家的工业化开始从以轻工业为主转向加速发展重工业,工业集中也在加速进行,大规模的垄断企业正在形成。在这段时期美国超过了英国跃升为世界第一工业强国,德国超过了英国,而产业革命发生最早的英国和法国则落在了它们的后面。

19世纪20世纪初期开始,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工业化进入第三个阶段。

德国经济学家G.霍夫曼(HoffmannG.)对这三个阶段做了经验分析。他对所选择的国别进行经验研究后得到的数据证实:在工业化的第一个阶段,消费品工业和资本品工业两者之间的净产值比为6141之间;第二阶段这个比值在1.613.21之间;第三个阶段在0.611.51之间。

12-1显示了发达国家各个时期三次产业比重的变化情况。从表12-1中可以看出,到19世纪末,美国、英国、法国三个国家的第一产业产值都已经降低到30%以内,最早实现工业化的英国第一产业的比重仅为6.4%。德国和日本虽然第一产业仍然占有较高的比重,但也都低于50%,前者为44.8.%,后者为42.7%

再来分析工业结构内部轻工业和重工业的比重变化。从表12-2中可以看到英国的情况。在工业化初期的18世纪80年代,英国的轻工业(纺织、食品和造纸及印刷)占全部工业产值的38.8%,到产业革命结束时的19世纪50年代,这三项轻工业比重降低为33%,此时的钢铁及机器制造,有色金属及其制品,船舶、车辆制造之和也只有14.4%,这是工业化的第一阶段。到1924年,这两个数字变化为27.1%18.7%。这显示了轻重工业结构在工业化过程中的变化。再看美国的情况(如表12-3所示)18801929年轻工业比重从69.3%降低为47.4%,重工业则从30.7%增加到52.6%。表12-4进一步地显示了美国工农业在工业化过程中的相对比重。

12-1  部分发达国家不同时期产业结构  (%)

续表

资料来源:杨治:《产业经济学导论》,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5年版,第45页。

12-2  英国工业各部门构成(按净产值计算,以全部工业为100)

续表

资料来源:中国科学院经济研究所世界经济研究室:《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统计:18481960》,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1962年版,第206页。

12-3  美国历史上的轻重工业比重的变化

资料来源:中国科学院经济研究所世界经济研究室:《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统计集:18481960》,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1962年版,第61页。

12-4  美国工农业比重  (%)

资料来源:中国科学院经济研究所世界经济研究室:《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统计:18481960》,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1962年版,第14页。

3.工业化过程中的重工业发展

发达国家工业化的第三个共同之处是,即使是在发达国家工业化的第一阶段,尽管轻工业占有主导地位,但是重工业也获得了很大的发展。发展重工业的主要原因是:棉纺织业的机器化生产和铁路建设引起的对冶铁业的需求大幅度增加;而冶铁业新技术的采用(焦炭冶炼)又增加了对煤炭的需求,引起煤炭采掘业的发展;煤炭采掘业中对机器设备的利用又引起机器制造业的发展。发达国家工业化的模式基本上是由棉纺织业带动,棉纺织业、冶铁业、矿山采掘和机器制造等行业先后递进发展的过程,只是在工业化的初期阶段,以棉纺织业为主的轻工业占据了主导地位。

例如,英国的工业化就遵循了这样一个模式:先发展棉纺织业,然后通过后向联系带动冶铁业发展,再带动煤炭采掘业发展,最后带动机器制造业发展。19世纪20年代机器制造在英国成为一个成规模的独立生产部门,机器制造厂的规模也日益扩大。1842年,当英国允许机器设备出口到欧洲大陆和其他地方后,国外需求进一步带动英国机器制造业的迅猛发展。从表12-2中可以看出,有色金属及其制品、船舶和车辆制造、采掘、钢铁及机器制造在工业中的比重到1783年即已达到16.6%的比重,到1850年时达到24.2%,到1881年增加到30.1%

法国的情况与英国总体上类似,冶铁业也是由纺织业的发展推动的,同时法国的对外战争也引起了对冶铁业的日益增加的需求,促进了法国国内冶铁业的发展。到拿破仑时代之后,法国开始引进英国的技术发展本国的冶铁业。19世纪20年代,法国的机器制造也开始发展起来,逐渐能够生产印刷机、造纸机、刨床和切削床,并且生产出来越来越多的蒸汽机。在法国,原来依附于棉纺织业的化学工业也在19世纪30年代逐渐独立出来并获得发展。美国在产业革命初期伴随着纺织业的发展,其他领域发展得最快的就是机器制造业。从18世纪末到19世纪初,轧棉机、造纸机、动力织布机、制鞋机等机器的发明层出不穷。到19世纪中叶,美国的机车制造与农业机械制造也越来越壮大。德国更是以重工业的发展见长,机器制造业在德国的发展非常充分。

