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中国的道教

中国的道教

时间:2022-06-16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第十九章 中国的宗教一、中国的佛教佛教于两汉之际传入中国,在中国的历史条件下,开始生根、发展,成为中国封建社会上层建筑的一部分。世界上完整的佛教在中国,世界上完整的佛教经典也都在中国。佛教在这900年间空前广泛、深入地与中国的文化全面结合。

第十九章 中国的宗教

一、中国的佛教

佛教于两汉之际传入中国,在中国的历史条件下,开始生根、发展,成为中国封建社会上层建筑的一部分。佛教是一种伦理道德色彩相当浓厚的宗教。佛教以人生为苦,因而它就把追求人生的解脱作为自己的最高理想,为了实现理想便提出了一套去恶从善的理论学说和伦理道德准则,形成了有关宗教伦理道德的思想体系。佛教自传入中国以后,它的道德伦理思想,尤其是它的众生平等、出离家庭和超越当前社会秩序的观念与中国封建社会的等级制及儒家伦理道德观念形成了尖锐的矛盾,引发了不断的摩擦斗争。佛教由于受到中国古代封建社会政治、经济状况的制约和决定,也受到儒家传统观念的抵制和左右,从而沿着适应中国文化特点的轨迹演变和发展,形成了调和儒家思想、宣传忠孝观念的中国佛教伦理道德学说。佛教的一套心性修养途径也为唐以来儒家学者所吸取,并熔铸为儒家的道德修养方法。佛教从出世的角度论述了孝的极端重要性,从人生解脱角度阐发了禁欲主义思想,还从认识论和人性论相联系的角度提出了知、智慧是人心之体、人的本性以及一整套的修行方法。佛教以大慈大悲、利己利他作为伦理道德的出发点,这种道德训条和儒家的“恻隐之心”、性善论相通,和我国的国家本位与民本思想的文化传统相近,因而在历史上影响颇大。

1.佛教的创立

佛教是与基督教、伊斯兰教并列的世界三大宗教之一。佛教约创立于公元前6世纪。在世界各大宗教中,佛教创立的时间最早。创始人名悉达多,姓乔答摩,佛徒尊称其为“释迦牟尼”(意即“释迦族的圣人”)。释迦牟尼生活的年代大约与中国孔子同时。他是古印度迦毗罗卫国(今尼泊尔南部提罗拉科特附近)净饭王的太子,其母是摩耶夫人。相传他诞生于蓝毗尼花园。释迦牟尼长大后深感人间的苦恼,所以29岁时出家,苦修6年。35岁时他发觉苦行并不能达到解脱之路,于是弃而至菩提伽耶的一颗菩提树下打坐,静思人生真谛,终于在一天晚上大彻大悟而成佛。成佛后,他在鹿野苑初转法轮,弘扬佛教。传教45年后,80岁时在拘尸那迦圆寂(涅槃)。释迦牟尼出生地蓝毗尼花园(今尼泊尔境内)、成佛地菩提伽耶、初转法轮地鹿野苑、涅槃地拘尸那迦是举世闻名的佛祖四大圣迹。

佛教在其发祥地印度的发展,从公元前6世纪至公元12世纪,大约有1800年的历史,大致可分四个时期、三个600年。初600年为原始佛教时期及部派佛教时期;中600年为大乘佛教时期;后600年为密乘佛教时期。

(1)原始佛教时期及部派佛教时期(公元前6世纪—公元1世纪中叶)

这一时期前200年为原始佛教时期,后400年为部派佛教时期。前200年为释迦牟尼创教及其弟子传教阶段。释迦牟尼涅槃后,其弟子们有过多次集会,对原始佛教教义、戒律发生争议。后分裂为两大派系,其中较为传统的一派称为上座部佛教;较为改革的一派称为大众部佛教。

(2)大乘佛教时期(公元1世纪中叶—7世纪)

这一阶段从大众部佛教演化而成的大乘佛教在印度急剧发展,教化地区亦随之扩张。原上座部佛教被贬称为小乘佛教。

大乘佛教认为十方世界都有佛,修行果位分为罗汉、菩萨、佛三级,修行的最终目的在于成佛。该教派弘扬菩萨和“菩萨行”(即寓自我解脱于救苦救难、普度众生的践行之中)。

小乘佛教又名上座部佛教,在理论和实践的基础体系上仍接近于原始佛教。小乘佛教认为世上只有一个佛,即佛祖释迦牟尼。小乘是对其贬称,近代学者习惯上也沿用大乘、小乘称呼,但已不具有贬褒之意。

(3)密乘佛教时期(公元7世纪—12世纪)

这一阶段密宗在印度佛教中占统治和主导地位。印度密教是大乘佛教部分派别吸收婆罗门——印度教及民间信仰诸神因素而为其特征。密宗自称受法身佛大日如来深奥秘密教旨传授,为“真实”言教,故名密教。相对而言,其他大乘教派被称为显宗(显教),即受应身佛释迦牟尼所说种种经典的传授。

公元12世纪末至13世纪初,随着伊斯兰教的传入,佛教基本上被逐出印度国境。

2.佛教的传播

(1)佛教在世界的传播

从世界范围来说,佛教的传播为三条路线

北传佛教

从古印度向北传入中国,再由中国传入朝鲜、日本、越南等国。以大乘佛教为主,也包括密乘佛教。其经典主要属于汉语,亦称汉语系佛教。

南传佛教

从古印度向南,传入斯里兰卡、缅甸、泰国、老挝、柬埔寨等南亚、东南亚国家以及中国云南傣族等少数民族地区。以小乘佛教(上座部佛教)为主。其经典主要属于巴利语,亦称巴利语系佛教。

藏传佛教

主要是印度密乘佛教与藏区苯教融合而形成的具有西藏地方色彩的佛教。流传于中国的藏、蒙古、裕固、纳西等民族地区,以及不丹、锡金、尼泊尔、蒙古和俄罗斯的布里亚特等国家和地区。近年来,在欧美地区也流传很广。它的经典属于藏语,故亦称藏语系佛教。

(2)佛教在中国的传播与发展

中国佛教包括北传佛教、南传佛教和藏传佛教三大体系,全面继承了印度三个时期的佛教。世界上完整的佛教在中国,世界上完整的佛教经典也都在中国。可以说,佛教诞生在印度,发展在中国。

汉族地区佛教

西汉哀帝元寿元年(公元前2年),大月氏王使臣伊存向中国博士弟子景卢口授《浮屠经》,佛教开始传入中国。史称这一佛教初传历史标志为“伊存授经”。1998年标志着中国佛教传入已2000年。

佛教在中国的发展大致经历了译传、创造和融合三个阶段。

(a)译传阶段 两汉之际、魏晋、南北朝时期为译传阶段。中国先后翻译了大量的佛教经典,研究佛教的风气成为一时之盛。

(b)创造阶段 隋唐两代是中国佛教的创造阶段和鼎盛时期。中国僧人分别以一定的印度佛教经典为依据,开宗立派,创构了自己的理论体系,形成三论宗、天台宗、华严宗(贤首宗)、法相宗(慈恩宗)、律宗、净土宗、禅宗、密宗(真言宗)等八个主要宗派,号称中国佛教的鼎盛时期。

(c)融合阶段 宋元明清四朝中国佛教处于融合阶段。佛教在这900年间空前广泛、深入地与中国的文化全面结合。元明清三代,汉地精英佛教停滞衰退,而大众佛教取得长足发展,出现“家家观世音,户户阿弥陀”局面。这一阶段从教派上说,主要流行禅宗和净土宗,其他各宗逐渐衰落。

净土宗以口念“南无阿弥陀佛”为修行方式,以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为宗旨,是最简单的法门,故在民间影响最大。禅宗是纯粹中国化的佛教,它以觉悟众生心性的本源(佛性)为主旨。禅宗奉菩提达摩为初祖,六祖慧能(一说五祖弘忍)为禅宗的实际创始人。禅宗是我国支派最多的佛教宗派,也是中国佛教史上流传最久远、对中国文化思想影响最广泛的宗派。

近代汉地佛教,除少数律寺(律宗)和讲寺(天台宗)外,几乎都是禅宗丛林。在修持方面,禅僧又都“禅净双修”,禅宗和净土宗的界限已十分模糊。

云南上座部佛教

云南上座部佛教主要分布在西双版纳、德宏、思茅、临沧保山等地、州,为傣、布朗、德昂、阿昌等族和部分佤族群众信仰。信教人数约70余万人。

上座部佛教传入云南有两条路线。西双版纳的小乘佛教大致兴起于隋唐时期,受泰国佛教的影响较大;德宏地区的小乘佛教大约于16世纪中叶后由缅甸传入,受缅甸佛教的影响较大。

上座部佛教保持如法律、精进修学的早期佛教传统,崇拜佛牙、佛塔、菩提树等释迦牟尼的纪念物,又特别重视禅定和早期佛教的一些戒律。

上座部佛教对傣、布朗、德昂、阿昌等民族的文化、政治生活和习俗都有深刻影响。傣族每个男子都要遵俗在少年时期当一次和尚,3~7年后还俗。有些人成为终身僧侣。没当过和尚的男子会被瞧不起。

藏传佛教

佛教未传入西藏以前,藏民信奉原始的苯教。藏传佛教在发展过程中出现两次大高潮,即前弘期和后弘期。7世纪中叶到9世纪中叶的200年间为前弘期,佛教从印度、汉地两个方向传入西藏地区,为藏传佛教的形成时期。公元841年藏王朗达玛废佛,佛教传播中断136年。10世纪末到15世纪初的500年间为后弘期,这一阶段佛教再次从印度传入,是藏传佛教的大繁荣时期,产生许多互不隶属的教派。

藏传佛教源于印度,但吸收了原始苯教一些神祗和仪式。在教义上,是大、小乘兼容而以大乘为主;大乘中显密共修,先显后密,并以无上瑜珈密为最高修行次第,形成藏密。咒术性、对喇嘛异常的尊崇、活佛转世思想和宗教与政治的结合,是藏传佛教的四个特色。

