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通货膨胀和失业率是什么曲线

通货膨胀和失业率是什么曲线

时间:2022-06-16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第十一章 失业与通货膨胀理论学习目标1.重点掌握充分就业的含义、周期性失业原因、需求拉上的通货膨胀和菲利浦斯曲线的含义;掌握奥肯定律的含义、通货膨胀对经济的影响。本章介绍西方经济学中有关失业与通货膨胀的理论。各国对工作年龄和失业的范围有不同的规定。因此,这种失业也是正常的。

第十一章 失业与通货膨胀理论

学习目标

1.重点掌握充分就业的含义、周期性失业原因、需求拉上的通货膨胀和菲利浦斯曲线的含义;掌握奥肯定律的含义、通货膨胀对经济的影响。

2.了解自然失业以及菲利浦斯曲线的新变化。

3.明确失业与通货膨胀对当代经济的影响以及为政府制定、实施宏观调控政策提供理论依据。

失业和通货膨胀是当代经济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严重的失业和通货膨胀会给经济社会带来非常不利的影响,因此如何解决失业和通货膨胀问题,就成为政府调控经济的根本任务和现代西方宏观经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本章介绍西方经济学中有关失业与通货膨胀的理论。

第一节 失业理论

一、失业的界定

失业是指劳动力没有就业,但积极地寻找工作或等待返回工作岗位的一种状态。处于此种状态的劳动力被称为失业者。各国对工作年龄和失业的范围有不同的规定。在美国,工作年龄在16~65岁,如果在一周没有工作而在以前四周内寻找工作,那么他就被统计为失业者。属于失业范围的人包括以下几种。

(1)新加入劳动力队伍第一次寻找工作,或重新加入劳动力队伍正在寻找工作已达4周以上的人。

(2)被暂时辞退并等待重返工作岗位而连续7天未得到工资的人。

(3)为了寻找其他工作而离职、在找工作期间作为失业者登记注册的人。

(4)被企业解雇而无法回到原工作岗位的人,即非自愿离职者。

可以把失业想象为一个水池,新失业的人是流入量,就业或退出劳动力范围而离开失业队伍的人就是流出量。

确定失业的总的原则是:有职业的人就是就业者,没有职业且要求工作的人是失业者,就业者与失业者的总和称为劳动力。没有职业但不愿寻找工作的人不属于劳动力。

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失业状况的基本指标是失业率。所谓失业率,是指失业人数与全社会劳动力总数的比率,用公式表示为:

各国失业率的统计方法略有不同。例如,美国是通过对55 000户居民进行抽样调查来估算出失业率,并在每月第一个星期五发表上月的失业估计数字。

二、失业的类型

(一)自然失业

自然失业是指由于经济中某些难以避免的原因所引起的失业,在任何市场经济中这种失业是不可避免的。现代经济学家按照引起失业的具体原因把自然失业分为以下四种类型。

1.摩擦性失业:摩擦性失业是指人们在不同的地区、职业或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不停地变动而引起的失业。由于社会存在着迁徙自由,人们常从一个城市迁往另一个城市,在迁徙过程中会产生短暂的失业。由于就业者有选择职业的自由,人们通常愿意辞去现有工作,寻找工作环境更好、更适合自己才能的工作或者担任同样工作但工资待遇比较高的工作场所。在辞去旧工作、尚未找到或已找到尚未办理新的就业手续时也会产生短暂的失业。在这种情况下,产生的失业就是摩擦性失业。这种失业,即使在经济处于充分就业的状态时也会存在。

2.结构性失业:结构性失业是指因技术进步、市场需求发生变化而引起的经济结构变化所造成的失业。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有些部门萎缩或淘汰消失,而有些新部门大量出现,这样出现由旧部门排挤出来的工人,要经过一段时期的培训,才能适应新的工作,如果不接受培训,就可能找不到工作。此外,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使消费需求不断发生变化,从而导致市场需求不断变化。为了适应市场需求的变化,企业就必须对生产进行调整,在产业结构、产品结构调整期,必然导致一些行业的劳动者失业。

3.季节性失业:季节性失业是指由于某些行业生产的季节性变动所引起的失业。某些行业的生产具有季节性,生产繁忙的季节所需的员工多,生产淡季所需的员工少,这样就会引起具有季节性变化特点的失业。这些行业生产的季节性是自然条件决定的,很难改变。因此,这种失业也是正常的。在农业、建筑业、旅游业中,这种失业最为严重。

4.古典性失业:由于工资刚性所引起的失业。按照古典经济学家的假设,如果工资具有完全的缩性,则通过工资的调节能实现人人都有工作。这就是说,如果劳动的需求小于供给,则工资下降,直到全部工人都被雇用为止,从而不会有失业。但工资具有不能降的刚性,这种工资刚性的存在,使部分工人无法受雇,从而形成失业。这种失业是古典经济学家提出的,所以称为古典失业。

(二)周期性失业

周期性失业又称需求不足的失业,也就是凯恩斯所说的非自愿失业。根据凯恩斯的分析,就业水平取决于国民收入水平,而国民收入又取决于总需求。周期性失业是由于总需求不足而引起的失业,它一般出现在经济周期的萧条阶段,故称周期性失业。

凯恩斯用三大心理规律来说明总需求不足的原因。三大心理规律是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规律、资本边际效率递减规律和流动偏好规律。