二、拉美各国与东亚各经济体工业化过程与产业结构变化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拉美和东亚经济体的工业化进程经过了四个阶段:20世纪50年代中期以前;20世纪50年代末期到60年代晚期;20世纪70年代到80年代;20世纪90年代到现在。这里集中力量分析前面三个阶段。

1.第一阶段的进口替代工业化

拉美各国的工业化和对外贸易有关。在19291933年大危机之前,拉美地区经济发展依赖于初级产品的出口,例如墨西哥主要出口产品是贵金属(金、银)、矿产(如铜、铅和锌)和石油。巴西主要出口产品是咖啡、橡胶、可可和棉花。墨西哥吸引了大量的外国投资,巴西则主要利用私营的民族企业。从20世纪30年代到50年代,拉美国家进入进口替代工业化的初始阶段。例如,墨西哥和巴西纷纷开始发展原来需要进口的纺织、食品、水泥、钢材、铁、纸张、化学制品,巴西还发展了机械工业。

东亚主要经济体则是在20世纪50年代开始进口替代工业化,工业化的原因更多的是大国从地缘政治考虑加以扶植的结果。美国为了扶植韩国和中国台湾省的经济与当时的社会主义阵营对抗而给予这些地区大量的经济援助,使得这一地区得以进行进口替代的工业化政策。这段时期中国台湾省和韩国大规模地发展了食品、饮料、烟草、纺织、服装、制鞋、水泥、木材、皮革、橡胶和纸制品等产业,民族企业也在这段时期迅猛发展。通过这一阶段以轻工业消费品进口替代为主的工业化,到1960年,韩国三次产业的比重分别为37%20%43%[2]

2.拉美地区的第二阶段进口替代工业化和东亚地区的出口导向工业化

20世纪50年代晚期,长期的进口替代工业化之后,拉美新兴工业经济体的国际收支问题渐渐浮出水面。为了解决外汇的短缺,拉美主要国家走向了第二阶段的进口替代工业化政策,力争由本国生产耐用消费品、中间产品和资本品。在这一阶段它们吸引了大量的外资投资于本地制造业。在这段时期,汽车工业、机械制造、电气、石化和制药等产业开始发展。

在这段时期,东亚地区本来也要转向第二阶段的进口替代工业化。一方面,美国威胁要减少对这一地区的经济援助,希望这一地区采取出口导向的政策以换取发展本地工业的外汇,同时要求这一地区对外资进一步开放市场。另一方面,在20世纪50年代末期和60年代初期,由于发达国家的工业转型,美国、西欧和日本正在发展资本和技术密集型的产业,中国台湾省和韩国意外地发现自己的某些制造业在国际市场上有较好的销路,如纺织业。这两个因素加在一起促成了东亚地区向出口导向工业化的转型。它们采取的共同的促进措施是减少对进口的控制,并对面向出口的工业提供更多的刺激。这一段时期韩国和中国台湾省的工业化以轻纺工业为主。

1971年,韩国的三次产业比重又发生重大变化,第一产业比重下降到28.9%,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分别上升到22.8%48.3%。在制造业中,轻工业比重由1960年的74.2%下降到1971年的62.2%,重化工业则由25.8%上升到37.8%19601970年韩国的外贸出口年均增长率达到39.6%。到1973年,韩国的工业品出口总额占到全部出口总额的84.2%,初级产品只有15.8%的比重。在工业品出口比重中,轻工业品占83.5%,重化工业品占16.5%[3]19521961年中国台湾地区的第一、二、三次产业比重由32.2%19.7%48.1%变化为28.5%26.9%44.6%[4]

中国台湾省的出口导向发展战略也取得成功,使得中国台湾省在20世纪60年代GNP年均增长速度高达10%,同时产业结构发生急剧变化,第一产业比重迅速下降,第二、三产业比重迅速上升。19601970年第一产业的比重由28.5%下降到15.5%,第二、三产业比重分别由26.9%44.6%上升到36.8%47.7%。工业制成品出口占全部出口额的比重由32.3%上升到78.6%。中国台湾省由一个传统的农业社会过渡到现代的工业化社会。[5]