活佛转世制度为藏传佛教所特有。所谓“活佛”系汉族称谓,藏语为“朱古”,意谓神佛化现的肉身。按藏传佛教说法,一个活佛圆寂后,其灵魂转移,化身为另一肉体的人,即转世灵童。在清代顺治、康熙年间,清政府先后正式册封宗喀巴的再传弟子为达赖喇嘛和班禅额尔德尼,从此正式形成两大活佛转世制度。历代转世,必须经中央政府批准。

藏传佛教现在有四大教派,即:宁玛派(因该派僧人穿戴红色袈裟、僧裙、僧帽,俗称红教)、萨迦派(因该派寺院围墙涂有象征文殊、观音和金刚手菩萨的红白黑三色花纹,俗称花教)、噶举派(因该派僧人穿白色僧裙和上衣,俗称白教)和格鲁派(因该派僧人戴黄色桃形僧帽,俗称黄教)。格鲁派(黄教)是15世纪初宗喀巴创立的教派,其后世弟子形成达赖和班禅两大活佛转世系统。由于明清两朝的册封、扶持,格鲁派成为藏区执掌政权的教派,势力最大。

上述藏传佛教四派加上当地原始宗教苯教(因该派僧人穿黑色僧衣,俗称黑教),合称西藏五大教派。

本章参考资料(一)

佛教教义 主要是“四谛”,也称“四圣谛”,谛即真理。通俗地说,就是宣传四个真理:说人世间一切都是苦的,叫苦谛;引起一切苦果的原因叫集谛;消除一切欲望,摆脱轮回转生之苦,达到涅槃境界叫灭谛;要达到涅槃境界必须按八正道修行叫道谛。这就是佛教要宣传的主要教义。

天台宗 我国最早出现的佛教宗派。源于北齐,立于隋,而盛于唐。创始人智。祖庭位于浙江天台县天台山国清寺。其教义主要依据《妙法莲华经》,故亦称法华经。以《妙法莲华经》为宗旨,《大智度论》为指南,《大般涅槃经》为扶疏,《大般若经》为观点。智 的天台三大部,是该宗的根本典籍。

9世纪初,日本僧人最澄将此宗传到日本,在平安时代(公元784年—1192年)与真言宗并列发展,史称“平安二宗”。13世纪由此宗分出日莲宗。当今,日本天台本宗、日莲宗都很兴旺,而日莲宗在20世纪又分出几个新兴教派。

华严宗 因以《华严经》为主要经典得名。其创始人法藏曾受武则天赐法号“贤首”(菩萨名字),又称贤首宗,还因宣传“法界缘起论”亦名法界宗。华严宗教义特色是阐扬法界缘起论的理事无碍说与事事无碍说。认为理(本体)和事(现象)互不妨碍,进而事和事也互为圆融。“一即一切,一切即一”,宇宙万物之间互相融通、和谐一致,是无限无尽的大调和。本宗始祖杜顺(法顺)、二祖智俨、三祖法藏,法藏著作宏富,《五教章》和《金师子章》是其代表作。他吸收了玄奘的一些教理完成判教,并建立五座大华严寺,对华严宗的创立作用最大。四祖澄观受封“清凉国师”,其门人宗密倡导禅教融合,并调和儒、道各家思想,成为以后的华严宗风。唐武宗灭佛后,此宗一蹶不振。朝鲜僧人义湘从智俨学习,后在海东开创华严宗初祖。8世纪朝鲜僧人审详赴日本讲华严教理,传法于日本僧人良辨,而成立日本的华严宗。

净土宗 净土宗又名莲宗,源于晋代慧远大师,于庐山结白莲社,在阿弥陀佛像前立誓发愿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本宗专念阿弥陀佛名号,以期往生西方净土即极乐世界,故此得名。因为净土宗修行方法简便易行,所以广泛流行。本宗主要经典为三经一论:《无量寿经》、《观无量寿经》、《阿弥陀经》、《往生论》。创始人为隋僧人道绰及其弟子善导。祖庭,江西庐山东林寺。

律宗 因着重研习及传持戒律而得名,实际创始人为唐代道宣,因依据五部律中的《四分律》建宗,也称四分律宗。复因道宣住终南山,又有南山律宗或南山宗之称。

密宗 密宗是一个由印度直接移入的我国佛教宗派。亦称密教、秘密教、瑜伽密教、金刚乘、真言乘等。因该宗依理事观行,修习三密瑜伽(相应)而获得悉地(成就)故名。密宗在中国分为两类:盛唐时印度密宗大德善无畏、金刚智、不空三藏,世称开元三大士,传入中国之密宗,至明永乐时被放逐至日本者,统称东密。唐贞观时西藏王松赞干布遣僧留学印度,首有寂护师弟及莲花生大师入藏,密乘道遍及于西藏全部,先后再传至内地者,统称藏密。

法相宗 唐朝最早出现的佛教宗派,由玄奘及其弟子窥基共同创立,以宣扬万法性相的义理为特点而得名。主张“万法唯识”,故也称唯识宗,又因窥基长住长安慈恩寺,世称“慈恩大师”,所以又称慈恩宗。

三学 佛教修行方法的总称,包括戒学、定学和慧学。用戒止恶修善,用定息虑澄心,用慧破惑证道,三者有相互不离的关系。

另外,唐代国之学、太学、四门学也合称“三学”。

佛教的三法印 亦称三准绳:诸行无常——世上一切事物是生灭变化无常的,人有生老病死;诸法无我——任何事物都是凑合而成的,不存在以我为主体;涅槃寂静——人要到达脱离苦境的彼岸,切灭一切欲望。

中国佛教史上的三次“法难” 南北朝太武帝拓拨焘时期(公元424年),发生了中国佛教史上的第一次大的“法难”,灭佛运动从长安开始绵延全国。南北朝(北周)武帝宇文邕一朝(公元578年),长安佛教发展史上出现了灭佛的第二次狂风巨澜。唐会昌四年(公元844年)三月,武宗(李炎)令“焚烧经教,毁拆佛像,起出僧众,各归本寺”,这是佛教史上的第三次“法难”。

五戒 为佛教中在家的男女教徒所应遵守的五项戒条: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

五蕴 佛教认为人身并无一个自我实体,只是由下列五种东西集合而成:色蕴,指组成身体的物质;受蕴,指随感官生起的苦、乐、忧、喜等感情;想蕴,指意象作用;行蕴,指意志活动等;识蕴,指意识。

六道轮回 佛家说六道轮回,把众生分为天、人、修罗、畜生、地狱、饿鬼六道。

八戒 佛教要求在家男女于一日一夜中所受的八种斋戒法: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不眠高广华丽床座;不涂饰香鬘及歌舞观听;不食非时之食。

八识 佛教术语。大乘唯识宗把内在的心识分为八类:一眼识,二耳识,三鼻识,四舌识,五身识,以上又合称前五识。再加第六识,第七未那识,第八阿赖耶识,合称八识。前五识相当于感觉,以外界的色、声、香、味、触为对象,第六识相当于综合感觉到所形成的知觉,思维等,以一切事物(诸法)为对象;第七未那识,是第六意识的根源,它的作用是经常把第八识当作实践的自我意识;第八阿赖耶识,是世界一切的精神本原,它含藏着一切现象的种子(即潜能)。整个现象世界即由八识的作用而存在和活动。

八正道 又名“八圣道分”。佛教认为圣者所行之道有八种:正见,具有四谛理的见解;正思惟(同维),思惟四谛之义;正语,不作一切非理之语;正业,住于清净之身业;正命,正当合法的生活;正精进,勤修涅槃之道法;正念,明记四谛之理;正定,心专注于一境,观察四谛之理。

十二因缘 十二因缘为佛教“三世轮回”的基本理论,它们是:(1)“无明”,对佛教教义的无知;(2)“行”,由无知而产生“身行”、“语行”、“意行”的“行为”;(3)“识”,由有行为而产生眼、耳、鼻、舌、身、意“六识”;(4)“名色”,由“识”产生精神(名)和肉体(色);(5)“六处”,因为精神和身体相结合而产生眼、耳、鼻、舌、身、意(心)等感觉器官;(6)“触”,通过六种器官向外界接触;(7)“受”,由接触而产生“苦受、乐受、不苦不乐受”等三种感受;(8)“爱”,有感受则会贪恋爱情,爱情有欲爱、色爱、无色爱三种;(9)“取”,贪恋爱情的结果就是对外界事物的追求和获取;(10)“有”,“取”而发生了生存的环境(“三有”),包括“欲有,色有,无色有”,“三有”被称为“三界”;(11)“生”,有了生存环境就可以出生;(12)“老死”,有了生就必有老死。

三世两重因果 “十二因缘”其实就是佛教对于人生苦难的缘由所作的分析。它以“无明”作为过去世的原因,以“识、名色、六处、触、受”作为现世的结果;以“爱、取、有”作为现世的原因,以“老死”作为未来世的结果,这就是所谓的“三世两重因果”说。

禅宗 是最具有中国特点、流传最久、热力最大、影响最深的我国佛教宗派。初以专修禅定而得名(“禅定”是佛教的一种修行方法)。起始于南朝宋末来华印度僧人菩提达摩。传到第五世弘忍门下,分成南北两宗,南宗领导慧能宣扬顿悟说,北宗领导神秀主张渐悟说,弘忍承认顿悟说,不以神秀为法嗣,北宗遂教传而没。惟独南宗兴旺,不仅传遍国内,而且远播海外。禅宗的正式建立,应从7世纪末唐太宗时期的慧能起算。慧能的“顿悟说”认为:一个人只要相信自己本有佛性,接受佛教世界观,就可以顿然“觉悟”,立地成佛。禅宗的祖庭是河南开封少林寺。

卐 读万,古代的一种符咒、护符或宗教标志。通常被认为是太阳或火的象征。在古代印度、波斯、希腊等国家中都有出现。婆罗门教、佛教、耆那教等都使用。卐字在梵文中作Sirvatsa(室利靺蹉)意为吉祥之所集。佛教认为它是释迦牟尼胸部所现的“瑞相”,用作“万德吉祥”的标志。武则天长寿二年(公元693年),制定此字读为“万”。在佛经中卐写卍。唐慧琳《一切经音义》(卷二十一)等认为应以卐为准。德国纳粹党把它作为党徽,纳粹头子希特勒认为卐字象征“争取雅利安人胜利的斗争的使命”。在希特勒统治时期,它是暴力和血腥恐怖的象征。

