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企业并购的动因

企业并购的动因

时间:2022-06-17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第三节 企业并购的动因布鲁斯·瓦瑟斯坦在其著作《大交易——兼并与反兼并》的导言中指出:“兼并活动中的喧闹和虚伪也反映了我们这个世界的动荡,它处于变革和时尚的前沿,孕育着新生的力量,受人误解是难免的。然而,无论人们对它拥护、反对,还是漠不关心,兼并已成了商业变革不可或缺的传导器,而且它的步伐还在加快。”

第三节 企业并购的动因

布鲁斯·瓦瑟斯坦在其著作《大交易——兼并与反兼并》的导言中指出:“兼并活动中的喧闹和虚伪也反映了我们这个世界的动荡,它处于变革和时尚的前沿,孕育着新生的力量,受人误解是难免的。然而,无论人们对它拥护、反对,还是漠不关心,兼并已成了商业变革不可或缺的传导器,而且它的步伐还在加快。”

企业并购作为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越来越受到企业的青睐且经久不衰。从最基本的角度——企业管理角度分析,企业并购的动因主要有以下五点:

第一,为了扩大规模的需要。多属于战略并购,目的是在本行业做强、做大,增加抗风险能力。2001年惠普和康柏合并的主要目的之一,就是为了共同开发市场、节约成本、扩大市场份额、实现规模效益,以求在个人计算机及服务器等中高端市场上能够协力对抗IBM、戴尔等竞争对手的进攻。布鲁斯·瓦瑟斯坦认为:“对于大多数管理者而言,‘更大’就意味着‘更好’。追求规模是一种天性,这是无法否认的。”规模越大的企业,其领导人的地位就越高,荣誉感、支配欲、征服欲就越强,因而“扩大版图”的动力就越足。

第二,为了提高效率或节约成本的需要。多属于战略并购,目的是通过并购可以减少运营成本、提高利润。布鲁斯·瓦瑟斯坦认为:“公司之间的联合,是为了提高效率、减少竞争,或者只是为了生存。”

1997年12月5日,瑞士银行和瑞士联邦银行合并为瑞士联合银行,总市场价值达到600亿美元,交易价格为250亿美元。在兼并之后,两家银行取消了重复的机构和人员,每年可以节省5亿美元的费用开支。新的瑞士联合银行将成为世界第二大银行、最大的货币资金管理者和欧洲最强大的投资银行。

第三,为了减少竞争、垄断(或独霸)市场的需要。最典型的莫过于19世纪与20世纪的世纪之交的钢铁巨人安德鲁·卡内基主宰对钢铁行业的大并购和石油大王约翰·D.洛克菲勒对石油行业的大并购。这两个人的共同特点是,讨厌行业内无休止的竞争。他们的信条是“不与任何人分享利润”。纵向联合是他们达到这个目标的战略,而并购是他们的具体手段。

第四,为了赚取差价收入的需要。这主要是金融买家通常采取的做法,亦即通过买卖企业来谋取巨额投资利润,多为中短期投资行为。

第五,为了搭建融资平台。主要是通过一家公众持有型公司达到借壳上市的目的,进而可以通过股市来筹集低成本的资金。这种并购多发生在纳斯达克市场,因为企业规模较小,相对于收购大公司来说,收购规模较小的上市公司,其成本不是很高,也容易操作。这种并购往往具有长远战略意图。IPO[2]成功后可以为企业筹集巨额低成本资金,既可以用于长期性资本项目投资,又可以用于偿还债务,减轻债务压力,特别是对杠杆收购而言,更为有利。此外,还可以通过股市“套现”,实现风险投资的顺利退出并兑现投资收益,这对运作风险投资的投资银行而言,可能是最有利的办法。

总之,一个企业在其发展过程中,或为了扩大规模,或为了压缩成本,或为了减少竞争,或为了建立企业“帝国”的梦想,并购是实现其目的的便捷途径。在当今世界经济舞台,只要企业存在,并购就永远没有完结的一天。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