从表12-5中可以清晰地看到,由于这段时期工业化战略的不同,到1970年,拉美主要国家的重工业比重要大于东亚各经济体,轻工业比重则比韩国略低。而从表12-6中可以看到,在1965年,拉美地区的出口还是集中在矿产、食物、金属等初级产品上,而东亚一些经济体则主要集中在制造业上。从表12-7中可以看到,从20世纪60年代初到80年代末的30年间,拉美地区的出口率增长远远低于东亚经济体。这充分说明,拉美经济过于内向,而东亚经济体是一个外向型经济。

拉美与东亚部分国家和地区制造业比重

12-5  (按当年价格计算百分比)  (%)

资料来源:The World Bank1990World Development ReportThe World Bankpp.188-189.

拉美与东亚部分国家和地区产品出口占总出口比重

12-6  (按当年价格计算)  (%)

续表

资料来源:The World Bank1990World Development ReportThe World Bankpp.208-209.

12-7  拉美和东亚部分经济体出口年均增长率  (%)

:19801991年数值包括日本。

资料来源:转引自:江时学:《拉美与东亚发展模式比较研究》,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1年版,第34页。

3.20世纪70年代拉美的多样化出口导向工业化和东亚的重化工业化

拉美和东亚地区的第二阶段工业化逐渐产生了新的问题。到20世纪60年代末期,拉丁美洲诸国如墨西哥和巴西等国际收支逆差增大,通货膨胀变得严重。东亚新兴工业经济体如中国台湾省、韩国等面临着更多的问题:美国和西欧国家保护主义措施日趋严重;后期的东亚新兴工业经济体如印度尼西亚、泰国、马来西亚等在制造业上具有更多的劳动力成本优势,对东亚四小龙构成强势竞争;经济的高速发展导致本地劳动力成本开始上升。此外两个地区还面临着共同的国际社会的压力,如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要求它们进行结构改革,采取更为市场化的经济体制。

在这个背景下,拉美国家一方面开始强调制造业出口产品的多样化,而不是集中在少数商品上,尤其是初级产品上;另一方面继续深化第二阶段的进口替代工业化,特别是在中间产品和资本品上的进口替代。墨西哥发展了石油、服装、运输设备、机械制造等工业,巴西发展了钢铁、服装、制鞋、运输设备、石油化工、塑料和机械等工业,这些工业同时面临国内市场和国外市场。从表12-8中可以看到,18651987年墨西哥、阿根廷和巴西三国的出口在GDP中的比重虽然没有太大的增加,但出口的产品范围更加广泛了。

与此同时,东亚四小龙则谋求发展重工业如钢铁、石油化工和重型机械制造,其目的是既加强这方面的自我生产能力,又为这些产品的出口打下基础。在中国台湾省,钢铁、石油化工、电脑、通信设备、纺织和服装得到快速发展。在韩国,汽车、造船、钢铁、金属制品、石油化工、纺织和服装、电子产品、机械等工业发展迅猛。韩国为了发展重化学工业,由政府采取了各种支持政策,如政府投资集中在重化工业部门,给予更多的优惠贷款和税收优惠,大力扶植大企业集团等。到1981年,韩国的三次产业占GDP比重分别变化为19.6%31.3%49.1%。在工业产值中,重化学工业比重由1972年的37.8%上升到1981年的52.9%。在产品出口结构中,到1981年,出口总额的90.5%是工业品。在工业品的出口中,重化学工业品占48.17%,轻工业品为51.3%。这样的产业结构调整,使得韩国于20世纪70年代(19721981)GNP8.4%的速度高速增长。[6]

中国台湾省在这一段时期取得的进展是:19701980年第一产业比重进一步由15.5%降低为7.7%,第二产业比重由36.8%上升到45.8%,第三产业比重由47.7%轻微下降到46.6%。在这同一个时期,工业制成品出口占总出口的比重由78.6%进一步上升到90.8%[7]

12-8  1965年和1987年东亚和拉美部分经济体的出口结构比较

转引自:加里·杰里菲、唐纳德·怀曼:《制造奇迹——拉美与东亚发展模式比较》,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1996年中文版,第13页。

此外,还需要指出的是,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在继续发展重工业的同时,东亚“四小龙”已经开始大力发展以电子信息技术为主体的高新技术产业。