吉祥象征 中国的佛教徒把如来佛脚印上发现的这种神奇的花结,奉为吉祥的象征。

法轮 佛法的别称,佛教徒以释迦教法,能息灭烦恼,犹如转轮王的轮宝,能催伏怨敌。《大智度论》卷二十五:“转轮圣王手持宝轮,空中无碍;佛转法轮,一切世间天及人中无碍无遮。”又因佛法不停滞于一人一处,辗转相传,如车轮,故名。

山门 佛寺的大门,因佛寺多在山间,故称。一般有三个拱形门洞,中间高大,两边略小,也称三门。也有用一门两窗的制式。它象征着修行者达到清静世界必经的三个解脱门,中为空门,左右为无作、无相解脱门。

舍利 舍利乃是佛祖释迦牟尼的遗骨,为佛教之圣物,由梵语Sarira而译,或作设利罗、利罗、实利等,意为尸体、身骨、遗骨。佛教经典对此多有记载和解释。在古印度梨俱吠陀时代,有埋葬和火葬两种葬俗,因此舍利就分为全身和碎身两种,埋葬的遗体称为全身舍利,火葬之后的残余骨烬称为碎身舍利。

据《浴佛功德经》记载:“舍利有身骨舍利(生身或真身舍利)和法身舍利(法颂或供奉舍利)两种。佛的遗骨称身骨舍利;表示佛的遗教法身不灭的舍利称法身舍利。

以舍利所呈现出的色泽而言,《法苑珠林》中记载有三种:一为骨舍利,其色白;二为发舍利,其色黑,三为肉舍利,其色赤。目前,我国出土的舍利多为白色球状棒,其质坚硬槌打不破,火焚不焦,被称作舍利子。

舍利子 按照佛教讲,修行者,修持功室,功德圆满,戒律清净,脱凡超俗,身体起了质的变化,涅槃后经百火梵烧透产生颗粒状(有米粒大的,有豆粒大的)结晶体,有光泽,叫舍利子。

三门殿 有些寺院由于规模所限,常把三门里的金刚殿,甚至把金刚殿后的天王殿同三门合为一体,称三门殿。

山门殿内塑两金刚力士,他们是守护佛法的护法神,(或叫二天神),佛教的二大金刚,俗称哼哈二将。佛教刚传入我国时的金刚力士像只有一尊,这不合乎中国人爱对称的习惯,后来又添上了一位。

金刚殿 左右分别各一座护法金刚,手持金刚杵,其任务是保护佛法,守卫寺院。我国寺院受神话小说影响,将《封神演义》中的郑仑、陈奇演化为哼哈二将,替代护法金刚。“哼”为鼻孔喷白气者,“哈”为嘴中喷黄气者。也有同时供奉中印两种金刚的情况,如四川新都宝光寺。

天王殿 天王殿里供奉六尊塑像,正中的弥勒佛,背面的韦驮,两侧分立的四大天王。

弥勒佛 原为释迦牟尼的弟子之一,他提前入灭,现居兜率天,八百余万年后,人间已成极乐世界,他将降生人间为佛,因此他是将来的佛。我国寺院中一般以唐末五代后梁时浙江奉化的契比和尚为模特将他塑造成大肚弥勒,也有塑造成大肚布袋弥勒。

四大天王 四大天王是佛教中保护东西南北四方天下的天神,分别居住在犍陀罗山的四个山峰上。随佛教传入中国后,他们也具有了中国武士的形象。右边靠里为北方多闻天王,色绿,主钱财,手持黄伞;靠外为西方广目天王,色红,善观察,手持一条蛇(或龙);左边靠里为南方增长天王,色青,持剑,能增长善根;靠外为东方持国天王,色白,主乐,手弹琵琶。他们手持的物件,宝剑含锋,谐音风;琵琶有调,转音调;宝伞可避雨;龙蛇受执为顺,合为风调雨顺的吉利语(左右以参观者为准)。

韦驮 佛教的护法神,为守卫释迦牟尼墓塔的武士,所以面对墓塔,或面对大雄宝殿而立。一般塑为青年武士形象,手持金刚杵。

韦驮持杵的姿势主要有三种:左手单掌在胸前,为行问询礼;双手合十,横捧金刚杵,表示此寺接待游方僧人;按杵据地,表示不接待游方僧人。

大雄宝殿 俗称“大殿”,正名“大雄宝殿”。这里供奉佛教缔造者和最高层领导者——“佛”的大殿。

供奉的主要佛像称为“本尊”(又称“主尊”),本尊佛像,随着时代崇尚的发展变化和宗派不同,出现多种情况,单从主尊的数字看一般就有一、三、五、七尊四种,前两种最常见。

“华严三圣” 华严宗多供奉华严三圣,分别为法身佛和文殊、普贤两位菩萨。

“西方三圣” 净土宗多供奉西方三圣,分别为阿弥陀佛和观世音、大势至两位菩萨,其中阿弥陀佛如果塑成立像,即为接引佛,以示接引众生。

密宗多供奉大小相同、神态相近的五方佛,正中为大日如来法身佛,其余为代表东方香积世界、西方极乐世界、南方欢喜世界和北方莲花世界的四方佛。供奉形式分两种:一为一字排开,二为五佛共用一莲花宝座,上为大日如来,下面东西南北各一佛。

如来佛 佛经说,释迦牟尼是按绝对真理如实而来,故称如来佛,他如同大勇士一般,故又曰大雄。

娑婆世界 佛教名词。“娑婆”为梵文Saba的音译,意为“堪忍”,即须忍受众苦的世界。古印度传说中包括三千大千世界的一个广大范围的世界的名称,佛教沿用其说,以娑婆世界为释迦牟尼所教化的范围。

佛像的坐势与手印 坐势有左足压右股、右足压左股、右足在外为吉祥坐,释迦牟尼得道时用此坐势,密宗又称莲花坐。左足在外为降魔坐,禅宗僧人坐禅时常用此坐势。以上两种均为佛的坐势,菩萨、罗汉等都不能取此坐势。此外还有单盘腿坐势和骆驼坐(如同现代坐在椅子上的坐势)都为菩萨坐。

手印种类很多,达数十种。定印坐像,右手压左手,掌心向上,双手置脐前,是禅定的意思;触地印坐像,右手直伸下垂,意为佛度化众生,不惜牺牲自己,大地可以证明;说法印坐像,左手横置右足上,右手上屈,食指与拇指(或中指与拇指)作环形,其它三指微伸,表示说法的姿势,也有双手手指在胸前作环形状;降魔印坐像,右手平升五指,抚右膝上;莲花合掌印双手合十,置于胸前;与愿印立像,左手或右手下垂,五指伸开,掌向外,表示佛能满足众生愿望;施无畏印立像,右手屈臂向上,五指伸开,掌向外,表示佛能除众生痛苦。

罗汉 是阿罗汉(梵文Arhat),为小乘佛教的最高果位。佛教寺院常有十八罗汉和五百罗汉。十八罗汉最初为释迦涅槃时令永驻人间弘扬佛法的四个弟子,分别负责一个方位,后增至十六位,均为印度罗汉。我国最早记载有关十六罗汉的经卷是唐玄奘法师翻译庆有法师所述的《法住记》。十六罗汉在中国演变为十八罗汉的原因和过程有多种说法,常见的是增加了叙述十六罗汉的经典《法住记》的作者——斯里兰卡的庆友和《法住记》的译者中国的玄奘。

菩萨 佛教名词。梵文Bodhi-sattoa(菩提萨棰)的音译之略,意译“觉有情”,即“上求菩提(觉悟),下化有情(众生)的人”。或译为“大士”即“发大心的人”。原为释迦牟尼修行尚未成佛时的称号,后广泛用作对大乘思想的实行者的称呼。一般对崇拜的神像,也称为菩萨。佛头上没花,菩萨头上有花装饰。

观世音 佛教大乘菩萨之一。梵文Avalolitesvara的音译,本译作观世音,因唐人避“世”字讳,略作观音。玄奘译《心经》时,改译观自在。

观世音曾立誓普救世上一切受苦众生之后才愿成佛,所以现在虽有佛名仍屈居菩萨之位。观世音在民间影响超过其它菩萨甚至佛,因此寺院中常设专殿供奉。观世音原为男相,自南北朝开始有男相和女相,唐以后基本为女相,这也许与其“大慈大悲救苦救难”的形象更为贴切。唐以后为避唐太宗名讳,改称观音。

观音共有三十二种化身,连本身共三十三身,上海玉佛寺侧廊有线刻画一一表明。观音像有六种,常见的有圣观音,有坐、立两种形象;自在观音,单盘腿,持净瓶,表示以甘露遍洒人间;千手千眼观音,四十二臂,每只手上有一眼睛,各执法器。通常,观音与大势至同为阿弥陀佛左右协侍,合称“西方三圣”。

其它殿堂、楼阁 禅宗寺庙在大雄宝殿左右有两个配殿,左为伽兰殿,供奉地位略低于天王、金刚的十八位护法伽兰,右为祖师殿,供奉禅宗初祖达摩,也有附供六祖慧能的。卧佛殿,供奉释迦涅槃时的像。药师殿,供奉药师佛,左右为日光、月光菩萨,两侧供奉药师十二神,象征十二生肖。罗汉堂,参加佛教第一次和第四次集结的五百比丘尼,后来都成了罗汉,大寺中常设罗汉堂专门供奉,如杭州灵隐寺、北京碧云寺、苏州西园寺等。藏经阁,为存放佛教典籍的地方。

阿育王建塔之说 佛主释迦牟尼灭度二百年后,印度摩揭陀国孔雀王朝(三王子)阿育王,因杀人过多,忏悔,笃信佛法,大兴佛事,宏扬佛法,到处建塔设寺。民间传说阿育王将释迦牟尼的遗骨分成八万四千份,造八万四千宝匣、八万四千宝盖、八万四千匹采,装殓佛主遗骨,然后在世界各地建八万四千座宝塔,安葬佛主舍利,因阿育王有役使鬼神之神力,所以八万四千座宝塔竟在一夜之间建成。阿育王在中国建造佛骨真身宝塔十九处,前五名是宁波、南京、永济、青州、歧州等。

