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公共选择实验

公共选择实验

时间:2022-06-19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第四节 公共选择实验一、公共产品显示偏好演化实验(一)实验目的1.了解公共产品偏好表达的困难。其基本思路是,在本书前面介绍的公共品博弈实验的基础上,增加一个“社会选择”环节,让实验参与者有机会表达自己的“惩罚偏好”,由他们自己投票来决定惩罚制度。实验过程行为如下图:图中,方框表示投票选择公共政策,圆圈表示公共品博弈。

第四节 公共选择实验

一、公共产品显示偏好演化实验

(一)实验目的

1.了解公共产品偏好表达的困难。

2.了解公共产品偏好加总的困难。

3.了解不同的加总规则对个人偏好表达的影响。

4.了解个人随着时间变化而显示的偏好的轨迹。

5.了解偏好分布的变化规律。

(二)实验原理

商品能否带给人们真正的满足,关键在于商品的消费是否符合人们的偏好,与个人偏好一致的选择,能够导致个人效用的最大化。对于私人产品而言,消费者的“货币投票”清楚地表明了约束条件下的消费者的倾向,消费者的购买行为可以看作一定价格和预算约束下消费者的“显示偏好”,由于私人产品的竞争性和排他性特点,使得隐瞒自己偏好的消费者无法获得自己的需求的商品。因此在私人产品市场上,偏好的“显示”并不成为问题。

对于公共品来讲,由于其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的特征,对人们隐瞒偏好而搭便车提供了激励,由此造成公共品的供给不足。因此如何准确“显示”人们对公共品的偏好,如何加总不同人的不受限制的偏好,就成为公共品理论一个重要却难以解决的问题;而加总后的“社会偏好”是否真正代表了个人的偏好,人们能否满意“社会选择”的结果是公共政策制定最终能否取得好的效果的关键问题,这同样是一个难以衡量和解决的问题;最后,在社会选择进行过程中实行的不同规则,是否会对人们的偏好表达施加某种影响而导致“社会偏好”出现偏差,进而出现民主悖论现象等等,都是重要但迄今都没有彻底解决的问题。

我们设计的带“投票”环节的公共品博弈实验[5],试图通过实验来探索上述问题。其基本思路是,在本书前面介绍的公共品博弈实验的基础上,增加一个“社会选择”环节,让实验参与者有机会表达自己的“惩罚偏好”,由他们自己投票来决定惩罚制度。这个环节也就是通常所谓的“听取民意”。这样我们将原来公共品博弈实验中的惩罚制度(惩罚制度本身就是一种公共品,而它的确定又会影响作为实验基础部分的公共品的投入决定)——即惩罚比例的选择权交给了每一个实验的参与者,其目的在于尝试给出一种公共品偏好显示的方式——“表达”,或曰“投票”,类似于私人产品的消费者价格(消费者可以接受的最高价格,它代表了消费者的偏好),让每一个博弈参与人“报出”自己的意愿惩罚力度,再对各人表达出来意愿惩罚力度以一定规则进行加总,以之作为接下来进行的公共品博弈实验中的惩罚制度,它将对公共品的提供水平起到一定的作用。

根据需要,实验中可以分别采取平均数原则和中位数原则对个人的意愿或“偏好”进行加总,得到那个数值,我们称之为“社会偏好的惩罚制度”。进行这种“社会选择”,其目的不仅在于得到一个“社会偏好的惩罚制度”以便进行公共品博弈,更重要的在于观察不同的加总原则如何引导人们显示各自对公共品的偏好,以及这种偏好表达行为所导致的后果在群体层面上的呈现。

(三)实验步骤

1.投票,即参与者在“投票窗口”填上一个代表自己意愿的惩罚力度的数字,比如8,代表罚对方1分,自己损失1分,对方损失8分,然后提交即可;

2.实验操作系统按照平均数原则自动加总个人偏好得到惩罚力度的“社会偏好”;

3.实验窗口显示出“社会偏好”的惩罚力度,并按照这一力度进行公共品博弈实验,实验按照要求进行6轮或5轮;

4.参与者根据自己投票以及实验得分情况,进行第二次投票,……,重复上述过程,经过每一场5~6次投票,25~30轮博弈,至实验结束。

实验过程行为如下图:

图中,方框表示投票选择公共政策,圆圈表示公共品博弈。投票的结果决定随后的公共品博弈的制度。

二、策略投票实验

(一)实验目的

在公共选择理论中,投票经常成为“问题”,比如循环投票、策略投票、投票交易。那么这些现象发生的机理是什么?如何让学生更直接地体会这些问题的真实性,进而去解决这些问题?策略投票实验针对其中的策略投票问题,设计了不同偏好假定和不同加总原则下的投票游戏。[6]该实验的目的有教学和科研两个方面。