三、发达国家和拉美、东亚新兴工业经济体的工业化进程比较

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拉美各国,或是东亚新兴工业经济体,其工业化进程都是大致一样的,和霍夫曼所提到的工业化的三个阶段总体上是一致的。不同的是由于各自所面临的环境不一样,工业化的节奏不一样,实现这三个过程的方式也不一样。

第一,在工业化过程中产业结构的调整机制方面,早期的发达国家与现在的发展中国家有所区别。早期发达国家的工业化进程总体上是根据本国经济发展现状来安排产业结构的,大多数具有自发的性质,其中英国的工业化最为典型。各个产业之间存在着前向联系和后向联系,一个产业的发展依赖于为其制造中间产品的具有后向联系的产业的发展,后者的发展又可以促进前者的发展,并且再通过后向联系对其他产业的发展提出要求。在英国的工业化过程中,市场机制和企业家精神使得产业之间的前向联系和后向联系得以实现,从而带动各个产业的递进发展,引发产业结构的变化。这样,在棉纺织业发展的带动下,冶铁、采掘业、煤炭、机器制造等产业开始发展起来。当轻工业发展到一定程度时,又引发支撑轻工业的重工业的发展。英国的产业结构变化得力于市场的作用远远多于政府的作用。

而在发展中国家的工业化进程中,尽管还是在市场机制下发展经济,但政府干预和计划的成分更多一些,政府往往通过产业政策来主导产业结构的调整。无论是东亚新兴工业经济体,还是拉美各国经济,政府都积极介入了产业结构的调整。只是在拉美地区,由于利益集团影响政治决策的特点,产业结构的调整不那么成功,而东亚新兴工业经济体的产业结构调整除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中国香港地区以外,总体上都是比较成功的。

第二,工业化和产业结构调整阶段虽然都符合霍夫曼所描述的规律,但各国进程不一样。早期的发达国家花费的时间更长,而发展中国家花费的时间要短一些。在发达国家的产业结构调整中,在英国之后开展工业化的国家在调整产业结构时速度更快一些。例如在德国,在19世纪40年代从轻工业开始工业化,很快于19世纪70年代重点转向重工业的发展,发展了化学工业、机器制造工业、钢铁工业等。这是因为德国具有后发优势:一是直接从英国引进已经证明可行的技术,或者是在此基础上加以改进;二是通过总结先行一步进行工业化的国家的经验,对某些行业超前发展;三是周边国家的工业体系逐渐完善起来,可以直接参与国际分工,对产业结构进行升级。日本也有类似的特点。

发展中国家从农业国向工业国的转变,从以制造业为主到以重工业为主的转变更快一些。其原因是:一方面发达国家的产业升级加快了,从而为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发展更高级的产业提供了市场;另一方面发达国家在长期的发展中积累了大量的资本,这些资本也被输出到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加快其产业升级过程。这样,韩国、新加坡和中国台湾省在20世纪50年代开展进口替代的工业化,随后产业逐渐升级,到20世纪70年代末就逐渐实现了重工业化,随后就开启了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时代。

第三,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是在不同的国际经济分工环境中展开工业化和产业升级的。虽然发达国家工业化的起始时间有先后之分,但大致在同一个时期,所面临的国际经济环境大致相当,在其进行工业化时尚未有哪个国家已经成为成熟的工业化国家。当法国、德国、美国在进行工业化时,英国虽然先走一步,但也仍然处在工业化的进程之中。与此不同的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发展中国家的工业化则是在发达的工业化国家主导着世界经济格局和国际经济分工的环境中展开的。因此,在工业化过程中的产业结构变化上,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区别,与不同时期启动工业化进程的发达国家之间的区别,有着本质的不同。对发展中国家而言,一方面工业化的进程和产业结构的调整要受到发达国家已经建立起来的完整工业体系在国际经济分工中的主导权的制约,另一方面也可以从发达国家已经走过的工业化过程中吸取经验教训。正因为如此,东亚新兴工业经济体顺应国际经济形势的变化,根据发达国家产业结构的调整而及时做出了相应的产业结构调整,从20世纪50年代到60年代发展轻工业,到20世纪70年代发展重工业,再到80年代以后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产业结构调整迅速。