大肚佛 据佛经说,他是与释迦同时代的人,因遇释迦而修行成佛,并托为释迦的接班人。在释迦活56亿7000万年后,再度来到人世界继承释迦超度众生,故被称为将来佛。在我国据说他是五代奉化地区的一个背布袋的疯和尚,别人给他东西吃,他就扔到布袋里,然后哈哈大笑,并且随地倒卧。后来临终时,因说了“弥勒真弥勒,分身千万亿,时时示众人,时人自不知”这句话,人以为他是弥勒下凡,于是以他为模特儿塑成了笑呵呵的弥勒佛像。

韦驮菩萨 韦驮原为南天王部下八将之一,在四天三十二将中勇武著称。中国佛教故事中,又有他守护伽蓝(僧院)的传说,所以近世建寺必奉为守护神,也称韦驮菩萨。

须弥山 古印度传说中的山名。以它为人们所住世界的中心,日月环绕此山回旋出没,三界诸天也依之层层建立,它的四方有东胜身、南赡部、西牛货、北俱卢四个洲。人们所住的地方属于南瞻部洲,佛教也采用此说。

四大天王的任务 佛教说,四天王的任务是“各护一天下”,即掌握须弥山四方人类社会的四大部洲的山、河、森林、土地,所以人们称他们为“护世四大天王”。

东方持国天王,身白色。持国是慈悲为怀、保护众生的意思,他手执琵琶是想用音乐来唤起众生信佛。

南方增长天王,身青色。增长是传令众生、积德行善,护持佛法之意,他手握宝剑,为保护佛法不受侵害。

西方广目天王,身红色。广目是睁大眼睛、观察世界之意,他手持绢索(或龙或蛇),看到有人不信佛就用绢索捕捉起来,使他信佛。

北方多闻天王,身绿色。多闻比喻福德闻名遐尔。他手持伞和银鼠(也称宝幡)用以引导众生,制服魔众。四大天王总称佛法神,意思是保护国土、保护佛地、保护众生。

佛教两大派别 佛教发展到公元1世纪左右出现了大乘佛教和小乘佛教两大派别。“乘”是运载的意思。大乘产生后,把早期佛教的各种教派都贬为“小乘”,宣传自己能运载众多的人渡过苦海,到达彼岸。大乘可以普渡众生,它修行的归宿是成佛;小乘宣传自救,其最高果位是菩萨,认为只有引导所有的生物成了佛后,自已才能由菩萨变成佛。小乘把释迦牟尼视为救主,大乘却把释迦牟尼化为一个全智、全能、大慈大悲威力无穷的神灵,小乘主张“我空法有”,大乘则主张“我法俱空”,“我”是空的,不存在我,普天之下,一切事物都不存在,都是空虚的。此外,大乘还创造出诸如观音、文殊、普贤、地藏和弥勒等许多菩萨,小乘对这些菩萨则一概不予承认。

烧戒 有关此事的出处很多,其中有一个故事说,南朝梁武帝笃信佛教,曾三次出家当和尚,每次都是大臣用重金将他赎回。他当政时,大赦天下死囚,希望这些人能“放下屠刀,立地成佛”,但又怕他们继续犯罪,故在光头上烧疤以示区别,这种做法渐渐传到寺院即成为和尚烧戒的由来。

佛教四大名山 佛教四大名山也是四大佛教道场。佛教的核心是苦,四大皆空(空皆是色,色皆是空),佛教重死不重生。佛教认为人的身体由水性、火性、风性、土性组成,水代表人的血液、火表示人的体温、风表示人的呼吸、土表示人的骨肉。因此,浙江普陀山水性(四周皆水)供奉的是净瓶观音;安徽省九华山土性(花岗岩)供奉的是地藏王;山西五台山风性(清凉山)供奉的是骑青狮的文殊菩萨。文殊为释迦争佛教领袖地位经常打听摩诘讲经说法的理论,并为释迦出主意,故又称智慧佛。四川峨眉山火性(天灯、佛光),供奉骑白象的普贤菩萨(入定坐禅,身周发出真火)。四大菩萨是以普渡众生同登彼岸为己任来到人间化导群生的,因而逐渐形成了应化说法的道场。

趺坐 “结跏趺坐”的略称,佛教修行时须静坐敛心,止息杂念。坐时双足交迭,又称跏坐。俗谓双膝盘坐。

梵宇琳宫 梵宇或梵宫,即佛寺;琳宫,即道观。

壶门 原为宫中走道之门的名称,后用于宝塔,即从砖身外壁通到塔心室之门。

相轮 塔刹的一部分,数重圆环形的铁圈,每重又有内外两道圈,中间小圈套在塔心柱上端。

禅堂 禅,泛指佛教事物,禅堂即佛堂。

龟趺 即赑屃。碑下石座,状如龟。

经幢 园柱形或六角、八角形的石刻,镌佛经,以陀罗尼经最多,创始于唐初。以后造型与雕刻渐趋华丽、层次繁复,多至二十余级。除柱形的幢身外,上下各级有宝盖、束腰托座等,刻着花卉、云纹等图案以及菩萨、力士、佛像。

须弥座 又名金刚座。我国古建筑台基的一种形式。用石或砖砌,上置佛教和神龛等。座上有凹凸的线脚,并镌刻纹饰。

托座 经幢的幢身以下各级,起承托作用,如覆盆状。后因经幢级数增多,有多级托座,具有装饰作用。

108种烦恼 佛教认为佛珠108颗表示人有108种烦恼。口念佛经,手捻佛珠,便能消除烦恼,清净心境,使人轻松愉快。

二、中国的道教

道教是在中国形成并传播的一种多神宗教,在中国古代影响仅次于佛教。道教是与儒家、佛教一起组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三大支柱。道教以“道”作为其追求目标,道教因此而得名。道教是在中国古代道家思想理论的基础上吸收神仙方术、民间鬼神崇拜观念和巫术活动而形成的。它主张清静无为、长生不老、得道成仙。

在中国历史上,“道教”一词最初的意思是指以“道”来教化的各种理论学说和实践方法。诸子百家中许多人都曾经以“道”来称呼自己的理论和方法。儒家、墨家、道家、阴阳家甚至佛教都曾经由于各种原因自称或被认为是“道教”。儒家最早使用“道教”一词,将先王之道和孔子的理论称为“道教”。佛教刚刚传入中国时,把“菩提”翻译成“道”,因此也被称为“道教”。而到了东汉末年出现了五斗米道,自称为“道教”,取“以善道教化”之意。自此,其他各家为了以示区别,也就不再以“道教”自称,而成为五斗米道的专称。

现在所说的道教,是指在中国古代宗教信仰的基础上,承袭了方仙道、黄老道等一些宗教观念和修持方法,逐步形成的以“道”作为最高信仰,奉老子为教主,以老子的《道德经》为主要经典,追求修炼成为神仙的一种宗教。

1.教理和教义

道教从创教之初,就以老子的《道德经》为根本经典,将其中“道”和“德”作为基本的信仰。道教认为“道”是宇宙万物的本原和主宰,无所不在、无所不包,万物都是从“道”演化而来的。而“德”则是“道”的体现。

道教以太上老君为教主,也就是老子。此外道教的至尊天神在道经中还有其他说法,一是尊玉清元始天尊为最高天神,二是以上清灵宝天尊为最高天神,三是以太清道德天尊为最高天神。后来又演变成三位一体的老子,一气化三清。

道教重生恶死,追求长生不老,认为人的生命可以自己做主,而不用听命于天。认为人只要善于修道养生,就可以长生不老,得道成仙。因此也就产生了许多修炼方法如炼丹、服食、吐纳、胎息、按摩、导引、房中、辟谷、存想、服符和诵经。

道教神学与道家思想未必切合,尤须深详;其间异同,颇值玩味。然而道教既祖称老、庄,奉《老子》、《庄子》为经典,毕竟吸收、继承了老、庄思想的大量内容。此外,它也受到了《易》以及阴阳家的影响。

2.历史渊源

道教虽奉老子为祖师,但其主张与老子、庄子的思想并不完全一致,而更多得益于汉初盛行的以老子之名言修道养寿的黄老道。道教的另一渊源是始于战国、盛于秦汉的方仙道。此外,亦可遥追殷商的鬼神崇拜。

道教在其逐渐形成的过程中,与当时正进入中国的佛教的互动(佛教对道教的影响以及道家对佛教中国化的影响)也很值得注意。

道教的发展一般分为汉魏两晋的起源时期、唐宋的兴盛、元明期间全真教的出现和清以后的衰落四个时期。

道教的形成是一个缓慢的发展过程。道教最终形成的两个标志性事件,一是《太平经》的流传,一是张道陵的五斗米道。东汉顺帝时(公元126年—144年),于吉、宫崇所传的《太平清领书》(即后来所谓《太平经》)出世,得到广泛传播。到东汉灵帝时,张角奉《太平清领书》传教,号为太平道,自称大贤良师,信徒遍布天下九州,已是颇有影响。后来黄巾起义失败,太平道日趋衰微。同样是在东汉顺帝时,张陵学道于蜀郡鹤鸣山,招徒传教,信道者交米五斗,故称五斗米道。其孙张鲁保据汉中多年,后又与最高统治当局合作,使得五斗米道的影响从西南一隅播于海内,遂成为道教正宗。

两晋南北朝时期,随着炼丹术的盛行和相关理论的深化,道教获得了很大发展。同时道教也吸取了当时风行的玄学,丰富了自己的理论。东晋建武元年,葛洪对战国以来的神仙家理论进行了系统的论述,著作了《抱朴子》,是道教理论的第一次系统化,丰富了道教的思想内容。南北朝时,寇谦之在北魏太武帝支持下建立了“北天师道”,陆修静建立了“南天师道”。

到了唐宋,唐高祖李渊认老子李耳为祖先,宋真宗、宋徽宗也极其崇信道教,道教因而备受尊崇,成为国教。此时出现了茅山、阁皂等派别,天师道也重新兴起。在理论方面,陈抟、张伯端等人阐述的内丹学说极为盛行。金朝时,在北方出现了王重阳创导的全真道。后来,王重阳的弟子丘处机为蒙古成吉思汗讲道,颇受信赖,并被元朝统治者授予主管天下道教的权力。而同时,为应对全真道的迅速崛起,原龙虎山天师道、茅山上清派、阁皂山灵宝派合并为正一道,尊张天师为正一教主,从而正式形成了道教北有全真、南有正一两大派别的格局。