1.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规律: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规律是指人们的收入越增加,消费支出所占增加收入的比重就越小。由于消费是总需求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边际消费倾向递减会导致总需求不足。

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规律是由人类的天性决定的。由于这一心理规律的作用,增加的产量在扣除个人增加的消费以后,就留下了一个缺口,即总需求紧缩缺口。假如没有相应的投资来填补这个缺口,产品就会有一部分无法销售出去,于是就出现了消费不足,引起生产紧缩和失业。

2.资本边际效率递减规律:资本边际效率递减规律是指资本投入越增加,利润所占资本投入的比重就越小。

投资需求取决于资本边际效率与利息率的对比关系。资本边际效率,就是厂商增加投资与所增利润量之比。投资需求是总需求的另外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投资是一种牺牲当前消费以获取未来收益的行为,所以投资获得利润率和资本边际效率的高低,直接影响投资需求的大小,两者呈正比关系。如果利息率不变,利润率和资本边际效率越高,则越能刺激人们投资的积极性。然而,资本边际效率递减规律的作用,使人们对投资前景缺乏信心,必然使投资需求不足。

资本边际效率递减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从微观角度看,其在选择投资项目时总是先选择预期收益较高的项目,然后才考虑预期收益较低的项目,从而随着投资的增加,资本边际效率递减。从宏观角度看,随着投资的增加,对资本品的需求增加会导致资本品的价格上升,而以后产出的增加会导致产品价格下降,从而资本边际效率递减。

3.流动偏好规律:流动偏好规律是指人们在心理上总喜欢以现金的形式保存自己的一部分收入,这种以货币形式保存收入的心理动机,就是流动偏好。流动偏好的动机有三个。

(1)交易动机。为了应付日常生活和业务的支出,人们手中要保持一定数量的现金。

(2)谨慎动机。出于谨慎考虑,需要在手中保存一部分现金,以防备意外和应急等。

(3)投机动机。为了寻求获取更大收益的机会并及时抓住这种机会,人们也要在手中保留一部分现金。

正是由于流动偏好的存在,所以为了鼓励人们放弃流动偏好,进行储蓄,就要提高利息率。流动偏好造成利息率提高的压力,使利润率和资本边际效率利率更低,从而使投资需求雪上加霜。

三大心理规律的作用会使总需求不足、生产急剧下降、价格水平下跌、经济萧条,从而引起非自愿失业即周期性失业的发生。

(三)隐蔽性失业

隐蔽性失业者是指表面上有工作,实际上对生产没有作出贡献的人,或者说,这些工人的边际生产力为零甚至负数。当经济中减少就业人员而产量仍没有下降时,就存在着隐蔽性失业。最明显的表现就是,一个单位里“一个人的活,三个人干”,机构臃肿,人浮于事。例如,一个经济中有5 000万工人,如果减少500万工人而国内生产总值并不减少,则说明经济中存在着10%的隐蔽性失业。这种失业在发展中国家存在较多,尤其是农业部门隐蔽性失业更严重。

三、充分就业

充分就业并非人人都有工作,消灭了周期性失业时的就业状态就是充分就业。充分就业与自然失业的存在并不矛盾,甚至可以并存。实现了充分就业时的失业率称为自然失业率或充分就业的失业率。

充分就业时仍然有一定的自然失业。这是因为,经济中有些造成失业的原因(如劳动力的流动等)是难以克服的。劳动力市场总不是十分完善的。自然失业的存在不仅是必然,而且还是必要的。因为这种失业的存在,能作为劳动后备军随时满足经济对劳动的需求,能作为一种对就业者的“威胁”而促使就业者提高生产效率。此外,各种福利支出(失业补助、贫困补助等)的存在,也使得存在一定水平的失业不会成为影响社会安定的因素,因而是社会可以接受的。

自然失业率的高低,取决于劳动力市场的完善程度、经济发展状况等各种因素。自然失业率是由各国政府根据实际情况确定的,各国在各个时期所确定的自然失业率都不相同。从战后的情况看,自然失业率有不断上升的趋势。以美国为例,20世纪50~60年代的自然失业率为3.5%~4.5%,20世纪70年代的自然失业率为4.5%~5.5%,20世纪80年代的自然失业率为5.5%~6.5%,20世纪90年代的自然失业率为4.5%~5.5%。

四、失业的影响

对个人来说,如果是自愿失业,则会给他带来闲暇的享受。但如果是非自愿失业,则会使他的收入减少,从而使生活水平下降。对社会来说,由于失业者增加,一方面会影响社会的安定,带来一系列的社会问题;另一方面失业者过多,增加了社会福利支出,会造成政府财政困难。同时,从整个经济来看,失业会引起实际国民收入的减少。美国经济学家A·奥肯在20世纪60年代提出的奥肯定理,试图说明失业率与实际国民收入增长率之间的关系。

奥肯定理是说明失业率与实际国民收入之间关系的经验统计规律。这一规律表明,失业率每增加1%,则实际国民收入减少2.5%;反之,失业率每减少1%,则实际国民收入增加2.5%。

在理解这一定理时应该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它表明了失业率与实际国民收入增长率之间是反向变动的关系。

(2)失业率与实际国民收入增长率之间1:2.5的关系只是一个平均数,是根据经验统计资料得出来的,在不同的时期有所不同。例如,在20世纪60年代,这一比率是1:3;在70年代,这一比率是1:2.5~2.7;在80年代,这一比率是1:2.5~2.9。

