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跨国公司与外包

跨国公司与外包

时间:2022-06-17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跨国公司与外包_国际外包1.3.1 跨国公司与外包20世纪90年代后期以来,跨国公司外包的规模和深度都有了令人瞩目的发展。跨国公司所从事的国际贸易占世界贸易的比重不断增大。跨国公司的母国多为发达国家,所以发达国家的对外贸易在国际贸易中的比重最大。除了在制造领域外包大行其道之外,各大跨国公司在服务外包领域也开始新的角力,日本跨国制造企业业务外包仅仅是一个观念转变的开始,紧随其后的将是涉及服务内容的业务外包。

1.3.1 跨国公司与外包

20世纪90年代后期以来,跨国公司外包的规模和深度都有了令人瞩目的发展。跨国公司在扩大生产制造外包的同时,迅速扩大了服务外包的规模,更为重要的是,在扩大传统服务外包规模的同时,把原来由其自己从事的内部服务也外包出去,例如发放工资、账单处理、数据结算、网络维护等后台服务。

跨国公司(Transnational Corporation,TNCs)在我们的经济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在过去的30年中,跨国经营企业的数量呈几何级数增长,规模越来越大。以15个发达国家为例,跨国企业的数量从20世纪60年代末的大约7000家增至90年代末的63000家左右。目前全世界的63000家跨国公司在全世界拥有超过800000家的子公司。据统计,2000年,跨国公司的产值占世界总产值的40%,占国际贸易的60%,占国际技术贸易的60%~70%,占全球科研和开发的80%,占外国直接投资的90%以上。而且,20世纪90年代以来,跨国公司的外国直接投资每年都在2800亿~4300亿美元左右。这些跨国公司构成了一个几乎包括所有国家和所有行业的多样化的相对独立的经济体系。在全球经济中,世界上500家最大的跨国公司几乎获得了对世界经济的绝对的统治权。

但是,由于全球竞争的加剧,也由于科学技术的发展,很多跨国公司也从过去自我完善型的运营系统,向资源外取型的运营系统转变。它们纷纷把价值链中的加工组装环节和辅助性服务外包出去,用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来取代组织这只“看得见的手”,以便降低成本、增加效率。随着经济的发展,它们又进一步地转移了价值链中附加值更大的研究开发、设计环节,采购环节,服务环节,通过业务外包,使经营资源外部化。而且,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跨国公司经营环节“外部化”有了新发展。跨国公司不仅把制造环节转移出来,而且把一些原来完全由公司自己承担的服务业务也转移出去。例如,跨国公司各个部门的财务报表、结算等业务由过去本公司财务部门的“后台”服务集中起来,变成“前台”业务,外包给专门的财务结算公司完成。

经济全球化要求国与国之间的经济合作必须突破社会政治制度、宗教、文化等种种限制,在全球范围内配置资源等。这虽然需要时间、奋斗才能逐步达到,但事实上,许多国家,尤其是发展中国家和地区都在积极采取措施,不同程度地开放本国的市场,力争从经济全球化中获益,这就为跨国公司在全球范围内的更好运作提供了广阔的空间。跨国公司作为经济全球化的主要载体和动力,加速了全球化的进程。

首先,跨国公司“以世界为工厂,以各国为车间”,促成了生产和服务的国际化,从而扩大和加强了世界经济与东道国、母国经济的联系,发展和加深了世界各国之间生产、交换、流通、消费、技术与产品研究开发等方面的协作关系。各国在制定一些国内政策如环境保护、货币政策时,都不能不考虑国际因素。其次,促进了生产和服务的国际化分工,有助于建立新的全球性生产和服务的专业化协作体系,有利于世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例如,通用汽车公司在全世界30多个国家设有60多家汽车制造厂,国外生产占全部生产的31.7%。美国波音公司生产的747型客机的450万个零部件,是由包括美国在内的26个国家的25000家企业协作生产的。最后,跨国公司内部及相互之间的贸易已成为当今世界进出口贸易的一个重要因素,跨国公司在全球范围内配置生产要素,设置工厂、组建子公司,进行生产和经营,从而大大推动了全球化的发展。