明代时,永乐帝朱棣自诩为真武大帝的化身,而对祭祀真武的张三丰及其武当派大力扶持。此时,道教依然在中国的各种宗教中占据着主导的地位。

清代开始,满族统治者信奉藏传佛教,并压制主要为汉族人信仰的道教。道教从此走向了衰落。

3.近现代的道教

明清以后,道教基本已经停止了发展。进入近现代社会以后,道教更是衰微。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随着中国政府新的宗教政策的执行,以前的一些道教的清规戒律由于和现行法律抵触而作废。1957年,成立了中国道教协会,管理中国道教内部的事务。到文化大革命时期,道教同中国其他的宗教一样经受了一场浩劫。直到文化大革命结束以后,道教才开始恢复正常的宗教活动。

本章参考资料(二)

道教神仙 道教是一个多神教,最高的神是由道衍化的三清尊神,即元始天尊、灵宝天尊和道德天尊,其中道德天尊即是太上老君。另外道教按照人间的秩序创造了天庭及其皇帝——玉皇大帝和一系列官员,吸收了佛教地狱和海中世界的概念,作为天庭的附属,也创造了阎罗殿和水晶宫的一系列神仙官员,再加上地方神仙如四值功曹、山神、城隍、土地、灶王等。还吸收了众多中国古代神话中的西王母、八仙等作为天庭秩序之外的“散仙”。所以道教的神仙众多,还随时可以吸收地方百姓创造的任何神仙以及崇拜的名人,如妈祖、关帝等都可以纳入道教的神仙系统。但一般宫观只供奉三清神像,其他的神可以建立自己的庙宇。

此外,道教认为人身也是一个小天地,因此人身上的各种器官,例如毛发、五官等也都有神灵驻守,而且还有相应的修持方法。

戒律 道教戒律是一些约束道士思想言行的准则。道教的戒律依照不同的教派,有着不同的内容。一般说来,全真派的戒律严于符箓派。戒律的内容主要有不得杀生、不得喝酒吃肉、不得偷盗、不得邪淫等。戒律是教徒必须遵守的,而且必须经过一个受戒仪式一名道士才能算作教徒。根据规则的严紧程度,戒律可以分成上品戒、中品戒、下品戒。根据戒律的多少有“三戒”、“五戒”、“八戒”、“十戒”、“老君二十七戒”等。

除戒律外,还有道教清规,就是道士犯戒以后的处罚手段。具体条例派别不同则规定也不同。

道教的戒律在吸取了佛教的一些内容和儒家三纲五常等要求的基础上,形成了一套特有的内容。道教的清规戒律也是随时事的变化而变化的,当与政权的法律相冲突时,会进行适当的调整。

道教的宗教活动十分庞杂,主要分两大类,道士的自身修行(称为道术)和道教仪式,内容包括道教经法、忏法、斋、醮、符咒、禁咒、隐遁、乘蹻、驱邪、伏魔、降妖、消灾、祈禳、房中术、神仙术、辟谷、风水堪舆、占卜等。

道士的自身修行成为道术,包括内丹、外丹、服食、房中等内容。外丹是指烧炼丹砂、铅、汞等矿物以及药物,制作能够使人长生不老的丹丸。现代科学认为这些丹药大多有毒,古人也有很多服食致死的例子,所以后来道教也认识到由于内丹服食和配制的方法较难掌握分寸,所以具有一定的危险性,因而后世转向较为保险的内丹修炼。外丹也被认为是现代化学的先驱。

内丹则是指通过行气、导引、呼吸吐纳,在身体里炼丹以达到长生不老的目的。外丹和内丹的用语相同,但是所指代的含义完全不同,比如把人体比喻为烧炼丹丸的炉鼎,不过理论上还是具有相通性的。古时炼丹术的传授大多师徒相承、口口相授,外人很难了解。

此外道教还有许多道术。例如内观、守静、存思、辟谷等多种,这些现代多归为气功。另外,全真道的道教徒许多都习武术。中医理论亦源自道教。

道教的仪式统称为“斋醮科仪”,斋是清洁的意思,醮是指祈祷,又称为道场。道教祭祀神仙,认为神仙清静洁高,因此祭祀前需要沐浴更衣,不喝酒吃荤,进行斋戒。进行祭祀活动称为“醮”,道教在发展过程中吸取了许多佛教的内容,名目繁多。道教认为通过这些仪式可以去灾求福。占卜也是道术的一部分,包括卜卦、抽签、测字等。此外,道教很有特色的是使用符、箓。符是用朱砂画在黄纸上的一些符号,道教认为可以用来治病,而箓则被认为可以驱使天神。另外道教认为口念禁咒可以治病驱使鬼神,赶走野兽。这些主要都是正一道的法术。

主要典籍 道教奉老子的《道德经》、庄子的《南华经》为最重要的两部经典。另外,道教模仿佛教的大藏经创制了道藏,收集历代道家著作,不仅包括哲学和道家理论,而且包括炼丹、养生、治病、气功等方面的著作。主要有《正统道藏》、《道藏辑要》、《万历续道藏》等,现仅存明代《正统道藏》流传,其它版本已失传,现存历代道教经典多收录于此。道教的经书数量非常庞大,各派的主要经典也各不相同。

《周易参同契》是最早的丹经,称为丹经之祖,此外《抱朴子》也是道教丹鼎派的基本经典。《太平经》和《老子想尔注》也是道教早期的主要经典。《黄庭经》和《上清大洞真经》则是上清经箓派的主要经典,茅山派也非常重视。《度人经》和《三皇文》则是灵宝派和三皇派的主要经典。《阴符经》和《常清静经》也是道教两部非常重要的经书,是道士必须诵习的经书。此外,《玉皇经》和《心印妙经》也是道教徒的日常功课之一。

道教南宗正一派虽然以符箓、斋醮、科仪为主,但北宋以后也主张三教一理,修炼内丹,出现了《悟真经》、《金丹四百字》等经典。道教北宗全真派更主张三教合一,炼气全神、明心见性、兼融释儒,以《道德经》、《孝经》和《般若心经》三家经典为主,提倡“孝谨纯一,敦厚朴素”。

教派 从修行方式上来说道教主要分为两个派别:符箓派和丹鼎派。前者主张以符咒等方术治病驱鬼;后者主张炼金丹求仙,分为外丹和内丹。

道教的分派,一般认为是开始于宋、元。道教历史上比较有影响的有五大派。

(1)正一道。即东汉末年的五斗米教,后更名为天师道、正一道。其道士可以在家修行,不戒荤腥,可婚娶生子。其道观一般被称作为“子孙庙”。下面又分有灵宝派、正一派、净明派。

(2)全真道。又有南宗和北宗之分。支派也有很多,如龙门派、遇仙派、南无派、随山派、嵛山派、华山派、清静派等。全真道兴盛于金元时代,是宋元新道派中最大也是最重要的一派。代表人物王重阳、丘处机。全真道讲究清修,其道士必须出家、吃素。其道观一般被称作为“十方丛林”。

(3)真大道教。金朝时创立,元朝以后逐渐衰微。

(4)太一道。金朝时创立,元末以后逐渐衰微。

(5)净明道。南宋时创建,明朝以后衰微。

明朝以后,道教分为正一道和全真道两大派别,其他宗派全部归纳到这两个宗派之下。现在北京的白云观藏有《诸真宗派总簿》,所列道派共有86家,实际上只有80家。

道教活动 道教的活动主要在宫观内进行,宫观可以分为两种。

(1)子孙庙:庙产由庙主私有,师徒相传,一般规模不大。

(2)十方丛林:庙产属于道教徒或者某个道派公有,凡是道教徒都可以在这里通过一定的手续挂单居留。一般规模较大。十方丛林可以传戒,但是不能收徒弟。

另外还有一种比较特殊的“子孙丛林”,是两者的混合物。一般都是从子孙庙发展过来的。

此外正一道的宫观和全真道的宫观在制度和日常活动上也是不一样的,二者一般不混杂。

道教文化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道教对中国古代的政治、经济、哲学、文学、艺术、音乐、绘画、建筑、医学、药物学、养生学、气功、化学、武术、天文学、地理都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此外,它对于人们的思维方式、伦理、道德、民俗、民族关系、民族心理、民族性格等各方面也有很深的影响。

道教中一些宗派都师徒相传一些武术和气功,例如武术中很出名的武当派,据说就是武当山上的许多道士传承的武术。道教的武术也和许多武术不同,讲究圆柔、后发制人,充分体现了道教的教理。其中像太极拳这样的简单武术套路,已经逐渐成为人们的日常健身活动。道教气功也是中国气功中的一大流派,全真道的修炼方法基本上就是气功,对气功的探索和发展,其贡献很大。

道教的养生术还继承和发展了中国传统医学《黄帝内经》中经络学等方面内容。此外,许多道教徒研习医术,对于中医学发展颇有贡献,如葛洪、陶弘景等人,对中医药皆有所建树。

道教的炼丹术对火药的发明有着重要的影响。

唐代的大诗人李白受道教影响很深,他曾经游历各地,求仙访道,甚至炼过丹、受过道箓,可以说是位虔诚的道教徒。这段经历对他的个性、诗歌创作乃至一生的际遇都产生了很重要的影响。李白受召入长安,受到许多道士和信仰道教朋友的推荐。寻仙过程中,他游遍五岳,给他带来大量的素材。他的诗歌中也常常出现“仙人”、“羽化”等意念。

中国四大古典文学名著之一的《西游记》虽然讲述的是佛教徒唐僧等四人去西天取经的故事,但全书中使用了大量道教专有的概念,如心猿、意马、姹女、元神等,还构筑了一个以玉皇大帝为核心的道教神祉、神官系统。书中也出现了很多道教人物和魔怪,不过多为反面角色。