(3)奥肯定理主要适用于没有实现充分就业的情况。在实现了充分就业的情况下,自然失业率与实际国民收入增长率的相关性就要弱得多,一般估算在1:0.76左右。

第二节 通货膨胀理论

通货膨胀是宏观经济中最令人困惑的问题之一,当今世界几乎没有一个国家没有受到过通货膨胀的困扰:它是经济混乱、社会不安定的重要原因。因此,通货膨胀受到了各国经济学家的普遍重视。

一、通货膨胀的含义、测定与种类

(一)通货膨胀的含义

对于通货膨胀这样一个普遍现象,经济理论界对它的解释各不相同,但一般都接受这样的定义:通货膨胀是指物价水平相当幅度地普遍持续上涨。在理解这一定义时,必须把握以下四点。

(1)反映通货膨胀的物价水平是各种物品的平均价格水平,不是指某一种或某几种物品的价格,而是所有商品和劳务的总物价水平。

(2)物价是有“相当幅度”的上涨。如果每年的物价水平尽管是持续上涨,但上涨幅度很小,那就不能说是通货膨胀。这就有一个“临界值”的问题,究竟物价上涨多少才算是通货膨胀?这要根据各国不同的具体情况而定。

(3)物价是“普遍”上涨。物价上涨不是局部地区、某种或某几种物品,而是全局性的、全社会性的、所有地区的所有物品都在上涨。

(4)物价是“持续”上涨。一般以年为单位观察,如果一年内上半年上升了5%,下半年又下降了4%,则不属于通货膨胀。

(二)通货膨胀的测定

测定通货膨胀水平通常使用通货膨胀率。通货膨胀率是一个时期的价格指数比另一个时期的价格指数增加的百分比,即:

衡量通货膨胀的价格指数一般包括三种。

(1)消费者价格指数(CPI)。它是衡量各个时期居民个人消费的商品和劳务零售价格变化最基本的指标。其计算方法是将各种消费品价格与其权数的乘积求和来计算的价格指数。

(2)生产者价格指数(PPI)。即批发物价指数,是衡量各个时期生产资料(资本品)与消费资料批发价格变化的指标。设计这一指标是为了衡量第一级销售点上的价格,因为它包括的商品比较详尽(大约有3 400种商品),因而这一指标对反映物价水平也较为有用。

(3)GDP平减指数。它是衡量一国经济不同时期内所生产的最终产品和劳务的价格总水平变化程度的经济指标,它等于名义GDP除以实际GDP。该指数比CPI更全面,因为它包括GDP中所有产品和劳务的价格。

(三)通货膨胀的分类

按照不同的划分标准,可以把通货膨胀划分为不同的类型。

1.按物价上涨的速度和趋势划分

(1)温和的或爬行的通货膨胀。它是指每年物价上涨的幅度在10%以内的通货膨胀。许多国家都曾有过这种温和的通货膨胀。凯恩斯主义者认为这种温和的通货膨胀虽然使物价有些上升,但却增加了社会需求,促进了资源的利用和就业的增加,对整个社会发展是有利的。

(2)奔腾式的通货膨胀。它是指两位数的通货膨胀,即年物价上涨幅度在10%以上、100%以下。对于这种通货膨胀,政府必须采取强有力的政策措施加以控制,以免对一国经济和人民生活造成不利影响。

(3)恶性通货膨胀。它是指年物价上涨幅度在100%以上的通货膨胀。发生这种通货膨胀时,物价持续上涨,货币体系崩溃,正常经济秩序遭到破坏,会导致经济崩溃乃至政权更迭。

2.按照对价格影响的性质划分

(1)平衡的通货膨胀。它是指各种商品(包括生产要素)的价格以相同比例上升的通货膨胀。

(2)非平衡式的通货膨胀。它是指各种商品和生产要素的价格上涨幅度不相同的通货膨胀。

3.按照人们对通货膨胀的预期程度划分

(1)可预期的通货膨胀。又称为惯性通货膨胀,主要是指一国政府、厂商和居民对未来某时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加以预期到的通货膨胀。

(2)不可预期的通货膨胀。它是指物价上涨的速度超出人们的预料,或者人们对未来时期的物价变化趋势无法预测的通货膨胀。这种类型的通货膨胀在短期内对就业与产量有扩张效应。

4.按照经济运行的市场化程度或通货膨胀的表现形式划分

(1)公开性通货膨胀。它是指在市场机制充分运行条件下通货膨胀以物价上涨的形式公开表现出来的通货膨胀。

(2)受抑制的通货膨胀。它是指政府对价格进行某种形式的控制使得物价同市场供求关系相脱离的通货膨胀。过度需求不会引起物价水平的上涨,或物价上涨有限而不足以反映过度需求的真实水平面。在这类通货膨胀中,通货膨胀不是以物价上涨而是以商品短缺和供应紧张等形式表现出来的。

5.按照与经济发展和经济增长的联系划分

(1)恢复性通货膨胀。它是指在通货紧缩后经济萧条、物价过低的情况下,为了促进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人为地增加货币供应量,使物价回升到正常水平所呈现的通货膨胀。