跨国公司的直接投资带动了商品和服务的输入和输出。跨国公司投资带动了大量服务、技术、其他中间产品、原材料的进出口。跨国公司与其海外分支机构之间的设备、原材料、零部件和其他中间投入的内部流动亦跨越国界,因而属于国际贸易范畴。跨国公司不断推出新技术、新工艺和新产品,开拓了许多新的国际贸易领域,国际服务外包也是其中一种重要形式。

跨国公司所从事的国际贸易占世界贸易的比重不断增大。90年代以来,跨国公司的国际贸易额占世界贸易总额的60%以上。跨国公司左右着国际贸易的商品、产业、部门构成和地区分布。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初级产品在国际贸易中占有很大比重,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这一比重不断下降,制成品贸易和服务贸易所占比重不断增大,因为跨国公司从事国际化生产经营,主要集中在制造业。跨国公司的母国多为发达国家,所以发达国家的对外贸易在国际贸易中的比重最大。跨国公司由于形成了内部市场,其内部贸易规模相当大。据联合国的统计,到90年代初期,跨国公司内部贸易额占世界贸易总额的比重已高达40%,且增长速度也快于世界贸易的增速。

根据IDC公司(国际数据公司)的统计,全球技术制造业20%的业务现在都外包给了EMS企业,即电子制造服务企业。如今EMS市场价值已经达到了840亿美元。IDC公司预计,到2006年EMS行业的全球营业收入将达到1220亿美元。伟创力总裁马克斯表示,外包业务还有很大的增长空间,因为日本很多制造企业,诸如NEC和东芝刚刚开始把产品生产外包给其他企业,日本电子制造企业外包出去的生产业务仅占总业务的不足4%。伟创力日本分公司的销售主管表示,日本企业几十年来一直享誉世界制造业,他们一直将制造过程视作核心竞争力,因此当伟创力第一次与日本企业洽谈外包业务时,对方总是回答:“不要告诉我们应该如何制造产品,我们是日本企业。”除了在制造领域外包大行其道之外,各大跨国公司在服务外包领域也开始新的角力,日本跨国制造企业业务外包仅仅是一个观念转变的开始,紧随其后的将是涉及服务内容的业务外包。

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趋势正日趋明显,中国企业必须做好一切准备。在应对全球化的挑战中,我们在资金、管理和资源等方面的差距是有目共睹的。但中国企业领导人最缺乏的还是纵览全局的眼光。一味固守国内市场、采用低价倾销等,都是由于缺乏这种全球视野所致。只有具备了这种眼光,才可能在世界范围内配置企业资源,调整企业战略,开拓国际市场。这需要领导人具备高瞻远瞩的全球思维,站在更高的层面,来规划企业发展。要培养这种眼光,需要领导人不断学习。除了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在实践中,借鉴国际知名企业在全球化进程中的成功经验。一定要走出国门,了解研究目标市场,使全球化和本土化相结合,在实践中提升自己和企业的实力。中国厂家应勇于参与全球生产的分工协作,为跨国公司提供外包服务,为跨国公司“打工”。实行外包是全球企业发展的战略方向之一,这也是中国企业国际化和提高核心竞争力的重要途径。有实力的中国企业必须转变经营观念,积极推行外包战略,规范外包管理,扎扎实实地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同时,中国的多数企业要逐步提高技术和知识含量较高的业务在外包业务中的比重,使中国企业在全球业务外包市场中占据重要的位置。高新技术是维生素而不是主食,企业家应利用高新技术使本企业产品质量和性能更上一层楼。例如,把计算机技术运用于机械产品实现机电一体化等,才能从中获得更多的附加值。德国政府认为,光靠在若干高技术领域取得领先地位不足以保证一个国家的国际竞争力,更重要的是用高技术来改造和更新传统产业,使高技术渗透到传统产业的各个领域,以提高产品竞争力。

在采用外包战略的企业中,有可能是小企业为大企业提供外包服务,也可能是大企业为小企业提供外包服务。有可能是国内企业为跨国公司提供外包服务,也可能是国外企业为国内企业提供外包服务。比如,华为的不少部件生产就是由欧美在华投资的生产企业完成。TCL、奥克斯空调等委托国际知名EMS企业提供主机板。在这场以最有效地整合社会资源、降低成本、扩大市场为目的的经营过程中,无论是委托外包的企业还是提供外包服务的企业都是受益者和胜利者,是真正双赢的经营模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