而完全以道教为核心的最著名小说则要数《封神演义》了。书中讲述的商周战争,其实质就是道教的两个派别阐教和截教的斗争。书中出现的各色仙神和宝物等,也全属于道教系统。

道教与道家 “道家”与“道教”二词,常被不加区别地使用。从历史来看,这两个词指称过很多不同的内容,也曾混为一谈;现在也仍然有人主张将二者等同起来。然而,如果将道家理解为由老子、庄子开创,并在魏晋被重新发展的哲学思想流派,将道教理解为于两汉逐渐形成,后又有若干发展分化的宗教,那么,虽然道教在理论上汲取了道家思想的大量因素,甚至奉老子为教主,但是二者还是不能混为一谈,也不能说道教理论就是道家思想。道教作为一种宗教,有其神仙崇拜与信仰,有教徒与组织,有一系列的宗教仪式与活动,其主要派别的传承是大致清楚的。道家作为一个哲学思想流派,其思想流变与代表人物应是它被解说时最重要的内容;魏晋之后道家思想的传承流变,现在看来还是模糊而难以说清的,但它对历代学者文人的影响却仍是依稀可辨的。从这个角度也可以说,狭义的“道家”指的就是先秦时代以老子、庄子为主要代表人物的哲学思想流派。

道教神学与道家思想的异同,确实一言难尽。例如,道教所谓长生不老、成仙通神,老、庄并未言及,也不能视为老、庄思想的合理的引申,甚至可以说,与自然之道亦不无悖逆。

道教与其他宗教的不同 道教的理想世界不同于佛教的极乐世界,也不同于基督教的天堂。道教的理想世界有两种,一种是世俗的,一种是宗教的。世俗的理想世界在《太平经》中讲得很明白,希望世界成为一个公平、和平的世界,没有灾祸、没有战争。而宗教的理想世界则是“仙境”,道教追求得道成仙,这样就能超脱生死,在仙境中过仙人的生活。不同于其它宗教的是,道教并不认为人死后才能到达仙境,而是认为人的形体通过一些形式的锻炼可以长生不死,成仙以后也可以一样生活在普通人的世界里,作“活神仙”,也可以到仙境中去生活。但是由于达到成仙的境界非常不容易,因此后来才出现了“尸解”等方式。而且所说的仙境,大多数也是处于现实当中,例如所谓的“洞天福地”中很多就是中国一些风景秀丽的地方。

大多数的宗教教义认为人生充满了不幸或者罪孽,认为死后灵魂才有可能得救。然而道教却认为生活在世界上是一件美好的事情,死亡才是痛苦的,因而道教追求的是长生不死。也因此有许多养生的方法,例如气功等在道教中得到了发扬。

许多宗教都认为人的寿命是不能改变的,然而道教却不这样认为,有一句话“我命在我,不在于天”,就是出自道教的《西升经》。另外,道教作为一个多神教,相信万物有灵,甚至人体的各种器官都有神灵。

四御 四御是仅次于三清、辅佐三清的四位天帝。流行的说法指:玉皇大帝,全称“昊天金阙至尊玉皇大帝”,为总执天道之神;紫微北极大帝,全称“紫微中天北极太皇大帝”,他协助玉皇大帝执掌天地经纬、日月星辰和四时气候;勾陈南极大帝,全称“勾陈上宫南极天皇大帝”,他协助玉皇大帝执掌南北极和天、地、人三才,统御众星,并主持人间兵革之事;后土皇地祗(女神),全称“承天效法厚德光大后土皇地祗”,她执掌地道,掌阴阳生育、万物之美与大地山河之秀(故称之为“大地母亲”),与执掌天道的玉皇大帝相配套。

三官(三元大帝) 三官指天官、地官、水官。道教称,天官赐福、地官赦罪、水官解厄。因道教将三官的诞辰日编在三元日,即上元正月十五、中元七月十五、下元十月十五,故三官大帝又称“三元大帝”。由于三官的职能与民众利害密切相关,故而知名度很高。旧时,各地遍布供奉三官的三官庙、三元庵、三官堂、三官宫殿等。其中最负盛名的是广州的三元宫。

真武大帝 传真武为净乐国太子,后在武当山修炼,得道飞升,威镇北方。真武原指黄道上二十八宿中的北方七宿玄武,呈龟、蛇形象,为星宿神。宋代玄武被人格化,成为道教大神,龟、蛇亦变成真武手下两员大将。为避赵宋始祖赵玄朗之讳,改成真武。元世祖忽必烈营建大都、与南宋对抗时,传北京西直门外有龟、蛇显现,真武被尊为北方最高神,世祖下诏建庙祀真武。明代朱棣发动“靖难之变”向南京进攻时,传真武曾显相助威。明成祖朱棣即位后,在武当山大力营建宫观,历时七年,真武信仰达到鼎盛,全国各地掀起修建真武庙的高潮,武当山亦成为全国各地真武庙的祖庭。因北方在五行中属水,故真武又是水神,有防止火灾之威力。全国著名的真武庙还有广东佛山祖庙、云南昆明太和宫、广西容县经略台真武阁。

文昌帝君 文昌原是星官名(民间俗称文曲星)。宋元间道士称,天上文曲星曾于西晋末降生于四川梓潼七曲山为张亚子,以后历代转世,玉皇大帝命他掌管人世功名利禄,遂成为道教大神文昌帝君,备受读书人的崇拜。自元代起全国各地均兴建文昌庙、文昌祠、文昌阁等供奉文昌帝君。七曲山文昌宫(梓潼大庙)是全国文昌庙的祖庙。贵州贵阳文昌阁,主楼是九角三层宝塔形建筑,乃国内罕见。

魁星 魁星指北斗七星中组成斗形的前四颗星。道教称其主文运(“魁”有“道”之意),故与文昌帝君一样,备受读书人崇拜。旧时魁星阁、魁星楼亦遍布各地。魁星典型塑像为一赤发蓝面鬼,一足立于鳌头之上,一手捧斗,一手执笔(因为魁字由“鬼”、“斗”两字组成)。“魁星点斗,独占鳌头”被视为读书人应试获中之征。

八仙 八仙是民间最熟悉的神仙群体。八仙的传说故事先见于唐代文人记载,后至明代最后定型。八仙指李铁拐(也称铁拐李)、汉钟离(也称钟离权)、张果老、何仙姑、蓝采和、吕洞宾、韩湘子、曹国舅。以“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的故事流传最广。山东蓬莱传为八仙过海故事的发生地,当地建有蓬莱阁。

天妃娘娘(妈祖) 妈祖原名林默,生于北宋建隆元年(公元960年)。相传她生而神异,救助过不少海上遇难的渔民和船只,后在福建莆田湄洲岛羽化升天。当地渔民在岛上盖庙祭祀。道教继承民间传说,把妈祖列为道教女神(海上保护神)。妈祖得到宋元明清历代皇帝褒封。全国沿海城市均建有妈祖庙、天后宫、天妃宫、朝天宫等供奉妈祖。妈祖信仰也随华侨传至海外。据统计,世界上十多个国家和地区共有1500多座妈祖庙。湄州岛妈祖庙为妈祖庙的祖庭。湄洲岛妈祖庙、天津天后宫和我国台湾地区北港朝天宫并列为我国三大妈祖庙。

关圣帝君 即关羽(关云长),河东解良人(今山西运城解州),东汉末年投奔刘备,后在湖北临沮战败被杀,且身首异处。关羽在宋代以后才名声大震,因其为“忠、孝、义、节”的楷模而屡受皇帝褒封。儒家尊其为“武圣人”;佛家尊其为伽蓝神;道教则尊其为关圣帝君。关公遂成为惟一受到儒、释、道三教共同尊崇的偶像。道教称,关圣帝君具有司命禄、佑科举、治病除灾、驱邪辟恶,乃至招财进宝,庇佑商贾等“全能”法力。旧时关帝庙数量之多,居全国诸庙宇之首。山西运城解州关帝庙是全国规模最大、最为壮观、保存最为完整的关帝庙。河南洛阳的关林,传为埋葬关羽头颅之处,也是著名的关帝庙。

王灵官 道教一般认为,王灵官名王善,是宋朝萨真人(萨守坚)的弟子。后成为道教重要护法神将,专门镇守道观山门,镇妖压魔。其地位相当于佛教的韦驮。从明代起王灵官地位开始显赫,许多地方建灵官庙。

道观的主要殿堂 道观的名称有宫、观、庙、道院等。称“宫”的唯有特殊地位的道观。道观主要殿堂如下

山门殿 一般供奉青龙神和白虎神,相当于佛寺的二王尊。有的道观山门殿即为灵官殿。

灵官殿 供奉王灵官,相当于佛教的天王殿。

三清殿 供奉道教最高神三清,相当于佛教的大雄宝殿。

玉皇殿 供奉玉皇大帝,有的供奉四御。

三官殿 供奉天官、地官、水官。

道教主要称谓

道士 男教徒称道士,又称道士先生。

道姑 女教徒称道姑,也可称女冠。

主持 道观的负责人可称为监院或住持,俗称当家的。

道长 教外人对道士、道姑一般都可统称为道长。

斋醮 即供斋醮神,是道教常见的一种法事,有日常的持诵和忏法。所谓持诵,即受持而咏读之,俗称念经。所谓忏法,即拜忏的方法与仪式,用以忏悔。斋醮常配有烛灯和音乐吹打,颇具民族特色。

道教相信“修道成仙”,认为“道”可以“因修而得”,一旦得道,则可长生不老,并提出一整套修炼方法和炼丹之术。就修炼方法而言,道教可以分为丹鼎和符箓两派,丹鼎派相信清修炼养可以归本还原,与“道”合一,以炼丹求长生成仙;符箓派相信科仪斋醮及符箓禁咒可以穰灾求福、驱使鬼神,以符咒驱鬼治病。

岳神 道教敬奉五岳,说是每岳皆有岳神。东岳神为齐天王,南岳神为司天王。西岳神为金天王,北岳神为安天王,中岳神为中天王。每神各领仙宫玉女数万人,治理封地。

道教的经典和标记 道教之书总称道藏,共5484卷,内容庞杂。除经书外,尚涉及生物、化学、医药、保健以及天文、地理、体育等论述。其中《道德经》被奉为主要经典,作为道教的主要理论基础。道教的标记为八卦太极图。