(2)适应性通货膨胀。又称过渡性通货膨胀,是指与经济增长几乎同步的那种通货膨胀。

(3)停滞性通货膨胀。又称滞胀,是指在经济增长停滞甚至衰退时所发生的物价水平上升的通货膨胀。

二、通货膨胀的成因

(一)需求拉上的通货膨胀

这是从需求角度来解释通货膨胀的形成原因。它认为通货膨胀的原因在于总需求过度增长。总需求过度增长,必然是总需求大于总供给,供不应求,结果物价上涨,从而导致通货膨胀。

根据凯恩斯的有效需求决定国民收入原理,均衡国民收入和价格水平可由总供给曲线AS和总需求曲线AD的交点决定,如图11-1所示。

图11-1 纯粹需求拉动通货膨胀图

图中横轴代表国民收入,纵轴代表物价水平;AS代表总供给曲线,AD代表总需求曲线。Y1代表充分就业时的实际国民收入,即总供给的最高限。当总需求为AD1时,AD1与AS相交于E1,这表明,E1为总供求均衡点,E1对应的国民收入Y1为均衡国民收入,均衡国民收入与充分就业的国民收入正好相等,此时的物价水平为P1。当由于某种原因需求增加时,AD1转至AD2,但由于已经充分就业,所以实际的总供给不可能增加,AS曲线在充分就业后即变为一条垂线。AD2与AS交于E2,由于供给不变,需求增加,导致供不应求,拉动物价上涨,使物价水平由原来的P1提高到P2。同时,如果需求连续增加,假设增加到AD3,则物价会上升至P3。可见,在充分就业以后,总需求的增加必然导致物价上升,形成通货膨胀。这种通货膨胀纯粹是由需求过度引起的,称为纯粹的需求拉动通货膨胀,凯恩斯称之为“真正的通货膨胀”。

图11-2 半通货膨胀图

还有一种情况,如图11-2所示。最初总需求为AD1,均衡点为E1,此时的均衡国民收入为Y1。当需求增加到AD2时,由于社会还没有实现充分就业。所以企业还有可能增加产量,因此新的均衡点为E2,此时均衡国民收入由Y1增加到Y2,但物价水平也由P1升到P2。如果需求继续增加至AD3,新的均衡点为E3,均衡国民收入为Y3,价格上升为P3。由图可知,在E3点社会已实现充分就业。如果继续增加需求,则供给量不能再增加,供求均衡情况刚和第一种情况相同。这说明,在社会没有实现充分就业时,尽管供给量可以增加,但过度的需求仍然会使物价上升。这种通货膨胀,凯恩斯称之为“半通货膨胀”。

图11-3 成本推动通货膨胀图

(二)成本推动的通货膨胀

这是从总供给的角度来分析通货膨胀的成因。这种理论认为,从总供给的角度看,引起通货膨胀的原因在于成本的增加。成本的增加意味着只有在高于以前的价格水平,才能达到与以前相同的产量水平,即总供给曲线向左上方移动。在总需求不变的情况下,总供给曲线向左上方移动使国民收入减少,价格水平上升,这种价格上升就是成本推动的通货膨胀,如图11-3所示。

图中横轴代表国民收入,纵轴代表物价水平。原来的总供给曲线AS0与总需求曲线AD决定了国民收入为Y0,价格水平为P0。成本增加,总供给曲线向左上方移动到AS1,这时总需求曲线没有变化,决定了国民收入为Y1,价格水平为P1。价格水平由P0上升到P1是成本的增加引起的,这就是成本推动的通货膨胀。

由于引起成本增加的原因不同,因此成本推动的通货膨胀可以有以下几种。

1.工资成本推动的通货膨胀:因为工资是成本中的主要部分,工资的提高会使生产成本增加,从而引起价格水平上升。在劳动市场存在工会的卖方垄断的情况下,工会利用其垄断地位要求提高工资,雇主迫于压力提高了工资以后,就把增加的工资加入成本当中,提高产品的价格从而引起通货膨胀。工资的增加往往是从个别部门开始的,但由于各部门之间工资的攀比,个别部门工资的增加往往会导致整个社会的工资水平上升,从而引起普遍的通货膨胀。而且,这种通货膨胀一旦形成,便会形成“工资-物价螺旋式上升”,即工资上升引起物价上升,物价上升又推动工资上升。这样,工资与物价不断相互推动,形成严重的通货膨胀。

2.利润推动的通货膨胀:利润推动的通货膨胀是指垄断厂商为了增加利润而提高价格所引起的通货膨胀。在完全竞争的市场上,厂商无法自行定价,只能成为市场价格的接受者。但在垄断市场上,具有垄断地位的厂商控制了产品的销售价格,从而可以提高价格以增加利润。这一行为如果推广到其他行业,就会使整个社会物价上涨,引起利润推动的通货膨胀。

3.进口成本推动的通货膨胀:进口成本推动的通货膨胀是指在开放经济中,随着重要进口原材料价格提高而带来的国内生产成本上升而引起的通货膨胀。当某些行业生产所需的部分原材料需要进口,而且进口的原材料在这些行业的生产成本中占有较大的比例时,那些进口原材料价格的上升将提高这些行业的产品成本,从而引起这些行业产品价格的提高。当这些行业产品价格的上升波及整个经济时,便会形成进口成本推动的通货膨胀。