第四,虽然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工业化有计划的成分,产业结构的调整得到国家产业政策的支持,但实际上这些地区产业结构的调整还是有自发性的,是顺应国际经济形势的变化而做出的。这和英国等发达国家在早期工业化中产业结构顺应国内的需求而逐步调整在性质上是一致的。例如在20世纪50年代末期和60年代初期,东亚新兴工业经济体从进口替代转向出口导向,在20世纪70年代转向重工业化,都和发达国家的产业升级后留下的产业真空有关,只是随后政府当局开始意识到要从政府层面对产业升级给予支持。

第五,在工业化的过程中,适当的计划和产业政策是促进工业化顺利进行所必需的。在发达国家中,法国是一个负面例子。在19世纪上半叶,因为法国对交通运输的规划出现失误,国内资源集中在运河开凿上,没有及时建设铁路,影响到法国全境统一市场的建立,制约了工业的发展。在发展中国家中,拉美也是一个负面例子。到20世纪60年代时,拉美各国没有适时扩大对外开放,没有发展出口导向的工业,而是走向进口替代的第二阶段,使当地经济内向化而引发许多问题。相反,东亚新兴工业经济体的工业化就是比较成功的,其中的成功也来自于当地政府对经济的审慎干预和适当的产业政策。因为这些产业政策和市场机制的结合,东亚四小龙很快地经历了早期工业、中期工业和晚期工业,而且正在向以电子信息技术为主的后晚期工业迈进。

第六,综合而言,早期发达国家的工业化进程主要受到消费结构、规模经济、生产技术、产业间的前后向联系和本国资源与资本积累的影响。而对后来的发展中国家而言,除了上述因素影响之外,已经形成的国际分工格局、发达国家的工业化进程、地缘政治关系的演变等也制约着它们的工业化进程和产业结构转型。另外,发达国家通过各种形式积累起来的充裕资本也为后起的发展中国家提供了发展工业所需要的资金。

参考文献

1.M.M.波斯坦,H.J.哈巴库克主编.剑桥欧洲经济史,第六卷——工业革命及其以后的发展:收入、人口与技术变迁[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2.

2.彼得·马赛厄斯,M.M.波斯坦主编.剑桥欧洲经济史,第七卷——工业经济:资本、劳动力和企业(上册)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4.

3.加里·杰里菲,唐纳德·怀曼.制造奇迹——拉美与东亚发展模式比较[M].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1996.

4.江时学.拉美与东亚发展模式比较研究[M].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1.

5.卡洛·M.奇波拉主编.欧洲经济史(第三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9.

6.沈坚.近代法国工业化新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

7.迈克尔·托达罗.经济发展[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1999.

8.汪斌.东亚工业化浪潮中的产业结构研究[M].杭州:杭州大学出版社,1997.

9.王章辉,孙娴.工业社会的勃兴:欧美五国工业革命比较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10.杨治.产业经济学导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5.

11.中国科学院经济研究所世界经济研究室.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统计:18481960M].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1962.

12.BAIROCH.Europe's gross national product:1800-1975J].Journal of european economic history19765.

13.HENDERSONW.O.The industrial revolution on the continent:GermanyFranceand Russia1800-1914M].FrankCass Co.Ltd.,1961

14.KINDLEBERGERCHARLES P.Economic growth in France and Britain1851-1950M].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64.

15.LEVY-LEBOYERMAURICEFRANCOIS BOURGUIGNON. The French economy in the nineteenth centuryM].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00.

16.MADDISONANGUS.Phases of capitalist developmentM].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82.

17.NYEJ.V.Firm size and economic backwardness:a new look at the French industrialization debateJ].Journal of economic history198747.

18.THE WORLD BANKWorld development reportR],1990

【注释】

[1]转引自:王章辉、孙娴:《工业社会的勃兴:欧美五国工业革命比较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25326页。

[2]转引自:汪斌:《东亚工业化浪潮中的产业结构研究》,杭州:杭州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78页。

[3]转引自:汪斌:《东亚工业化浪潮中的产业结构研究》,杭州:杭州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7980页。

[4]转引自:汪斌:《东亚工业化浪潮中的产业结构研究》,杭州:杭州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97页。

[5]转引自:汪斌:《东亚工业化浪潮中的产业结构研究》,杭州:杭州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99页。

[6]转引自:汪斌:《东亚工业化浪潮中的产业结构研究》,杭州:杭州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99;8182页。

[7]转引自:汪斌:《东亚工业化浪潮中的产业结构研究》,杭州:杭州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99;101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