道教炼丹 道士炼丹是为了求取长生不老之药。通常炼的是铅、汞、金、银及其它药物。道士认为以上物质可以抗腐,转化到人的肉体后,人就可以长寿了。

道教的四方之神 东方之神为青龙;西方之神为白虎;南方之神为朱雀;北方之神为玄武(又名真武,是水神)。这四种动物是由二十八宿组成的图案构成。二十八宿即二十八星,古代天文学家为了观察天象,选出二十八星作为观察天象的标志。将二十八星平均分为四组,每组七星,并把每组星想像为一种动物,说东方像龙、西方像虎、南方像雀、北方像龟蛇。

宫殿、寺庙建筑 道家认为,东西南北中,以中为大,控制四方。土又是万物赖以生长之物,呈黄色,所以封建时的宫殿多盖黄色琉璃瓦,黄色象征着至高无尚的权力,非皇帝恩赐其它建筑不能动用。道家又以黄、赤、青、白、黑顺序排列贵贱,帝王的颜色以黄为主,赤为次,故皇宫是黄瓦红墙,红与南方为一体,象征兴旺。

三、中国的伊斯兰教

伊斯兰教是与佛教、基督教并列的世界三大宗教之一。7世纪初产生于阿拉伯半岛,其创始人为穆罕默德。中国旧称其天方教、清真教或回教。伊斯兰一词原意为“顺从”,即顺从真主意志的宗教,主要传播于西亚、北非、中亚、南亚、东南亚等地,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在西欧、北美、非洲等地区迅速传播。现约有信徒9亿多,是最有活力的世界性宗教之一。

1.历史

伊斯兰教兴起于阿拉伯氏族社会由部落到民族和国家的历史时期。因氏族制解体而形成的贫富分化和对立、各部落间长期的仇杀、波斯和拜占廷帝国为争夺东西商路的激烈冲突,激发了阿拉伯人的民族意识,使建立统一的民族国家的历史前提渐趋成熟。同时,因部落宗教的崩溃,犹太教、基督教传入的影响,使一些具有模糊一神观念的人转而探求真正的民族信仰。伊斯兰教的兴起,正是这些社会经济变动和政治统一要求在意识形态上的反映。

约公元610年,穆罕默德在麦加宣布奉到真主的启示,号召族人皈信正道,以免末日的惩罚。他宣称真主是宇宙万物的创造者和独一无二的主宰,反对流行的多神和偶像崇拜。公元622年,在麦加贵族的迫害下,穆罕默德与其信徒迁徙麦地那,建立以信仰为纽带的穆斯林社团乌玛。经过10年的斗争,伊斯兰教在阿拉伯半岛取得统治地位,在穆罕默德去世后开始向外扩张和征服。100年后,阿拉伯人建立的世界帝国横跨亚、非、欧三洲,伊斯兰教成为统治者的宗教。公元750年,阿巴斯人利用人民起义建立新王朝后,以征服民族为统治者的社会结构瓦解,全面伊斯兰化的进程大大加快。至10世纪,各宗教学科基本定型,伊斯兰教的宗教体制大体确立。同时,哈里发帝国开始急剧衰落,各地割据自立,外族相继入侵。在动荡不定的政局下,伊斯兰教发展为依靠自身机制维持和扩展的世界宗教,不受以其名义统治的王朝兴衰的左右。清真寺、宗教学校和教法法庭由宗教学者主持,伊斯兰教继续向外扩张,或由于穆斯林君主的军事征服,或得益于穆斯林商人的积极活动。但真正意义上的传教活动,是苏非苦行者的自发努力。他们使伊斯兰教在民间和异教地区得以不断扩展和深入,然后由宗教学者施加进一步的影响。

2.教义

穆斯林是真主意志的顺从者。顺从真主的意志,就是遵奉曾启示于众先知,最后在麦加和麦地那降示于封印先知穆罕默德的一系列天启。穆罕默德去世后不久,这些启示被收集、汇编成《古兰经》。这部伊斯兰教的根本经典,被视为真主的言语。经文强调的主旨是真主独一。他超绝万物,至尊全能,而在多神和偶像崇拜意义上以物配主,则是不可宽恕的大罪;他普仁特慈,引导信徒走向他的“天地的光明”,“比他的命脉还接近于他”。仅次于《古兰经》的经典是圣训集,即穆罕默德的言行及其所默认的圣门弟子的言行的综合记录。收集圣训的活动始于早期,至9世纪下半叶,随着圣训学的发展,出现六大圣训集,被逊尼派奉为权威的圣训实录与《古兰经》同为教义、教法、社会伦理和学说思潮的经典依据。对经、训的理解差异,曾引起长期的教义争论,并兴起不同的学派或教派。唯理主义的穆尔太齐赖派一度成为阿巴斯王朝的官方学派,但遭到正统派的反对。而后出现维护正统教义的艾什尔里学派、马图里迪学派和塔哈维学派共同奠定逊尼派的教义学基础。

穆罕默德十分注重实际,伊斯兰教对信徒顺从真主而规定的宗教信仰和义务,朴实而易行。基本信仰是:信仰真主是唯一真实的主宰;信仰吉卜利勒为首的众天使;信仰《古兰经》和以前的诸经典为天启;信仰众先知和穆罕默德为封印先知;信仰死者复活和审判、后世的奖惩。有的还加上信仰一切皆由真主前定。宗教义务就是称为信仰支柱的五功:信仰作证(念清真言),谨守拜功(每日5次);完纳天课(法定施舍),封斋节欲(每年1个月),朝觐天房(一生1次);为主道而奋斗,即圣战,早年曾是重要的宗教义务。这些仅是最基本的义务,而伊斯兰教法,即真主对于人类生活的全部诫命,还有更为广泛的要求。教法在社会生活中的至上地位,使伊斯兰教成为以律法为中心的宗教。教法的内容从宗教礼仪、社会伦理、政治制度、经济活动到法律规范,几乎涵盖日常生活的全部行为,构成一个包罗万象的应尽义务的体系。因此,伊斯兰教不仅是宗教信仰和意识形态,也是一种生活方式和社会制度。教法的实质性内容,穆斯林认为已在《古兰经》中包揽无遗,只要加以认识和阐述即可。至于具体问题的解释和适用,则求助于先知的圣训。由此而发展的四大教法学派,在教法学中坚持公议的原则,承认各学派由类比推理作出的不同裁决。但什叶派坚持只有出自先知家族的宗教领袖,即不谬的伊玛目,才有权传述圣训和诠释教法,并因此否认公议和类比。不过,十二伊玛目派的乌苏里学派,以理性为教法的补充渊源,坚持教法学家运用独立判断的权利。这些正是两大教派在教义和宪制上的分歧所在。

3.派别和思潮

伊斯兰教的教派纷争起源于哈里发继承问题。哈瓦利吉派仅残存一个小教派易巴德派。什叶派的各支派,伊斯兰教信仰的吉卜利勒天使占穆斯林人口的10%左右。逊尼派是穆斯林的主流派。在教法和教义的形成时期,各教派和学派相继兴起。近代以来,各种社会思潮和社会运动在各地竞相辉映。但融合多种民族和文化的伊斯兰教,仍显示高度的同一性。伊斯兰教始终是一部经典《古兰经》的宗教。麦加作为礼拜正向和朝觐中心,也起着增强伊斯兰教的凝聚力、促进穆斯林世界一体化的重要作用。但在经籍记载的宗教典范和理想外,各地实际上存在的伊斯兰教在不同民族传统和文化下呈现出背景多样性。在同一地区,有制度化的官方伊斯兰教与夹杂地方习俗的民间伊斯兰教。神秘主义的苏非派在民间占据统治地位。他们以主观直觉和内心体验追求与真主合一,漠视教义和教法的外在要求,容忍和吸收异教习俗和仪式,从而引起正统派的猜疑和敌视。11世纪后,安萨里将苏非主义引入正统教义,为传统信仰注入活力,并限制苏非派的极端倾向,促成两者的和解。苏非派接受正统教义,但没有改变其修持道路和活动方式,从12世纪后形成教团组织,传播到整个伊斯兰世界,在14—18世纪占据统治地位。

在理论上,伊斯兰教没有教士阶层,没有教义机构,没有教会组织,也没有信经和教条。信奉伊斯兰教,首先要接受和遵奉教法规定的行为规范和生活方式,忠诚于穆斯林社团并服从社团领袖。乌莱玛是伊斯兰教正统观念和社会准则的监护人,但并没有直接干预的手段。为反对伊斯兰教上的偏离和调和,历史上不断发生复兴宗教的圣战运动。宝剑的圣战是小圣战,而大圣战则是与内心邪恶意念作斗争或学习教法一类的精神活动。自近代以后,伊斯兰教世界遭到殖民主义的侵略和奴役,各地穆斯林以伊斯兰教旗帜掀起多次社会运动,引发种种社会思潮,至当代汇成伊斯兰教复兴运动。这种净化信仰、恢复原始教义的思潮,既是对复归纯正伊斯兰教的领悟和追求,也是对在现代条件下变革和适应的激励。当代伊斯兰教复兴,正是这种复杂的社会心态和传统影响在现代化进程中的宗教体现。

据中国史书记载,唐宋两朝是伊斯兰教传入中国的初期。中国和中亚乃至中东之间,自古以来就有两条丝绸贸易通道(即海上和陆上丝绸之路)。这两条商贸之路对世界文化的贡献是巨大的。它缩短了东西方文化间的距离,在把古老的中国文明通过丝路介绍到西方的同时,也把伊斯兰教文化和西方文明带到了中国,为在世界文化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中国传统文化增添了新的内容。