(三)供求混合推动的通货膨胀

供求混合推动的通货膨胀是将总需求与总供给结合起来分析通货膨胀形成的原因。如果通货膨胀是由需求拉上开始的,那么过度的需求会引起物价上升,物价上升引起工资增加,即供给成本增加,从而又引起成本推动的通货膨胀。反之,如果通货膨胀是由成本推动开始的,那么工资上升,利润上升,消费上升,总需求增加,最终导致需求拉上的通货膨胀。

(四)结构性通货膨胀

结构性通货膨胀是指由于经济结构的特点引起的通货膨胀。经济中可以分为产品供不应求部门和产品供过于求部门。供不应求部门为了满足公众的要求,需要扩大生产规模,增加资源和工人;而供过于求的部门则会缩减生产,资源与工人过剩。如果资源与工人能迅速地由供过于求的部门顺利地流入到供不应求部门,则结构性通货膨胀不会发生。但在现实中,由于各种限制,供过于求部门的资源与工人不能迅速地流入到供不应求的部门,这样,供不应求的部门由于资源与人力短缺,资源价格上升,工资上升。而供过于求的部门尽管资源与人力过剩,但资源价格并不会下降,尤其是工资不仅不会下降,反而还会上升。这样,由于产品供不应求部门总需求过度增长和两部门的成本增加,尤其是工资成本的增加而引发通货膨胀。

此外,各经济部门的劳动生产率不同(如加工业部门劳动生产率高,服务部门劳动生产率低),而各部门的工资水平由于攀比行为而向高工资水平看齐,也会使整个社会的工资增长率超过劳动生产率而引起通货膨胀。

三、通货膨胀对经济的影响

通货膨胀会给社会经济生活的各个方面带来不同程度的影响,通货膨胀的影响也可称为通货膨胀的经济效应。一般来说,通货膨胀对经济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通货膨胀对收入和财富分配的影响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工资是其主要的收入来源,如果货币工资率是固定的,或其增长慢于通货膨胀,或在调整的时间上滞后于通货膨胀,则在通货膨胀中,实际工资降低,利润增加,使得工资收入者受损,使利润收入者受益,后者的收益往往是以前者的牺牲为代价的。通货膨胀还降低了获取地租、利息、退休金等固定收入的人们所持有货币的实际购买力

通货膨胀对人们所拥有的财产的影响主要取决于人们拥有的财产或债务的种类。如果债务是按固定利率支付的,则急剧的通货膨胀可能会使债务人得益,而使债权人受到损失。家庭财产可分为“固定索求权资产”和“变动价格资产”。前者指储蓄、银行存款和购买的各种债券等,其实际价值随物价的上涨而下降;后者是房屋、土地、黄金等,其价格随物价的上涨而提高,实际价值不变或上升。在通货膨胀中,财产中“固定索求权资产”比重大的人和家庭所遭受的损失较大,而“变动价格资产”比重大的人和家庭所遭受的损失较小。

(二)通货膨胀对资源配置的影响

在市场经济中,价格对资源配置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如果价格水平的上升是不平衡的,各种商品和劳务的价格发生了相对变化,就会引起资源的重新配置。那些在通货膨胀期间价格上升快于成本上升的行业得到扩张;而价格上升慢于成本上升的行业会相应收缩。在通货膨胀中,各行业产品和劳务的价格与成本上升往往具有盲目性,因而会扰乱价格体系,引起资源配置的失调,降低整个经济的效率。

在通货膨胀中受影响最大的价格是现金的价格。通货膨胀会导致现金的实际利率为负,因此,发生通货膨胀时,人们会急于将现金脱手,或频繁地去银行提取现金或将现金换成实物,增加存货,从而引起资源的浪费。

此外,价格是人们比较各种商品和劳务的尺度。而在持续的通货膨胀中,这个尺度本身是不断变化的,因此通货膨胀对价格体系的扰乱还会给经济核算带来困难,干扰资源的配置,降低整个经济的效率。

(三)通货膨胀对产出和就业总水平的影响

一般说,在短期内,由于意料之外的需求拉上的通货膨胀会使产品价格的上涨快于货币工资率的上涨,实际工资率有所下降,从而促使企业增雇工人,扩大产出以谋取利润,使就业和国民产出增长。但在长期内,工人工资与物价变动的“时差”消失后,通货膨胀使就业和产量增加的效果就会消失。因此,通货膨胀对就业和国民产出的影响只能是暂时的,并且工人们会对通货膨胀进行预测,采取措施防止工资增长率滞后于价格上涨的情况。如果通货膨胀是人们预料之中的,就不会对就业和国民产出水平发生直接的、实质性的影响。

案例分析

宋金时期的通货膨胀

北宋的交子是中国也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约产生于太宗淳化年间(990-995年),开始由成都16家富商联合建立交子铺,发行交子。天圣元年(1023年)成立益州交子务,翌年发行官办交子。交子发行以三年为一界,界满以新交子收回旧交子。每界发行控制在125万余缗(贯),以铁钱为钞本,币值较稳定,对经济发展起了促进作用。仁宗庆历年间(1041-1049年),因对西北用兵,益州交子务在陕西发行无钞本交子60万贯,以充军费。神宗熙宁年间(1068-1078年),规定两界交子同时使用,引起贬值。哲宗绍圣年间(1094-1098年),因对付西夏,增加发行额达到188万余贯,由于两界发行,实际数加倍,于是通货膨胀加剧。到北宋末徽宗在位时,政府滥发交子,交子信用下降。遂于大观元年(1107年)把交子务改为钱引务,改称交子为钱引。不久,河、湟的军费全仰发行纸币来解决。发行额达2 655余万贯,由于两界发行,其数相当于神宗以前的42倍,一般贬值3/4,有些地区贬值90%,引起物价飞涨,民怨沸腾,北宋政权在内外交困中终于走向了灭亡。