就教学方面来讲,其一,该游戏可以让实验参与者了解策略投票是如何在理性的投票者身上发生的;其二,该游戏可以让实验参与者比较不同的投票策略,了解何种投票策略能够获胜何种策略不能获胜;其三,该游戏可以让实验者了解策略投票的结果,从而了解民主投票中存在的问题;其四,该实验可以让实验者了解个人意志的实施和群体结果之间的复杂而有趣的关系;最后,该游戏间接地让实验参与者了解投票程序或规则如何影响投票策略和投票结果。

就科研来讲,通过实验我们可以观察策略投票的发生过程和结果(如投票极化、中庸化还是分散化等);辨析影响策略投票的主要变量;探讨投票规则对决策和结果的影响等。

(二)实验原理

“社会偏好”是由所有的实验参与者按照事先规定的原则加总个人投票表达的偏好而形成的。假定每一个实验参与者都希望自己的偏好能够获胜,但显然只有自己的偏好与“社会偏好”一致才能胜出。为此,投票中他或许会采取策略,不是表达自己的偏好,而是投票改变“社会偏好”,使其与自己的个人偏好相一致。本实验提供了一个投票和按照不同规则加总的实验平台,在给定偏好分布和投票规则的前提下,经过多轮投票,让投票者设法让“自己的”偏好获胜。最后观察个人策略投票的群体结果。

(三)实验过程

第一阶段:预先设计方案实施

给定一场实验的偏好分布,并分配偏好到每一个参与者。分布有正态分布、均匀分布、双峰分布、两极分布等,一场实验抽取一种分布,并按照实验人数将符合该分布的偏好分配到每一个参与者(四舍五入取整数分配)。假定该偏好就是实验者的偏好。

第二阶段:公布本场实验的偏好加总规则

每一个参与者通过投票设法实现“自己的偏好”。(如果是教学以外,可以考虑获胜者得到礼品)即在投票窗口输入一个可以实现自己目标的偏好值。

观察投票结果,调整投票策略,进行下一轮投票,共进行5~10轮。

第三阶段:方案竞赛

学生分组设计方案并实施,看哪个小组胜出。方案包括投票程序、投票加总规则、偏好分布、被选方案、策略、共谋(小集团取胜,集体行动的逻辑)、贿选等等。

要求:在实施前将方案、策略及其目标写成文字告诉老师备案,将方案变成简单的实验手册,并由一名学生代表主持并控制实验。允许团体对抗(小组内部可以共谋)。

(四)实验结果及总结

观察实验结果,交流,完成个人实验报告和小组实验报告。

【关键词】

偏好显示(preference revelation)

加总偏好(aggregating preferences)

公共选择(public choice)

税收价格(tax price)

多数票制(majority voting)

投票悖论(voting paradox)

阿罗不可能定理(Arrow’s impossibility theorem)

单峰偏好(single-peaked preferences)

中间投票者(median voter)

极大极小策略(minimax strategy)

投票交易(logrolling)

【思考题】

1.不同税制对不同收入人群在公共支出上的选择有何影响?

2.什么是布坎南—塔洛克均衡?

3.现实中有哪些投票悖论?

4.什么是单峰偏好?

5.中间投票者起到的作用是什么?

6.投票交易一定是违背效率的吗?

【注释】

[1]丹尼斯·C.缪勒:《公共选择理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6页。

[2]丹尼斯·C.缪勒:《公共选择理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67页。

[3]这种估计首先是从以下四个因素考虑的:1.自身投票的意义;2.对各政党间的期待效用差;3.投票成本;4.投票的长期收益。里克尔、申德舒克、古德及梅耶等进一步明确了唐斯的长期利益概念,指出选民的长期利益包括以下五个方面的内容:1.民主主义社会中的选民通过义务投票得到伦理上的满足;2.为政治体制尽忠的满足感;3.给予自己最喜欢的政策以支持而带来的满足感;4.决定投票意志并为此归集信息的满足感;5.处在政治体制下的选民的能力得到承认的满足感。其分析中已暗含着投票动机的道德因素。

[4]既然投票是非理性的,但现实中又有一定的投票率,那么,理性人为什么还要投票呢?个麦克林、奥尔森等人对投票人行为作了进一步分析得出以下结论:一是选民越多,投票率越低;二是选民越一边倒,投票率越低;三是选举越不重要,投票率越低;四是候选人观点越接近,投票率越低;五是信息越容易获得,投票越高;六是选民越有参与感与责任心,投票率越高。这较好地解释了现代西方政治中投票率低的原因。

[5]该实验由浙江工商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许彬和浙江大学跨学科社会科学研究中心王志坚共同设计,实验软件由王志坚制作。实验详细规则和软件可咨询本书作者。

[6]该实验由浙江工商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许彬和浙江大学跨学科社会科学研究中心王志坚共同设计,实验软件由王志坚制作。实验详细规则和软件可咨询本书作者。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