据《旧唐书》记载,唐永徽二年(公元651年),大食遣使来唐朝贡,我国史学界一般以这一年为伊斯兰教传入中国的标志年。我国史书上还说,自公元651—798年间阿拉伯来华使节达到39人次之多,阿拉伯、波斯穆斯林来华经商或旅游者更是络绎不绝。频繁的友好交往和经贸往来,一方面促进了中国和阿拉伯、波斯地区间已存在的传统友谊,另一方面也为伊斯兰教在中国的传播提供了条件。阿拉伯、波斯的商人和旅游者往来中国的路线有从陆路来的自波斯经我国的新疆的沿丝绸之路到达内地长安和洛阳等地;从海上来的则由波斯湾出发绕马来半岛到达我国东南沿海各商埠城市。我国史书还记载了阿拉伯、波斯商人在长安及沿海各地经营和生活的情况。他们在唐、宋王朝的许可下,生活在广州、扬州、泉州、杭州和长安、开封、洛阳等地,被称为“蕃客”,他们按照自己的信仰和风俗习惯过着平静的生活,在那里兴建清真寺和墓地,不少人久居不归,与当地居民通婚、繁衍后代,逐渐形成了早期中国穆斯林群体。他们坚守伊斯兰教信仰和文化,为了不与中国的传统文化和其它宗教发生冲撞,特别是便于过宗教生活,他们相对聚居,自成群落,不向外传教,尽力与中国的经济文化环境相协调、相适应,从而获得了较为宽松的生存空间。他们还不断地把中国以“四大发明”为代表的先进科技带入阿拉伯世界并介绍给西方,成为中世纪的科学文化使者。

元明两代是伊斯兰教在中国广泛传播和发展的重要时期。宋朝末年,强大的蒙古汗国征服了中亚和西亚信仰伊斯兰教的各个国家和民族后,又于公元1258年灭亡了阿拉伯帝国阿巴斯王朝,他们把在战争中俘虏的阿拉伯人和波斯人编入蒙古各部的“探马赤军”,参加蒙古统一中国的战争。被签发或迁徙东来的中亚、西亚的各族穆斯林有军士、工匠,也有一些宗教学者和社会中上层人士,总人数约几十万之众。他们随蒙古军队来到中国各地,史书上称他们是“上马则备战斗,下马屯聚牧养”。蒙古军胜利后建立了强大的元朝,中国出现了政治、经济发展的新时期,此时中西交通大开,两地的经济贸易往来频繁,国家关系友好,给伊斯兰教不断东传创造了良好的外部条件。

元朝时中亚、西亚各族穆斯林商人大量来华,《明史·撒马尔罕传》中说,“元时回回遍天下”。今天我国东南沿海的主要城市和西安、北京、京杭大运河沿岸,仍保存着许多那个时期遗留下的古老的清真寺和穆斯林先民的墓地。在政治、经济、文化和婚姻等因素的影响下,元代蒙古族、汉族和维吾尔族人归信伊斯兰教的不在少数。他们在历史上都被称为“回回”(“回回”泛指信仰伊斯兰教的人)。大量的史料证明,元时伊斯兰教在中国已经形成相当的规模,中国伊斯兰教的模式也基本确立,信仰伊斯兰教的穆斯林群体也已形成,以清真寺为中心的穆斯林聚居区已出现在广大的城市和乡村。所有这些都说明,元朝时中国伊斯兰文化体系已开始形成。

明末清初是中国伊斯兰教的成熟时期。此时伊斯兰教己为回回民族以外的几个少数民族所接受,回族穆斯林作为中国社会的成员和中国伊斯兰教的重要载体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为使伊斯兰教和伊斯兰文化在穆斯林中得到传播和发展,中国穆斯林的先贤们开始注重和发展伊斯兰教育。陕西著名经师胡登洲(公元1522年—1597年)倡导的伊斯兰经堂教育的出现,对中原和西北的广大地区影响深远,使伊斯兰教宗教教育和伊斯兰文化在中国获得较大的发展。几乎与经堂教育同时出现的汉文译著活动,是中国伊斯兰学术文化发展的新阶段,因而明清两代的王岱舆(约1560年—1660年)、马注(1640年—1711年)、刘智(约1655年—1745年)、金天柱(l736年—1795年)、马复初(1794年—1874年)等一大批穆斯林学者被人们尊称为“学通四教”、“中阿兼通”的“回儒”,他们以儒诠经,著述和翻译了大量伊斯兰教经籍,他们用中国古代哲学中的某些概念和思想解释伊斯兰教教义,从而形成了中国伊斯兰教宗教哲学体系,促进了伊斯兰教中国化的进程。

新中国成立后,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得到全面贯彻落实,中国穆斯林的宗教信仰和宗教生活得到了宪法、法律和政策的保护。目前我国信仰伊斯兰教的民族有十个,包括回族、维吾尔族、哈萨克族、乌孜别克族、柯尔克孜族、塔塔尔族、塔吉克族、东乡族、撒拉族、保安族,人口总数约2000万。我国穆斯林人口分布情况历来是“大分散,小集中”,全国现有清真寺3400多座,阿訇、毛拉45000多人。我国穆斯林在信仰上属于逊尼派,在教法上遵从哈乃斐学派。此外,自明末清初以来,中亚、西亚的苏菲主义教义不断传入我国西北地区后,逐渐形成门宦(在新疆称为“依禅”)。各门宦都以一宗教领袖为中心,管理清真寺教务,形成了各自不同的存在模式,为中国伊斯兰教教派活动增添了新的内容。尽管中国穆斯林中存在着不同的教派和门宦,但是他们能够在平等、团结的环境中分别从事各自的宗教文化生活,积极参加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

四、中国的天主教

天主教亦称公教、罗马公教、罗马天主教。在全世界大多数国家,新教、东正教、天主教统称基督教。在中国,基督教一般只指新教,不包括东正教和天主教。由于新教在我国称基督教(俗称耶稣教),基督教一词遂产生了两种涵义:一是指世界性公认的基督教各派的总称;二是指16世纪欧洲宗教改革运动中产生的新教。“天主”一词是16世纪耶稣会传教士进入中国传教后,借用中国原有名称对所信之神的译称,故把他们传播的宗教定名为“天主教”。

传说,基督教是由耶稣在巴勒斯坦创立的。早期耶稣教曾受到罗马皇帝的残酷迫害和镇压。

公元313年,罗马帝国西部皇帝君士坦丁一世在米兰发布“米兰敕令”,宣布基督教可与所有其它宗教同享自由,不受歧视。从此基督教成为官方认可的合法宗教。

公元1054年,东西两派基督教会分裂。东派教会自称正教,西派教会自称公教。天主教会及其教皇制,作为独特的单一教会和体制,至此乃正式确立。

中世纪时,天主教是西欧各国封建社会中占统治地位的宗教,16世纪宗教改革后,天主教在欧洲部分国家丧失统治地位,为了对抗宗教的改革运动,维护自身的统一和权威,天主教罗马教廷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史称反宗教改革。

18世纪,在启蒙运动和理性主义的影响下,欧洲一些国家和法国、葡萄牙、西班牙等,对罗马教廷的离心倾向日益增强,1809年拿破仑将教皇国并入法国版图。1929年,教皇庇护十一世和墨索里尼签订《拉托兰条约》,教皇拥有独立的梵蒂冈城国的主权方被正式承认。

1962年,教皇约翰二十三世召开第二次梵蒂冈会议。会议强调天主教要跟上时代,在教内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并对外采取开放政策,主张与天主教以外的基督教各派以及其它宗教和不信宗教的人们对话。会议之后,天主教在神学上打破了以往权威主义和教条主义的禁锢,使神学出现了多元化和世俗化的现象。

现在,全世界天主教有总主教区130个,教区628个,监牧区和代牧区129个,共有教徒10亿左右,占全球人口的17.5%。现任教皇为德国人约瑟夫·拉青格,称为本笃十六世,于2005年4月就任,是第265任教皇。

天主教于唐代开始传入中国,13世纪再度传入。元朝覆灭后,天主教在中国几近绝迹。16世纪,天主教随着西方殖民主义浪潮,再度传入中国。

1840年鸦片战争后,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家,传教士也陆续进入中国,天主教又发展起来。传教士在中国的土地上受他们本国政府的保护,到处设立教堂、修道院,兴办学校、医院、孤儿院,用各种方法传播、发展天主教。

从1840年到1949年,经过100多年的发展,天主教在中国虽然有了300万教徒,但教会领导权却一直在外国主教手里,中国天主教成了受外国势力支配的宗教。

20世纪50年代,中国天主教进行了“独立自主、自办教会”的反帝爱国运动,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中国天主教成为中国宗教徒自办的事业,成立了天主教爱国宗教组织“中国天主教爱国会”。中国实行改革开放以来,党和政府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得到贯彻落实,中国天主教的各项事业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五、中国的基督教

中国的基督教是从唐朝初年开始传入的。当时称为景教,是基督教的一个派别。公元845年禁止佛教等宗教的传播,至此基督教在中国终止了传播。元朝时基督教又再次传入中国,元朝灭亡后又中断了。直到明朝万历十年(公元1582年)再度传入中国。清朝雍正五年(公元1727年),俄国也派东正教徒到中国传教。鸦片战争以后,基督教才在中国获得了很多信徒。

利玛窦可以说是基督教在中国传教的开创者之一。在利玛窦到达中国以前的数十年,多次有天主教传教士从海路而来,试图到中国传教但都不得其门而入。他们就算能踏足中国,亦在逗留很短暂时间后便被明朝的官员驱逐。后来澳门的耶稣会神父范礼安认识到在高文化的中国传教需要改变策略,于是他选择有学识的传教士,先在澳门训练学习北京话,希望传教时可以得到中国官员的支持。利玛窦与罗明坚两名耶稣会神父就是在这种策略下首先获准在中国长时间逗留的外国教士。利玛窦成功地在北京觐见皇帝,而且在士大夫中建立良好声誉和关系,开启了日后其他传教士进入中国之门。

基督教在中国一直没有得到很好的传播和发展。这是由于基督教教义强调只能拜上帝,不能拜祖先,与中国的传统习俗产生了很大抵触。直到后来在中国传教的刚恒毅(公元1922年—1932年)与雷鸣远神父教宗解释中国人祭祖敬孔并不违背教会的信仰,中国人这么做是为了向已亡的父母和祖先表达尊敬。教宗碧岳十二因而在公元1939年删除了祭祖敬孔的禁令,才解决了这一问题。另外,由于鸦片战争以后,基督教是随着战争进入中国的,部分中国人认为基督教是西方殖民主义者为他们的殖民统治服务的,加上个别传教士在中国做了一些不好的事情,引起了中国人的不满。

基督教现在在中国大陆大约有300万信徒,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一直采取三自爱国的宗教政策,即自治、自养、自传,使中国教会走上独立自主自办的道路。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