南宋纸币有多种,主要是会子,绍兴三十年(1160年)开始由官府发行。在孝宗(1163年即位)以前发行额还有所控制,孝宗淳熙三年(1176年)开始两界并行,光宗绍熙元年(1190年)又曾三界并行。到宁宗开禧年间(1205-1208年)韩佗胄之流靠大量发行纸币作为军费,从此发行额扶摇直上。开禧年间发行14 000万贯,嘉定年间(1208-1224年)23 000万贯,理宗绍定五年(1232年)22 900万贯,绍定六年32 000万贯,嘉熙四年(1240年)50 000万贯,淳祜六年(1246年)65 000万贯。与此同时,会子币值也直线下降:乾道四年(1168年)一贯合铜钱770文,成淳三、四年(1267-1268年)为75文,已跌到不足1/10。在此情况下,“市井视之,粪土不如,朝廷宝货,自轻太甚”,(注:《可斋续稿》(后)卷三《救蜀褚密奏》),“民愈不售,郡县科配,民皆闭门牢避,行旅持券终日有不获一钱一物者”(注:《宋史》卷145《黄畴若传》)。到后来,一贯会子已不值一文钱。嘉熙三年(1259年)李韶概括说:“楮券日轻,民生流离,物价踊贵,遂至事无可为。”(注:《宋史》同上,卷423《李韶传》)南宋政府到了崩溃的边缘。

金代发行的纸币叫“交钞”。贞元二年(1154年)开始发行,以七年为一界,期满兑现或换新钞。从章宗即位时(1189年)开始取消七年为界。成为长期流通纸币,于是开始通货膨胀。明昌四年(1193年),官俸全发交钞,通货膨胀日趋严重。政府用种种办法限制铜币,强使纸币流通,结果铜币被纸币排斥,退出流通领域而贮藏起来。金朝最后20年,经济凋敝,军费开支浩大,各种纸币轮番登场,通货膨胀更为严重。交钞发行时最高面额为10贯,贞祜二年(1214年)发行20贯至100贯大钞,不久又发行200贯、1 000贯大钞。结果每贯交钞值不到一文钱,民间交易多用现钱。贞祜三年,改交钞为“贞元宝券”。这时军费开支庞大,钞值猛跌,政府实行限价,造成商人罢市。贞元五年,发行“贞桔通宝”,一贯当“贞祜通宝券”1 000贯,政府公认币值下跌至1/1 000。元光元年(1222年),发行“兴定宝泉”,一贯折贞祜通宝400贯。翌年,改发绫印制的“元光珍货”和“元光重宝”。行之未久,银价目贵,民间多以银论价。政府规定买卖在银三两以下只许用钞,不准用银;三两以上,1/3用银。其余用纸币。此令一下,“市肆昼闭,商旅不行”(注:《金史》卷48《食货志》)。金后期,“以万贯唯易一饼”(注:《元史》卷146《耶律楚材传》),经济走向崩溃,金代也就很快灭亡了。

第三节 失业与通货膨胀的关系

失业与通货膨胀是宏观经济运行中的两个主要问题,那么这两者之间有什么关系呢?这就是是菲利浦斯曲线所要分析的问题。

一、菲利浦斯曲线:失业与通货膨胀之间的交替关系

1958年在英国伦敦经济学院任教的新西兰籍经济学家菲利浦斯研究了英国1862-1957年失业率与货币工资变动率之间的关系,提出了表示失业率和货币工资变动率之间关系的菲利浦斯曲线,如图11-4所示。

图中横轴表示失业率,纵轴表示货币工资变动率,菲利浦斯曲线PC是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线。它表明,货币工资变动率与失业率之间存在着一种相互交替的关系:货币工资变动率较高时,失业率较低;货币工资变动率较低时,失业率较高。

萨缪尔森和索洛于1960年对菲利浦斯曲线进行了修正。他们认为,在工资和利润比例不变的情况下,通货膨胀率等于货币工资增长率与劳动生产增长率之差。通过这种关系,可以把失业率与货币工资变动率的关系换成失业率与通货膨胀率之间的关系。例如,如果已知工资增长率为4%,若劳动生产增长率为1%,则通货膨胀率为3%。这样,菲利浦斯曲线就成为表示通货膨胀率与失业率之间交替关系的曲线,如图11-5所示。

图11-4 菲利浦斯曲线

图中a点的含义是:当失业率为4%时,通货膨胀率为2%,此时货币工资增长率为4%。由图中可以看出,较低的失业率与较高的通货膨胀率相对应,较高的失业率与较低的通货膨胀率相对应。

图11-5 修正后的菲利浦斯曲线

失业率与通货膨胀率的这种交替关系会使政策制定者进退两难:如果要控制通货膨胀率,那么必须以较高的失业率作为代价;如果要控制失业率,则又必须以较高的通货膨胀率为代价。因此,如何选择菲利浦斯曲线上的一点作为经济活动的政策,就取决于选择主体对失业率与通货膨胀两者利弊得失的权衡。不同选择主体会选择不同点。例如,工会会选择失业率较低的点,而银行则会选择通货膨胀率较低的点。一般来说,人们对失业比较敏感,如果有工作保证,即使有一点通货膨胀,也可以忍受,如果没有工作保证,即使没有通货膨胀也难以忍受。所以,经济学业家们一般把菲利浦斯曲线上失业率为4%的点称为“临界点”。因为4%的失业率是充分就业与否的临界点,失业率低于4%,则认为社会是充分就业的。政府可以根据实际情况与“临界点”的差异进行适当的调节。

二、“社会不安指数”与“经济业绩指数”

这两个指标是在菲利浦斯曲线基础上得出来的。由于失业与通货膨胀都会导致社会的不安定,因此,失业率与通货膨胀率之和就构成了“社会不安指数”或“社会痛苦指数”。如果失业率为5%,通货膨胀为5%,则社会不安指数为10%。社会不安指数可以衡量一个国家社会经济的不稳定程度。

借助于社会不安指数,可以进一步得出“经济业绩指数”。经济业绩指数是指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率与社会不安指数的比率,即:

三、菲利浦斯曲线的新变化

菲利浦斯曲线反映了失业率与通货膨胀率的替代关系,尽管较低的失业率和较低的通货膨胀率不可兼得,但还可以用牺牲就业来维持物价的稳定,或牺牲物价稳定来维持充分就业。但从20世纪70年代以来,菲利浦斯曲线的上述内容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种变化表现为菲利浦斯曲线本身的变动。菲利浦斯曲线的变动反映在三个方面。

第一,菲利浦斯曲线向右上方移动。这就是说,原来的“临界点”不起作用了,现在必须用更高的失业率才能使通货膨胀率维持在某一水平,或者说必须用更高的通货膨胀率才能使失业率维持在某一水平,甚至不论政府怎样调节,都不能使通货膨胀率与失业率降到原先的“社会可接受程度”的“临界点”之内。于是他们不得不提高“临界点”,以便在新的菲利浦斯曲线下调节通货膨胀与失业的水平,如图11-6所示。

图11-6 菲利浦斯曲线向右上方移动

图中原来的菲利浦斯曲线PC1位于社会可接受程度之内,即位于图上阴影部分为“临界点”以下的安全范围。但当菲利浦斯曲线从PC1上移到PC2以后,PC2不通过原来的安全范围,此时无论政府采取什么样的政策措施,都不能将失业率与通货膨胀率下降到图上阴影部分所表示的安全范围。于是只得提高“临界点”。图上的虚线框表示提高“临界点”以后的安全范围。这就形成了“滞胀”,即高失业率与高通货膨胀率同时并存,停滞与膨胀并发。

为什么菲利浦斯曲线会向右上方移动?西方经济学家认为,原来的菲利浦斯曲线PC,反映的是通货膨胀预期为零的失业率与通货膨胀率之间的交替关系。如果通货膨胀连年上升,特别是政府利用菲利浦斯曲线进行相机抉择,用高通货膨胀率换取低失业率的话,就会形成一种通货膨胀预期。如果通货膨胀预期到了,工人就会要求提高货币工资以避免生活水平受到通货膨胀的影响。如果人们预期到通货膨胀会以4%的速度增加,那么,当货币工资率上升7%时,人们会以为实际工资率只上升3%。因此,如果以往货币工资率上涨6%便能使失业率降到3%的话,那么现在达到3%的失业率必须使货币工资率上涨10%,即以往的货币工资上涨率6%加上4%的通货膨胀预期。

第二,从长期来看,失业率与通化膨胀率之间已不存在交替关系,菲利浦斯曲线变为一条垂直于横轴的直线,如图11-7所示。

图11-7 长期的菲利浦斯曲线

图11-8 菲利浦斯曲线成为向右上方延伸的线

从长期看,不论通货膨胀率上升多少都不能使失业率降下来。

第三,菲利浦斯曲线成为一条由左下方向右上方延伸的线,如图11-8所示。由于“临界点”在不断提高,若把所有的“临界点”连接起来,菲利浦斯曲线就成为一条从左下方向右上方延伸的线,这说明失业率与通货膨胀率是同向变动的,通货膨胀率越高,失业率将会越高,高失业率与高通货膨胀同时并存。

案例分析

幸福指数与痛苦指数

幸福和痛苦是我们每个人都会有体会的两种截然相反的感受。可是当你幸福或痛苦的时候有没有想到过把它们用具体的数字表现出来?经济学家们这样做了。幸福指数最早是由美国经济学家萨缪尔森提出来的,他认为幸福等于效用与欲望之比,用公式表示,即:幸福=效用/欲望。从这个等式来看,当欲望既定时。效用越大越幸福;当效用既定时,欲望越小越幸福。幸福与效用同方向变化,与欲望反方向变化。如果欲望是无穷大,则幸福为零。我们经常会说人的欲望是无限的,那是指人们常常会表现为一个欲望满足之后又会产生新的欲望,而在一个欲望满足之前,我们可以把这个欲望当作是既定的,当欲望既定时,人的幸福就取决于效用了。因此我们可以简单地把追求幸福最大化等同于追求效用最大化。从上面的描述中可以看出,幸福指数衡量的是个人的主观愿望,每个人认为自己幸福与否和自己的欲望及效用有关。据报道,中国人力资源开发网在2004年全国范围内进行的“工作幸福指数调查”显示,只有9.79%的被调查者幸福地工作着,中国职场人士“工作幸福指数”仅为2.57(最高5分、最低0分)。这样一种状况,使探讨工作中的幸福感来源成为必要;同时,个人该如何更好地享受工作,企事业单位又该采取什么样的管理手段让员工更快乐地工作,无疑是探讨的“连带”内容。可以说,当主客观、内外部这两方面达到相辅相成的认知高度时,人们“工作并幸福着”才有可能。在事业的成败决定着大多数人的前途与命运的今天,我们如何应对工作中的不快乐?对很多人来说,解决了这个问题,也就是解决了人生的基本问题。

与幸福指数衡量个人主观愿望不同,痛苦指数是用来衡量宏观经济状况的一个指数。它等于通货膨胀率加上失业率。例如,通货膨胀率等于5%,失业率等于6%,则痛苦指数等于5%。这个指数说明人们对宏观经济状况的感觉,指数越大人们就会感到越是遗憾或痛苦。在失业与通货膨胀中人们往往更注重失业状况。根据美国耶鲁大学的学者调查,人们对失业的重视程度是通货膨胀的6倍,因此表示人们对政府不欢迎程序的指数就等于6乘上失业率加通货膨胀率。在前面的例子中,政府不受欢迎程度的指数为5×5%+6%= 36%。这一指标越高,政府越不受欢迎,该届政府获得连任的机会就越少,所以各国政府都把降低失业率当作非常重要的工作目标。

本章小结

失业是指劳动力没有就业,但积极地寻找工作或等待返回岗位的一种状态。失业率是失业人数与全社会劳动力总数的比率。

自然失业是指由于经济中某些难以避免的原因所引起的失业,在任何市场经济中这种失业都是不可避免的。现代经济学家按引起失业的具体原因把自然失业划分为摩擦性失业、结构性失业、季节性失业和古典性失业四种类型。

周期性失业是由于总需求不足而引起的失业,它一般出现在经济周期的萧条阶段。凯恩斯用三大心理规律来说明总需求不足的原因。三大心理规律是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规律、资本边际效率递减规律和流动偏好规律。

充分就业并非人人都有工作。消灭了周期性失业时的就业状态就是充分就业。充分就业与自然失业的存在并不矛盾甚至可以并存。实现了充分就业时的失业率称为自然失业率或充分就业的失业率。

奥肯定理是说明失业率与实际国民收入之间关系的经验统计规律。这一规律表明,失业率每增加1%,则实际国民收入减少2.5%;反之,失业率每减少1%,则实际国民收入增加2.5%。

通货膨胀是指物价水平相当幅度地普遍持续上涨。衡量通货膨胀的指数是物价指数,它一般包括三种:消费者价格指数、生产者价格指数和GDP平减指数。

从成因上看,通货膨胀可分为需求拉上的通货膨胀、成本推动的通货膨胀、供求混合推进的通货膨胀和结构性通货膨胀。

主要概念

摩擦性失业 结构性失业 充分就业 通货膨胀

思考与练习

一、名词解释

1.摩擦性失业

2.结构性失业

3.充分就业

4.通货膨胀

二、单项选择题

1.由于经济衰退而形成的失业属于( )。

A.摩擦性失业 B.结构性失业 C.周期性失业 D.自然失业

2.奥肯定理是说明( )。

A.失业率与通货膨胀率之间的关系

B.通货膨胀与国民收入之间的关系

C.失业率与国民收入增长率之间的关系

D.人口增长率与失业率之间的关系

3.今年的物价指数是180,通货膨胀率为20%,去年的物价指数是( )。

A.144  B.150  C.160  D.216

4.如果发生了未预期的通货膨胀,那么( )。

A.债务人和债权人都受损失   B.债务人和债权人都受益

C.债务人受益而债权人受损失  D.债务人受损失而债权人受益

5.利润推动的通货膨胀的根源在于( )。

A.工会的垄断  B.市场的完全竞争

C.厂商的垄断  D.进口原材料价格的上升

6.短期菲利浦斯曲线是一条( )。

A.向右上方倾斜的曲线  B.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

C.水平线        D.垂线

三、判断题

1.无论什么人,只要没有找到工作就属于失业。  ( )

2.充分就业意味着失业率为零。  ( )

3.在一个国家里,自然失业率是一个固定不变的数值。  ( )

4.只要存在失业者,就不可能有工作空位。  ( )

5.通货膨胀是指物价水平普遍而持续地上升。  ( )

6.在总需求不变的情况下,总供给曲线向左上方移动所引起的通货膨胀称为供给推动的通货膨胀。  ( )

7.从长期来看,通货膨胀率与失业率之间不存在交替关系。  ( )

四、问答题

1.什么是自然失业?引起自然失业的原因有哪些?

2.凯恩斯是如何解释周期性失业存在的原因的?

五、技能训练

1.20世纪70年代,世界石油价格大幅度上升引起美国通货膨胀加剧。这属于哪种通货膨胀?并用图形加以分析。

2.如果你的房东说:“工资、公用事业以及别的费用上升都太快了,我只得提高你的房租。”这属于成本推进的还是需求拉上的通货膨胀?用图形加以说明。

3.通货膨胀会对经济产生哪些影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